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完整版)-借物抒情作文指导
(完整版)-借物抒情作文指导
教学目标
学会选取某种事物,描绘 它们的形态特征,并从中 发现一定的象征意义,借 此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借物抒情,托物寓意”就是通过 对某种事物(动物、植物、花草) 的“形”进行形象具体的描绘,来 表明自己的心志,展示自己的人 生态度和对自然、人生的感悟、 思考的一种表现手法。这类文章 写景状物不是目的,它是为抒情 言志作铺垫的。
❖托物部分往往采用描写的表达方 式,
❖言志部分常常运用议论和抒情的 表达方式。
第一.由此及彼.以已知的经验为基础,间 接地认识客观事物.如毕淑敏<<素面朝天>>
第二,由表及里,在感受生活的基础上,通 过自己的分析,综合,比较,把感性认识上升到 理性认识. 如<<虎刺>>
第三,由个别到一般,思考生活,也包括将 自己的个别情感,上升到对人们普遍的情绪 和情感的概括.
一个月后,花儿谢了,它用自己的选择证明:短暂中也能孕育奇迹。
一年之后,女孩死了,她用遗书告诉男孩存在即合理,热爱是一种 美。
心灵往往在最关键的时刻作出选择,而那其中又常常包含着美丽, 正如这朵花儿、这个可人的女孩儿。
❖例二模式:
❖一段写景或物,一段写 人事,交替进行。
技法点拨
一、立意要明确
“托物寓意”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作 品的思想,作者的感情。所谓“情 意为主,景(物)为实”,思想感 情是主要的,我们要由小见大,借 自然之“物”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情感。
蚌在付出着,却没有得到什么。大概,这就是 它所追求的吧。
【例文五】绿叶
喜欢上绿叶或许不只因为绿色,更重要的是它 那平和而不张扬的个性。默默地,孕育着它的生命, 一年就是一生,不必有漫长的等待。春天,自然而然 地生长出来,没有惊喜,也不需要关怀。在风雨中,顽 强地挺过这短暂而美丽的一生。当秋天到来的时 候,一切又是那么顺理成章,顺着风轻轻的飞舞,悠悠 地打着旋,转着圈,在空中划下一道美丽的弧线,最后 恋恋不舍地回归大地母亲的怀抱。落红不是无情 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那么绿叶对根的情谊想必就 是如此吧!
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要注意: 1.找准托物言志的“相托点”。
相托点即所咏之物与要表达的思想意义之间相通相似之处。
即物与志、物与情之间的内在联系。描述时,自己的志要 以物的特点为核心。物要能表达自己的意愿。 2.抓住事物的特征状物。抓住物的特征才能体现文章的立 意。精彩传神的状物才能使言志有所依托。 3.托物言志的文章重头戏在描写,这就要求作者善于细心 观察,角度新,表现手法要新颖多变,语言要生 动形象传神。
它们为人类做出的贡献看上去简直微不足道,可是,
如果没有火柴,能烹出香甜可口的饭菜吗?当火柴为人类 做出贡献的一瞬,也就是它们生命的最后一刻。它们牺牲 了自己,燃起了一团熊熊的火。它们不像蜡烛,用紫红光 焰和洁白如玉的外衣打扮自己;更不会在燃烧的时候像蜡 烛那样淌下伤心的眼泪,怜惜自己。
它们毫不犹豫,“嚓”地一声,转眼就成了灰烬。这
❖ 托物言志是散文常用的手法,一 山一水,一草一木明月丽日,白云彩 霞,瑞雪苍松等,往往承载着作者的 无限情思和理想,鉴赏时不能拘泥 于物象本身,而要通过物象的特点, 由表象到思想,由有限到无穷,由具 体到空灵,由物态到人情,实现物与 态的融合美.
联想
物象
人情
利用事物间的相通.相近.相似.或 相反的关联,丰富突出事物的形象性.
眼前秋叶仍在不停地随风零落,一片接着一片,这是 生活在为我哭泣么?忽然有一种想伸手抓住一片落叶的欲 望,于是慢慢地伸出手去,一片火红的梧桐叶立刻飘落到 手掌上。仔细端详这片秋叶,竟然发现秋叶曾经被撕裂过, 在那业已枯萎的身躯上仍很清晰地留着一道弯曲的疤痕, 可是疤痕处却又连着一小片梧桐叶,它是接着疤痕与残损 的树叶一起生长着的!又一阵清风吹来,送走了手掌里的 树叶,可我的脑海里涌动的依旧是那片沟通心灵的红树叶。 猛地觉得这片树叶是生活给我的一种暗示,因为树叶的一 生与我的处境竟是如此的神似。那一道深深的伤疤不就是 生活迫使我做出的痛苦决定么,为什么它能在伤疤的一端 顽强地生长出另一片小树叶,仍然蓬勃地延续着自己短暂 的生命?而我,却始终彷徨在绝望的生命线上,总是难以 挣脱命运的束缚呢?我应该振作起来,应该对我的一生负 责。毕竟生命太珍贵,哪怕是一丁点儿的失去也会带来无 尽的伤痛。
如《白杨礼赞》的白杨树和北方农民的 类比点是:_质__朴___,__坚__强__不__;屈白杨树和哨 兵的类比点是:___傲___然__挺__立__,___坚__强_;不白屈 杨树和我国民族解放战争中不可缺少的 精神的类比点是:__团___结__一__心__,___力__求_ 上进
四、过渡要自然
这类文章,要求作者插上想象的翅膀,上下 几千年,纵横数万里,信笔写来,舒卷自如。 这样写似乎很散,但他却要求“神不散”, 因此要做到文章中除了有一根思想感情的红 线外,还需要有较明显的却又是自然的句、 段作为过渡。
望着这片火红的梧桐树,我激动地流 下了眼泪。其实生命在为难你的同时也 在用自然给你生存的暗示。毕竟生命的 长途需要你的跋涉。当我转身走出这片 树林时,我的心里默念着:感谢梧桐叶, 感谢生命。
❖第一段写心情不佳及发生转变或 者只写心情不佳
第三段:触景生情,细致描写景物以及 景物给自己的感触。 第四段:升华主旨(要有一定的哲理。)
苔藓是那么微小,甚至难以区分它们的茎和
叶呢!这种植物,虽然没有可以炫耀的花朵和果 实,但是它们那种坚忍不拔的生命力却是值得赞 扬的。
我爱苔藓,因为它有着坚忍不拔的生命力。
【例文二】青苔 青苔不会开花,哪怕一朵小小的花;青苔不会
结果,哪怕一颗小小的果。它们几乎被人们忘却 了,但它们并未轻视自己的力量。它们默默地、 执著地奋斗着,用自己整个绿色的生命渲染着块
4. 寄情于物,塑造托物言志的艺术形象。在状写事物时 倾注作者的深情厚意,字里行间都洋溢着这份真情。
这样的物就有了思想、有了灵性,而且具备了典型意义, 这样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完成言志的使命。
❖阅读下面文章 片段,体会托物 言志的写法
【例文一】苔藓 苔藓,竟是这样一种很不起眼的绿色小生命:
它没有云杉的挺拔高大,也没有花儿那样的阵阵 清香。它只是一片矮矮的小生命,成千上万挤挤 挨挨地生长在一起,默默无闻地点缀着大地。它 在阴暗潮湿的角落,甚至在人迹稀少的冰雪极地, 也照样顽强地生长。
❖ 写景抒情散文模式
❖ 飘落心灵的树叶 我是怀着失落、彷徨的情绪走到 这儿来的,可我回去的时候却感 觉心里充溢的是一种对命运的顿 悟,真实而又朦胧。
早上来公园的时候是起着风的,又因为时近晚 秋了,所以小路边的梧桐林虽将那秋日里和熙的 太阳捣碎后筛得满地都是,却也禁不住在秋风中 洒下些枯黄的树叶来,扬扬洒洒,飘落在地。透 过这眼前浮动秋叶的空气,我似乎又看见了父亲 那浑浊却又饱含无奈伤痛的眼神,又听见了母亲 劳动归来不停的喘息。面对这样的家境,残酷的 命运竟让我痛苦地作出决定——为了这个贫困的 家放弃学业,随乡邻南下做工。或许这种命运不 止降临在我一个人的身上,但我现在才如此真实 地感受到命运残忍的一面,它来得如此急促,似 乎很快便要冲毁我那还很薄弱的心灵防线。我真 的无法接受,没想到生活的阳光道我只是迈了几 小步便又要终止。
花的母亲是一片贫瘠的土地,花竭尽自己的全力向上 生长着。在每一个阳光普照的清晨,它都愉快地睁开眼睛, 跟太阳打个招呼,然后,继续酝酿着自己短暂的美丽。
女孩的前桌儿是一个顽劣的男生,她用全身心的爱温暖 男孩冰冻的心灵。一次又一次,女孩耐心地面对男孩漠然 的脸,为他讲解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美好。但她却从未告 诉过男孩儿自己的秘密。
花儿的顽强不被小草儿知道,但它选择蓬勃。
女孩儿的关怀不被男孩理解,但她选择坚持。
人们驻足于盛开的花儿面前,嗅着它芬芳的气息,赞不绝口:“清 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男孩剪掉了披肩的长发,改掉了种种的玩世与不恭。为了女孩儿 的友谊,他变得勤奋而努力。
花儿笑了,它的生命赢得了人类的称赞。
女孩儿笑了,她的付出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对生活的执着(著)得 以在另一个健壮的生命里继续。
短暂的生命,竟给人类带来了光和热,所以,我说蚌
珍珠以圆润、光亮为美,所制的饰品往往得 到人们惊羡的目光。可是,你们有没有想过蚌, 想过拿自己的生命来换一颗珍珠的蚌?其实,蚌 是伟大的,它一直在用自己的血肉含着一粒沙子 ,直至孕育出一颗珍珠,它牺牲了自己。而一颗 珍珠又可以为我们带来多少惊喜。
❖“萝卜”
❖归纳:萝卜平凡的外表的下面,是 怎样美丽的内心,外表的美固然 重要,但我们若拥有光华灿烂的 内心世界,那我们就是美丽的.
兰 花 : 高 洁
红叶:历风霜而愈红
竹子:虚心 有气节
银杏——古老文明 松柏——坚强伟大 芝兰——正气清远 百合——团结友好 紫荆——兄弟和睦 椿萱——父母健康 竹子——正直虚心 红枫——革命热诚 杨柳枝——依依不舍 石榴——子孙繁昌 并蒂莲——夫妻恩爱 牡丹——繁华富贵 梅花——坚贞不屈 茶花——战斗英雄 万年青——友谊长存 吉祥草——鸿运祥瑞 寿星草—延年益寿 桂花—高尚不俗 橄榄枝——和平 黄月季——胜利 含羞草——知耻 夭桃——淑女 铁树——庄严 菊花——高洁 合欢——消愤 红豆——相思 荷花——无邪 荷花:“出污泥而不染”;梅花:“香自苦寒来”
花与女孩儿
❖ 一株胚芽,它选择了生长。 ❖ 一个女孩,她选择了生存。 ❖ 胚芽含苞待放,是在一个酷热的盛夏,它在与其它花对
话时,刚刚知道:自己还有一个月的生命。 ❖ 女孩得知病情,是在高二的下学期,在一次晕倒之后,她
被告知得了白血病,还剩下一年多的时间。 ❖ 花儿蔫了,它还没有接受阳光,它还没有吮吸雨露,它的
二、描绘要具体
文章的立意明确了,怎样才能很好 地表达情意,使人感到亲切自然、 生动感人呢?这就首先要抓住所托 之物的“形”,进行具体的描绘。 这个“形”既指它的整体特征,也 指它的局部特征。
三、联想要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