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与能量(Q):热能与电能(Q)
【要点】1.原电池与电解池结合考虑。
2.电极是否参与反应。
3.电解液是酸性、碱性还是熔融盐。
4.离子交换膜:盐桥的升级版。
1.铁镍蓄电池又称爱迪生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Fe+Ni2O3+3H2O=Fe(OH)2+2Ni(OH)2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A.电池的电解液为碱性溶液,正极为Ni2O3、负极为Fe
B.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2OH--2e-=Fe(OH)2
C.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pH降低
D.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Ni(OH)2+2OH--2e-=Ni2O3+3H2O
2..银质器皿日久表面会逐渐变黑,这是生成了Ag2S的缘故.根据电化学原理可进行如下处理:在铝质容器中加入食盐溶液,再将变黑的银器漫入该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黑色会褪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处理过程中银器一直保持恒重
B.银器为正极,Ag2S被还原生成单质银
C.该过程中总反应为2Al+3Ag2S=6Ag+A12S3
D.黑色褪去的原因是黑色Ag2S转化为白色AgCl
3.硫酸亚铁锂(LiFePO4)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
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废旧硫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其流程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
B.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Fe、Li
C.“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Fe3+
D.上述流程中可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
4.根据右图,可判断出下列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A.
B.
C.
D.
2
2()()2()()
Ag s Cd aq Ag aq Cd S
++
+=+
22
()()()()
Co aq Cd s Co s Cd aq
++
+=+
2
2()()2()()
Ag aq Cd S Ag s Cd aq
++
+=+
2
2()()2()()
Ag aq Co s Ag s Co aq
++
+=+
5.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
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微
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A.正极反应中有CO2生成
B.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C.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
D.电池总反应为C6H12O6+6O2=6CO2+6H2O
6.三室式电渗析法处理含Na2SO4废水的原理如图所示,采用惰性电极,ab、cd均为离子交换膜,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Na+和SO42-可通
过离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离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间
隔室。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通电后中间隔室的SO42-离子向正极迁移,正极区溶液
pH增大
B.该法在处理含Na2SO4废水时可以得到NaOH和H2SO4产品
C.负极反应为2H2O–4e–=O2+4H+,负极区溶液pH降低
D.当电路中通过1mol电子的电量时,会有0.5mol的O2生成
7.最近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CO2+H2S协同转化装置,实现对天然气中CO2和H2S的高效去除。
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电极分别为ZnO@石墨烯(石墨烯包裹的ZnO)和石墨烯,石墨烯电极区发生反应为:
①EDTA-Fe2+-e-=EDTA-Fe3+
②2EDTA-Fe3++H2S=2H++S+2EDTA-Fe2+
该装置工作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阴极的电极反应:CO2+2H++2e-=CO+H2O
B.协同转化总反应:CO2+H2S=CO+H2O+S
C.石墨烯上的电势比ZnO@石墨烯上的低
D.若采用Fe3+/Fe2+取代EDTA-Fe3+/EDTA-Fe2+,溶液需为酸性
8.支持海港码头基础的防腐技术,常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进行防腐,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高硅铸铁为惰性辅助阳极。
下列有关表述不正
确的是( )
A.通入保护电流使钢管桩表面腐蚀电流接近于零
B.通电后外电路电子被强制从高硅铸铁流向钢管桩
C.高硅铸铁的作用是作为损耗阳极材料和传递电流
D.通入的保护电流应该根据环境条件变化进行调整
9.微生物脱盐电池是一种高效、经济的能源装置,利用微生物处理有机废水获得电能,同时可实现海水淡化。
现以NaCl 溶液模拟海水,采用惰性电极,用下图装置处理有机废水(以含 CH 3COO -
的溶液为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负极反应为
-+-322CH COO +2H O-8e =2CO +7H
B. 隔膜1为阳离子交换膜,隔膜2为阴离子交换膜
C. 当电路中转移1mol 电子时,模拟海水理论上除盐58.5g
D. 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正、负极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10.采用惰性电极,以去离子水和氧气为原料通过电解法制备双氧水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忽略温度变化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阳极反应为222H O 4e 4H O -+
-=+↑
B. 电解一段时间后,阳极室的pH 未变
C. 电解过程中,H +由a 极区向b 极区迁移
D. 电解一段时间后,a 极生成的O 2与b 极反应的O 2等量
11.科学家近年发明了一种新型Zn −CO 2水介质电池。
电池示意图如图,电极为金属锌和选择性催化材料,放电时,温室气体CO 2被转化为储氢物质甲酸等,为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放电时,负极反应为
24Zn 2e 4OH Zn(OH)----+=
B. 放电时,1 mol CO 2转化为HCOOH ,转移的电子数为2 mol
C. 充电时,电池总反应为24222Zn OH) 2Zn O 4OH O (2H --
=+↑++
D. 充电时,正极溶液中OH −浓度升高
12.为验证不同化合价铁的氧化还原能力,
利用下列电池装置进行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由FeSO4·7H2O固体配制0.10 mol/L
FeSO4溶液,需要的仪器有药匙、玻璃棒、
_________(从下列图中选择,写出名称)。
(2)电池装置中,盐桥连接两电极电解质溶液。
盐桥中阴、阳离子不与溶液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并且电迁移率(u∞)应尽可能地相近。
根据下表数据,盐桥中应选择____________作为电解质。
阳离子u∞×108/(m2·s−1·V−1) 阴离子u∞×108/(m2·s−1·V−1)
HCO- 4.61
Li+ 4.07
3
NO-7.40
Na+ 5.19
3
Ca2+ 6.59 Cl−7.91
SO-8.27
K+7.62 2
4
(3)电流表显示电子由铁电极流向石墨电极。
可知,盐桥中的阳离子进入________电极溶液中。
(4)电池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铁电极溶液中c(Fe2+)增加了0.02 mol·L−1。
石墨电极上未见Fe析出。
可知,石墨电极溶液中c(Fe2+)=________。
(5)根据(3)、(4)实验结果,可知石墨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铁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因此,验证了Fe2+氧化性小于________,还原性小于________。
(6)实验前需要对铁电极表面活化。
在FeSO4溶液中加入几滴Fe2(SO4)3溶液,将铁电极浸泡一段时间,铁电极表面被刻蚀活化。
检验活化反应完成的方法是_______。
化学反应与能量(Q):热能与电能(Q)
1.C
2.B 3.D 4. A 5.A 6.B 7.C 8. C 9.B 10.D 11.D
12. (1)烧杯、量筒、托盘天平 (2) KCl (3)石墨 (4) 0.09mol/L (5)
Fe3++e-=Fe2+ (6) Fe-2e-=Fe2+ (7) Fe3+ (8) Fe (9)取活化后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KSCN溶液,若溶液不出现血红色,说明活化反应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