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南省郑州一中2019-2020学年届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PDF版)

河南省郑州一中2019-2020学年届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PDF版)

郑州一中2019—2020学年上期中考22届高一生物试题命题人:刘圣云审题人:常莹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将第Ⅰ卷的答案代表字母填(涂)在第Ⅱ卷的答题表(答题卡)中。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以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可以依赖单个细胞进行运动和分裂B.由一个受精卵发育成胚胎离不开细胞的分裂和分化C.病毒不具备细胞结构,只能独立的完成一小部分生命活动D.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生命活动2.地球上瑰丽生命画卷是具有丰富层次的生命系统。

以下有关生命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命系统最微小的层次是病毒B.一个大肠杆菌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C.高等动物与高等植物具备的生命层次相同D.人工合成脊髓灰质炎病毒表明人工制造了生命3.构成人体的细胞与颤藻相比,不正确的说法是A.二者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人体细胞较大,有多种复杂的内部结构B.人体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颤藻可以进行光合作用C.人体细胞没有细胞壁,颤藻细胞有细胞壁D.二者结构上既有差异性也有统一性4.关于使用高倍镜观察某动物细胞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在低倍镜下找到细胞后,换高倍镜观察前应提升镜筒,以免镜头触碰装片B.换高倍镜后视野范围增大,视野变暗,可通过调节细准焦螺旋改善这种情况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细胞直径被放大的倍数,而不是面积D.高倍镜下可观察到更多的细胞,使细胞结构更加清晰5.下图甲是显微镜的某些构造,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①②是物镜,③④是目镜,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小,③比④的放大倍数大B.观察乙、丙图像时,物镜与装片之间的距离分别是⑤⑥C.若视野乙能观察到16个细胞,视野丙能观察到4个细胞,则目镜不变的情况下,两次观察所用物镜放大倍数相差4倍D.图中乙转为丙的操作顺序为: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调节细准焦螺旋和光圈6.下列有关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结构组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二者均具有相似的细胞膜和细胞质,体现了结构上的统一性B.二者都具有DNA,但只在真核细胞中,DNA与有关蛋白质结合形成了染色体,体现了结构上的差异性C.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细胞膜上蛋白质含量及种类相差不大D.植物细胞与大部分原核细胞都具备细胞壁,但成分不同7.建立于19世纪的细胞学说被认为是最伟大的发现之一,以下关于细胞学说的内容,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主要是德国的施莱登和施旺B.细胞学说主要揭示了细胞及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C.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构成D.细胞学说认为新细胞从老细胞产生8.病毒、蓝藻和酵母菌都具有的物质或结构是A.细胞壁B.细胞质C.细胞膜D.核酸和蛋白质9.下表是组成地壳和组成细胞的部分元素含量(%),请根据表格中信息分析,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组成地壳和组成细胞的元素含量差异显著,说明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存在差异性B.细胞中的O和H含量较高与活细胞中含水量高有密切关系C.细胞中的C元素主要存在于各种有机物中D.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找到,说明生物体可以无差异的从自然界中获取各种物质来组成自身10.下列关于组成人体细胞的化学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约有20余种,最基本的元素是碳元素B.人体中的钙元素主要存在与骨骼、牙齿等器官中,属于微量元素C.人体红细胞中含有较多的铁元素,参与形成血红蛋白,是微量元素D.人体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其次依次是氢、碳、氮等元素11.科学家在利用无土栽培法培养一些名贵花卉时,培养液中添加了多种必需化学元素,其配方如下。

其中花卉根细胞吸收最少的离子是A.Ca B.SO4C.Zn D.HPO412.下列关于生物体内的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生物体衰老过程中水的含量逐渐减少,代谢随之减弱B.细胞中的水大都以自由水的形式游离存在,是良好的溶剂C.越冬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下降,有利于加强生命活动以对抗寒冷环境D.小麦种子在入库储存前需要经晾晒处理以减少自由水含量,延长储存期限13.下图是生物体内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子的局部结构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种物质在动植物体内均可找到B.缺乏甲的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缺乏乙的人体会出现贫血症状C.蓝藻是原核生物,细胞内不存在甲物质D.由图可知细胞中的无机盐大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14.患急性肠胃炎的病人脱水时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同时也需要补充丢失的无机盐,因此常静脉滴注葡萄糖盐水。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人体大量失盐,可能会导致机体的酸碱度、渗透压失衡B.血钙过低会造成肌肉抽搐等现象C.葡萄糖可在细胞内分解,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D.活细胞中水和无机盐等化合物的含量和比例必须保持恒定不变,否则生命活动无法正常进行15.胆固醇在许多动物性食物中含量丰富,饮食中如果过多摄入胆固醇,会在血管壁上形成沉积,造成血管堵塞,危及生命。

以下关于胆固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B.胆固醇与性激素、维生素D都属于固醇类物质,能调节和影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C.动物内脏、蛋黄等食物中胆固醇含量较高,膳食中要注意适度摄入D.胆固醇的主要组成元素是C、H、O,有的胆固醇中还含有N和P16.下图是油菜种子发育和萌发过程中,糖类和脂肪的变化曲线。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质量相等的可溶性糖和脂肪,所贮存的能量脂肪多于可溶性糖,这是因为与糖相比,脂肪中H的含量低B.种子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大量转变为脂肪,种子中的氧元素含量随之减少C.与富含淀粉的小麦种子相比,油菜种子萌发时,消耗的氧更多D.播种时,油脂含量较高的种子应适当浅播17.多数糖类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之比为2:1,因此糖类又称为“碳水化合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麦芽糖由一分子果糖和一分子葡萄糖脱水形成,其氢原子和氧原子之比不为2:1 B.糖和脂质都只含有C、H、O三种元素,但二者分子中三种元素的比例不同C.并非所有的糖都是能源物质,如纤维素在动植物细胞中都有,但属于结构成分D.核糖中含有氧元素,脱氧核糖中也含氧元素,二者是构成核酸的两种五碳糖18.肉毒杆菌是一种对人体有致命影响的病原体,在繁殖过程中分泌肉毒毒素(化学成分是蛋白质)。

人们食入并吸收这种毒素后,神经系统的功能将遭到破坏。

该毒素由两条肽链组成。

下图表示肉毒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图示结构可知,肉毒毒素的单体是氨基酸B.图示结构由5种单体组成,含4个肽键C.一分子肉毒毒素至少含有1个氨基和1个羧基D.肉毒毒素在一定浓度的食盐溶液中发生盐析后仍能保持活性19.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的国家。

其合成过程如下:刚合成的多肽称前胰岛素原,在信号肽酶的作用下,前胰岛素原的信号肽被切除,而成为胰岛素原。

最后胰岛素原通过蛋白酶的水解作用生成胰岛素(如图),最终加工成熟的胰岛素中含有两条肽链,共51个氨基酸,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由前胰岛素原到成熟胰岛素的加工过程中,需要消耗细胞中的水B.由图可知–S-S-的形成发生在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中C.若氨基酸的平均分子质量为120,则成熟胰岛素的分子量为5238D.胰岛素具有催化和调节生命活动的作用20.朊病毒是疯牛病的病原体。

朊病毒有两种构象:PrP c和PrP sc,其中PrP c无致病性,PrP sc有致病性,两者的空间结构不同,但氨基酸排列顺序完全相同。

PrP sc可以诱导更多的PrP c转变为PrP sc,实现朊病毒的增殖。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现象可以说明蛋白质的功能与其空间结构直接相关B.不能用双缩脲试剂检测牛奶中是否含有PrP scC.高温处理有可能使朊病毒失活D.PrP c转变为PrP sc的过程有肽键数目的变化21.如图为人体内两种重要化合物A与B的化学组成关系,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人体内a的种类约有20种,b的种类有8种B.每个a中都只含有一个“—NH2”和一个“—COOH”C.b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甲基绿可使其呈绿色D.HIV的遗传物质不是B物质22.下图是由280个氨基酸组成的某蛋白质的结构图,据图分析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蛋白质中的游离氨基数至少为2个B.该蛋白质形成过程中,分子量减少了5008C.该蛋白质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82个D.高温处理可能会使-S-S-遭到破坏23.高温加热后蛋白质的溶解度会降低,原因如图所示。

据此判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经酒精、紫外线处理后的蛋白质溶解度也会降低,原因与图示相同B.在一定浓度的盐溶液中蛋白质溶解度也会降低,原因与图示相同C.变性后的蛋白质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及排列顺序不变,但不再能够与双缩脲试剂反应D.每种蛋白质都由两条或两条以上的肽链盘曲、折叠而成,必须维持在特定的空间结构才能发挥相应的功能24.下列关于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和病毒的叙述中,有几项正确的①葡萄球菌、青霉菌、破伤风杆菌都属于原核生物②硝化细菌、酵母菌、蓝藻都含有核糖体和DNA③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将得到3种物质④有些细菌的遗传物质是RNAA.1项B.2项C.3项D.4项25.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需要将双缩脲试剂的A液和B液先后等量加入到组织样液中以鉴定蛋白质,加热冷却后可看到溶液呈紫色B.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中,盐酸能增大细胞膜的透性,并能水解DNA,利于着色C.通常用人口腔上皮细胞或洋葱鳞片叶紫色外表皮细胞观察DNA和RNA的分布D.甘蔗汁和西瓜汁均不宜用来鉴定还原糖,原因不同26.关于几种有机物的鉴定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番茄汁中加入斐林试剂,温水浴后可以观察到溶液由蓝色变成砖红色B.在大豆种子匀浆中加入双缩脲,液体由蓝色变成紫色C.植物的绿色叶片经光合作用合成淀粉,可直接将碘液滴加在叶片上进行鉴定D.花生子叶切片用苏丹Ⅲ染色后,洗去浮色再观察为宜27.细胞膜是细胞这个系统的边界,下列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植物细胞的边界是细胞壁,其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B.制备细胞膜可以选用大肠杆菌细胞为实验材料,但需要除去细胞壁C.红细胞中加入生理盐水可使其吸水涨破D.各种动物的红细胞均是制备细胞膜的理想材料28.下列有关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膜中蛋白质的含量最高,体现了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B.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细胞膜与胰岛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种类相同,含量不同C.构成细胞膜的脂质主要包括磷脂、胆固醇和脂肪D.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种类可发生变化,如癌变后的细胞膜上产生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29.胰岛B细胞可分泌胰岛素,后者经血液运输可达几乎全身各组织细胞以调节人体的血糖浓度平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