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采工作面作业规程
(二)地质概况
1、煤层赋存情况。说明开采范围内煤层的走向、倾向、倾角及其变化 规律,煤层的名称,结构和厚度及其变化规律,煤的物理化学性质。
2、围岩性质及其对开采的影响。应说明伪顶、直接顶、老顶和底板的 岩石性质、厚度及其变化规律,阐明它们对生产和顶板控制的影响, 附本工作面煤层综合柱状图。
3、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情况。应说明褶曲、断层的各要素,陷落柱的 井下特征,岩浆侵入体的产状、岩性、构造和对煤层的变质作用等。 此处应注明:断层、溶洞、老塘、钻孔、含水层、采空区等水系情 况和对开采的影响等。如果地质构造较多,应当附各构造特征表。
参考资料
此处应附爆破 说明书:
作业规程编制指导书
一、概述
(一)课程设计名称:编制回采工作面作业规程
对一个走向长壁的回采工作面,工作面参数
如下:走向长300m、倾斜长60~80m、平均长
70m;煤厚0.8~1.8m,平均厚度1.2m;顶底
板岩性:伪顶是炭质页岩,厚0.2m,直接顶是
砂质泥岩,厚0.8~2m,老顶为石英砂岩;底板
为砂质泥岩。工作面采用爆破落煤、工作面、采区有关的 各生产系统。如:通风系统、供电系统、运输系统、瓦斯抽放与安全监控 系统;本矿常用的回采工艺、支护方式与材料;现有人员素质与生产技术 管理水平等。
参考资料
(二)收集相关资料
3、采区生产资料。
①首先要了解该采区的巷道布置:采区上下山的设计位置与分工,区段 的划分和区段内的巷道布置,特别是与该工作面有关的区段石门、区 段集中运输巷和回风巷、上下顺槽等,以及它们之间的平面与空间位 置关系及它们的连接方式等,因为它们均会影响到该工作面的正常生 产;
此处应附爆破说明书。 2、装煤。此处主要是爆破装煤,为提高其装煤率,应在放炮前
将溜子移到煤壁,还可设档煤板,余下的用人工装煤。 3、运煤。湖南主要是用刮板运输机或者是搪瓷溜槽运输,有些
还有V型溜子。刮板运输机应是铺设平直,及时移溜,控制 链条松紧,做好机头机尾的稳固,防止下滑;搪瓷溜槽也应 尽量平直,相互联接不脱节。
4、瓦斯、煤尘和自然发火情况。应说明瓦斯等级、具体涌出量,是否 存在有煤(岩)与瓦斯突出危险;煤尘爆炸指数及其爆炸危险性; 煤层是否有自然发火倾向及发火周期,冲击地压危险性及其对开采 的影响程度。
5、可采储量与可采期。计算出工作面的可采储量,依据其生产能力确 定其可采期。
(三)采煤工艺
1、破(落)煤。破煤有炮破落煤与机械落煤,湖南多为炮破落 煤。炮破落煤应编制爆破说明书:炮眼布置、炮眼角度、炮 眼深度,炮眼装药量及循环用量,炮眼连线方式和爆破顺序。 放炮安全措施:放炮距离、设安全岗哨、防放炮崩倒工作面 支架等措施与要求。
②要熟悉采区的各个生产系统:如运输、供电、通风、排水等,特别是 运输系统(运输线路、运输方式及其运输工具,还有通风系统(通风 线路和通风构筑物等),它们会对生产有不同要求;此外,主要灾害 及其相关的系统。如:瓦斯(抽放系统、抽放线路、管路,瓦斯监控 及其相关设施,矿井瓦斯防治相关制度与措施等)
另外要知道该采区的设计生产能力或工作面规定产量标准:矿井生产能 力是由回采煤量和掘进煤量之和,回采煤量是由各水平能力之和,水 平生产能力由其生产采区的能力组成,采区能力由其各工作面的能力 组成;总之从各种能力要求该工作面应有的能力,其能力由循环产量、 日产量、月产量构成。
2、要求:
(1)必须全面了解其包含的内容与编制的基本要求。
(2)其内容与程序符合该指导书要求。具体依据该工作面所选择的回采工 艺方式和支护方式确定;
(3)具有实用性。作业规程应严格按指定的回采工作面的具体条件,结合 南方煤矿生产特点进行编制。
(二)收集相关资料
1、各种地质资料。工作面位置、煤层赋存情况、瓦斯与水文地质情况、顶 底板岩石性质、与周围及地面的关系。此类资料通过采掘工程平面图或立 面图、采掘接替计划图、采区设计或工作面设计等图纸,以及由地质部门 提供的相关地质资料中获得;
(三)课程设计要求:
可以利用参考资料,同学间可以相
互讨论,不懂可以请教指导老师,但各位
同学应当各自独立完成。
其它要求:作业规程内容齐全,程序 合理,工作面有明确的支护质量要求,有 完整的作业循环图表,各项安全措施健全 合理。
二、作业规程编制前期准备工作
(一)掌握作业规程编制内容与要求
1、内容:其内容请参照《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指导》,该书由中国矿 业大学出版社出版;
柱与铰接梁支护,刮板运输机运煤。
(二)课程设计目的:
编制作业规程是采矿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基本技能。矿 山生产活动、特别是井下生产活动其工作环境特殊,工作人 员的安全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其生产环境必须满足 相应的安全条件,工作人员还要严格按照相关的安全规程和 措施进行生产。而矿山各个生产地点均会因其地质条件变化 会带来不同的安全隐患,员工生产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也有 很大差异。不同地质条件也会影响其不同工艺手段和生产方 式,对工程质量的不同要求。因此,矿山生产每个工作地点 (或每个单项工程)均应编制其作业规程或者安全措施。通 过编制其作业规程,学生可以掌握其编制方法和注意事项, 可以掌握工作面的生产技术和质量安全管理,学会选择正确 的回采工艺、支护方式和支护材料,顶板控制方法,工作面 的生产组织和各项安全措施等。
因此,您必须了解采区的设计生产能力及其布置的回采工作面,以便合 理确定该工作面的生产能力,从而安排其循环方式、循环进度等。
三、作业规程编制
(一)概述 编制依据:其主要是某某设计及某某地质说明书; 1、采煤工作面位置及开采范围。说明其位于哪个水
平、翼、采区、煤层与工作面的编号(12415); 范围是指其上下标高、走向长度和倾斜长度。 2、与周边的关系:上下左右与什么相临,周边是否 存在老塘、钻孔、地质构造等安全隐患;煤层群 开采应说明与上下煤层的关系,是否是保护层开 采,其开采对上下煤层有何影响;与地面的联系: 其开采对地面有何影响,地面水系、建筑物与主 要交通干道对其开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