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6章 供应链协调管理

第16章 供应链协调管理

物流与供 应链管理
主讲人: 主讲人:余祖德
16章 第16章
• • • • •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供应链协调管理
供应链协调问题的几种表现形式 提高供应链协调性的方法 供应链的激励机制 供应契约 几种常见的供应契约
2
实例: 实例:供应链运作缺乏协调的损失
• 2001年4月16日,思科公司引以为豪的供应链发生了“大事 年 月 日 思科公司引以为豪的供应链发生了“ 它发布警示性公告, 故”——它发布警示性公告,称不久将报废价值 亿美元 它发布警示性公告 称不久将报废价值25亿美元 的过剩原材料。这个数字相当于思科当季销售额的一半, 的过剩原材料。这个数字相当于思科当季销售额的一半, 是美国商业史上金额最大的一次库存注销。 是美国商业史上金额最大的一次库存注销。 • 错误的激励手段 错误的激励手段——奖励迅速交货的供应商。这使得供应 奖励迅速交货的供应商。 奖励迅速交货的供应商 商有极大的动机建立缓冲库存, 商有极大的动机建立缓冲库存,而毫不考虑思科的真实需 到了最后, 求。到了最后,思科已经无法迅速截断供应渠道中源源不 断的原材料和半成品供应,只能采取“壮士断腕”的措施。 断的原材料和半成品供应,只能采取“壮士断腕”的措施。 • 给所有企业上了一课:对供应链合作伙伴采用激励措施时 给所有企业上了一课: 一定要慎重再慎重。 一定要慎重再慎重。
《供应链管理》第3版 马士华 林 勇 编著 24
供应契约参数的类型(续)
• 订货柔性
柔性包括价格、数量以及期权等量化指标 卖方在完成初始承诺后,可以提供(或不提供)柔性所决定的服 务补偿 市场变动影响其销售时买方可以使用柔性机制来避免更大的损失 柔性提供了强有力的约束,使合作双方在契约执行过程中,更多 地考虑到自身利益,使买卖双方从长期的角度收益
• 大批量订购
由于订单处理成本及运输的固定成本很高,同时供应商提供 的批量折扣的优惠,下游企业可能大批量订购产品,可能导 致订购量大大超出需求扩张量。
《供应链管理》第3版 马士华 林 勇 编著 7
需求变异放大现象的原因(续)
• 补货供给期延长
补货企业发出订单时,会将两次供货期间的需求计算在内, 需求变动的不确定性导致订单的变动性很大 需求变异放大现象随补货周期的延长而放大
• 利益分配原则
包括按什么原则进行分配,分配的形式是怎么样的,以及如何设 计利润分配的模型等 供应链利润的分配原则主要体现为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原则
《供应链管理》第3版 马士华
林 勇
编著
25
供应契约参数的类型(续)
• 利益分配原则
包括按什么原则进行分配,分配的形式是怎么样的,以及如何设 计利润分配的模型等 供应链利润的分配原则主要体现为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原则
• 配给和短缺之间的博弈
高需求产品在供应链中处于短缺状态时,用户为了获得更大 份额的配给量,故意夸大其订货需求。需求一旦降温则造成 需求变异放大现象
《供应链管理》第3版 马士华
林 勇
编著
8
曲棍球棒现象
• 在某一个固定的周期 (月、季或年),前期销量很低,到期末销量会有 一个突发性的增长,而且在连续的周期中,这种现象会周而复始,其需 求曲线的形状类似于曲棍球棒,所以被形象的称为“曲棍球(Hockey(Hockey“曲棍球(Hockey Stick)现象 Stick)现象 • 曲棍球棒现象公司的生产和物流运作都非常不利,在期初生产和物流能 力被闲置,但是在期末又会形成能力的紧张甚至短缺
• 如果对供应链成员的激励措施(incentive)是合理和 如果对供应链成员的激励措施( ) 协调的,即业务往来的风险、 协调的,即业务往来的风险、成本和收益在整个供应 体系内得以公平地分摊,供应链就能有效运作。反之, 体系内得以公平地分摊,供应链就能有效运作。反之, 就无法使供应链达到最优化。 就无法使供应链达到最优化。 • 事实上,激励手段不合理、不协调常常是导致库存过 事实上,激励手段不合理、 手段不合理 缺货、预测错误、销售投入不够, 剩、缺货、预测错误、销售投入不够,甚至客户服务 水平低劣的原因。 水平低劣的原因。
2006 300000 250000 200000 150000 100000 5-20 6-17 7-15 8-12 9-9 10-7 11-4 12-2 12-30 2005
图4-2 2005年、2006年公司全年每日销售出库量变化趋势图
《供应链管理》第3版 马士华 林 勇 编著 9
《供应链管理》第3版 马士华
林 勇
编著
15
缓解物料齐套比率差的方法
• 基于集配中心的运作模式
集配中心负责制造装配厂商所需原材料等物料集中统一采购、 运输并中转入库 集配中心负责把小批量的转运聚集成具有大批量的整合运输 (拆箱、拼箱业务) 集配中心负责将集中采购入库的原材料、零部件等根据制造 装配厂商的需求计划进行拣选、组装并准时配送到生产线的 各个工位
《供应链管理》第3版 马士华 林 勇 编著 10
双重边际效应
• 双重边际效应(Double marginalization)是供应 双重边际效应( marginalization) 链上、下游企业为了谋求各自收益最大化,在独立 决策的过程中确定的产品价格高于其生产边际成本 的现象 • 企业个体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与整体利益最大化的目 标不一致,是造成“双重边际效应”的根本原因 • 实现供应链的协调是解决双重边际效应的关键
供应商
8000 6000
配送中心 零售商
制造商
4000 2000 0 时间
《供应链管理》第3版 马士华 林 勇 编著 6

需求变异放大现象的原因 需求预测修正
当供应链的成员采用其直接的下游订货数据作为市场需求信 号时,即产生需求放大现象
• 产品定价销售策略导致订单规模变动性增强
批量折扣会扩大供应链内订单的批量规模,引起供应链上各 阶段库存尤其是安全库存的增加 批发、预购、促销等因素引起的价格波动,使库存成本小于 由于价格折扣所获得的利益
质量控制的条款应明确质量职责,还应激励供应商提高其质量控 制水平 买方要在契约的设计中针对质量条款采取某些激励措施
• 激励方式
价格激励、订单激励、商誉激励、信息激励、淘汰激励
• 信息共享机制
供应链企业之间任何有意隐瞒信息的行为都是有害的,充分的信 息交流是供应链的采购管理良好运作的保证
《供应链管理》第3版 马士华
制造商的激励措施: 零售商增加订货量 而没有销售出去情 况下,制造商以80 元/件的价格将未销 售出去的产品回收。
《供应链管理》第3版 马士华
林 勇 编著
21
第四节
• • • 供应契约的参数 供应契约的分类 供应契约的作用
供应契约
《供应链管理》第3版 马士华
林 勇 编著
22
供应契约的参数
• 通过设置不同的参数,可以构建出多种不同的供应 契约模型 • 契约参数的具体设定会影响到供应契约的作用 • 供应契约的参数设定必须对供应链节点企业起到激 励和约束作用
林 勇
编著
27
供应契约的分类
• 按合作程度划分
Supply-hub
JIT
制造商 Manufacturer
《供应链管理》第3版 马士华
林 勇 编著
17
第三节
供应链的激励机制
• 供应链激励问题的提出 • 供应契约 • 基于供应契约的激励模式
《供应链管理》第3版 马士华
林 勇 编著
18
供应链激励问题的提出
• 传统供应链合作机制存在的问题
¥ 130000 ¥ 期望利润 110000 ¥ 90000 ¥ 70000 ¥ 50000 ¥ 30000 ¥ 10000 ¥ ¥-10000 ¥-30000 ¥50,000 零售商 制造商 供应链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订货量 1600
《供应链管理》第3版 马士华
林 勇
编著
20
供应链激励问题的提出(续)
• 基于供应契约的激励模式
¥130,000 ¥110,000 ¥90,000 期 望 ¥70,000 利 润 ¥50,000 ¥30,000 ¥10,000 -¥10,000 订货量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 伯灵顿全球(BAX GLOBAL)、 UPS 等第三方物 流集配商专注与提供集配中心服务
《供应链管理》第3版 马士华

勇 编著
16
缓解物料齐套比率差的方法(续)
• 基于集配中心的供应链协同运作模式
供应商 Supplier 库存信息 补货实现 供应商 Supplier 库存信息 补货实现 库存信息 供应商 Supplier 补货实现 集配中心
《供应链管理》第3版 马士华
林 勇
编著
23
供应契约参数的类型
• 决策权的确定
在供应契约模式下,合作双方要进行风险的共担以及利润的 共享,因此供应契约的决策权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
• 价格
价格是契约双方最关心的内容之一 ,合理的价格使得双方 都能获利
• 订货承诺
买方一般根据卖方生产能力和自身的需求量提出数量承诺 订货承诺大体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最小数量承诺,另外一种 是分期承诺
供应链的协调要以实现双赢或多赢为目标。 供应契约(Supply Contract)是一种能够实现供应链协调的 有效机制
《供应链管理》第3版 马士华 林 勇 编著 11
物料齐套比率差现象
• 基于分布式的供应商供应模式
零部件的供应商分别根据制造商的要求,各自将原材料和零 部件送往制造商的生产线或装配线的供货模式 供应商们在地理上坐落在不同区域,彼此之间没有联系
• 基于分布式的供应商供应模式存在的问题
供应商投资巨大 后期管理成本高 导致供应方和需求方之间紧张的矛盾关系 供应商各自为政而导致的严重缺料的现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