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滨小城》公开课教学设计

《海滨小城》公开课教学设计

《海滨小城》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理解、体会文中描写小城美丽景色的语句。

懂得怎样按一定顺序观察,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的观念方法,体会海滨小城景色的特点,学会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诱发兴趣。

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川秀丽,风景优美。

我们刚刚游览了《富饶的西沙群岛》,今天老师又要带领大家一起走进这具有南国风光的美丽的海滨小城。

(板书课题:海滨小城,学生齐读课题。


2.鼓励质疑: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解释“海滨”)
3.检查预习,学习字词。

⑵齐读、指名读、指名领读。

⑶出示带生词句子,检查朗读。

⑷指导书写“载”、“栽”二字。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读要求:
(1)小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带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

(2)想一想:全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小组交流、学生回答。

(板书:美丽、整洁)
2. 课文写了海滨小城的哪几个场景?
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小结并板书:大海、沙滩、庭院、公园、街道。

3.课文中描写的这五处景物,哪些内容是写海滨的;哪些内容是写小城的?
4.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小结:海滨——大海、沙滩;小城——庭院、公园、街道。

三、质疑探究,导学“海滨”。

1.提出自学要求:
默读第一、二自然段,找找段中描写了海上的哪些景物,用横线画出来。

2.检查自学情况。

多媒体播放海滨录像,边看这引读。

①同学们,我们欣赏了大海的景色,你们觉得美吗?(美)
②作者写海滨先写了什么景色,再写了什么景色?(大海、沙滩)
③你觉得大海美在哪里?沙滩呢?(色彩绚丽、动静结合)
④作者在描写景物时,突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色彩绚丽、动静结合)
3.有感情地轻声朗读课文,体会海滨的美。

(配乐)
4.风采展现: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结合美丽的画面,当一回小导游。

(1)同桌先互相练习说一说。

(2)推举学生说给全班同学听,师生评议。

5.合作探究,探究写法。

(1)学生默读课文,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

课件提示:A.作者观察景物是站在什么地方观察的?
B.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的?
C.是抓住景物的什么特点观察的?
(2)分组讨论,互相评议。

(3)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情况。

(4)教师小结:正是由于作者站在小城的街头,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并抓住了景物的色彩进行描写,所以海滨的美丽才给我们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

我们要注意学习作者这种观察、描写的方法。

(课件出示写法指导:观察、描写一处景物要注意“三要”——要确定观察点;要按一定顺序;要抓景物特点。


6.感情朗读,加深印象。

四、质疑释疑,深化理解。

1.鼓励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全班讨论(如:课文中说:“贝壳只好寂寞地躺在那里”,那贝壳怎么能寂寞呢?)(学生各抒己见)
2.教师小结,在小结中肯定学生的见解,指导学生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和所起的作用。

五、总结全文,欣赏体会
1.再现迷人的海滨数幅美景图。

2.学生有感情配乐朗读全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