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普通高等学校2018届高三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三)数学(理)试题

普通高等学校2018届高三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三)数学(理)试题

x3 x1+i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理科数学(三)本试卷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2 小题。

每小题5 分。

共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i 为虚数单位,则下列运算结果为纯虚数是A.(1+i )i -iB.(1-i)i -i⎪⎧⎫⎪ C.(1+i )i +D.(1-i)i +i1+ii2.已知集合A= ⎨x⎩ = 1⎬,B= {x ax -1 = 0},若B ⊆A ,则实数a 的取值集合为⎪⎭A.{0,1} B.{-1, 0} C.{-1,1} D.{-1, 0,1}3.已知某科研小组的技术人员由7 名男性和4 名女性组成,其中3 名年龄在50 岁以上且均为男性.现从中选出两人完成一项工作,记事件A 为选出的两人均为男性,记事件B 为选出的两人的年龄都在50 岁以上,则P (B A)的值为1 3 4 5A.B.C.D.7 7 7 74.运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当输入的m=1 时,输出的m 的结果为16,则判断框中可以填入A.m < 15? B.m <16 ?C.m > 15? D.m > 16 ?-1 223bπ⎪⎩(x25.已知双曲线222= 1(a > 0, b > 0 ),F1,F2是双曲线的左、右焦点,A(a ,0),Pa b为双曲线上的任意一点,若SPF A= 2SPF A,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A.B.2 C.D.36.若a>1>b>0,-1<c<0,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A.2b < 2-aB.logab < logb (-c) C.a2 <b2 D.c2 < log a7.已知等差数列{a }的前n 项和为S ,且a +a =10,若点P (a ,S)在函数y =mx2 的n n 2 4 3 5图像上。

则过点P(a3,S5)的切线方程为A.x -y + 20 = 0 B.x +y - 30 = 0⎧x ≤tC.10x -y - 25 = 0 D.10x +y - 75 = 08.已知实数x, y 满足不等式组⎨x +y ≥ 2⎪x - 2 y + 2 ≥ 0,其中t=2⎰0sin xdx,则x2 +y2 的最大值是20A.5 B.25 C.20 D.99.我国古代数学名著《数书九章》中有“天池盆测雨”题,题中描绘的器具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寸).若在某天某地下雨天时利用该器具接的雨水的深度为6 寸,则这天该地的降雨量约为(精确到0.01寸)(注:平地降雨量等于器具中积水体积除以器具口面积.参考公式:台体的体积V =1S3 上+S下+ ,其中S上,S 下分别表示上、下底面的面积,h 为高)A.1.56 寸B.1.66 寸C.1.76 寸D.1.86 寸yS上S下33 10. 如图,在所有棱长均为 a 的直三棱柱 ABC-A 1B 1C 1 中,D ,E 分别为 BB 1,A 1C 1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 AD ,CE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1 1 4 A .B .C .D .225511. 如图,由抛物线y 2= 8x 与圆 E :( x - 2)2+ y 2 = 9 的实线部分构成图形Ω ,过点 P (2,0)的直线始终与图形Ω 中的抛物线部分及圆部分有交点,则 AB 的取值范围为 A .[2,3]B .[3,4]C .[4,5]D .[5,6]12.已知函数 f ( x ) = sin (ωx +ϕ)⎛ω> 0, ϕ < π⎫ 2 ⎪ 的图像与 x 轴的两个相邻交点分别为⎝ ⎭O 1,O 2(其中 O 2 在 O 1 的右边),曲线 f ( x ) 上任意一点 A ( x 0 , y 0 ) 关于点 O 1,O 2 的对称点 π1分别为 A 1 ( x 1 , y 1 ), A 2 (x 2 , y 2 ) ,且 x 2 - x 1 = π,且当 x 0 =时,有 y 0 = .记函数 f ( x )62的导函数为 f '( x ) ,则当 f '(α) - 2 f (α) = 1 时, cos 2α的值为 1 1 A.B .431 C .D .12二、填空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13.在△ABC 中,D 为 BC 边上的一点, BD = 2DC ,若 AD = λAB + μAC (λ,μ∈ R ) ,则λ+ μ=.14.已知正项等比数列{a } 的前 n 项和为 S ,且a = 1, a =4a,若对任意 n ∈ N *,不n n 1 53等式 S n + a n - k ≥ 0 (k ∈ Z ) 恒成立,则实数 k 的最大值为.15 . 已 知 函 数 f ( x ) 是 定 义 域 为 R 的 偶 函 数 , 对 于 任 意 的 实 数 x , 都 有f ( x ) - f (2) = f (4 - x ) , 且 当 0 ≤ x < 2 时 , f ( x ) = ( x - 2)2, 则 方 程f ( x ) - log 2 x = 0 的解的个数为.16.甲、乙、丙、丁四人进行选择题解题比赛,已知每个选择题选择正确得 5 分,否则得 0 分.其测试结果如下:甲解题正确的个数小于乙解题正确的个数,乙解题正确的个数小于丙解题正确的个数,丙解题正确的个数小于丁解题正确的个数;且丁解题正确的2 ∑ ∑ 1 2 个数的 2 倍小于甲解题正确的个数的3 倍,则这四人测试总得分的最少分数为 . 三、解答题:共 7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第 17~21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22,23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 60 分. 17.(12 分)在△ABC 中,角 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 a ,b , c , m = (cos A + sin A , c os C ), n = (-sin C ,cos A -sin A ), m ⋅ n = - .(1) 求角 B 的大小;π(2) 若C =3,b = 2,求S ∆ABC .18.(12 分)某科研单位在改进某种材料配方的过程中,为了解其稳定性,需监控配制生产过程中的数据变化,检验员每天从实验记录的数据中随机抽取 10 个数据,并认为数据在正常状态下服从正态分布 N (μ,σ2)(1) 假设实验状态正常,记 X 为一天内抽取的 10 个数据在(μ- 3σ,μ+ 3σ) 外的实验次数,求 P ( X ≥ 1) 及 X 的数学期望.(2) 一天内抽检的数据中,如果出现了数据在(μ- 3σ,μ+ 3σ) 外的实验,就认为该实验存在问题,需对当天的实验配方进行调整. (i) 试说明上述监控实验过程方法的合理性.(ii) 下面是检验员在一天内抽取的 10 个实验的数据:2.953.12 2.96 3.01 2.98 2.91 3.13 3.02 2.22 2.04经计算得 x = 1 10 x i = 2.834,s = ⎛ 10 x i - 10x 2 ⎫ ⎪ ≈ 0.36 ,其中 10 i =1x i 为抽取的第 i 次实验数据, i = 1, 2,⋅⋅⋅,10 .10 ⎝ i =1 ⎭用样本平均数 x 作为μ的估计值μ ,用样本标准差 s 作为σ的估计值σ ,利用估计值判 断是否需对当天的实验配方进行调整(精确到 0.01).10 1∑ (10 x i - x i =1)22 1 2 3⎪ 附:若随机变量 Z 服从正态分布 N (μ,σ2),则P (μ- 3σ < Z < μ+ 3σ) ≈ 0.997 30.997 310 ≈ 0.973 .19.(12 分)如图①,在四边形 PBCD 中,PB ∥CD ,∠PBC = 45,点 A 在边 PB 上,且满足 2PA=3AB ,AB=2CD ,AB= 如图②所示.BC ,O 为 AC 的中点.现将△PAD 沿 AD 翻折,使平面 P AD ⊥平面 ABCD , (1) 证明:BC ⊥PO .9(2) 点 E 在线段 BC 上,则是否存在点 E ,使二面角 G-PO-E 的余弦值为?若存在,求233出点 E 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0.(12 分)x 2 y 2 已知椭圆 C : + = 1(a > b > 0),四点P (1,1),P (2, 0 ), P ⎛-1, 3 ⎫ ⎛ ⎪, P 4 1,3 ⎫ 中恰 a b有三点在椭圆 C 上. (1) 求椭圆 C 的标准方程.⎝2 ⎭⎝ 2 ⎭(2) 已知动直线 l 过椭圆 C 的右焦点 F ,且与椭圆 C 交于 A ,B 两点,则在 x 轴上是否存在定点 Q ,使得OA ⋅QB = - 由.135 64恒成立?若存在,求出点 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 2 21a 221.(12 分)已知函数 f ( x ) = ln (ax +1) +1(a > 0 ) .2x(1) 当 a = 1 时,求函数 f( x ) 的单调区间;1(2) 设 g( x ) = x +,若∃x 0 ∈ [1,e ],使得f 2x(x 0 )> g (x 0 ) 成立,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二)选考题:共 10 分.请考生在第 22,23 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22.[选修 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10 分)⎧⎪x = a +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直线 l 的参数方程为⎨⎪ y = a - ⎩2 t , 2 2 t 2(t 为参数).以坐标原点 O 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圆 C 的极坐标方程为ρ= 2 cos θ.(1) 写出直线 l 的普通方程和圆 C 的参数方程; (2) 若直线 l 与圆 C 相切于点 P ,求点 P 的直角坐标.23.[选修 4-5:不等式选讲](10 分) 已知函数 f ( x ) = 2x +1 + x - 2 .(1)当 x ∈[-2,3] 时,求函数 f ( x ) 的值域 M.(2) 若 a > 0 ,证明: x + 2a + x -≥ 3 .1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