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糖尿病患者的管理ppt课件

糖尿病患者的管理ppt课件

自我血糖监测的频率可根据治疗要达到的目的和治疗方式 不同而不同。
根据血糖控制水平以及不同的治疗方案选择不同的血糖监 测时间点。
根据患者不同的治疗方案和是否达标确定血糖监测的方案。
精品
6
三、尿糖的自我检测
虽然自我血糖检测是最理想的血糖监测手段,但 有时受条件所限无法作血糖时,也可以采用尿糖测 定来进行自我检测。尿糖的控制目标表示任何时间 尿糖均为阴性。但是尿糖监测对发现低血糖没有帮 助。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如肾糖阀增高(如在老 年人)或降低(妊娠)时,尿糖检测没有意义。尿 糖检测难以做到精细降糖。
精品
11
干预目标
1.使肥胖或超重者BMI达到或接近24kg/m2,或体重至 少减少5%—10%。
2.至少减少每日饮食总热量400~500千卡。 3.饱和脂肪酸摄入占总脂肪酸摄入的30%以下。 4.体力活动增加到250~300分钟/周。
精品
12
六、 糖尿病患者的双向转诊
糖尿病患者患者适时地实施双向转诊的目的是 为了确保患者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最大限度地发挥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专科医疗机构各自的优势。
精品
7
四、 糖尿病的预防
对2型糖尿病,应倡导预防为主的方针。一级预防的目 标是预防2级糖尿病的发生,二级预防的目标是在已诊断 的2级糖尿病患者中,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三级预 防的目标是减少已发生的糖尿病并发症的进展,降低致残 率和死亡率,并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人形容对糖尿病 风险人群进行预防,就像改变一条小溪的流向一样简单容 易,而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就像要改变一条大江大河的流向 那样复杂困难。我们的祖先提出了有远见卓识“上医治未 病之病”观念,这在糖尿病预防中是极为重要的。
精品
9
五、强化生活方式干预预防2型糖尿病
对糖尿病高危人群应该进行糖尿病预防知识的普及教 育,提倡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肥胖的患者应积极减肥,对糖 尿病前期的人群应该采用强化的生活方式干预。
糖尿病前期是最重要的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每年约有 1.5%-10.0%的IGT患者进展为2型糖尿病。给予糖尿病前期患者 适当干预可显著延迟或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生。中国大庆研究 和美国预防糖尿病计划(DPP)研究中生活方式干预组推荐患 者摄入脂肪热量<25%的低脂饮食,
精品
13
转诊对象
(一)转往上级医院 1. 初次发现血糖异常,病因和分型不明确者。 2. 儿童和年轻人(年龄小于25岁)糖尿病患者 3.妊娩和哺乳期妇女血糖异常者
4.糖尿病急性并发症:随机血糖>=16.7mmol/l伴或不伴 有意识障碍(确诊的糖尿病酮症;疑似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
精品
10
五、强化生活方式干预预防2型
糖尿病
如果体重减轻为达到标准,则进行热量限制,生 活方式干预组中50%患者体重减轻了7%,74%的患 者可以坚持每周至少150min中等强度的运动,生 活方式干预3年可使IGT进展为2型糖尿病的风险下 降50%左右。
因此,应建议糖尿病前期患者通过饮食控制和 运动来减少发生糖尿病的风险,并定期随访以确 保患者能坚持下来;定期检查血糖;同时密切关 注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如吸烟,高血压和血脂紊 乱等),并给予适当治疗。



精品
3
综合患者的年龄和心血管疾病史等情况,确定血 糖控制的个体化最低目标;有针对性的为患者制定 饮食和运动方案;肥胖患者确定减轻体重的目标; 建议患者戒烟和限酒。根据患者具体的病情处方合 理的降糖药物并指导药物的使用,指导患者进行自 我血糖监测包括血糖测定时间和精度,并做好记录, 告诉患者下次随诊的时间和注意事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精品
5
三、自我血糖监测
自我血糖监测是了解血糖是否达标的终于措施,也是减 少低血糖风险的重要手段。指间毛细血管血糖检测是最理 想的方法,如果没有便携式血糖仪,尿糖的检测包括定量 尿糖检测也可接受。
自我血糖监测适用于所有糖尿病患者,特别是注射胰岛素 的患者和妊娠糖尿病患者,必须进行自我血糖监测。对于 那些没有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鼓励进行自我血糖监测。
糖尿病患者的管理
青龙县医院内分泌科 吴亚双 2015年5月16日
精品
1
一、糖尿病的管理
一、建立糖尿病档案
初诊糖尿病患者要详细询问糖药病病情,是否存在糖 药病并发症和糖药病家族史。对已经诊断的糖药病患者, 复习以往的治疗方案和血糖控制情况,并进行一下检查包 括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腰围、血压和足 动脉搏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尿常规和肝肾功能:特殊检查包括眼底检查、心电图和神 经变相关检查;若具备检测条件,应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和 尿肌酐(下表)。
精品
2
检测项目
初 随 每季度随 年随
访访访
访
体重/身高
√√√

BMI


血压
√√√

空腹/餐后血糖
√√√

HbA1c



尿常规
√√√

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低密度脂蛋白胆固 √


尿白蛋白/尿肌酐*


肌酐/BUN


肝功能


心电图


眼;视力及眼底


足;足背动脉搏动,神经病变的相关检查
精品
8
高危人群识别
全社会宣传糖尿病的预防知识非常重要,由于资 源的限制,重点是对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防治。 因此,识别高危人群非常重要。
推荐采用OGTT(空腹血糖和糖负荷后2h血糖)筛 查糖尿病。进行OGTT有困难时,可筛查正常进餐 前后的空腹血糖或餐后2小时血糖。仅筛查空腹血 糖会有漏诊的可能。如果筛查结果正常,3年后应 重复检查。
精品
4
二、标准随访方案
糖化血红蛋白(HbA1c):HbA1c是血糖长期控制最重要的 评估指标(正常值4-6%),也是指导临床治疗方案调整的 重要依据之一。在治疗之初,至少每三个月检测一次,一 旦达到治疗目标值,可每六个月检测一次,至少每年检测 1次。患有血红蛋白异常性疾病的患者,HbA1c的检测结果 是不可靠的。应以空腹和/或餐后精满血浆血糖为准。如 果没有实验室,可以用指间毛细血管血糖测定,但须定期 校准,不能满足这些要求的单位则应定期介绍患者到有条 件的中心检查,或与上级中心实验室建立联系,转送标本。 HbA1c测定应采用DCCT曾使用过的标准化方法进行,每年 至少检测一次肝肾功能、血脂、心电图、眼底、足病和肾 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