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历史月考质量分析

高一历史月考质量分析

高一历史月考质量分析报告
一、试卷的结构特点
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材料分析题)两部分,选择题占60分,材料分析题占40分,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题内容覆盖了历史必修二教材一到四专题的内容,考查范围符合教学进度。

试题难度适中,侧重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对我校历史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学生考试情况分析
高一(13)班参加考试人数76人,最高分85分,最低分27分,平均分53.3分,及格人数21人,及格率28%。

整体成绩还是不尽人意。

三、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知识的积累和储备过少。

这次考试选择题注重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而大部分学生得分普遍较低,满分50的题平均得分却在30分左右。

我认为理想的得分应在40分——50分之间。

2、个别学生答题习惯和规范程度不够好。

(1)个别学生书写潦草(2)个别学生在试卷上一字不写(3)还存在写错别字的现象。

3、部分学生因审题失误导致失分。

特别表现在第31题第1小问的回答中没有理解“变化”一词,回答时笼统不清,也没有表达出图片之间的关系。

第32题第2小问的原因分析,学生分析原因时脱离题目。

第32题第2、3小问回答时没有正确理解题意,没在回归教材的知识点。

4、部分学生从材料中提炼信息的能力不足。

比如第31题第1、2小问,第32题第3、4小问,答案就在材料中,而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地提炼信息。

5、我在平时复习中对学生的督促和要求不够,是学生未能将知识及时得到巩固和吸收。

这次考试中大部分题目都是平时复习的试卷中的原题,我在复习中也认真的进行了讲解,而且有些题是多次试卷中出现了,然而有些学生还是做错了。

三、以后教学改进措施与建议
1、强化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储备。

2、精心备课,构建高效课堂。

认真研究课标和教学目标及学情,注意对教材的整合,恰当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优化历史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争取使学生当堂消化和掌握所学知识,不留“夹生饭”。

3、加强对历史主干知识的梳理和归纳,强化对历史概念的理解和把握。

本份试卷注重对历史主干知识和历史概念的考查,这对我们今后的历史教学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在平时的教学中,每学完一个专题后,老师就要帮助学生对专题主干知识进行整合,以使学生形成完整、系统的主干知识体系,并督促和要求学生强化对主干知识的记忆。

老师对基本历史概念和名词进行阐释、比较,并把它们放到具体的历史情境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深刻的认识。

4、培养和强化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

从试卷体现出的通过提供多元材料、创设问题情景的考查特点看,注重“证据意识”、“过程方法”、“分析探究”,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阐释、探究问题的能力显然也是新课程高考的价值取向。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史料教学,加强对具体历史材料的讲解、分析、讨论,不要随意下结论、给定义,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研究基本原则,帮助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

5、加强答题规范和答题习惯的训练和培养。

朱治国
2014-6-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