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径定理第二课时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即: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答问题。
2. 讲解规则:老师这儿有两个漏斗和两个乒乓球。现在请两位同学每人拿起一个漏斗,力气大的同 学将漏斗口朝上,把乒乓球放在漏斗口内,用力向上吹漏斗口;力气小的同学将漏斗口朝下,把乒 乓球放在漏斗把上,用力向上吹,看看谁能把乒乓球球吹走,谁就获胜。大家猜一猜,谁能把乒乓 球吹走? 3. 学生猜测: 4. 验证猜测: 5. 自由探索: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现象,提出问题,猜测原因。 6. 教师小结:这个小游戏包含着科学道理,在我们的身边到处可见,只要你细心观察,你就会体验 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探究身边的科学开始。 (板书科学) [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自主学 习的快乐。 ]
(四)课外拓展,继续探索 一节课的时间总是这么短暂,但我们探索科学的脚步不会因为下课铃声响起而停止。课下,就让我 们以“身边的科学”为主题进行一次调查活动,继续我们探索科学的脚步吧!
下面是赠送的团队管理名言学习,
4、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是:人正确的事,而不是正确的做事。 5、管理就是沟通、沟通再沟通。 6、管理就是界定企业的使命,并激励和组织人力资源去实现这个使命。界定使命是企 业家的任务,而激励与组织人力资源是领导力的范畴,二者的结合就是管理。 7、管理是一 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 威就是成就。 8、管理者的最基本能力:有效沟通。 9、合作是一切团队繁荣的根本。 10、将合适的人请上车,不合适的人请下车。 11、领导不是某个人坐在马上指挥他的部队,而是通过别人的成功来获得自己的成功。 12、企业的成功靠团队,而不是靠个人。 13、企业管理过去是沟通,现在是沟通,未来还是沟通。 14、赏善而不罚恶,则乱。罚恶而不赏善,亦乱。 15、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 16、世界上没有两个人是完全相同的,但是我们 期待每个人工作时,都拥有许多相同的特质。 17、首先是管好自己,对自己言行的管理,
(青岛版五年制)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科学在我们身边
一、教材分析 :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没有太直接的关系,为了让学生建立起关注科学的态
度,本课从做科学小游戏、科学小实验以及介绍科技新产品、科研新成果的角度编排的探究内容。 其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现象,感受科技的进步;强化“我也能做科学”的意识,增强 学科学的信心;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进一步明确什么是科学。
(二)实验探究,深入体验 活动一:“能否站起来”实验 1. 热身活动:听老师的口令:起立 . 坐下. 起立 . 坐下。 2. 讲解实验要求:指一名学生端坐在讲台前的椅子上,双脚往前放。老师把手指放在他的额头前, 不让他的身子向前倾,试一试,这位同学能站起来吗? 3. 学生猜测并说出理由。 4. 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 5. 交流. 分析实验结果 6. 教师小结:这个游戏含有一定的科学道理。至于究竟怎么回事,大家的猜想对不对呢?在以后 的学习中我们会解决这些问题。课下,同学们也可以继续研究,看还能发现哪些问题。 [设计意图:起与坐本来是很平常的一件事,在平常中又含有科学道理,这就让学生不由自主地去探
并要填好实验记录 (课件展示实验记录 )
实验材料
瓶子
漏斗
木块
书本
能否吹灭蜡烛
理由
小组合作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3. 汇报交流: 4. 学生讨论:(1)为什么隔着漏斗 . 瓶子能吹灭蜡烛?( 2)为什么隔着木块 . 书本等不能吹灭蜡 烛?(教师引导学生从物体的形状上寻找答案,并鼓励学生课下找更多的实验材料进行研究。 ) [设计意图:此环节 进一步让学生体会什么是科学,进一步让学生了解探究的快乐。 ] 活动三:“吸饮料”实验 1. 教师导入:我们在生活中喝饮料 . 喝牛奶时,常常用到吸管,利用吸管可以很方便地喝到饮料牛 奶。今天,我们用两根吸管来试一试。 2. 提出实验要求:请同学把自备的杯子里倒上矿泉水,再用两根吸管来吸,一根插到水里,一根放 在杯外,用嘴同时吸两根吸管,看能否吸到饮料。 3. 学生猜想:猜想的结果让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 4. 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5. 交流汇报:在实验过程中你们有什么发现?为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实验中的发现, 并猜猜其中的 原因。 6. 教师小结:同学们,刚才的游戏和实验就是科学探究的过程。而科学就是提出问题,然后想办法
20、团队精神要从经理人自身做起,经理人更要带头遵守企业规定,让技术及素质较 高的指导较差的,以团队的荣誉就是个人的骄傲启能启智,互利共生,互惠成长,不断地 逐渐培养员工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
(3)教师小结:看来科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板书在我们身边) ,只要你是个有 心人,我们身边的科学就不难发现。 2. 交流资料,感悟科学 (1)教师谈话:课前大家已经搜集了一些有关科技方面的资料,下面咱们来交流一下。 (2)学生交流资料: (3)教师总结:同学们带来的资料很好,老师也带来了一些这方面的资料。 (课件出示资料:播放 登月图片 . 无土栽培 . 克隆羊多利 . 磁悬浮列车 . 海上石油开采 . 风力发电等)让学生感悟到身边 处处有科学,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科学。 [设计意图:科学来源于生活,这一环节就是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科学,为科学的探索和研究奠定基 础。从而让学生理解“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科学”的道理。 ]
二、学情分析: 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但大部分却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关系不大,所以本课提出了“身边处处有科
学,我们一起找一找”的活动要求,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到科学的存在,让学生明白“我也能够做 科学”的意识。学生通过体验游戏中的科学来激发他们学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即:提出问题、研 .究问题、解答问题; 2.知识目标:认识到科技是不断发展的,喜欢大胆想象与未来科技有关的内容;关心日常生活中的 科技新产品、新事物。 3.情感目标: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现象,理解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我们生活离不开科学的道理,提 高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