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资源的生物学基础
1龄K值
0.6826 0.7179 0.9513 0.0805 0.1268 0.1715 0.3098 0.3410 0.3972 0.5300 0.6021
-
2龄以上K值
0.7125 0.7842 0.9166
0.1 0.1707 0.4166
0.5833 0.6724 -
1龄K值
1.2 1
0.8 0.6 0.4 0.2
1. 提供合理的渔获强度 2. 确定合理的捕捞规格 3. 编制渔获量的预报 4. 拟定水域养殖种类的措施 5. 提高移殖和驯化效果 6. 鱼类的生长特点也是研究鱼类种群特征的
一个重要依据~20年 高纬度水域鱼类寿命高于低纬度鱼类
狗鱼 寿命可达200龄
天竺鲷 鰕虎鱼 寿命仅1龄左右 七星鱼
寿命不同的鱼类资源恢复的不同规律
鱼类年龄鉴定材料
1. 轮纹形成原理及钙化结构 2. 鳞片轮纹 3. 耳石轮纹
1.轮纹形成原理及鉴定材料
夏季饵料丰富,鱼类大量摄取营养物质, 生长迅速
冬季饵料相对稀缺,鱼类生长缓慢 鱼类的这种季节变化的生长规律反应在钙
化结构上,就形成疏密相间的同心圆。
鳞片:夏季形成的称“夏轮”或“疏带”,冬 季形成的称“冬轮”或“密带”
耳石:夏季形成的称“夏轮”或“不透明带”, 冬季形成的称“冬轮”或“透明带”
1.轮纹形成原理及鉴定材料
鳞片 耳石 椎骨 鳍条 其他钙化结构
达里糊鲤臀鳍鳍条切片
2.鳞片的轮纹
2.1 体长体重关系
Wi=aLib Li——第i年龄组的平均体长 Wi——与Li相对应的平均体重 a.b——待定参数
许氏平鲉 黑头 黑鮶 黑石鲈
体重(g)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0 0.0
100.0
200.0
300.0
体长(mm)
400.0
许氏平鲉体长体重关系数据拟合
生长
体长是长度增加,重量是立方式增长 生长规律
未达性成熟的鱼,生长迅速,降低死亡系数。 饥饿是影响生长的主要因素。
性成熟的鱼,生长稳定。 衰老期的鱼,生长缓慢。
1.鱼类生长规律及其特性
影响生长的主要因素
温度 饵料 不同世代(综合环境因素的影响)
2.鱼类生长的研究内容
采集部位:第一背鳍至侧线之 间,或者腹鳍之下
处理:淡氨水或温水
鳞片-结构
鳞片(骨鳞)-类型
鳞片-年轮
疏密型 切割型 明亮型 平直型 疏密乱纹型
鳞片-年轮的辨别
副轮 幼轮 生殖轮 再生鳞
几条年轮
櫻花钩吻鮭
3.耳石的轮纹
采集
三对耳石:微耳石、星耳石、矢 耳石
Lt—年龄t时的平均体长; Wt—年龄t时的平均体重; L∞和W∞—极限体长和体重; k—常数,生长曲线的“曲率”,它决定着
W∞或L∞的变化率; t0—体重或体重为0时的年龄。
体 重
年龄
VB体长方程和体重方程的不同
体长方程没有生长拐点 体重方程具生长拐点
3.测定鱼类生长的方法
直接测定法
青岛海域 的许氏平鲉
福建沿岸的龙头鱼 b=3.4左右
2.2 生长方程
定义: 使用数学模型或数学方程来描 述其体长和体重随时间(或年龄)变 化的规律,这类数学模型或数学方程 称为生长方程。
Von Bertalanffy方程
Lt=L∞(1-e-k(t-t0)) 体长生长方程 Wt=W∞(1-e-k(t-t0))3 体重生长方程
纹的表现形式。 3. 如何确定轮纹的形成周期。 4. 如何划分年龄组? 5. 鱼类生长的主要研究内容。 6. 李安公式和罗查李现象。
原因
①鱼在稚鱼时期才形成鳞片,并不是一出生 就有的,所以体长与鳞长并不完全成比例。
②相同体长的鱼,年龄不一致。被捕获时, 高龄鱼往往是生长缓慢的,低龄鱼生长迅 速。 罗查李公式 :
Lt =rt * (L-a) /R + a 式中,a—开始出现鳞片时鱼的长度。
思考题
1. 鱼类年龄鉴定的材料主要有哪些? 2. 试述鳞片、耳石轮纹形成的基本原理及轮
位于听囊内
形态多样
可以直接观察
需要进行磨片
制备方法
耳石薄截面的制备与分析.doc
耳石-结构
背 2
1
2
3
前
OL
N
后
OW
腹
日轮研究
请问有几条轮纹
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
1. 第一个年轮什么时候形成? 2. 年轮的形成周期是多长时间?
三 鱼类年龄的鉴定
1. 年龄组名称 2. 年轮鉴定方法
通过测量获得体长体重数据 通过年龄鉴定材料获取年龄
长度逆算
1. 李安公式 Lt = rt * L /R
式中, Lt—鱼在已往某年度的长度; L—捕获时实测鱼的长度; rt—与Lt相应年份鳞片的长度; R—捕获时鳞片的长度。
长度逆算
2.罗查李现象 用Lea公式推算的鱼体长度要小于直接测定 的值,这种误差在老龄鱼上表现的特别明 显。
许氏平鲉体长体重关系
W=1.0×10-5L3.1267
(n=130, R2=0.99039) a= b=
a:反映环境因子 b:反映鱼类生长特性
b=3时,为匀速生长,具有体型不变 和比重不变的特点
我国近海海洋鱼类和无脊椎动物
b值在2.4~3.2之间
W=1.0×10-5L3.1267
年龄组名称
0龄 1冬龄 2夏龄 2冬龄 3夏龄
0 1 1+ 2 2+
0龄组 Ⅰ龄组
Ⅱ龄组
2.年轮鉴定方法
① 饲养 ② 标志放流 ③ 相对边缘测定法
1、饲养
2、标志放流
3.相对边缘测定法
计算边缘生长率K或新生边缘出 现的比例
需要逐月周年样品
时间
2004.3 2004.4 2004.5 2004.6 2004.7 2004.8 2004.9 2004.10 2004.11 2004.12 2005.1 2005.2
渔业资源的生物学基础
渔业资源的生物学基础
➢ 种群 ➢ 年龄和生长 ➢ 鱼类性成熟、繁殖习性与繁殖力 ➢ 鱼类生命周期和早期发育 ➢ 鱼类饵料、食性和丰满度
第二节 鱼类的年龄和生长
一.研究年龄和生长的意义 二.鱼类年龄及其鉴定材料 三.鱼类年龄的鉴定 四.鱼类生长及其研究方法
一、研究年龄和生长的意义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份(month)
利用钙化结构年龄鉴定要点
要确定轮纹数目 要确定第一个轮纹的形成时间 要确定轮纹的形成周期
四.鱼类生长及其研究方法
1. 鱼类生长规律及其特性 2. 测定鱼类生长的方法 3. 鱼类生长的研究内容
1.鱼类生长规律及其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