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地震灾害专项应急预案矿井地震灾害专项应急预案2.13.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2.13.1.1地震灾害危险源评估2.13.1.1.1地震灾害我们常说的地震是指因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而引起的地球表层的振动。
地球内部由表及里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据统计约有92%的地震发生在地壳中,其余的发生在地幔上部。
地球上每天都在发生地震,一年约有500万次。
其中约5万次人们可以感觉到;能造成破坏的约有1000次;7级以上的大地震平均一年有十几次。
按成因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
天然地震包括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三类。
因人为因素直接造成的振动是人工地震,如地下核爆炸引起的振动。
我们一般所说的地震,多指天然地震,它是一种经常发生的自然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目前人类尚不能阻止地震的发生。
地震灾害是群灾之首,它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以及频度较高,并产生严重次生灾害,对社会也会产生很大影响等特点。
地震造成的最普遍的灾害是各类建(构)筑物的破坏和倒塌。
由此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财产损失。
2.13.1.1.2地震的强度地球上的地震有强有弱。
用来衡量地震强度大小有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
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
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它是根据地震时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的,震级可以通过地震仪器的记录计算出来,震级越高,释放的能量也越多。
我国使用的的震级标准是国际通用震级标准,叫“里氏震级”。
各国和各地区的地震分级标准不尽相同。
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1)大于、等于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2)大于、等于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3)大于、等于4.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4)大于、等于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5)大于、等于7级的称为大地震6)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
地震烈度:地震烈度是指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
对同一个地震,不同的地区,烈度大小是不一样的。
距离震源近,破坏就大,烈度就高;距离震源远,破坏就小,烈度就低。
小于三度:人无感受,只有仪器能记录到;三度:夜深人静时人有感受;四—五度:睡觉的人惊醒,吊灯摆动;六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损坏;六—七度:房屋破坏,地面裂缝;九—十度:房倒屋塌,地面破坏严重;十—十二度:毁灭性的破坏。
本预案所指地震灾害为震级大于、等于3级,小于4.5级,烈度大于三度的地震,所引发的灾害或引起的安全事故2.13.1.2灾害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2.13.1.2.1地震灾害特点地震灾害是群灾之首,它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以及频度较高,并产生严重次生灾害,对社会也会产生很大影响等特点。
2.13.1.2.2影响地震灾害大小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其中有震级、震中距、震源深度、发震时间、发震地点、地震类型、地质条件、建筑物抗震性能、地区人口密度、经济发展程度和社会文明程度等。
地震灾害是可以预防的,综合防御工作做好了可以最大程度地减轻自然灾害。
2.13.1.2.3地震直接灾害和次生灾害地震造成建筑物破坏以及山崩、滑坡、泥石流、地裂、地陷、喷砂、冒水等地表的破坏和海啸。
因地震的破坏而引起的一系列其它灾害,包括火灾、水灾和煤气、有毒气体泄漏,细菌、放射物扩散、瘟疫等对生命财产造成的灾害。
[换行]2.13.1.2.4地震造成的最普遍的灾害和对矿井的危害各类建(构)筑物的破坏和倒塌。
由此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财产损失。
常见的由地震引发的火灾灾害最严重。
对矿井造成的危害有:矿井停风、停电、局部巷道受损变形、人员受阻被困无法撤至地面。
2.13.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明确处置生产安全事故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要根据事故类型明确,必须具有其针对性。
(1)坚持以人为本、保护人员安全优先的原则。
(2)坚持积极抢救、控制事故蔓延优先的原则。
(3)坚持自救互救、通讯畅通的原则。
(4)坚持统一指挥、高效协调的原则。
2.13.3组织机构及职责2.13.3.1应急组织体系(见附图2、3)2.13.3.1.1王家寨煤矿成立地震灾害应急救灾指挥部,指挥部设在矿调度室,负责统一指挥、应急决策、协调应急救援工作。
灾情发生后由矿组织进行自救,及时向新泰市煤炭局、救护大队及所属各矿求援,仍不能缓解时由矿总指挥部向当地政府和驻军联系请求支援。
总指挥:矿长、党总支书记。
职责:应急救灾工作诸事项的决断权。
矿所有资源的调配权。
申请外部应急资源的决断权。
副总指挥:经营副总经理、工会主席、党总支副书记、生产矿长、总工程师、采掘矿长、机电矿长、安全矿长。
职责:根据总指挥授权,指挥分管的救灾队伍,开展相应工作;对应急决策的建议权。
成员:掘进矿长、回采矿长、机电矿长、安监站站长、调度室主任、生产技术科长、机电科长、通防工区区长、运搬工区区长、医务室等相关单位和部门。
职责:执行总指挥、副总指挥的命令,确保落实到位。
对应急决策的建议权。
指挥部成员名单及联系电话(附表1)。
(1)抢险救灾组组长:安全矿长成员:安监站站长、通防工区区长和事故单位分管负责人。
主要职责:①指挥现场救护工作,负责实施指挥部制定的抢险救灾技术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②快速制定行动计划和安全技术措施;③组织指挥现场抢险救灾、救灾物资及伤员转送;④合理组织和调动战斗力量,保证救护任务的完成。
(2)技术专家组组长:总工程师成员:地测副总、生产技术科长、机电科长、调度室主任、通防科长主要职责:①根据事故性质、类别、影响范围等基本情况,迅速制定抢救与救援方案、技术措施,报总指挥同意后实施;②制定并实施防止事故扩大的安全防范措施;③解决事故抢救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④审定事故原因分析报告,报总指挥阅批。
(3)医疗救护组:组长:工会主席成员:矿卫生室主任、调度室主任、党政办公室主任、运搬工区区长。
主要职责:①立即赶赴现场对受伤人员进行医疗救护;②组织医疗救治,负责制定医疗救护方案;[换行]③负责提出伤员临时救治、医疗的方案和措施的建议;④负责将受伤人员从井下运送到地面。
(4)物资供应组组长:经营副总经理成员:经营办公室主任、仓库负责人。
主要职责:①负责抢险救灾中物资和设备的及时供应;②筹集、调集应急救援供风、供电、给排水设备;③承办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5)警戒保卫组:组长:党总支副书记副组长:保卫部部长成员:矿全体治安保卫人员。
主要职责:①组织治安保卫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戒严和维持秩序,维护事故发生区域的治安和交通秩序;②指挥疏散事故影响区域的人员;③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6)信息发布组组长:党总支副书记成员:调度室主任、党政办公室主任及党政办公室全体成员。
主要职责:①负责事故信息发布工作,要按照指挥部提供的事故救援信息向社会公告事故发生性质和救援进展情况②向上级政府部门、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主要新闻媒体汇报现场救援工作;③正确引导媒体和公众舆论。
(7)善后处理组组长:党总支书记成员:由工会、劳动人事部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主要职责:①负责事故中遇难人员的遗体、遗物处置;②负责事故伤亡人员亲属的安抚接待、抚恤等善后处理工作;③承办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8)后勤保障组组长:工会主席成员:保卫部部长、汽车队队长、食堂主任和事故单位负责人。
主要职责:①负责组织拟订保障方案;②负责食宿接待、车辆调度、供电、通讯畅通等工作。
2.13.3.2指挥机构及职责2.13.3.2.1调度室:坚持24小时应急值守。
⑴负责应急调度指挥,及时准确地上报灾害情况,及时掌握地震灾害变化和应急调度情况,传达领导指令传达总指挥命令;⑵召集有关人员在临时调度室待命和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⑶负责提供地震灾害报告,受灾单位有关资料、图纸;⑷了解并记录地震灾害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灾难情况和现场采取的救护措施;⑸按指挥部命令通知井下人员撤离;⑹整理救援命令,要做好详细应急处置记录,及时掌握救灾进展情况;⑺按照指挥部的要求全面协调和指导应急救援工作,调用应急救援物资、救护队伍、设备和有关专家;⑻按总指挥命令,在规定时间内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地震灾害救援情况;⑼负责起草地震应急救援工作报告;⑽完成总指挥赋予的其它任务。
2.14.3.2.2党政办公室:坚持24小时应急值守。
⑴及时向总指挥报告地震灾害信息,传达总指挥关于救援工作的批示和意见;⑵接收新泰市煤炭工业管理局和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鲁中监察分局领导的重要批示、指示,立即呈报总指挥阅批并负责督办落实;⑶保证地震灾害抢救需要的车辆;⑷承办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2.13.3.2.3安监站:坚持24小时应急值守。
⑴及时向指挥部汇报地震灾害信息;⑵按总指挥指示,组织工会等有关人员进行灾害调查,及时向指挥部提供受灾调查报告;⑶参与新泰市煤炭工业管理局和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鲁中监察分局的灾害调查,负责向地震调查组提供事故有关情况、资料,重要事项必须向总指挥请示;⑷负责现场安全措施的督办落实;⑸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其它任务。
2.13.3.2.4矿卫生室:坚持24小时应急值守。
①时刻做好应急救援救治工作,接警后迅速组建现场救治医疗队伍,3分钟之内派出救护队伍;②筹集调集应急救援救治急救药品等,及时提供救护所需物品;③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其它任务。
2.13.3.2.5经营管理办公室、机电科、物资供应部坚持24小时应急值守。
保障灾害抢救物资的供应,[换行]确保抢险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2.13.3.2.6生产技术科、机电科、通防工区⑴提供灾区图纸和有关技术资料;⑵根据指挥部命令完成现场相关检测、测量工作;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技术方案、防范措施;⑷负责起草受地震灾情况分析报告;⑸完成总指挥赋予的其它任务。
⑹提供技术支持,解决地震灾害抢救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2.13.3.2.7财务部:保证为地震救援配备救援设备、器材提供经费支持和震后善后处理所需资金及时到位。
2.13.3.2.8劳动人事部:负责震后善后处理、工伤保险待遇落实和参与灾害调查等。
2.13.3.2.9工会:参与受灾调查、善后处理。
2.13.3.2.10其它:相关部门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它任务。
2.13.4预防与预警2.13.4.1危险源监控2.13.4.1.1危险源监控的方式、方法震前有关基础资料(本单位的面积,人口密度,建筑物的种类、数量分布,区域经济状况,重要工程,生命线工程的数量与分布)的调查与收集工作。
宣传、普及地震知识。
各工区、各单位相应成立本单位领导小组,区长或科长任组长,安排专人负责地震报告工作。
各工区、各单位每年至少两次组织职工学习地震知识,提高防灾、抗灾意识。
把速报人员名单报调度室,进行专门技术培训,形成地震灾情速报网。
根据政府下发的紧急预警,开展对钻孔水位等项目的监测。
根据唐山地震的情况,钻孔水位在地震前及以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剧烈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