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邵培仁《传播学》教材内容梳理

邵培仁《传播学》教材内容梳理

邵培仁《传播学》教材内容梳理绪论第一节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一、传播学的定义传播学诞生在美国,是20世纪40年代以来跨学科研究的产物。

它是一门探索和揭示人类传播的本质和规律的相对独立的科学,也是传播研究者在最近几十年对人类传播现象和传播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分析和有机整合而发展成的知识体系。

传播学是传播研究、传播理论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传播研究是人类对传播现象和问题的审视、探究和思考。

传播理论是传播研究者对某些传播现象和问题的系统解释和集中探讨,是由与该现象有关的一组命题组成的体系,是有助于弄清该现象的任何一种思想。

三者关系犹如一座金字塔,传播学位于塔顶,传播理论位于塔腰,传播研究位于塔基。

任何塔顶都离不开稳固的塔基支撑,而没有塔顶,只有塔基,只能算是正在施工的建筑。

这就是传播研究最先出现、传播理论延后诞生、传播科学姗姗来迟的一个重要原因。

传播学(Communicology或Communication Science)是一门相对独立的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简言之,传播学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又称传学,传意学等。

二、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和宗旨1、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人类传播现象。

包括传播活动现象、传播意识现象、传播关系现象和传播规范现象。

2、传播学的研究宗旨:是从人类社会的普遍联系中,从人类传播的内在机制和外在联系以及各种传播因素之间的互相关系中,探索和揭示人类传播的本质和规律。

三、传播学的学科特点1、整体性;2、互动性;3、开放性;4、综合性;5、发展性。

第二节传播学的研究体系传播学研究体系是一种对研究对象作直观的简洁的有序的映现和说明,也是指传播系统内部诸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包括各种传播要素所占比例、排列秩序及组合形式等。

一、传播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传播学与社会学:在西方人们曾将传播学看作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

社会学诞生于前,而传播学产生在后。

传播学在形成中吸取、借用了社会学的一些知识和方法(如调查方法),也从其他许多新兴学科中吸取养料。

如今社会学和其他学科也开始用传播学的成果来丰富自己的研究内容。

2、传播学和心理学:心理学通过挖掘传播现象发生的内在动力和情感因素来充实和丰富传播学研究的内容的,从而使偏重于宏观研究和过程研究的传播学能够从微观研究和心理研究方面取长补短,显显活力。

传播作为一种最富有人性和人情的社会活动,为心理学研究增添了新的研究内容和话语空间,使得心理学研究更具有现实感和实用性。

3、传播学与人类学:传播学与人类学都是“关于人的科学”,目的都在于描述和解释人类这一特殊的横跨整个地球和贯穿整个历史的自然与社会现象。

但是,人类学的主题是研究人类的躯体和文化的各个方面,传播学的主题是研究人类的传播行为和文化世代流传的基本媒介。

4、传播学与新闻学:传播学和新闻学曾有过十分密切的互动关系,新闻学是具体科学的研究,对传播学研究有提供材料、充实内容的作用;传播学是一般科学的研究,对新闻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有规范、指导的作用。

新闻学对传播学的诞生也确实起过催产的作用,但两者是不能划等号的。

①传播学重视理论研究,新闻学重视业务研究。

新闻学早在20世纪初期即已兴起。

那时,随着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迫切需要大批经过职业训练的新闻专业人才,新闻教育便应运而生,新闻学也随之出现。

初期的新闻学著作大都是有关业务方面即采访、写作、编辑等内容的,后来研究领域虽有所拓宽,尽而总结和评述新闻事业(主要是报业)的历史,但新闻理论的专著却并不多。

而新闻理论多半论述新闻的本质、本源和特征,以及新闻事业的性质、任务和作用等,研究角度、范围都很有限。

而传播学则兴起于20世纪40年代以后,传播事业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的巨大影响(正负),要求学者们跳出以往单学科研究的狭隘圈子,从社会整体和宏观的角度,借助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语言学、文化人类学和信息科学等研究方法和理论研究成果,对人类与社会的信息交流活动进行全面的跨学科的研究。

这样,一门有别于新闻学、理论抽象层次更高的传播学,也就从科学研究的边缘空白地带中脱颖而出了。

②研究方法上各有不同。

新闻学沿用传播人文学科的思辩型定性分析方法去研究新闻传播这种社会现象,并较多地采取直观地分析法去考察、说明新闻工作的实践,从而找出某些操作方法、理论、原则和规律,用以指导和改进具体工作;而传播学则主要采用实验型的定量分析方法,通过调查分析提炼出一项项具体理论,去回应原先的理论假设和诠释,解答实践中提出的问题。

传播学在研究中注意把理论、模式、方法连成一体去进行,即充分利用各种研究方法进行调查分析和检验理论假设,并注重及时归纳成各种理论模式。

③研究对象虽有重合之处,但亦不尽相同。

新闻学的研究重点至今仍然是报刊和以报刊为主的新闻事业,近年来理论视觉的范围则有所扩展,涉及电视、广播等领域。

而传播学除了上述研究对象外,还研究公共关系、广告、电影、民意测验、图书、大众文化以及各种传播层次等等。

新闻学主要研究新闻传播的内容(新闻报道与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和传播者(新闻机构和采编等从业人员);传播学研究则遍及传播媒介、受众和传播的全过程。

总之,传播学和新闻学虽有一定的联系,但各自独立。

两学科应取长补短、紧密合作,谋求共同发展。

5、传播学与历史学历史学可以帮助传播学来研究已经过去的传播活动,探寻传播现象发生的先后次序和历史因素,揭示传播媒介变革的历史过程和基本规律,使传播学能“论从史出”,使传播者能“以史为鉴”。

传播学还运用符号学、语义学、信息学、接受学等各种相关学科的知识或近似主题研究成果。

二、传播学的知识层次:理论传播学(研究的主干和核心)、历史传播学(研究的基础)、实用传播学(理论传播学和历史研究的落脚点)和边缘传播学(充实和提高)。

三、传播学的理论框架传播学研究的理论框架可以用八大理论板块来构筑和组建:①传播学科论(统辖);②传播过程论(统辖);③传播主体论(中坚)④传播客体论(核心)⑤传播载体论(渠道)⑥传播对象论(中坚)⑦传播方法论(辅助)⑧传播环境论(参照)同时也顾及传播效果及评估。

第三节学习与研究传播学的意义①有助于推动传播学的学科建设;②有助于正确解释和合理解决传播现象和问题;③有助于提高传播决策的科学化水平;④有助于增强信息传播的效果;⑤有助于人们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

第一章传播学的回顾与展望第一节传播学的产生与确立一、传播学的四位创始人1、哈罗德·拉斯韦尔(Harold Lasswell,1902-1977)宣传与传播研究哈罗德·拉斯韦尔是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和传播学者。

有“行为科学的达尔文”之称。

拉斯韦尔对传播学研究的贡献集中在宣传分析和传播过程研究。

①拉斯韦尔是美国系统研究政治传播的第一人,是分析研究宣传的权威。

1927《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1935年与布卢门斯通合著出版《世界革命的宣传》;合编了《宣传与推行》;1979年在他去世后两年,拉斯韦尔、勒纳、史皮尔三人合作编写的三卷巨著续《宣传与传播世界史》/《世界历史上的宣传性传播》,成为宣传传播的又一里程碑。

②大众传播研究。

a、五W:1948年拉斯韦尔发表了《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提出传播过程及其五个基本构成要素:谁传播?(控制分析);传播什么?(内容分析);通过什么渠道传播?(媒介分析);向谁传播?(对象分析);传播的效果怎样?(效果分析)。

b、指出传播的三大作用或三大功能,即监视社会环境、协调社会关系、传衍社会遗产。

2、库尔特·卢因(勒温)(Kurt Lewtin, 1890-1947)“把关人”研究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美籍德国犹太人,是心理学中“场论”和“群体动力论”的最先提出者,传播学研究中守门理论的创立者,其代表作为《解决社会矛盾》等。

①最早创造性地提出了心理学中的“场论”和“群体动力论”。

②最早提出了“守门行为”和“守门人”概念。

1947年,卢因发表《群体生活的渠道》认为在传播过程中信息总是沿着包含有检查点即“门区”或关卡的某些渠道流动,那些能够允许信息通过或不许信息流通的人或机构,即为守门人。

守门人的主要作用是选择和过滤他所接到的信息。

3、卡尔·霍夫兰(Carl Hovland,1912-1961)说服效果实验美国心理学家,研究社会交往以及态度和信念改变的先驱。

霍夫兰对传播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他在彼德森、瑟斯顿等学者的基础上,较完善地把心理学控制实验的方法用于传播效果的研究。

用这种方法得出的结论虽然与社会实践可能有一定的距离,但对传播的效果仍不失为一种有意义的预测。

②他对军事教育电影的研究不仅从一个方面证明了坎特里尔的观点,而且为打破“魔弹论”的神话提供了更有价值的证据。

③他注意到影响说服效果的多种因素,尤其是说服者及其发出的信息这两个因素,并提出了改善说服效果的一系列有价值的建议,为“可说服性”研究这个当代传播学的重要课题奠定了基础。

4、保罗·拉扎斯菲尔德(Paul F. Lzarsfeld,1901-1976)经验性传播学研究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奥裔美籍人主要著作有:《人民的选择》(1948)、《美国士兵述评》(1949)、《社会科学中的数学思想》(1954)、《社会研究的语言》(1955)等。

①是“两级传播”理论的提出者。

②舆论领袖;③有限效果论;④对研究方法也作出重要贡献,被称为传播学研究的“工具制作者”。

他将传播学引向了经验性研究的方向;创立了数理(定量)研究方法;开创社会调查的数学模型;首创的交叉列表方法。

二、传播学的完善者(传播学科的创立)韦尔伯·施拉姆(又译宣伟伯,1907-1987),美国著名的传播学者,也是国际上公认的人类历史上第一位把传播学系统化、理论化的大师。

①使传播学系统化和科学化:施拉姆对传播学的贡献不同与前面四位奠基人。

后者都是从不同领域、不同角度和专业来研究传播学的,而施拉姆是第一位从新闻专业角度,并把新闻学同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结合起来,从全新的视野全面考察传播学,并把传播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来研究,研究的主题包括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问题,传播体制与社会结构问题,传播与国家发展问题,为传播学作为独立学科的完善与成熟作出了里程碑性的贡献。

施拉姆使传播学从梦想变为现实,为传播学勾画出了一个完整的学科框架,并推动它成为一门独立自主的学科。

②著作:代表性著作有:《大众传播学》(1949)、《大众传播的过程和效果》(1954)、《报刊的四种理论》(1956)、《大众传播的责任》(1957)、《大众媒介与国家发展》(1964)等,其中《大众传播学》(1949)的出版标志着传播学的正式诞生,而《人类传播概论》的问世又标志着传播学基本体系已初步形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