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汉语期末考试题

现代汉语期末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5分):1、“武侠小说他向来是不看的”中的“向来”和“是”的词性分别是( c )。

A、名词、副词B、副词、动词C、副词、副词D、名词、动词2、( c )组词都是支配式合成词。

A、问题、砍刀、挂钩、跳板B、烧饼、飞鸟、走兽、饮料C、司令、帮工、理事、出席D、摇篮、禁止、选择、帮助3、“书是图书馆的”和“那样说是不可以的”中的“的”分别是( b )。

A、助词、助词B、助词、语气词C、语气词、助词D、语气词、语气词4、“中秋节在礼堂里同学们举办了舞会”中的主语是( a )。

A、同学们B、中秋节C、在礼堂里D、中秋节在礼堂里5、“有钱花就行了”和“有人花钱就行了”两句中加粗部分分别是( b )。

A、述宾短语、兼语短语B、连动短语、兼语短语C、述宾短语、述宾短语D、兼语短语、述宾短语6、“触电”原来指“人或动物接触电流,造成肌体受损,甚至死亡”,现在又可以表示“戏剧演员参与演电影,拍电视剧”,这种现象属于( d )。

A、词义的转移B、词义的扩大C、词义的脱落D、词义的显化7、“大规模”、“高速度”、“近距离”三个短语从功能上看分别是( d )。

A、体词性短语B、副词性短语C、谓词性短语D、加词性短语8、“他浪费了半个小时”和“他劳动了半个小时”里的“半个小时”分别是( b )。

A、补语、补语B、宾语、补语C、宾语、宾语D、补语、宾语9、“上完了课就去学校了”中的两个“了”的词性分别是( b )。

A、助词和助词B、助词和语气词C、语气词和助词D、语气词和语气词10、下列句子不属于兼语句的是( d )。

A、老张有个儿子在北京读书。

B、我托他办了一件事。

C、他让孩子去当兵了。

D、别人称他革新能手11、“多么聪明的学生!”从句型上看是( b )。

A、主谓句/名词性谓语句B、非主谓句/名词性谓语句C、非主谓句/名词性句D、非主谓句/形容词句12、( d )“得”后成分是补语。

A、觉得看明白了B、值得看C、懂得看D、看得很累13、( b )组词语不是方位短语。

A、桌子上、箱子里、车厢下面B、晚上、心里、海外C、五十以下、松树旁、比赛中间D、两米之内、政治上、大门前14、下列四组词中属于同形同音词的是( b )。

A、(段落)大意—(有点)大意B、杜鹃(开了)—杜鹃(叫了)C、(英语)地道—(通过)地道D、保险(公司)—保险(没事)15、“化学和和化学相关的学科”中的两个“和”分别是( b )。

A、连词、连词B、连词、介词C、介词、连词D、介词、介词二、多项选择(10分,多选、错选、少选均不得分)1、短语“赞成不赞成他的意见”的第一层切分正确的是( b e )。

A、赞成不赞成他 | 的意见B、赞成 | 不赞成他的意见C、赞成不 | 赞成他的意见D、赞成不赞成他的 | 意见E、赞成不赞成 | 他的意见2、下列( b d e )组不是反义词。

A、积极、消极;热情、冷淡B、先进、中间;赞成、弃权C、肯定、否定;化合、分解D、进攻、防御;左派、中间派E、高尚、蔑视;上面、中间3、下列语言单位中不属于简称的是( a c d )。

A、理事会B、寒暑假C、黑白片D、正负极E、大彩电4、下列复杂短语中,属于偏正短语作修饰语的是( b e )。

A、监狱的黑色的大门B、小王身上的衣服的颜色C、美丽的幽静的景色D、一项科技人员的设想E、半径为10公分的圆的圆心5、下列句子属于主谓谓语句的是( a d e )。

A、这种杂志买的人多。

B、鸡蛋拿我们家的吧。

C、好人好事有人夸。

D、《水浒传》我读过好几遍了。

E、这件事中国人民有经验。

三、判断题(5分,正确的打√号,错误的打×号,错误的简要说明原因)1、词的比喻义和借代义与原来的词义之间,存在着相似性和相关性。

( √ )2、“能产性”是基本词汇的最本质的属性。

( X )最本质的属性是“稳固性”3、及物动词就是可以带宾语的动词,不及物动词就是不可以带宾语的动词。

( x )有一类不及物动词可以带施事宾语4、同一句型可以是不同的句类,同一句类可以是不同的句型。

(√ )5、新造词、外来词、方言词和行业词之间存在着交叉关系。

(√)四、术语解释(5分)1、词的语法功能(3分):答:词的语法功能就是词的组合能力,表现为:(1)能充当什么结构成分,不能充当什么结构成分;(2)能跟什么词组合,不能跟什么词组合,组合后表示什么样的意义和关系。

2、类固定短语(2分):答:类固定短语主要是指一些准固定性的四字格短语,当然也可以包括一些非四字格的固定格式。

四字格类固定短语的特点是:在结构上既有固定的语型部分,又有可变的替换成分。

在意义上固定部分规定了整个短语的格式义和关系义,可变部分表示了整个短语的具体义和实用义;两者配合互补,相辅相成。

五、论述题(20分)1、汉语词义变化的基本类型有哪几种?请分别举例说明。

(6分)答:1)词义的深化与精确,是指词的理性义所反映的对象没有变化,但人的认识改变了,所以词义也变了。

比如“土”,《说文》的解释是:地之吐生物者也。

这个解释实际上只指出了“土”的一种功能特征,并不确切。

而现在的认识是:地球表面的议程疏松的物质,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组成,能生长植物。

这个解释不仅指出了土的功用,更主要说明了土的组成。

2)词义的扩大和缩小。

扩大是指词的适用范围和所指对象的增加、扩大,比如:江、河,原来只指长江和黄河,现在泛指一切河流。

缩小是指词的适用范围和所指对象的减少、缩小,比如:丈夫,原来泛指成年男子、大丈夫,现在指女方的配偶。

3)词义的转移和转化。

转移是指词的理性意义发生了变化,比如:“闻”原来指用耳朵听到声音,现在指用鼻子辨别气味。

转化是指词的理性意义不变,附加义,尤其是评价义发生了改变,比如:“爪牙”,本来指鸟兽用于攻击的爪子和牙齿,本来没有贬义,现在坏人的党羽和走狗。

4)词义的脱落和显化。

词义的脱落和显化指词原有义素的脱落和潜在语义的显化,语素义的衍生有关。

是一种语素层面上的语义重组和变化。

脱落是指语素组合时语素义中若干义素的脱落,这种脱落现象并不是指该词的词义已发生了这种变化,而是指特定的组合搭配中,在相关的语义干涉下,某个义素脱落了。

比如:“洗”有[+用水+去污]的义素,一旦组成了“干洗”,“洗”的义素就变成了[—用水+去污]。

显化就是指某些词就其所构成的语素义来看,应该可以表示某种含义,但实际上该词原来并没有这层意思。

但在一定的条件下,由于语用的需要,这些潜在的意义就显现出来了。

比如,“婚龄”本来指结婚的年龄,如今它的另一个义项显化,也可以指结婚后的年数。

2、以“突然”和“忽然”为例说明形容词和副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异同。

(6分)答:有些副词和形容词意思很接近,都可以做状语,但副词只能做状语,形容词还可以做定语、谓语。

以“突然”和“忽然”为例,“突然下起雨来”和“忽然下起雨来”都可以说,但还可以说“这个消息太突然了”、“突然事件”,可见,“忽然”是副词,“突然”是形容词。

3、举例说明兼语句和主谓短语作宾语的句子的区别。

(8分)答:“他们派老王担任这个任务”是兼语句,“他们同意老王担任这个任务”是主谓短语做宾语的句子,两者属于不同的句子类型,他们的区别表现在以下方面:(1)句子的第一个动词不同,兼语句的第一个动词多是具有使令意义的动词,如“使”、“让”、“派”、“请”等,而主谓短语做宾语的句子中第一个动词没有使令意义,如“相信、希望、知道、同意”等;(2)两种句子的语音停顿位置和插入状语的位置不同,兼语句的第一个动词后面不能停顿,只能在动词之后的名词后停顿和插入状语,如“他们派老王今后担任这个职务”;而主谓短语做宾语的句子,可以在第一个动词后停顿和插入状语,如“他们同意今后老王担任这个职务”。

六、分析操作题(40分)1、将下列句子按句型的不同填入下表(7分):这是天安门。

快走!好!多好的姑娘呀!校长去了北京。

禁止大声说话!今天星期三。

地上坐着孩子。

天很蓝很蓝。

那孩子五岁了。

泰山风景优美。

大家停了下来。

他的成绩比我好多了。

这本书我看过。

主谓句名词谓语句:今天星期三。

/那孩子五岁了。

动词谓语句:这是天安门。

/校长去了北京。

/地上坐着孩子。

/大家停了下来。

形容词谓语句:天很蓝很蓝。

/他的成绩比我好多了。

主谓谓语句:泰山风景优美。

/这本书我看过了。

非主谓句名词性非主谓句:多好的姑娘呀!动词性非主谓句:禁止大声说话!形容词性非主谓句:快走!/ 好!3、把下列词语按所属词类的不同填入下表(兼类的分别填写)(7分):盏、军用、三、斤、走、西式、百、笔直、特等、何尝、想、初级、通红、正在、一概、精装、喷香、经常、思想、次、下去、经验、突然、忽然、现在、偶然、偶尔、初五、红彤彤。

体词1.名词:思想、经验、现在、初五、2.数词:三、百3.量词:盏、斤、次谓词4.动词:走、想、下去5.形容词:笔直、通红、喷香、突然、偶然、红彤彤加词6.区别词:军用、西式、特等、精装、初级7.副词:何尝、正在、一概、经常、忽然、偶尔4、将下列短语按功能类填入下表(3分):对于小李、高兴地说、大规模、清理垃圾的、海滨城市烟台、喜欢孩子、孩子们的快乐、超大型体词性短语清理垃圾的、海滨城市烟台、孩子们的快乐谓词性短语高兴地说、喜欢孩子加词性短语对于小李、大规模、超大型5、分析下列短语的结构层次和结构关系,是歧义的请分别分析(7分):(1)让小王去北京工作(2分)述宾主谓连动述宾(2)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分)偏正介宾述宾偏正(3)我们都知道战士们赠送希望小学许多图书(2分)主谓述宾偏正主谓述宾述宾偏正(4)a、忘了喂孩子的奶(2分)述宾偏正述宾b、忘了喂孩子的奶述宾述宾偏正6、按下表的提示,将下列各短语词填入表内(可用数字)(8分):1.客人的光临 2.东岳泰山 3.上图书馆借书 4.关于语法5.派他站岗 6.说的说 7.吃不痛快 8.北京天津二地9.玩了一趟 10.走向胜利 11.火药的发现 12.打电话请医生13.懒得理发 14.性格倔强 15.就这个问题(讨论) 16.让他走主谓短语6、14 连动短语3、12 述宾短语10、13 兼语短语5、16 述补短语7、9 同位短语2、8、偏正短语1、11 介词短语4、157、用划线法分析下列多重复句(2分):(1)一篇好的文章或一篇演说,如果是重要的带指导性质的,//总得要提出一个什么问题,假设条件///接着加以分析,///然后综合起来,////指明问题的性质,/////给以解决的办法,/这样,连贯连贯连贯并列因果就不是形式主义的方法所能济事。

8、从语法角度说明“他打扫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和“他把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小王在北京住了三年”和“小王在北京住了三年了”的差异。

(6分)答:(1)前两句中,前者是一般的主谓句,后者是“把”字句,从语用上看,“把”字句主要表示“处置”意义,“处置”可以解释为句中谓语动词所代表的动作行为对“把”字的宾语施加一定的影响,使该宾语发生某种变化,产生某种结果,处于某种状态,遭受某种遭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