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理心理学 第一章导论

生理心理学 第一章导论


④ 化学扩步性抑制(如氯化钠可抑制皮层脑电活动) 1. 运用化学药物有选择 ⑤ 冷冻法(冷冻探头使硬脑膜下皮层温度降至 20°C) 地抑制或阻断某些化 可逆损伤 学物质的代谢过程。 ⑥ 神经化学损伤
1. 生理心理学的历史发展观 2. 学习生理心理学所需基础知识 3. 生理心理学方法学问题
第一节.
生理心理学的历史发展观
1. 学科性质★ 2. 脑研究的历史回顾★ 3. 21世纪兴起的认知神经科学
生理心理学家大多相信: 心理是神经系统活动产生的现象,一旦我们理 解了人体的工作方式——特别是神经系统——我们 将可以解释我们的一切心理现象。
人类远尚未了解神经系统的工作方式。
什么是生理心理学
• 定义:研究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即研究
外界事物作用于脑,而产生心理现象的物 质过程的科学。
生理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1. 2. 3. 4. 5. 6. 7. 8. 9. 感知觉过程是如何在脑中发生的? 动作控制的神经机制如何? 注意过程中机体活动发生哪些改变? 记忆痕迹是如何在脑中存在的? 脑损伤会导致哪些语言和音乐功能障碍? 哪些脑区参与了情绪活动? 本能行为调节和控制的生理基础是什么? 昼夜节律、睡眠与梦的生理机制是什么? 各种精神病的神经生物学异常
颅相学
颅相学的基本原理
(1)大脑是心灵定居的部位,是心灵的唯一器官 (2)脑由许多独立的器官和部位组成,不同的部位 或器官产生不同的心理功能。 (3)心理功能包括记忆、野心、性欲、信赖、忠诚、 良心共37种(后增至42种)均存在于大脑的特定 部位,和这些部位相当的心理功能可分为情感和 理智两种。 (4)任何一种心理功能如特别发达,其相当的颅骨 部位亦表现出特别的形状。
• 研究对象:脑损伤病人 • 自变量:脑损伤部位、性质 • 因变量:心理功能的改变
• 缺点:无法准确控制研究对象参数,以资 料记载为依据。
脑损伤法 1. 红藻氨酸,又称海人酸,注入
1. 动物脑损伤
① ② ③
脑室可选择性破坏海马垂体细 胞,引起动物长时记忆永久丧 失。 横断损伤(如“孤立脑” ) 2. 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 吸出损伤 不可逆损伤 (MPTP)可破坏中脑黑质中 的多巴胺使动物患上帕金森病。 药物损伤
PET原理:脑细胞活动时要消耗一定的葡萄糖,这 样,人体内注射经过加速器处理后的能放射正 电子的葡萄糖,利用电子计算机控制的三维摄 影机描绘,可获得放射性物质在脑内的分布图。
优点: • 在脑内的分布图。得到某些活性物质代谢速率 的机能动态图像。 • 空间分辨率较高。
PET
CT
PET/CT
PET扫描技术, 透颅磁刺激技术
• 传统观点:心理学与生理学之间的 边缘学科 • 现代理论:心理学、神经科学和信 息科学之间的边缘科学
心理学
认知:感知,记忆,思维,想像等 情绪、情感:对事物的态度体验过程 意志: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
心 理 现 象
心理状态
注意,灵感,激情,心境等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价值观等 心理特性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间脑 脑干:延脑、桥脑、中脑
躯体神经系统 外周神经系统
脑神经
脊神经
(12对脑神 经,31对脊 神经)
自主神经系统 (植物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45
(三)脑结构与功能
大脑
中脑 脑桥
间脑
小脑 延脑
脊髓
1. 大脑
• 覆盖于整个大脑表面的一层叫大脑皮层,是人 类心理活动最直接、最高级的物质基础。 • 大脑皮层的表面有许多皱褶,凸起的部分叫回,约占 1/3,凹陷的部分叫沟或裂,约占2/3。 • 比较重要的沟裂有中央沟、外侧裂和顶枕裂,它们把大 脑皮层分为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四个机能各不相同的 区域
1. 心理活动的基本概念与体系 2. 精神病与精神病学 3. 神经病与神经病学 4. 神经系统的形态结构与基本功能 5. 神经生理学基础知识 6. 分子神经生物学的基本概念
(一)神经组织
胞体
神经细胞
轴突 树突
神经组织
胶质细胞
(二)神经系统
脊髓 中枢神经系统 神 经 系 统 大脑(端脑) 小脑
一、自然哲学理论 二、脑机能定位理论 三、经典神经生理学理论 四、细胞神经生理学理论 五、化学通路学说 六、当代神经科学理论
一、自然哲学理论
• 中国:心者,五脏六腑之 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 • 德谟克里特 :精灵原子假说 • 笛卡儿 :心身交互论 • 莱布尼兹 :心身平行论
二、脑机能定位理论
四、细胞神经生理学理论
• 利用微电极技术对细胞电活动进行记录,是细胞神 经生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增加了网状非特异系统的认识,大大超越巴甫洛夫 的经典反射弧概念。
五、化学通路学说
• (一)基本观点
– 在脑内存在着一些化学通路。神经冲动的传导不仅在一个
细胞内以电化学的方式进行着,在神经元间还以化学传递
评价
• 错误:缺乏科学依据 • 作用:
– 首先,它承认脑是心理的器官,人们关注心脑 相关的问题。 – 其次,它倡导脑功能的定位说,正因为这个学 说既不科学又超极端,更激起后人对脑功能的 研究。
Q、现代脑成像实验会 变成新的颅相学吗?
三、经典神经生理学理论
• 英国生理学家谢灵顿、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建立 生理学实验分析法,研究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 --形成神经生理学的经典理论,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自 条件反射三原则: 然科学基础。 1、反射活动与外界刺激有着因果关系 2、 脑对外界刺激进行反映时,进行着复杂的 --该理论有很大的历史局限性,导致现代电生理学方法 分析综合活动,与之相应的在脑内存在着许 多分析器。 和现代神经生理学理论的产生。 3、 脑的反射活动是通过反射弧实现的
心理学的主要领域
• • • • • • 发展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临床心理学 咨询心理学 生理心理学
目录
一.导论 二.感觉 三.知觉 四.注意 五.学习及其神经生物学基础 六.记忆 七.言语、思维的脑机制基础 八.本能与动机 九.情绪与情感 一○.运动和意志行为 一一.人格
第 一 导论 章
额顶枕颞 动感视听
心理的本质:心理是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2. 间脑 由丘脑、上丘脑、下丘脑和底丘脑组成。
3. 脑干 中脑、桥脑和延脑统称脑干。
4. 小脑
调节肌肉紧张,以便维持姿势和平衡。
1. 心理活动的基本概念与体系 2. 精神病与精神病学 3. 神经病与神经病学 4. 神经系统的形态结构与基本功能 5. 神经生理学基础知识 6. 分子神经生物学的基本概念
状态
健康成人清醒、安静、闭眼时 出现
部位
顶枕区
α波
8-13
20-100 5-20 100-150 20-200
β波 14-30 Θ波 δ波 4-7 1-3.5
大脑皮层兴奋,激动时
前半脑和颞区
成年人情感压抑、失望时,疲 劳、困倦和入睡后增多。
顶颞区
深睡、婴儿及严重器质性脑病 患者
皮层内
(二)细胞生理学的基本概念
• 以神经科学、实验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为三大基础科 学发展而来
• 研究趋势是试图从分子、突触、神经元等微观水平上 和系统、全脑、行为等宏观水平上全面阐述人和动物 在感知客体、形成表象、使用语言、记忆信息、推理 决策时的信息加工过程及其神经机制。
认知神经科学的分支
• • • • • • 1. 认知心理生理学 2. 认知神经心理学 3. 社会认知神经科学 4. 认知生理心理学 5. 认知神经生物学 6. 计算神经科学
生理心理学
Physiopsychology
主教材:《生理心理学》,沈政、林庶芝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参考资料:《生物心理学》,蔡厚德著,上海教育出版社
《心理学与生活》,【美】格里格,津巴多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
成绩:期末考试 =70% 平时成绩=30% (作业10%,出勤10%,平时表现10%)
神经科学
神经科学包括脑研究的许多理论与技术, 如神经生理学、神经解剖学、神经免疫学等。
信息科学
信息科学是20世纪40年代兴起的科学。
计算机断层显像技术(CT)
脑结构成像 脑 成 像 脑功能成像 磁共振技术(MRI)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PET)
功能核磁共振技术(fMRI)
计算机断层显像技术(CT)
(二)传统心理生理学方法
• 实验对象:人类 • 自变量:心理参数 • 因变量:生理指标 • 缺点:仅能做宏观水平的研究,无法揭示 复杂的脑机制
(三)灵长类动物的电生理学方法
• 实验对象:灵长类动物
• 过程: 训练动物完成某种心理作业,再记 录其脑整体生理功能或某些结构的细胞电 活动
(四)传统神经心理方法
第二节.பைடு நூலகம்
1. 生理心理学的历史发展观
2. 学习生理心理学所需基础知识
3. 生理心理学方法学问题
1. 心理活动的基本概念与体系 2. 精神病与精神病学★ 3. 神经病与神经病学★ 4. 神经系统的形态结构与基本功能★ 5. 神经生理学基础知识 6. 分子神经生物学的基本概念
精神病
心理活动发生障碍的各种疾 病的总称
的方式进行着。
• (二)意义
– 使人类对脑功能与心理活动的关系的认识从器官水平和细 胞水平推进到分子水平。
六、当代神经科学理论
• 1970年代中期,神经免疫技术和单克隆技术出现。 • ERP、CT、fMRI、PET等相继出现。
--形成具有无限生命力的神经科学。
认知神经科学(Cognitive Neuroscience)
(computerized axial tomography - CT)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