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an-Ganz漂浮导管
• 医生根据患者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作出临床决策 • 患者及家属签署书面的知情同意书 • 患者的准备
– 心理准备:向患者做适当的解释(配合操作) – 备皮、采取适当的体位(Trendelenburg体位), 即头低脚高向右倾斜的体位(称为特伦德伦伯 (氏)卧位)等 • 物品和器械的准备 – 血流动力学监测设备、Swan-Ganz导管、鞘管、 压力套装、无菌手套、手术衣、碘伏、无菌布 巾 – 药物:利多卡因、肝素盐水
压力波形监测常出现的问题(二)
• 不能获得PAWP
– 原因:气囊过度充气或充气不足 – 处理:回抽后重新充气 – 原因:气囊破裂 – 处理:回抽,切忌充气(造成气体栓 塞) – 原因:导管移位 – 处理:找医生 – 原因:设备问题 – 处理:找技师(工程师)
压力波形监测常出现的问题(三)
• 压力突然变化:
•
导管无法通过或导管本身可使原发病加重。 慎用:肝素过敏 细菌性心内膜炎,活动性风湿病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严重心律失常,尤其是室性心律失常 严重的肺动脉高压 各种原因所致的严重缺氧 近期置起搏导管者 严重出血倾向或凝血障碍 心脏或大血管有附壁血栓 疑有室壁瘤且不具备手术条件者
Swan-Ganz导管的术前准备
• 护士
– – – – 监测血流动力学参数 液体 穿刺部位 并发症
Swan-Ganz导管患者的护理
• 预防感染(-目前国内常规静脉应用抗生素) •
– 穿刺部位的护理 注意导管尖端的位置(出现嵌顿波形应通知医生调整 导管位置),如果导管长时间嵌顿于肺动脉分支,则 会造成肺梗死。如果球囊充气后长时间嵌顿于肺动脉 分支(忘记放气)造成后果的当属医疗事故。 球囊过度充气可能造成肺动脉破裂 如果球囊破裂后再充气会造成气体栓塞 测完PAWP后,显示要返回肺动脉压检测
• • •
压力波形监测常出现的问题(一)
• 压力衰减:
– 表现:波形低振幅 – 原因:导管不畅(血凝、扭曲、贴壁等)、管 路中气泡、血液回流至换能器 – 处理方法:回吸
• 压力嵌顿:
– 表现:肺动脉压力波形出现嵌顿波形 – 原因:导管过深、气囊未放气等
• 压力直线
– 原因:换能器故障、导管堵塞、导管嵌顿、连 接故障
• 预后:可辅助评价患者的预后
Swan-Ganz导管的适应证
• 心力衰竭 • 肺水肿的鉴别诊断 • 呼吸衰竭、肺动脉高压 •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急性心肌梗
死 • 高危患者的术中和术后监测(开 胸心脏手术) • 严重创伤、心包填塞 • 休克的血流动力学分型诊断
Swan-Ganz导管的禁忌症
• 绝对禁忌症:在导管经过的通道上有严重的解剖畸形,
Swan-Ganz导管的操作过程
• 选择血管入路
– 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
• 局部消毒、铺无菌巾、1%利多卡因局麻 • 改良的Seldinger技术穿刺血管、置入鞘管 • Swan-Ganz导管球囊测试、肝素盐水冲洗 • 送入Swan-Ganz导管,调零,监测压力 • 根据压力波形将Swan-Ganz导管送至肺动
• •
•
Swan-Ganz导管
Swan-Ganz导管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原理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目的
• 诊断:评价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
– 判断心肌的收缩与舒张功能 – 监测患者肺循环与体循环的血流动力学 状态 – 对治疗的反应
• 治疗:指导临床治疗
– 维持液体平衡 – 合理应用血管活性药物与正性肌力药物 – 监测全身氧代谢
• 术后胸部X-线片
注意事项
导管尖端应为位于左心房同一水平。
导管最佳嵌入部位应在肺动脉大分支。 呼吸影响PAWP,均在呼气终末测量PAWP。
导管维护,尽量缩短导管留置时间。嵌顿时间2-3呼吸周期,气囊充气时
间不能持续超过30秒。
传感器故障导致测压错误:
(1)测压系统中大气泡未排除,可是测压衰减,压力值偏低 (2)测压系统中有小气泡,压力值偏高 (3)传感器位置不当 (4)压力定标错误
Swan-Ganz导管的操作过程
气囊充气嵌顿于肺动脉分支后,此肺动脉分支血流 被阻断,气囊远端:肺动脉分支-肺毛细血管-肺静 脉-左心房形成连通器,压力接近相等,故导管顶 端开口(肺动脉腔)此时的压力反应左房压。成为 肺动脉嵌顿压。
Swan-Ganz导管的术后记录
• 医生
– 操作记录 – 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测定 和解释 – 血流动力学参数对病情 评估的意义 – 血流动力学参数对指导 治疗的意义 – 拔除记录
异常压力波形的诊断价值
严重二尖瓣返 流V波异常高大
二尖瓣返流的血流动力学
异常压力波形的诊断价值
心包填塞:
右心房压升高 Kussmaul 征 左心和右心的舒张压相等
异常压力波形的诊断价值
缩窄性心包炎:
心室压力波形呈平 方根号样 右房压力曲线呈M 或W形 PCWP可高达20-25
总结
• 压力分析不仅仅局限于数字 • 正确地理解压力数值的来源及其意义有助
脉分支 • 测肺动脉压、固定、无菌贴膜覆盖
血 管 入 路 的 选 择
Swan-Ganz导管的操作过程
Swan-Ganz导管的操作过程
漂浮导管其实是在血流漂浮和压力指导下送入目标位置
Swan-Ganz导管的操作过程
Swan-Ganz导管的压力监测
肺动脉楔嵌压曲线
肺动脉压力曲线
Swan-Ganz导管的操作过程
– 原因:换能器位置变化 – 处理:调整换能器位置,重新调 零 – 原因:导管位置变化,造成嵌顿 – 处理:找医生 – 原因:患者病情突变 – 处理:迅速通知医生
Swan-Ganz导管术的并发症
• • • • • •
血管穿刺:气胸、血胸、误穿动脉、损伤神经 心律失常 肺动脉损伤:肺动脉穿孔、栓塞、肺动脉瘤 导管相关的感染 心肌穿孔、心包填塞 导管打结、断裂
于更好地指导临床 • 对波形的分析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心脏的生 理活动
送入导管时监测的血流动力学参数
◎中心静脉压 ◎右心房压 ◎ 右心室压 ◎肺动脉压 ◎ 肺动脉嵌顿压
可以常规测定的 血流动力学参数
• 心率 • 右房压 • 肺动脉压 • 肺动脉嵌顿压 • 心排血量
谢谢!
Swan-Ganz导管及其临床应用
ICU 2011
血流动力学监测
• 无创
心电图 无创血压 脉搏血氧饱和度 无创心排量
• 有创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中心静脉压监测 肺动脉漂浮导管监测 PICCO监测仪
Swan-Ganz导管的历史
• 1929年,德国医生Forssmann在同事的协助下将1
根导尿管经左肘前静脉送入自己的右心房,并多 次尝试,通过注入浓碘化钠溶液拍摄了右心造影 片。他也因此受到谴责并被医院解雇。 1953年Seldinger创立了经皮血管穿刺技术。 1956年,Werner Forssmann因在心导管检查方面 的卓越成就和Cournand、Richards获得了当年的 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 1970年,Swan H.J.C.和Ganz W.推出了无需透视、 顶端带有球囊、可随血流漂浮进入右心和肺动脉 的Swan-Ganz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