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LM模型
Q=KⅡ(C+I+GP)-KⅡ·b·r 该式就是商品市场均衡时Q与r的关系式。KⅡ为支出
乘数Ⅱ。
8
宏观经济学
南开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组
第四章 双重均衡的宏观经济模型
即
r=
1 b
(C+I+GP)- 1 KⅡ·b
Q
将括号内的自主消费、自主投资和政府购买支出用 A
表示,成为总自主支出或自主支出,上式可写为
MD=MD(Q,r)
货币市场均衡的时候,我们有MS=MD,即
MS=MD(Q,r)
13
宏观经济学
南开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组
第四章 双重均衡的宏观经济模型
⒉LM曲线的几何推导
r
Ⅰ
MDA=MD(r)
r2
r1
r
Ⅳ
LM
r2
B
r1
A
O MDT
MDT2 MDT1
MDA2 MDA1
MDA O
Ⅱ MD=MD(Q)+MD(r)
在不考虑货币市场均衡机制的作用时,这些点都是 做水平运动的。
11
宏观经济学
南开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组
第四章 双重均衡的宏观经济模型
第二节 货币市场的均衡:LM曲线
人们之所以需要货币实际上是需要货币的“灵活性” 或“流动性”,即英文的Liquidity,用该词的字头L表示 对货币的需求,用Money的字头表示货币的供给,货币市 场的供求相等就是L=M。
I=I-b·r
O
I
I
图4-1 投资函数:
投资是利息率的减函数
4
宏观经济学
南开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组
第四章 双重均衡的宏观经济模型
⒉储蓄函数 在凯恩斯宏观经济
理论中,影响储蓄的关 键因素是国民收入。由 于假定价格水平不变, 所以我们可以用实际国 民收入亦即总产量Q来 代替名义国民收入NI, 储蓄函数可以表示为:
LM这一缩写所表示的意思就是货币的供求相等,也 就是货币市场达到均衡。
12
宏观经济学
南开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组
第四章 双重均衡的宏观经济模型
一、LM曲线的推导
⒈货币市场均衡
货币需求可以分解为两个部分:交易需求MDT和投机 需求MDA,其中交易需求MDT是实际国民收入Q的增函数, 而投机需求MDA是利息率r的减函数。于是:
MDT MDT2
MDT1
Q1 Q2
Q Ⅲ MDT=MD(Q)
O
MDA2 MDA1
MDA O
Q1 Q2
Q
图4-5 LM曲线的几何推导
14
宏观经济学
南开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组
第四章 双重均衡的宏观经济模型
图4-5分为Ⅰ、Ⅱ、Ⅲ、Ⅳ四个部分,说明了LM曲线的 推导过程:
第Ⅰ部分描述的是货币的投机需求,它是利息率的减 函数;第Ⅱ部分描述的是一条与横轴纵轴夹角都是45°的 直线,表明货币市场的均衡;第Ⅲ部分描述的是货币的交 易需求,它是实际国民收入的递增函数;第Ⅳ部分是推导 出来的LM曲线。
S=S+MPS·Q
S S=S+MPS·Q
O
Q
S
图4-2 储蓄函数: 储蓄是国民收入的增函数函数
5
宏观经济学
南开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组
第四章 双重均衡的宏观经济模型
⒊IS曲线的几何推导
r I=I-b·r
r1
r2
Ⅰ
r
IS
Ⅳ
r1
A
r2
B
O
I1
I2
IO
S
Ⅱ
S
S2
I=S
S2
Q1 Q2
Q
Ⅲ S=S+MPS·Q
S1
宏观经济学
南开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组
第四章 双重均衡的宏观经济模型
第四章 双重均衡的宏观经济模型 ——IS-LM模型
1
宏观经济学
南开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组
第四章 双重均衡的宏观经济模型
IS-LM模型就是既要分析商品市场均衡下 国民收入与利率关系模型,又要分析货币市场均 衡下国民收入与利率关系模型,最后把两者综合 起来描述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共同均衡即双重 均衡问题,考察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下 国民收入和利率的给。
r
IS
r1
A
C
r2
D
B
O
Q1
Q2
Q
图4-4 IS曲线与商品市场的自动均衡
10
宏观经济学
南开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组
第四章 双重均衡的宏观经济模型
⒉商品市场的自动均衡机制 在IS曲线左下方的点,都表示总需求大于总供给,
商品市场自动的均衡机制会使得这些点向右移动;IS曲 线右上方的点,都表示总需求小于总供给,商品市场自 动的均衡机制会导致这些点向左移动,直到实现商品市 场的均衡。
S1
)450
O
I1
I2
IO
Q1 Q2
Q
图4-3 IS曲线的几何推导
6
宏观经济学
南开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组
第四章 双重均衡的宏观经济模型
图4-3 分为Ⅰ、Ⅱ、Ⅲ、Ⅳ四个部分: 第Ⅰ部分描述的是投资函数,表示投资是利息率的减 函数;第Ⅱ部分描述的是一条从原点出发的45°线,表明 商品市场的均衡条件I=S;第Ⅲ部分描述的是储蓄函数, 表明储蓄是收入的递增函数;第Ⅳ部分就是推导出来的IS 曲线。 IS曲线的含义:当储蓄等于投资时,即商品市场保持 均衡时,所有不同利息率和实际国民收入的组合点。而且, IS曲线是一条向下倾斜的曲线,说明商品市场均衡时,利 息率和国民收入负相关。
3
宏观经济学
南开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组
第四章 双重均衡的宏观经济模型
⒈投资函数 利息率越高,投资者预期的投资利润就越低,他们就
更不愿意投资。投资是实际利息率的减函数:
I=I-b·r (b>0)
r
式中,r为利息率;b为 参数,用来衡量投资对 利息率的反应程度,称 为投资的利息率反应参 数,也可以近似地看作 是投资的利息率弹性。
2
宏观经济学
南开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组
第四章 双重均衡的宏观经济模型
第一节 商品市场的均衡:IS曲线
IS这一缩写所代表的含义是投资等于储蓄,即I=S。 这一公式所表示的实际上就是商品市场均衡,即商品市场 上总需求与总供给相等的状态。
一、IS曲线的推导
简单的两个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中,供求均衡条 件可以表达为C+S=C+I,两边减去消费C后,均衡公式 为:I=S,表示国民收入循环中的漏出量与注入量相等。
7
宏观经济学
南开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组
第四章 双重均衡的宏观经济模型
⒋IS曲线的数学表达式 用实际国民收入亦即总产量Q来代替名义国民收入
NI;为了简单,不考虑自主税收,假定税收函数为:NT =MT·Q。根据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有
Q=C+I+GP=C+MPC·(Q- MT·Q) +I-b·r+GP 解出均衡国民收入,得
r=
1 b
A- 1 KⅡ·b
Q
⒌IS曲线的特点 ①IS曲线具有负斜率,向右下方倾斜; ②IS曲线的斜率取决于投资函数对利息率变动的敏
感程度b,也取决于支出乘数Ⅱ 。
9
宏观经济学
南开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组
第四章 双重均衡的宏观经济模型
二、商品市场的自动均衡
⒈商品市场的不均衡状态
①IS曲线左下方的 点表示投资大于储蓄, 或者说总需求大于总供 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