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材料热力学--第6章 相变热力学

材料热力学--第6章 相变热力学

G n2 Ax2 Bx2 BE n2 AB BE n2 AE
G n2 AE
摩尔自由能的变化(形核驱动力)
6.2
新相的形成和形核驱动力
形核驱动力(Nucleation Driving Force) :由起伏或核胚形成新相核 心的自由能变化 。 程度较小的浓度起伏,引起的自由能变化使体系的自由能提 高(无形核驱动力) → 这种浓度起伏是不稳定的。 当浓度起伏很强,即偏离x很大,而新相的自由能又较低时, 则ΔG就变成负值 Why? →具有形核驱动力 → 形成新相。
6.1 相变分类(按原子迁移特征分类) (3)按原子迁移特征分类 扩散型相变:依靠原子扩散进行 •原有的原子邻居关系被破坏; •溶体成分发生变化。 无扩散型相变:无原子扩散,或虽存在扩散,但不是 相变所必需的或不是主要过程。 •相邻原子的移动距离不超过原子间距,不 破坏邻居关系; •不改变溶体成分。 马氏体相变
6.2
新相的形成和形核驱动力
热力学指明某一新相的形成是否可能。 材料发生相变时,在形成新相前往往出现浓度起伏, 形成核胚,再成为核心、长大。 在相变过程中,所出现的核胚,不论是稳定相或亚稳 相,只要符合热力学条件,都可能成核长大,因此相变中 可能会出现一系列亚稳定的新相。 这些亚稳定的过渡相在—定的条件下再向稳定相转化
第6章
相变热力学
6.1 相变分类 6.2 新相的形成和形核驱动力 6.3 第二相析出的相变驱动力 6.4 析出相的表面张力效应 6.5 晶间偏析 6.6 固溶体的磁性转变自由能 6.7 有序-无序转变自由能 6.8 二级相变对相平衡的影响
第6章
相变热力学
Phase Transformation
Crystal RT ln ai
a ( xa ) a ( xa ) A B RT 1 x ln x ln a A( x0 ) aB ( x0 )
6.2
新相的形成和形核驱动力
6.2
新相的形成和形核驱动力
6.2
新相的形成和形核驱动力
6.2
新相的形成和形核驱动力
原始亚稳α固溶体的浓度为x,其相应的自由能为G。当均匀的α固 溶体出现较大的浓度起伏时,起伏也可作为新相的核胚。
For example: 在浓度为x的α固溶 体出现: 由n1摩尔组成的、浓度为x1的 原子集团,其自由能为G1; 由n2摩尔组成的、浓度为x2的原 子集团,其自由能为G2.
d 2G 0 2 dX B
,固溶体自由能升高
d 2G 0 2 dX B
,固溶体自由能降低
6.2
新相的形成和形核驱动力
亚稳区(Metastable range) : 单相固溶体的自由能高于 两相混合物的白由能。
固溶体要发生分解, 不能以失稳分解的机制 发生,而要通过普通的形 核长大机制进行。
Melt
Lowering Temp.
相变: 在均匀单相内, 或在几个混合相中,出现了不同成分或不 同结构(包括原子、离子或电子位置位向的改变)、不同 组织形态或不同性质的相。
6.1 相变分类 相变种类繁多,可按不同方式分类: (1)按热力学分类 •一级相变 •二级相变 (2)按相变方式分类 •不连续相变 •连续相变 (3)按原子迁移特征分类 •扩散型相变 •无扩散型相变
0
Gm Gm F Gm E
1 x ( xa ) x B ( xa ) 1 x ( x0 ) x B ( x0 ) A A 1 x ( xa ) ( x0 ) x B ( xa ) B ( x0 ) A A
如果不考虑相界面能,此时体系 总自由能增量为:
n1 G1 G n2 G2 G n 根据质量守恒: 1x1 n2 x2 n1 n2 x n1 x x1 n2 x2 x
G n1G1 n2G2 n1 n2 G
6.2
新相的形成和形核驱动力
固溶体稳定性: 如果将自由能曲线分成若干段,则每个成分段固溶体的性质与 这段曲线的形状有关。
d 2G 0 2 dX B
d 2G 0 2 dX B
固溶体稳定 固溶体将发生失稳分解 (Spinodal decomposition)
原因: 发生浓度起伏(Concentration undulate) 时,
6.2 相变分类(按热力学分类)
一级相变(First-order phase transformations)
将化学位的一阶偏微分在相变过程中发生突
变的相变称为一级相变。金属中大多数相变为一
级相变。
一级相变(First-order phase transformations)
G G

i i
6.2
新相的形成和形核驱动力
第二相β的形核驱动力Δ*Gm的计算:
Gm Gm F Gm E
dGm Gm x Gm x0 ( x x0 ) dx x0 dGm Gm x Gm x0 ( x x0 ) dx x
O
6.2
新相的形成和形核驱动力
如果浓度起伏小区的自由能为过x点切线上的一点,ΔG=?
dG G n2 G2 G x2 x dx x
Nucleation Driving Force 图解法确定形核驱动力的方法: 过α相自由能曲线上相应母相的 成分点作切线; 过相应析出新相核胚的成分点 作垂线; 垂线与切线的交点到垂线与新 相自由能曲线的交点间线段的长 度为新相形核驱动力。
dG G n G G x x n2 x P x O OQ 2 2 dx x n OP OQ n QP 2 2


如果出现浓度为xβ的核胚,其 ΔG/n2=-QP,如界面能很小, 核胚就会在驱动力QP的作用下 发展成为β相的临界核心.
6.2
新相的形成和形核驱动力
G1 G x2 x G n1 G1 G n2 G2 G n2 G2 G x x1 以n2代表核胚的摩尔数,设xl很接近x,核胚 只占整个体系中很小的部分,即n1远大于n2.
6.2
新相的形成和形核驱动力
For example: 材料凝固时往往出现亚稳相,甚至得到非晶态。
自由能最低的相最稳定(稳定相) 相对稳定相,亚稳相具有较高的自由能,但只要亚稳相的 形成会使体系的自由能降低,亚稳相的形成也是可能的。
液相L、稳定相α、亚 稳定相β、γ和δ
如过冷至Tmγ以下,由液相 凝固为α、β和γ都是可能的, 都引起自由能的下降。
2 i 2 i 2 i 2 i , p 2 T p 2 T T 2 p T 2 p
1 V 1 ( ) p [ ( )T ] p V T V T p 1 V 1 2 ( )T ( 2 )T V p V p
亚稳相析出的驱动力更大
6.2
新相的形成和形核驱动力
新相形成顺序较复杂时,稳定相是可变的
6.3 第二相析出的相变驱动力
第二相析出(Precipitation of second phase): 从过饱和固溶体α中 (x0)析出另一种结构的β相(xβ) ,母相的浓度变为xα。即: α→ β+ α1
相变驱动力:相变过程前后摩尔自由能的净降低量。 α→ β+ α1 的相变驱动力ΔGm的计算: ΔGm=Gm(D)-Gm(C) EF的意义?
二级相变(Second order phase transitions)
G G

i i


i i i i , p T p T T p T p
V V , S S
二级相变中,定压热容Cp、膨胀系数与压缩系数发生突变。
Cp Cp


C C p p
6.1 相变分类(按相变方式分类) (2)按相变方式分类 不连续相变(形核长大型):形核、长大型两阶段进行, 新相和母相有明显相界面。 (小范围原子发生强烈重排的涨落) 连续型相变(无核型):原子较小的起伏,经连续扩展 而即进行,新相和母相无明显相界面。(大范围原子发 生轻微重排的涨落) 发生在转变前后晶体结构都相同的系统中。 特点:发生区域大;扩散型转变;无形核位垒;上坡扩散 例:调幅分解;有序/无序转变
Thermodynamics and Kinetics of Metal Materials
Lecture 6
Thermodynamics of Phase Transformation
Thermodynamics and Kinetics of Metal Materials, M. Y. Zheng, Fall 2003
H C p ( ) p T ( 2 ) p T T
2
Cp 2 2 T T p 2 V T p T 2 2 V p T

Cp Cp







二级相变


S S
i i i i , p T p T T p T p
V, S p T p T
V V , S S
G1 G dG x x1 dx x
dG G n2 G2 G x2 x dx x G2 Ax2 G Bx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