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探索1、加工贸易是广东外向型经济的特色和优势加工贸易是广东外向型经济的特色和优势,是广东外贸出口的主要力量,“十五”期间,广东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突破一万亿美元,走过了一段加工贸易快速增长的阶段。
据广州海关统计,“十五”期间,广东加工贸易进出口年均增长达二成三,到二00五年,加工贸易占广东省进出口总值的六成八,占全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的四成二。
总结“十五”,可看广东加工贸易的五大亮点:1.1 大型出口企业拉动了广东省加工贸易出口快速增长。
当前,外商投资企业已成为推动广东加工贸易出口的重要力量,二00五年,广东外商投资企业出口一千三百多亿美元,占广东加工贸易出口总额的七成八。
1.2 加入WTO以后,广东通过提高吸收外资的技术含量,促进了加工贸易配套产业发展,加工贸易对国内产业的辐射、带动能力增强,使加工贸易产业链不断延伸,加工链条越来越长,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越来越高。
广东省加工贸易增值率从二00五年的百分之四十二上升至二00五年的百分之四十九。
据该省外经贸厅资料显示,二00四年,广东加工贸易出口带动国内配套产业的产值在二千亿元人民币以上。
1.3 出口商品结构优化。
近年来,广东加工贸易出口从以传统产品为主发展为以电子、通讯、信息产品等机电、高新技术产品为主。
二00五年,广东加工贸易出口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分别为一千三百亿美元和七百六十亿美元,占全省加工贸易出口的比重已分别达到七成六和四成三。
1.4 近年来,广东积极发挥东西两翼和山区的土地、劳动力以及市场资源优势,实施产业迁移。
二00五年,粤东的汕尾和梅州地区加工贸易出口增长近六成,粤西的湛江增长一成多,广东山区清远和河源地区增长七成和近五成。
1.5 近年来,逐步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如惠州的TCL、德赛,深圳的华为、中兴、康佳,顺德的美的、格兰仕、科龙电器,珠海的格力等。
这些企业大多是从加工贸易做起,实现了从OEM(贴牌加工)到ODM(委托设计生产)到OBM(自有品牌营销)的转变,如今已都拥有自己的品牌和知识产权。
在商务部二00五至二00六年度“商务部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名牌”中,广东省被列入的企业有二十九家,在全国占一成五。
这批企业已经开始“走出去”到国外投资设厂和设立研发机构,初具跨国企业雏形。
窗体顶端窗体底端寻找差距,广东加工贸易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值得关注:一是加工贸易的主体外商投资企业集中度较高;二是广东加工贸易增值率低;三是高新技术产品所占比重较低,加工贸易增值率有待提高;四是广东各区域间加工贸易发展不平衡状况仍有待改善。
2、加工贸易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分工不断发展,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大幅度增加,生产国际化日益扩大,加工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方式。
从广义上讲,加工贸易是外国的企业(通常是工业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企业)以投资方式把某些生产能力转移到东道国或者利用东道国已有的生产能力为自己加工装配产品,然后运出东道国境外销售。
这种跨越国界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成为加工贸易的显著特征。
加工贸易同国际投资及国际贸易紧密相连,体现了商品和资本交换的国际化。
从狭义上讲,加工贸易是部分国家对来料或进料加工采用海关保税监管的贸易。
由于一些发展中国家存在较多的关税或非关税壁垒,为了扩大对外贸易或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采取了对来料或进料方式进口的原材料、零部件由海关实行保税监管的办法。
狭义的加工贸易是一种比较新的现象,其特点是出口产品中所含有的进口成分比较高,出口国主要投入劳动力对进口零件进行组装。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的外贸事业长足发展,成绩显著,外贸增长迅速,外贸增长率领先于国民经济增长率,按出口贸易额计算,已排到世界第3位,这和加工贸易在我国的蓬勃发展是分不开的。
日益壮大的加工贸易已经在我过的国民经济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2.1 目前加工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我国的加工贸易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而发展的,是我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硕果。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对外贸易进出口额,1986年为738.4亿美元,1995年达到2808.5亿美元,2003年更是达到6207.9亿美元,已占国民经济总量的49.62%。
实践证明对外贸易在我国GDP中的地位日益增强。
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对外开放的政策后,加工贸易在我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到1996年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在我国进出口总额中首次过半。
2002年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3021.7亿美元,比同期增长25.2%,高出全国贸易总体增长速度3.4%,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48.7%。
其中加工贸易出口1799.4亿美元,增长22%,进口1222.3亿美元,增长30.1%。
累计实现贸易顺差577.1亿美元。
(见表)表:加工贸易额与对外贸易额比较年份 对外贸易进出总额(亿美元) 加工贸易进口额(亿美元) 比重(%) 1987 826.5 191.85 23.2 1990 1154.4 441.91 38.2 1993 1957.1 806.17 41.2 1996 2899 165 50.6 1999 3606.5 1844.6 51.1 2002 6207.9 3021.6 48.7 资料来源:《中国对外贸易统计年鉴(2003年)》2.2 加工贸易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1)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近年来,加工贸易在开拓国际市场、利用海外需求带动国内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1997年我国加工贸易拉动GDP增长约0.84个百分点,2000年1月至6月,加工贸易净出口194亿美元,占同期GDP增加值的4.1%。
今后,加工贸易的稳定发展仍将会对即期的经济增长继续发挥与目前水平相近的拉动作用。
2)推动了国内配套产业的发展加工贸易带动了国民经济的配套发展。
由于加工技术和国内原材料的限制,加工贸易最初涉及的国内加工装配业务,技术比较简单。
外商投资企业通过追加投资开办产品配套厂或车间,实现产品配件和工艺的配套成龙。
提高了产品本地化的程度和自产比例。
以家电、办公设备加工贸易为例,其所用零部件有70%至80%属于境内加工贸易配套产品。
另外,外商投资企业进料出口中,附加值高的产品比例大幅度提高,使其对国内配套需求的带动作用也明显增强。
外商投资企业进料加工出口一直大于进口,且出口与进口的差值逐年大幅度增加。
3)促进了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进步由于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兴起,国际产业升级与转移步伐加快,发达国家正在将大量成熟的中间性技术乃至某些高新技术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我国政府审时度势,通过完善加工贸易政策,紧紧抓住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性大机遇,大大加快了我国总体产业升级以及工业现代化的进程。
随着我国制造业、加工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加工贸易出口产品已从纺织、轻工制成品为主转变为以机电出口为主。
2.3 加工贸易是利用外资的重要内容当前,国际经济贸易领域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贸易和投资是连成一广东省加工贸易经济转型升级分析马卫国唐振龙广东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现代服务与管理系广东中山 528437【摘 要】加工贸易经济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而不断壮大,自1996年以来,加工贸易在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中一直占据半壁江山。
目前加工贸易涉及到我国绝大部分产业,在拉动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推动国内配套产业发展、促进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利用内外资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是,在加工贸易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造成我国外贸依存度过高,冲击了国内相关原料工业的发展,加剧了国际间贸易摩擦和加工贸易带来的走私问题等都给国民经济带来了负面影响。
本文分析了我国加工贸易的现状及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广东省加工贸易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从政府角度探讨了推进广东加工贸易尽快转型升级的方向。
【关键词】加工贸易 地位作用 转型升级体、不可分割的。
应当看到,我国加工贸易已不仅仅是一种贸易行为,更重要的是它与利用外资相联系,是我国参与国际化生产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制定加工贸易政策的初衷是为了扩大对外开放和利用外资,事实证明这一政策是正确的,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分析,从事加工贸易的外商投资企业已成为我国加工贸易的主力军。
2.4 增加就业,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我国的加工贸易项目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外商在我国开展加工贸易也正是看中了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成本低廉的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地区通过开展加工贸易,不仅使当地的大量劳动力得到安排,而且还从内地接收了许多劳动力,为增加就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开展加工贸易30多年,加工贸易企业为我国培养了成千上万的外向型管理人才和技术管理人员。
通过加工贸易,提高了从业人员的素质,丰富了企业管理经验,尤其是通过开展加工贸易业务,把原来的许多青年农民培养成了具备生产经营能力的工人,他们回乡后,利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又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3、加工贸易带来的不利影响第一,加工贸易的发展造成我国外贸依存度过高的现状,致使我国外贸出口缺乏持续增长的潜力。
当前我国外贸依存度非常高,形成这一状况的原因之一就是我国传统加工贸易是典型的大进大出模式,并且这种传统的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
近年来我国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中,相当大的成分是由进出口数量扩张构成的,这是一种相当危险的局面。
在推进市场开放和贸易投资自由化的过程中,中国经济以及出口本身很难承受国际经济波动的冲击而保持稳定增长。
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据绝对地位,是我国对外贸易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工贸易发展的优劣决定着我国整个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
我国的加工贸易仍处于传统发展阶段,发展水平较低,技术含量不高,尤其是加工贸易出口的产品仍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低下,导致我国整个对外贸易出口缺乏增长潜力,发展后劲不足。
第二,冲击了国内相关原料工业的发展,不利于带动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
传统加工贸易的最突出特点就是两头在外和大进大出,因此传统加工贸易的大规模发展,必然要大量进口原料,这给我国国内相关原料工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使原材料工业的发展受到阻碍。
而一国的原材料工业是整个工业的基础,原材料工业的落后将最终损害整个工业的发展,这是一个十分重大的问题。
第三,加剧国际间的贸易摩擦。
当前传统加工贸易的发展已成为造成我国与发达国家贸易摩擦的主要因素之一。
这里面主要的原因是:按照国际原产地的统计原则,加工贸易中大量为其它国家和地区加工的产品再出口,扩大了统计上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不平衡,增加了贸易摩擦,据海关统计,我国加工贸易进口料件和出口成品约70%是通过香港地区成交,由香港转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