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学年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卷 (解析版)

2019-2020学年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卷 (解析版)

2019-2020学年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2,周长为8,那么它的腰长为()A.2B.3C.2或3D.不能确定3.如图,在△ABC中,AB=AD=DC,∠BAD=26°,则∠C的度数是()A.36°B.38.5°C.64°D.77°4.如图,在△ABC中,∠ACB=90°,沿CD折叠△CBD,使点B恰好落在边AC上点E 处,若∠A=25°,则∠ADE的大小为()A.40°B.50°C.65°D.75°5.已知不等式组有解,则a的取值范围为()A.a>﹣2B.a≥﹣2C.a<2D.a≥26.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可以表示为()A.B.C.D.7.用反证法证明:“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内角大于或等于60°”.应假设()A.一个三角形中没有一个角大于或等于60°B.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角小于60°C.一个三角形中三个角都大于等于60°D.一个三角形中有一个角大于等于60°8.如图,一次函数y=kx+b(k、b为常数,且k≠0)与正比例函数y=ax(a为常数,且a≠0)相交于点P,则不等式kx+b<ax的解集是()A.x>1B.x<1C.x>2D.x<2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9.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7,则其第三边x的范围为.10.写出“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的逆命题.11.不等式x+3>2的负整数解为.12.已知xy=,x+y=5,则2x3y+4x2y2+2xy3=.13.等腰三角形腰上的高与腰的夹角为47°,则这个三角形的顶角为度.14.如图,在Rt△ABC中,∠ACB=90°,∠ABC=30°,将△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至△A′B′C,使得点A′恰好落在AB上,则旋转角度为.15.如图,在△ABC中,∠B=30°,ED垂直平分BC,ED=3.则CE长为.16.如图,线段AB经过平移得到线段A′B′,其中点A,B的对应点分别为点A′,B′,这四个点都在格点上,若线段AB上有一个点P(a,b),则点P在A′B′上的对应点P′的坐标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52分)17.分解因式:(a2+1)2﹣4a2.18.解不等式组,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19.用圆规、直尺作图,不写作法,但要保留作图痕迹.已知:四边形ABCD;求作:点P,使∠PBC=∠PCB,且点P到AD和DC的距离相等.20.小丽准备用35元买牛奶和面包,已知一盒牛奶3.5元,一个面包5元,她买了4盒牛奶,她最多还能买多少个面包?21.在保护地球爱护家园活动中,校团委把一批树苗分给初三(1)班同学去栽种.如果每人分2棵,还剩42棵;如果前面每人分3棵,那么最后一人得到的树苗少于5棵(但至少分得一棵).那么初三(1)班至少有多少名同学?最多有多少名同学?22.如图,已知△ABC中,AB=AC,BD、CE是高,BD与CE相交于点O (1)求证:OB=OC;(2)若∠ABC=50°,求∠BOC的度数.23.某学校计划购买3至8台电脑,现从甲、乙两家商场了解到同一型号电脑每台报价均为6000元,并且多买都有一定的优惠,各商场的优惠条件如表所示:商场优惠条件甲商场第一台按原报价收费,其余每台优惠25%乙商场每台优惠20%该学校选择哪家商场购买更优惠?24.如图,Rt△ABC中,∠C=90°,AD平分∠CAB,DE⊥AB于E,若AC=6,BC=8.(1)求DE的长;(2)求△ADB的面积.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分析】根据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中心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进行分析即可.解:A、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B、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正确;C、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D、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2,周长为8,那么它的腰长为()A.2B.3C.2或3D.不能确定【分析】已知等腰三角形有一条边长为2,而没有明确腰、底分别是多少,所以要进行讨论,还要应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验证能否组成三角形.解:当腰长为2时,底边长为8﹣2×2=4,三角形的三边长为2,2,4,不能构成三角形;当底边长为2时,腰长为(8﹣2)÷2=3,三角形的三边长为3,3,2,能构成三角形;所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3.故选:B.3.如图,在△ABC中,AB=AD=DC,∠BAD=26°,则∠C的度数是()A.36°B.38.5°C.64°D.77°【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计算即可;解:在△ABC中,AB=AD=DC,∵在三角形ABD中,AB=AD,∠BAD=26°,∴∠B=∠ADB=(180°﹣26°)×=77°,又∵AD=DC,在三角形ADC中,∴∠C=∠ADB=77°×=38.5°.故选:B.4.如图,在△ABC中,∠ACB=90°,沿CD折叠△CBD,使点B恰好落在边AC上点E 处,若∠A=25°,则∠ADE的大小为()A.40°B.50°C.65°D.75°【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B=65°,再由折叠可得∠CED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得∠ADE的度数.解:∵在△ABC中,∠ACB=90°,∠A=25°,∴∠B=180°﹣90°﹣25°=65°,根据折叠可得∠CED=65°,∴∠ADE=65°﹣25°=40°,故选:A.5.已知不等式组有解,则a的取值范围为()A.a>﹣2B.a≥﹣2C.a<2D.a≥2【分析】分别解这两个不等式,得出解集,既然有解,根据同大取较大,同小取较小,小大大小中间找,大大小小解不了的原则,建立适当的不等式,进行解答.解:由(1)得x≥a,由(2)得x<2,故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a≤x<2,∵不等式组有解,∴a的取值范围为a<2.故选:C.6.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可以表示为()A.B.C.D.【分析】首先求出各个不等式的解集,再利用数轴表示出来即可.解:由①得x>﹣2,由②得x≤4,所以﹣2<x≤4,故选:D.7.用反证法证明:“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内角大于或等于60°”.应假设()A.一个三角形中没有一个角大于或等于60°B.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角小于60°C.一个三角形中三个角都大于等于60°D.一个三角形中有一个角大于等于60°【分析】根据反证法的步骤,假设的命题肯定不成立.从这一点出发,一一判断即可.解:要证明原命题成立,则反证法假设的命题肯定不成立.从这一点出发,可以排除B,D这两个选项;反证法的核心是假设出原命题的相反面(或者说除原命题外的其他情况),证明假设的命题不成立,进而间接的证明原命题成立!原命题中出现“至少有一个”,则其对立面应该是“没有”、“不存在”、“没有一个”,所以应假设:一个三角形中没有一个角大于或等于60°故选:A.8.如图,一次函数y=kx+b(k、b为常数,且k≠0)与正比例函数y=ax(a为常数,且a≠0)相交于点P,则不等式kx+b<ax的解集是()A.x>1B.x<1C.x>2D.x<2【分析】观察函数图象得到当x>2时,直线y=kx+b不在直线y=ax的上方,于是可得到不等式kx+b<ax的解集.解:当x>2时,kx+b<ax,所以不等式kx+b<ax的解集为x>2.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9.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7,则其第三边x的范围为4<x<10.【分析】根据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差小于第三边可得7﹣3<x<7+3,再解即可.解: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可得:7﹣3<x<7+3,故4<x<10,故答案为:4<x<10.10.写出“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的逆命题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全等.【分析】首先分清题设是:两个三角形全等,结论是:面积相等,把题设与结论互换即可得到逆命题.解:“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的题设是:两个三角形全等,结论是:面积相等,因而逆命题是: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全等.故答案是: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全等.11.不等式x+3>2的负整数解为﹣1.【分析】首先解不等式,再确定负整数解.解:x+3>2,x>2﹣3,x>﹣1,x>﹣2,∵x为负整数,∴x的值为﹣1.故答案为:﹣1.12.已知xy=,x+y=5,则2x3y+4x2y2+2xy3=﹣25.【分析】因式分解后,整体代入计算即可;解:2x3y+4x2y2+2xy3=2xy(x2+2xy+y2)=2xy(x+y)2,∵xy=,x+y=5,∴原式=﹣25.故答案为﹣25.13.等腰三角形腰上的高与腰的夹角为47°,则这个三角形的顶角为43或137度.【分析】根据题意,一种情况为等腰三角形为锐角等腰三角形,根据垂直的性质外角的性质即可推出顶角为137°,另一种情况为等腰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垂直的定理即可推出顶角为43°.解:①此等腰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47°,∴此三角形的顶角=90°+47°=137°,②此等腰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47°,∴此三角形的顶角=90°﹣47°=43°.故答案为:43或137.14.如图,在Rt△ABC中,∠ACB=90°,∠ABC=30°,将△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至△A′B′C,使得点A′恰好落在AB上,则旋转角度为60°.【分析】先利用互余得到∠A=60°,再根据旋转的性质得CA′=CA,∠ACA′等于旋转角,然后判断△ACA′为等边三角形得到∠ACA′=60°,从而得到旋转角的度数.解:∵∠ACB=90°,∠ABC=30°,∴∠A=60°,∵△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至△A′B′C,使得点A′恰好落在AB上,∴CA′=CA,∠ACA′等于旋转角,∴△ACA′为等边三角形,∴∠ACA′=60°,即旋转角度为60°.故答案为60°.15.如图,在△ABC中,∠B=30°,ED垂直平分BC,ED=3.则CE长为6.【分析】由ED垂直平分BC,即可得BE=CE,∠EDB=90°,又由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是其斜边的一半,即可求得BE的长,则问题得解.解:∵ED垂直平分BC,∴BE=CE,∠EDB=90°,∵∠B=30°,ED=3,∴BE=2DE=6,∴CE=6.故答案为:6.16.如图,线段AB经过平移得到线段A′B′,其中点A,B的对应点分别为点A′,B′,这四个点都在格点上,若线段AB上有一个点P(a,b),则点P在A′B′上的对应点P′的坐标为(a﹣2,b+3).【分析】先利用点A它的对应点A′的坐标特征可得到线段AB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和单位得到线段A′B′,然后利用点平移的坐标规律写出点P(a,b)平移后的对应点P′的坐标.解:∵点A(1,﹣1)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和单位得到点A′(﹣1,2),∴线段AB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和单位得到线段A′B′,∴点P(a,b)平移后的对应点P′的坐标为(a﹣2,b+3).故答案为(a﹣2,b+3).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52分)17.分解因式:(a2+1)2﹣4a2.【分析】原式利用平方差公式变形,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即可.解:原式=(a2+1+2a)(a2+1﹣2a)=(a+1)2(a﹣1)2.18.解不等式组,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分析】分别求出每一个不等式的解集,根据口诀: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无解了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解:解不等式x﹣3(x﹣2)≥4,得:x≤1,解不等式>x﹣1,得:x<4,则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1,将不等式组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如下:19.用圆规、直尺作图,不写作法,但要保留作图痕迹.已知:四边形ABCD;求作:点P,使∠PBC=∠PCB,且点P到AD和DC的距离相等.【分析】由∠PBC=∠PCB知点P在线段BC中垂线上,由点P到AD和DC的距离相等知点P也在∠ADC平分线上,据此作图可得.解:如图所示,点P即为所求.20.小丽准备用35元买牛奶和面包,已知一盒牛奶3.5元,一个面包5元,她买了4盒牛奶,她最多还能买多少个面包?【分析】设她最多还能买x个面包,根据买牛奶的费用+买面包的费用不超过35元建立不等式求出其解即可.解:设她最多还能买x个面包,由题意,得3.5×4+5x≤35,解得:x≤.∵x为整数,∴x最大为4.答:她最多还能买4个面包.21.在保护地球爱护家园活动中,校团委把一批树苗分给初三(1)班同学去栽种.如果每人分2棵,还剩42棵;如果前面每人分3棵,那么最后一人得到的树苗少于5棵(但至少分得一棵).那么初三(1)班至少有多少名同学?最多有多少名同学?【分析】关键描述语是:每人分2棵,还剩42棵.树苗棵树=2×学生数+42;关键描述语是:最后一人得到的树苗少于5棵(但至少分得一棵).则最后一人分得树苗数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5.解:设初三(1)班有x名同学,根据题意,得解这个不等式组,得40<x≤44.答:初三(1)班至少有41名同学,最多有44名同学.22.如图,已知△ABC中,AB=AC,BD、CE是高,BD与CE相交于点O (1)求证:OB=OC;(2)若∠ABC=50°,求∠BOC的度数.【分析】(1)首先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BC=∠ACB,然后利用高线的定义得到∠ECB=∠DBC,从而得证;(2)首先求出∠A的度数,进而求出∠BOC的度数.【解答】(1)证明:∵AB=AC,∴∠ABC=∠ACB,∵BD、CE是△ABC的两条高线,∴∠BEC=∠BDC=90°∴△BEC≌△CDB∴∠DBC=∠ECB,BE=CD在△BOE和△COD中∵∠BOE=∠COD,BE=CD,∠BEC=∠BDE=90°∴△BOE≌△COD,∴OB=OC;(2)∵∠ABC=50°,AB=AC,∴∠A=180°﹣2×50°=80°,∴∠DOE+∠A=180°∴∠BOC=∠DOE=180°﹣80°=100°.23.某学校计划购买3至8台电脑,现从甲、乙两家商场了解到同一型号电脑每台报价均为6000元,并且多买都有一定的优惠,各商场的优惠条件如表所示:商场优惠条件甲商场第一台按原报价收费,其余每台优惠25%乙商场每台优惠20%该学校选择哪家商场购买更优惠?【分析】设该学校购买x台电脑,选择甲商场购买需y1元,选择乙商场购买需y2元,分别表示出y1元,y2元,再通过讨论就可以得出结论.解:设该学校购买x台电脑,选择甲商场购买需y1元,选择乙商场购买需y2元,则y1=6000+6000×(1﹣25%)(x﹣1)=4500x+1500,y2=6000×(1﹣20%)x=4800x,由y1=y2,得4500x+1500=4800x,解得x=5;由y1>y2,得4500x+1500=4800x,解得x<5;由y1<y2,得4500x+1500=4800x,解得x>5.因为计划购买的电脑为3至8台,所以当x=5时,甲、乙两家商场购买电脑的费用相同;当3≤x<5时,选择乙商场购买电脑更优惠;当5<x≤8时,选择甲商场购买电脑更优惠.24.如图,Rt△ABC中,∠C=90°,AD平分∠CAB,DE⊥AB于E,若AC=6,BC=8.(1)求DE的长;(2)求△ADB的面积.【分析】(1)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B,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CD=DE,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DE;(2)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解:(1)在Rt△ABC中,∠C=90°,AC=6,BC=8,由勾股定理,得AB═10,∵AD平分∠CAB,DE⊥AB,∠C=90°,∴CD=DE,×AC×CD+×AB×DE=×AC×BC,即×6×DE+×10×DE=×6×8,解得,DE=3;(2)△ADB的面积为S=AB•DE=×10×3=1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