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言文句式类型并翻译

文言文句式类型并翻译

文言文句式类型并翻译;【1】死生,昼夜事也。

【判断句】译文:死生是早晚间的是情。

【2】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

【判断句】译文:而处境艰难险恶层叠交错地出现,不断地发生,不是人也间的能忍受的。

【3】为巡船所物色。

【被动句】译文:被元兵巡逻船盘查。

【4】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被动句】译文:几乎被巡查的军官凌侮逼迫而死。

【5】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状语后置句】译文:天天跟元人的骑兵在淮河一带你追我躲。

【6】将请罪君。

【状语后置句】译文:准备向君王请罪。

【7】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判断句】译文:不能说不是这五人的功劳呀。

【8】五人者,盖当蓼州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判断句,被动句】译文:这五个人,就是在周蓼洲先生被捕的时候。

【9】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判断句】译文:这实在是百年难得际遇啊。

【10】激昂达义。

【被动句】译文:为达义所激动。

【11】谁为哀者、【宾语前置,或省略句】译文:在为谁悲痛?【12】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状语后置】译文:本郡有声的士大夫们向当地行政长官请求。

【13】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状语后置】译文:并且在他们的墓门前竖立碑石。

【14】显荣于身后。

【状语后置】译文:在他死后享受到荣耀。

【15】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定语后置】译文:能够不改变自己志节的做官的人。

【16】扼腕墓道。

【省略句;状语后置】译文:在墓道上握腕惋惜。

【17】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译文:这是我的国错。

【18】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判断句】译文:凭借别人的力量做了国军却损害他人是不仁的。

【19】夫晋,何厌之有、【宾前】译文:晋国那里有满足的时候呢;【20】以其无礼与晋。

【状后】译文:因为它曾对晋国无利。

【21】且贰于楚也。

【状语后置句】译文:从属于晋的同时也从属于楚。

【22】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状后】译文:佚之狐对郑文公说。

【23】若亡郑而有益君。

【状后】译文: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

【24】若舍郑而以为东道住。

【省略句】译文:尚若放弃攻打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进使节的客人。

【25】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省略句】译文: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在氾南。

【26】斯亦伐根以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判断句】译文:这也【如同】是砍断树根来求得树木茂盛。

【27】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

【状语后置句】译文:虽然用严酷的刑罚督责(人们)用威风怒气来吓唬【人们】。

【28】鸣琴垂拱。

【省略句】译文:弹着琴或垂衣拱手就能治理好天下。

【29】而况于明哲乎。

【固定句式】译文:更何况明智的呢。

【30】则思三驱以为度。

【固定句式】译文:就要想到从三面驱赶,留一面作法度。

【3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判断句】译文:廉颇是赵国杰出的将领。

【32】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判断句】译文:是赵国宦官头目的缪贤的门客。

【33】和氏壁,天下所工传宝也。

【判断句】译文:和氏壁是天下公认的宝玉。

【34】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定语后置】译文:我们离开父母兄弟而来侍奉您的原因,不过是仰慕您的高尚品德。

【35】求人可使报秦者。

【定语后置】译文:想找能够出使回复秦国人。

【36】请秦盆缻赵王。

【状语】出使译文:秦允许我给秦王献上盆缶。

【37】君幸于赵王。

【状语被动】译文:您被赵王宠幸。

【38】使不辱于诸侯。

【状语后置】译文:出使到诸侯国家能不受欺辱。

【39】故燕王欲结君。

【状语后置】译文:所以燕王想同您估交。

【39】拜送书于庭。

【状语后置】译文:在朝廷上行过叩拜礼送出国书。

【40】君何以知燕王。

【宾语前置】译文:您根据什么知道燕王会收留您呢?【41】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省略句】译文:把何氏壁传给妃嫔和左右群臣观查。

【42】今君乃亡赵走燕。

【省略句】译文:现在您竟然从赵国逃离投奔到燕国。

【43】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省略句】译文:比较这两个对策宁克答应来使秦国承担理亏的责任。

【44】而君幸于赵王。

【被动句】译文:况且您又被赵王宠幸。

【45】臣城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被动句】译文:我确实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

【46】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固定句式】译文:诸位认为廉颇将军与秦王哪个厉害。

【47】此天子气也。

【判断句】译文:这是天子的云气啊。

【48】楚左伊项伯着,项羽季父也。

【判断句】译文:楚国的左伊项伯是项羽的叔父。

【49】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判断句】译文:将来夺去项王天下的人必定是沛公。

【50】若属皆且为虏。

【被动句】译文:你们这些人都将被他俘虏。

【51】不然,籍何以至此、【宾语前置】译文:如果不是这样,我将怎么会这样呢。

【52】客何以知此、【宾语前置】译文:你是干什么的。

【53】大王来何操、【宾语前置】译文:大王急来时带了什么礼物。

【54】贪于财货。

【状语后置】译文:对钱财很贪心。

【55】具告以事。

【状语后置】译文:把事情全部告诉张良。

【56】长于臣。

译文:比我大。

【57】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也谓也。

【判断句,宾语前置】译文:听到的道理很多,便以为没有人比的上自己,说得就是我也。

【58】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

【状语后置】译文:这出入人家果园偷桃李更不义。

【59】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

【省略句】译文:现在天下最不义的事是进攻别国,我们却不知道遣责。

【60】上为政责得则罚之。

【省略句】译文:上面执政的人捉到他后就罚他。

【61】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被动句】译文:我将长久得被懂得大道理的人耻笑。

【62】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固定句式】译文:我要是不到您这里来就危险了。

【63】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判断句】。

译文:况且它在鲁国境内,他的国君是鲁国的臣属。

【64】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状后】译文:季康子将要对颛臾采取军事行动。

【65】龟玉毁于椟中。

【状语后置】译文:龟甲玉器在木匣中毁坏。

【66】谋动干戈于邦内。

【状语后置】译文:谋划在鲁国境内发动战争。

【67】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状语后置】译文:从前先王把他作为主管祭祀蒙山的人。

【68】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状语后置】译文:那就不要希望您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69】树之以桑。

【状语后置】译文:把桑树种在宅四周。

【70】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省略句】译文:五十岁的人就可以凭这些穿上丝织品的衣服了。

【7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止。

【固定句】译文:有的士兵跑一百不才停下来,有的跑五十步就停下来。

【72】直不百步耳。

【固定句】译文:那些人只不过没跑100米罢了。

【73】是何异于刺人杀之。

【固定句】译文:这种做法与杀死了人有什么不同呢。

【74】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状语后置】译文:蜀道难行,象比登天还难。

【75】但见悲鸟号古木。

【省略句】译文:只见悲伤的鸟在古木上哀号。

【76】感斯人言。

【被动】译文:我被这个人一席话触动。

【77】血色罗裙翻酒污。

【被动】译文:鲜红色的罗群被泼上了酒。

【78】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状语后置】译文:曾经跟穆曹两位著名琵琶乐师学琴。

【79】转徒于江湖间。

【状语后置】译文:在江湖上辗转奔波。

【80】童子何知。

【宾语前置】译文:我这小孩知道什么。

【81】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译文:整治马车在高高的路上前行,到驱崇山峻岭去寻访美好的风景。

【82】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状语后置】译文:回望长安如在日下,遥看吴会,远在云中。

【83】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瑕日。

【状语后置】译文:向半空中极目远望,在闲瑕的日子里尽情娱游。

【84】舍籫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

【状语后置】译文:我宁愿舍弃一生的富贵功名,到万里以外去朝夕侍奉父母。

【85】都督阎公之雅望。

【定后】译文:有美好声望的度督阎公。

【86】字文新州之懿范。

【定后】译文:有美好风范的新州刺史宇文氏。

【87】十旬休假,胜友如云。

【,省略句】译文:正赶上十日休假的日子,又有众多才华出众的友人聚集。

【88】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省略句】译文:渔船上的人在夜晚唱起歌,歌声响起鄱阳湖畔。

【89】此秋声也。

【判断句】译文:这就是秋声啊。

【90】是谓天地之义气。

【判断句】译文:这就是所谓天地间的正义之气。

【91】夫秋,刑官也。

【判断句】译文:这个‘秋’,是对表执掌刑狱官府的职能的。

【92】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者一气余烈。

【判断句,固定句式】译文:那是花草树木摧败零落的本领,不过是秋气所有的一点点余威罢了。

【93】商,伤也。

【判断句】译文:‘商’,就是伤啊。

【94】胡为何来哉?【宾语前置】译文:为什么它要来呢。

【95】有动于中。

【状语后置】译文:内心有所触动。

【96】闻有声自西南来者。

【定语后置】译文:听到从西南方传来一阵声音。

【97】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

【固定句式】译文:为什么用不是金石的材料,却偏偏要和花草树木争什么柳绿花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