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中的元素》测试题一、选择题1. (09福建卷)能实现下列物质间直接转化的元素是()+O2+H2O氧化物酸或碱盐A. 硅B. 硫C. 铜D. 铁2.海水是一个巨大的化学资源库,下列有关海水综合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海水中含有钾元素,只需经过物理变化就可以得到钾单质B.海水蒸发制海盐的过程中只发生了化学变化C.从海水中可以得到NaCl,电解熔融NaCl可制备Cl2D.利用潮汐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3.把等物质的量的SO2和SO3的混合气体,通入少量的BaCl2溶液中的结果为()A.只有BaSO3沉淀生成,SO3从溶液中逸出B.只有BaSO4沉淀生成,SO2气体从溶液中逸出C.SO2和SO3全部被吸收,并有BaSO4沉淀生成D.SO2和SO3全部被吸收,但无沉淀生成4.某同学做完硫的实验后,发现试管壁上附着的硫很难除去,请你利用所学知识帮他将试管清洗干净。
另一位同学利用如下原理清洗:3S+6NaOH(热)= 2Na2S+Na2SO3+3H2O在这一反应中,体现了硫的()A.氧化性B.还原性C.既有氧化性有又还原性D.既无氧化性又无还原性5.将下列物质加入溴水中,溴水颜色不变浅的是( )A.KCl晶体B.H2S气体C.CCl4D.Mg6.海水中含有氯化镁,是镁的重要来源之一。
从海水中提取镁,可按如下步骤进行:①把贝壳制成石灰乳;②在引入的海水中加入石灰乳,沉降、过滤、洗涤沉淀物;③将沉淀物与盐酸反应,结晶过滤、干燥产物;④将得到的产物熔融后电解。
关于提取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此法的优点之一是原料来源丰富B.进行①②③步骤的目的是从海水中提取MgCl2C.第④步电解时阴极会产生氯气D.以上提取镁的过程中涉及的反应有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和复分解反应7.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在稀氨水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NH3·H2O + CO2== NH4+ + HCO3-B.少量SO2通入Ca(ClO)2溶液中:SO2 + H2O + Ca2+ +2ClO-==CaSO3↓+2HClOC.用稀硝酸溶解FeS固体:FeS + 2H+== Fe2+ + H2S↑D.氢氧化钙溶液与等物质的量的稀硫酸混合:Ca2+ + OH- + H+ + SO42-==CaSO4 ↓+H2O8.下列对物质用途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浓硫酸可用于干燥NH3、H2、O2等气体B.二氧化硫可用来漂白纸浆、毛、丝等C.硫酸钡可以用作钡餐D.铝可用于冶炼某些熔点较高的金属9.三聚氰酸[C3N3(OH)3]可用于消除汽车尾气中的NO2。
其反应原理为( )C3N3(OH)3△3HNCO; 8HNCO+6NO2△7N2+8CO2+4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3N3(OH)3与HNCO为同一物质B.HNCO是一种很强的氧化剂C.1 mol NO2在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4 molD.反应中NO2是还原剂10. (09安徽)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片状结构的新材料(结构示意图如下),可由石墨剥离而成,具有极好的应用前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墨烯与石墨互为同位素B.0.12g石墨烯中含有6.02×1022个碳原子C石墨烯是一种有机物 D.石墨烯中的碳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11. (09天津)下列实验设计和结论相符的是()A.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适量乙醇,振荡后静置,可将碘萃取到乙醇中B.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水溶液一定显碱性C.某无色溶液中加Ba(NO3)2溶液,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D.在含FeCl2杂质的FeCl3溶液中通足量Cl2后,充分加热,除去过量的Cl2,即可得到较纯净的FeCl3溶液12.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Cl-、CO32-、OH-等3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分别将3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①滴加Mg(NO3)2溶液;②过滤;③滴加AgNO3溶液;④滴加Ba(NO3)2溶液A.①②④②③B.④②①②③C.①②③②④D.④②③②①13.(2011江苏)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用水湿润的pH试纸测量某溶液的pHB.用量筒量取20 mL0.5000 mol·L-1 H2SO4溶液于烧杯中,加水80mL,配制成0.1000 mol·L-1H2SO4溶液C.实验室用图2所示装置制取少量氨气D.实验室用图3所示装置除去Cl2中的少量HCl14.(2011广东)下列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A 、实验I :振荡后静置,上层溶液颜色保持不变 浓H 2SO 4B 、实验II :酸性KMnO 4溶液中出现气泡,且颜色逐渐褪去C 、实验III :微热稀HNO 3片刻,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广口瓶内始终保持无色D 、实验IV :继续煮沸溶液至红褐色,停止加热,当光束通过体系时可产生丁达尔效应二、简答题:15. (2010山东)聚合硫酸铁又称聚铁,化学式为2430.5()()n n m Fe OH SO -[],广泛用于污水处理。
实验室利用硫酸厂烧渣(主要成分为铁的氧化物及少量FeS 、SiO 2等)制备聚铁和绿矾(FeSO 4·7H 2O )过程如下:(1)验证固体W 焙烧后产生的气体含有SO 2 的方法是_____。
(2)实验室制备、收集干燥的SO 2 ,所需仪器如下。
装置A 产生SO 2 ,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接 口顺序为a → → → → →f 装置D 的作用是_____,装置E 中NaOH 溶液的作用是 。
(3)制备绿矾时,向溶液X 中加入过量_____,充分反应后,经_______操作得到溶液Y ,再经浓缩,结晶等步骤得到绿矾。
(4)溶液Z 的pH 影响聚铁中铁的质量分数,用pH 试纸测定溶液pH 的操作方法为______。
若溶液Z 的pH 偏小,将导致聚铁中铁的质量分数偏_______。
16.(2011全国II 卷)(15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1)下图是用KMnO 4 与浓盐酸反应制取适量氯气的简易..装置。
装置B 、C 、D 的作用分别是: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实验室欲制取适量NO气体。
①下图中最适合完成该实验的简易..装置是_________(填序号);②根据所选的装置完成下表(不需要的可不填):③简单描述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面是某同学学习硫元素的学习方案。
(1)硫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结构可以知道硫元素是一种典型的非金属元素。
(2)硫单质的物理性质:硫是一种黄色的______体(填“气”、“液”或“固”),主要存在于火山喷发口附近或地壳的岩层里,硫以游离态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硫元素在自然界中也能以化合态形式存在,如许多金属矿石是含硫化合物,如胆矾________(填化学式)。
(3)设计如图所示实验探究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Ⅰ)完成下列各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A中在加热时发生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中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记录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①B中品红溶液由红色变为______________,加热后又变为______________。
(结论:可以用品红溶液根据该现象来证明SO2的存在与否)②D中没有观察到什么现象,在实验结束后往D中滴加H2O2后则可以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E中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___,而在该反应中SO2是________剂(填“氧化”或“还原”)。
(Ⅲ)G的作用是吸收尾气,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Ⅳ)F溶液在放置一段时间后,其pH变小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单元 自然界中的元素 单元测试1-5 BCBCA 6-10 CAACD 11-14 BBD BD15(1)通入品红溶液褪色,加热恢复红色,证明是SO 2。
(2) decb 防倒吸 尾气处理(3) 铁粉 过滤(4)取PH 试纸置于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涂在试纸上,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取PH 。
小16(1)向上排气收集氯气 安全作用,防止D 中的液体倒吸进入集气管B 中 吸收尾气,防止氯气扩散到空气中污染环境 (2)①I ②③反应开始时,A 中铜表面出现无色小气泡,反应速率逐渐加快;A 管上部空间由无色逐渐变为浅棕红色,随反应的进行又逐渐变为无色;A 中的液体由无色变为浅蓝色;B 中的水面逐渐下降,B 管中的水逐渐流入烧杯C 中。
17、答案:(1) (2)固 CuSO 4·5H 2O(3)(Ⅰ)①Cu +2H 2SO 4(浓)=====△CuSO 4+SO 2↑+2H 2O②SO 2+Br 2+2H 2O===H 2SO 4+2HBr(Ⅱ)①无色 红色 ②白色沉淀 ③紫色褪去 还原(Ⅲ)2OH -+SO 2===SO 2-3+H 2O (Ⅳ)亚硫酸被空气中的氧气缓慢氧化,生成强酸(硫酸),酸性增强,pH 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