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供应链运作的协调管理

第四章供应链运作的协调管理


第第一四节章供应供链应协链调运问题作的的提协出调管理
一、供应链运行不协调的几种常见现象
2.“曲棍球棒” 现象(hockey-stick)
在销售中的危害
第第一四节章供应供链应协链调运问题作的的提协出调管理
一、供应链运行不协调的几种常见现象
3.“双重边际效应” 现象(double marginalization)
第第一四节章供应供链应协链调运问题作的的提协出调管理
一、供应链运行不协调的几种常见现象
1.供应链中的“需求变异放大”现象
现象描述
• 基本思想:当供应链的各节点企 业只根据来自其相邻的下级企 业的需求信息进行生产或供应 决策时,需求信息的不真实性 会沿着供应链逆流而上,使订 货量产生了逐级放大的现象, 到达源头供应商时,其获得的 需求信息和实际消费市场中的 顾客需求信息发生了很大的偏 差,需求变异将实际需求量放 大了。
第第一四节章供应供链应协链调运问题作的的提协出调管理
一、供应链运行不协调的几种常见现象
1.供应链中的“需求变异放大”现象
产生原因 (2)产品定价销售策略导致订单规模的变动性
• 批量折扣极有可能扩大供应链内订单的批量规模,进而引起供 应链上各阶段库存尤其是安全库存的增加。
• 由于批发、预购、促销等因素引起的价格波动。如果库存成本 小于因价格折扣所获得的利益,销售人员当然愿意领先多买, 这样订货就不能真实反映需求的变化,从而产生“需求变异放 大”现象。
第第一四节章供应供链应协链调运问题作的的提协出调管理
一、供应链”现象
现象描述
• 需求变异放大效应最先由宝洁公司(P &G)发 现。宝洁公司在一次考察该公司 最畅销的产 品——一次性尿布的订货规律时,发现零售 商销售的波动性并不大,但当他们考察分销 中心向宝洁公司的订货时,吃惊地发现波动 性明显增大了,有趣的是,他们进一步考察 宝洁公司向其供应商(如3M公司)的订货时 ,他们发现其订货的变化更大。除了宝洁公 司,其他公司如惠普公司(HP)在考察其打印 机的销售状况时也曾发现这一现象。
现象描述
双重边际效应是指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为了谋求各自收 益的最大化,在独立决策的过程中确定的产品价格高于 其生产边际成本的现象。
由于供应链不同阶段成员的目标可能发生冲突,供应链中 的每个成员在决策时只考虑各自的边际效益,而不考虑供 应链中其他成员的边际效益。只要供应链利益在不同成员 之间分配时单方决策影响到市场需求,进而导致每一方获 利减少,就可以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双重边际化”,这是 供应链成员不合作的结果。
1.供应链中的“需求变异放大”现象
产生原因 (1)需求预测修正
需求预测修正:指当供应链的成员采用其直接的下游订货数据作 为市场需求信息和依据时,就会产生需求放大。
例如,在市场销售活动中,假如零售商的历史最高月销量为1000件,但下月正 逢重大节日,为了保证销售不断货,他会在月最高销量基础上再追加A%,于 是他向其上级批发商下订单(1+A%)1000件。批发商汇总该区域的销量预计 后(假设)为12000件,他为了保证零售商的需要又追加B%,于是他向生产商 下订单(1+B%)12000件。生产商为了保证批发商的需货,虽然他明知其中有 夸大成份,但他并不知道具体情况,于是他不得不至少按(1+B%)12000件投 产,并且为了稳妥起见,在考虑毁损、漏订等情况后,他又加量生产,这样一 层一层地增加预订量,导致“牛鞭效应”。
• 在实验中,有四个参与者形成一个供

斯特曼把这种现象解释为 供应链成员的系统性非理 性行为的结果,或称为“
应链,各自独立进行库存决策而不与 其他成员进行协商,决策仅依赖其毗 邻成员的订货信息。
反馈误解”。
第第一四节章供应供链应协链调运问题作的的提协出调管理
一、供应链运行不协调的几种常见现象
1.供应链中的“需求变异放大”现象
第第一四节章供应供链应协链调运问题作的的提协出调管理
一、供应链运行不协调的几种常见现象
1.供应链中的“需求变异放大”现象
订货成本是指从发出订单到收到存货整个过程中所付出的成本。

产生原因
(3)分摊订货成本
如:订单处理成本(包括办公成本和文书成本)、运输费、保
险费以及装卸费等。
• 由于订货成本及运输的固定成本很高,同时供应商提供批 量折扣的优惠,下游企业可能大批量订购产品以分摊订货 成本。当大批量订购的产品大大超出需求扩张量时,订单 的变动性就会在供应链内放大,使订单量的变动比需求量 的变动更加不稳定。
第第一四节章供应供链应协链调运问题作的的提协出调管理
一、供应链运行不协调的几种常见现象
1.供应链中的“需求变异放大”现象
产生原因 (5)短缺博弈
• 高需求产品在供应链内往往处于短缺供应状态。这样,制造商 就会在各分销商或零售商之间调配这些产品的供给。
• 当需求大于供应时,理性的决策是按照订货量比例分配现有供 应量,比如,总的供应量只有订货量的40%,合理的配给办法 就是按其订货的40%供货。此时,销售商为了获得更大份额的 配给量,故意夸大其订货需求是在所难免的,当需求降温时, 订货又突然消失,这种由于短缺博弈导致的需求信息的扭曲最 终导致“牛鞭效应”。
产生原因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李教授(Hau L. Lee)对需 求放大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把其产生的原 因归纳为4个方面:
(1)需求预测修正 (2)产品定价销售策略导致订单规模的变动性 (3)分摊订货成本 (4)补货供给期延长
(5)短缺博弈
第第一四节章供应供链应协链调运问题作的的提协出调管理
一、供应链运行不协调的几种常见现象
• 造成长鞭效应的系统原因:订货周期、供应链的层次结构
• 造成长鞭效应的非系统原因:经营中供应链各成员的有限理性 或非理性行为。
• 理性或非理性行为:需求信息处理方式、批货订货决策、订货 方式、短缺博弈等。
第第一四节章供应供链应协链调运问题作的的提协出调管理
一、供应链运行不协调的几种常见现象
2.“曲棍球棒” 现象(hockey-stick)
二、供应链运行不协调的几种常见现象
1.供应链中的“需求 变异放大”现象
现象描述 产生原因
2.“曲棍球棒” 现象 3.双重边际效应
现象描述 产生原因 在销售中的危害
现象描述 产生原因
第第一四节章供应供链应协链调运问题作的的提协出调管理
一、供应链运行不协调的几种常见现象
1.供应链中的“需求变异放大”现象
第第一四节章供应供链应协链调运问题作的的提协出调管理
一、供应链运行不协调的几种常见现象
1.供应链中的“需求变异放大”现象
原因总结
由于缺少信息交流和共享,企业无法掌握下游 的真正需求和上游的供货能力,只好自行多储 货物。同时,供应链上无法实现存货互通有无 和转运调拨,只能各自持有高额库存,从而导 致“长鞭效应” 。
供应链的协调要以实现双赢或多赢为目标。 供应契约(Supply Contract)是一种能够实现供应链协调的有 效机制
第二四节章提供高应供链应运链协作调的性协的调方管法理
一、缓解“需求变异放大”效应的方法
提高供应链企业对需求信息的共享性 科学确定定价策略 提高营运管理水平,降低订货成本,缩短提前期 提高供应能力的透明度 建立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
第四章 供应链运作的协调管理
在供应链的日常运作过程中,供应链上的企业之间发 生着频繁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交换,彼此之间的 运作协调性对供应链的整体绩效影响很大。
对供应链的管理不可能采用行政手段,因此,供应链 的管理只能通过共享利益来调控。
供应链成员需要通过一定的机制来协调各种运作决策。
财务的关账。实施ERP之后,财务按月汇报财务成果,需要每月关账一次, 导致销售队伍在关账前赶着处理销售业务。而且财务部会出现期头期末非常 繁忙,而其中却空闲,在繁忙之际容易出现差错,结果增加了销售人员进行 财务的沟通时间,减少了销售人员的销售时间。如果企业对销售人员的费用 发票是按照销售额来进行的,销售人员为了本月多报销费用,他就会提前要 客户进货,为了下个月多报销费用发票,他就会把客户的订单推迟,从而加 剧销售量的曲棍球棒效应。
注意:牛鞭效应通常发生在畅销产品销售中。
第第一四节章供应供链应协链调运问题作的的提协出调管理
一、供应链运行不协调的几种常见现象
1.供应链中的“需求变异放大”现象
现象描述
• 1958年,弗雷斯特通过对一个具有四 个环节的渠道研究,发现各自的决策 行为导致需求信息被扭曲和放大了;
• 在库存管理研究中,斯特曼在1989年 通过一个“啤酒分销游戏”验证了这 种现象。
一、供应链激励问题的提出
• 传统供应链合作机制存在的问题
以供应契约为核心的协调机制已成为供应链成员协调 各种决策的基本手段。
第四章供应链运作的协调管理
第一节 供应链协调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提高供应链协调性的方法 第三节 供应链的激励问题 第四节 供应契约
学习目标
学习完本章后,你将能够: 1.供应链运作中的不协调现象都有哪些表现? 2.供应链企业运作协调性有哪些好处? 3.引起“长鞭效应” 的原因有哪些? 4.如何缓解供应链上的“长鞭效应”? 5.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导致曲棍球棒现象的原因以及解决
现象描述
在某一个固定的周期 (月、季或年),前期销量 很低,到期末销量会有一个突发性的增长,而且 在连续的周期中,这种现象会周而复始,其需求 曲线的形状类似于曲棍球棒,所以被形象的称为 “曲棍球棒”(Hockey-Stick)现象.
第第一四节章供应供链应协链调运问题作的的提协出调管理
一、供应链运行不协调的几种常见现象
第二四节章提供高应供链应运链协作调的性协的调方管法理
二、缓解“曲棍球棒”现象的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