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相变热力学

第一章相变热力学


理论物理工作者在高级相变理论上颇 多建树,如郎道理论、超导(BCS)理论 以至近年重整化群理论的建立;不可 逆过程热力学及孤立子(Soliton)在相 变的应用都是突出的范例。材料工作 者在较实用的一级相变上,如马氏体 相变和沉淀,逐渐完善了热力学、动 力学和晶体学理论,推动了学科和生 产的发展。
∆Gm = G − G0
(1.22) (1.23) (1.24)
由热力学关系式有
∆Gm = ∆H m − T∆S m
0 0 由化学热力学可知 G0 = X A µ A + X B µ B
由化学热力学又知 ∆ H m = H − H 0 = Ω X A X B (1.25) 称为相互作用参数: Ω = NZ ε
绪论
材料:能为人类社会经济地制造有用器件的物质。 材料学:研究材料的学问。实际中的金属材料与合金。 相(Phase)的定义: 1.相是系统中任一均匀的部分。(物理化学) 2.相是合金中具有同一化学成分、同一结构和原子聚集状态, 并以界面分开的、均匀的组成部分。(材料学) 相及结构(Structure):固态相一般具有一定的晶体结构,材 料学习惯将晶体结构发生转变的变化叫做相变。(母相到新 相的变化过程) 广义的相:化学组元→几何组元 相与组织(Microsteucture):应用显微镜研究金属和合金引入 的概念。
(1.31)
n1 g1 + n2 g 2 = n1 g + n2 g
g2 − g x2 − x = g − g1 x − x1
g2 − g g − g 1 (1.32) = x2 − x x − x1
成分一定的合金在一定的温度下由两相 组成时,两相合金的自由能与两个组成 相的自由能恒在一条直线上。
3.公切线法则 (1)确定固溶体中A、B组元化学位的图解法

AB

ε AA + ε BB
2
= NZε
m
(1.26)
∆S m = S0 = − R ( X A ln X A + X B ln X B )
(1.27)
由上面公式,可得固溶体的自由能表达式:
G = G0 + ∆H m − T∆S m
(1.28)
0 0 = X A µ A + X B µ B + ΩX A X B RT ( X A ln X A + X B ln X B ) (1.29)
图1.23 具有很大过饱和度时形成亚稳相的驱 动力大于形成稳定相的驱动力
第一章 相变的热力学基础
相变热力学将给出相变进行的方向、相变驱动力 大小的定性评价。 1.1相变及其分类 1.1.1相与相变 相变:母相到新相的变化过程。 相变理论要解决的问题: (1)相变为什么发生? (2)相变是如何进行的,它的途径和速度如何? (3)相变产物的结构转变有什么特征?
1.1.2相变的分类 1.按热力学分类:按两相的化学位偏导数的关系分类。
K—压缩系数; (1.5) CP—等压热容; α—膨胀系数。
2.按相变的方式分类:
{连续相变:调幅分解。
3.按原子迁动特征分类:
不连续相变:形核—长大型相变。
{均匀相变:属于连续相变。
非均匀相变:属于不连续相变。
{无扩散型相变:相邻原子的相对位移不超过原子
间距。
扩散型相变:原子长程扩散。
连续型 —ω相变 无扩散型 形核 - 长大型 — 马氏体相变 连续有序化 连续型 Spinodal 分解 珠光体相变 非均匀相变 非连续沉淀 共格 — GP 区 新相成分改变 界面控制 非共格 — 连续沉淀 均匀相变 扩散型 扩散控制 贝氏体相变 形核 - 长大型 相间沉淀 非共格 — 再结晶 热激活界面控制 半共格 — 有序化 新相成分不改变 共格 — 孪生 非热激活迁动位错 半共格 — 倾动晶界
金属及合金中一级相变的分类
1.2 郎道(landau)理论 1.2.1序参量 系统内部有序化程度的参量。相变意味着序参量 从零向非零的过渡。 序参量η的定义:当系统为无序态时,η=0;η≠0 时表示有一定程度的有序化。 当温度升高时,η由一定值呈不连续变化降为零 时为一级相变;当η由一定值呈连续变化降为零时 为衡态时η值由下列两个关系式求得:
∂φ ∂η = 0 P ,T ∂ 2φ 2 >0 ∂η P ,T
(1.11) (1.12)
∂φ = bη + dη 3 = 0 ∂η P ,T ∂ 2φ 2 = b + 3dη 2 > 0 ∂η P ,T
G = x1 µ 1 + x 2 µ 2
(1.33)
µ 2 = µ B = Bc + cb = Bb µ1 = µ A = Ac − ca = Aa
(1.34)
(2)公切线法则
图1.17二元系中三相平衡时的自由能曲线
µ A = µ A = Aa µ B = µ B = Bb
α β
α
β
µA = µA = µA
∂φ = 0 ∂η
∂φ = a + bη + cη 2 + dη 3 = 0 即: ∂η
(1.8)
则a≡0。 当T=Tc时,进行二级相变。由于正负号η对应着一定 的有序度,所以±η对应着相同的φ值,则有 c≡0 式(1.6)应改写为:
φ (ηT ) = φ0 + bη 2 + dη 4 + L

b 2 d 4 φ (ηT ) = φ0 + η + η + L 2 4
1.2.2 郎道二级相变理论 假定自由能为序参量和温度的分析函数,则
φ (ηT ) = φ0 + aη + bη 2 + cη 3 + dη 4 + L (1.6)
也可以写作:
b 2 c 3 d 4 φ (ηT ) = φ0 + aη + η + η + η + L 2 3 4
(1.7)
式中φ0与a、b、c、d…均为温度的分析函数。 一般不存在外场时,高温相的η=0,因此当T>Tc时, 自由能密度函数φ在η=0处取得最小值,即
设系统总量为N个摩尔,α相和β相分别为Nα和Nβ摩尔,则:
Nα x2 − x0 = N β x0 − x1
1
Nα + N β = N
由杠杆原理有:
0
系统初态的α x 和终态的 (α x + β x )的自由能差为:
1
α α ∆G = ( Nα Gx1 + N xβ2 Gxβ2 ) − NG x 0
形成一个摩尔 β x 2相的自由能变化为:
(1.4)
由于:
∂ 2 µ ∂V 2 = =V ⋅K ∂P T ∂P T ∂2µ CP ∂S 2 = − =− ∂T T P ∂T P ∂ 2 µ ∂V = = V ⋅α ∂P∂T ∂T P
根据(1.9)和(1.10) 式,并约去4次方以上 4 各项,得
(1.13) (1.14)
对称相的φ极小值对应着η=0,必须有b>0。 非对称相φ极小值对应着η≠0,必须有b<0。 在相变点时,b=0,则d >0。
b的简单可能形式为: b = a0 (T − Tc ) 朗道假定d、a0、T大于零且等于常数。
T β ∂µ ≠ ∂T P
(1.1)
由于:
(1.2)所以
Vα ≠V β α β S ≠S
(1.3)
1.按热力学分类: 二级相变:两相化学位相等,一级偏导数也相等, 但二级偏导数不等。 ∂ 2 µ α ∂ 2 µ β
《相变理论》
参考书: 1.相变理论基础及应用 宫秀敏* 2.金属固态相变教程 刘宗昌等 3.合金相与相变 肖继美 4.相变理论 徐祖耀
教学计划
第一章 相变热力学 第二章 相变动力学 第三章 相变晶体学 第四章 凝固理论 第五章 脱溶沉淀 第六章 共析转变 第七章 马氏体相变 第八章 贝氏体相变 先修课程:合金热力学;晶体 学基础 适用专业:材料科学;材料工 程;材料加工 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 学生对金属材料的相变行为有 比较系统的认识,并能将相变 的基本理论和实际问题有机地 联系起来,使学生在今后的研 究工作中具有较好的材料科学 基础和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的能力。
a η = ± 0 (Tc −T)处有极 d
1/ 2
1.2.3 一级相变 ndau理论对一级相变的应用
φ = φ0 + bη 2 + cη 3 + dη 4 + L (1.18) 由(1.6)式有:
b(T ) = a0 (T − T0 )
(1.19)
1.3相变驱动力的图解法及新相的形成 1.3.1 相平衡及自由能—成分曲线 1.规则固溶体的自由能计算
x2 − x0 α ∆G β α α Gx1 − Gx0 ∆g = = G x 2 − Gx 0 + x −x Nβ 0 1 dG = Gx 2 − Gx0 − ( x2 − x0 ) = PQ = ∆Gn dx x0
β α
(
)
1.3.3新相的形成
α β γ µB = µB = µB
α
β
γ
(3)合金平衡状态的判定
图1.18 A-B二元系中α和β相的自由能-成分曲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