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投影变换——换面法

第三章投影变换——换面法

4. 涉及直线与平面垂直、两平面垂直问题,不要求掌握,可
以自学。
看书:P41~P47 作业:3-4、8、9、10、11、12
旋转法
3.3.1 问题的提 出 3.3.2 旋转法 的概念
3.3.3
绕垂直轴 旋转 3.3.4
3.3 旋转法
3.3.1 问题的提出
a’ o’
实形
O A
b’ c’
铅垂面ABC在V/H 投影面上均不反映 实形,如何求ABC 实形?
绕垂直轴 一次旋转 可解决四 种作图问 题
3.3.5
绕垂直轴 二次旋转
c1’
o’ C1
c1
B C
O
a
(b)
c
使ABC绕轴旋转 到与V面平行的位 置,则ABC1在V 面的投影反映实
形。
结束 返回
旋转法
3.3.1 问题的提 出 3.3.2 旋转法 的概念
3.3.3
绕垂直轴 旋转
3.3.4
绕垂直轴 一次旋转 可解决四 种作图问 题
四、解题时一般要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⒈ 分析已给条件的空间情况,弄清原始条件中物体 与原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并把这些条件抽象成几 何元素(点、线、面等)。
⒉ 根据要求得到的结果,确定出有关几何元素对新 投影面应处于什么样的特殊位置(垂直或平行), 据此选择正确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⒊ 在具体作图过程中,要注意新投影与原投影在变 换前后的关系, 既要在新投影体系中正确无误地 求得结果,又能将结果返回到原投影体系中去。
d
b
a
a1 ●
●d1
X
V H
c a
●c1
●b1
θ
.
dc
.
b
a2≡ b2 ● θ ●d2
c2●
例7:求两交叉直线的公垂线.
四、换面法的应用
例1:求点C到直线AB的距离,并求垂足D。
空间及投影分析:
作图:
求C点到直线AB的距离, c
b
就是求垂线CD的实长。
如下图:当直线AB 垂直于投影面时,CD平
例:求直线AB的实长及与H面的夹角。
空间分析:用P1面代替V面,在P1/H投影体系中,AB//P1。
a
V
b
P1a1
A
b1
B
作图:
a
XV H
b b
a
Hb
换H面行吗? 不行!
a
.
H
X1 P1
a●1
b●1
新投影轴的位置?
与ab平行。
2. 把一般位置直线变换成投影面垂直线
空间分析: 一次换面把直线变成投影面平行线;
返回
第一节 概述
特殊位置的直线:可直接反映实长、倾角问题
a
b
a(b)
X
OX
O
a
b 实长
实长
b
a
特殊位置的平面:可直接反映实形、倾角问题
c 实形
a
b
X
O
a
cb
正平面
c b
X
O
b
a
c 正垂面
特殊位置的几何元素:可直接反映度量、定位问题
a
c
b m c
e
f
b d
当一直线绕正垂轴旋转时, 其正面投影长度保持不变。直线 对V面的倾角不变。
旋转法
3.3.1 问题的提 出 3.3.2 旋转法 的概念
3.3.3
绕垂直轴 旋转
3.3.4
绕垂直轴 一次旋转 可解决四 种作图问 题
3.3.5 绕垂直轴 二次旋转
结束 返回
3、平面的旋转规律:
当一平面图形 绕铅垂轴旋转时, 其水平投影的大小 和形状保持不变, 该平面对H面的倾角 的大小不变。
二次换面把投影面平行线变成投影面垂直线。
V X
X2
a2b2 b P2
ax2
P1
a
b1
B A
a1
作图:
b
a
XV
H
b
a
b
H1
a
X1 P1a1●
●.
b1
a2b2
H
X1 X2轴的位置?
与a1 b1 垂直
例1 已知等腰三角
形ABC的底边 为AB,试用 换面法求出等 腰三角形ABC 的正面投影。
e
a(b)
f
c(d)
m b
a c
距离
a
点到直线的距离
一、基本概念
改变空间几何元素与投影面的相对位 置,使它们相互之间处于某一特殊位置的 情况,从而使问题简化、得到解决——投 影变换。
二、投影变换的方法 1. 辅助投影面法(换面法) 2. 旋转法
一. 换面法的基本概念
旧面
新面 c1'
V1
c1 ' b1'
作图分析:由于△ABC平面为一 铅垂面 ,则O1X1轴应平行于平面的 积聚性投影。
作 图 过 程 如 图 所 示:
例 3 已知直线AB与CDE平面平行,且相距20mm,
求直线AB的 水平投影。
b1 a1
c1
c'
e1 d1
a'
e' XHV d' c
b'
e
da b
例4:求点C到直线AB的距离,并求垂足D。
新轴 a1'
b1'
旧轴a1'
不变面
X1
X1
V/H 体系变为V1/H 体系
换面法—空间几何元素的位置保持不动,用新的投影面 来代替旧的投影面,使对新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变成有利 解题的位置,然后找出其在新投影面上的投影。
返回
二、点的换面及规律
1. 点的一次变换
V1
a1 '
X1
返回
2. 点的两次变换
a2
3.3.4
绕垂直轴 一次旋转 可解决四 种作图问 题
3.3.5 绕垂直轴 二次旋转
结束 返回
2、直线的旋转规律:
R
0
0
R
直线绕某轴旋转一角度时, 只要使该直线上的两个点绕同一 轴,沿相同方向,旋转同一角度, 然后把旋转后的两个点连接起来, 即为该直线的新投影。
当一直线绕铅垂轴旋转时, 其水平投影长度保持不变。直线 对H面的倾角不变。
c'
b'
XV
Hc a
a' e
a1'
b
e1´b1'c Nhomakorabea'
3. 把一般位置平面变换成投影面垂直面
功用:可求解平面与投影面的倾角, 点与平面的距离, 两平行面间的距离等。
问题的关键:在平面上作一条投影面平行线,新 轴必须垂直与该平行线反映实长的那个投影。
3. 把一般位置平面变换成投影面垂直面
空间分析:
第三章 投影变换——换面法
一、投影变换及换面法的基本概念 二、点的换面作图规则 三、换面法的四个基本作图 四、应用及举例
返回
求解距离、夹角、实形、交点的最佳投影分析
b’ a’
a
b
两点之间距离
c’ b’
a’
a
c
b
三角形实形
c’ a’
d’ dc a
两平面夹角
c’
d’ b’ a’
b’
a
cd
b
b
直线 与平面的交点
m1n1⊥c1d1。
A
M CN
d1 ●
D B a1m1b1
a1≡b●1≡m1
.
●n1 c● 1
c1
P1
n1
d1
圆半径=MN
例6:求平面ABC和ABD的夹角。
空间及投影分析:
垂所时直求所在于。由得投该几两影投何交图影定线中面理之,,知间两它:的平们两夹面的面角的投角。交影为线积两垂聚平直成面于直同投线时影,与面直第时线三,间平则的面两夹垂平角直面为相交
V1 H2 c2
22
12
d2
a2b2
21' d1'
11'
返回
例3: 过C点作直线CD与AB相交成60º角。
空间及投影分析:AB与CD都平行于投影面时,其投影
的夹角才反映实大(60°),因此需将AB与C点所确定的 平面变换成投影面平行面。
作 图: c●
几个解?
a
d b
两个解!
●a2
X
V H
a
3.3.3
绕垂直轴 旋转
3.3.4
绕垂直轴 一次旋转 可解决四 种作图问 题
3.3.5 绕垂直轴 二次旋转
结束 返回
3.3.3 绕垂直轴旋转
1、点的旋转规律:点A绕铅垂轴旋转;
a’
a1’ a o a1
o’
a’
a1’
a
o
a1
旋转法
3.3.1 问题的提 出 3.3.2 旋转法 的概念
3.3.3
绕垂直轴 旋转
XV H
行于投影面,其投影反映 c
a d
b
距离
实长。
AD
C
B
abd
P
c
ad
.
H X1 V1
a1' d. 1'
b1'. a2b2d2
如何确定d1 点的位置?
c1'
V1 H2
c 2
X2
过c1作线平行于x2轴。
例2. 求两直线AB与CD的公垂线 。
b' 1'
2'
1 2 c1'
X2
1、将一般位置直线旋转成投影面平行线;
(a)旋转成正平线 选铅垂线为旋转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