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颅脑常见疾病CT诊断(最新课件)
颅脑常见疾病CT诊断(最新课件)
致。CT表现取决于最近一次出血至影像学检查的间隔时间。
2020-11-19
34
急性硬膜下血肿
2020-11-19
35
急性硬膜下血肿
2020-11-19
36
慢性硬膜下血肿
2020-11-19
37
慢性硬膜下血肿
2020-11-19
38
脑内血肿
• 以急性多见,常位于额、颞区,一侧或两侧,单发或多发 • CT上呈高密度影,边缘多不整齐,血肿周围有脑水肿,病侧侧脑室受压变形中线结构移
42
颅内肿瘤
颅内肿瘤为神经外科常见病,分原发和继发二类, 原发性颅内肿瘤
肿瘤发生于脑组织、脑膜、脑神经、垂体、血管和残余胚胎组织。年发病率7.8-12.5/10万人。 男性略多于女性,幕上多于幕下。 继发性颅内肿瘤
其他部位恶性肿瘤转移或侵入颅内,以肺癌脑转移最多见,主要经血流到颅内。
梗死 • 部分脑梗死增强扫描时呈斑点状或脑回样强化
2020-11-19
10
腔隙性梗死
2020-11-19
11
大脑中动脉梗死 • 梗死6小时内,左顶叶脑沟显示不清。
• 梗死24小时后,左顶叶大片状低密度灶。
2020-11-19
12
大脑中动脉梗死
2020-11-19
13
脑出血 常继发于动脉硬化、高血压、动脉瘤和血管畸形等,出血性疾病、外伤和肿瘤等亦可继发脑出血。 发生率顺序: 基底节---丘脑---脑干---小脑---皮质下脑白质
2020-11-19
14
右侧基底节区出血
2020-11-19
15
丘脑出血
2020-11-19
16
脑室出血 • 脑室出血铸形
• 脑室引流10天后
2020-11-19
17
2020-11-19
脑干出血
18
右侧小脑半球出血破入脑室
2020-11-19
19
脑出血的演变
• 急性期血肿呈密度均匀、边界清晰的高密度影。CT值可达80Hu。此为血液凝固、血清吸收、细胞堆积所致 • 发病后数天,血肿开始溶解吸收,血肿边缘密度降低,边界由清晰转为模糊。3~4周后,可转为等密度。脑
2020-11-19
31
硬膜外血肿
2020-11-10-11-19
33
硬膜下血肿
• 分为急性硬膜下血肿和慢性血肿血肿。 • 急性硬膜下血肿分为三期: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血肿发生颅脑外伤后,CT表现为大脑半球凸面颅
骨内板下的新月形或半月形高密度影。以额顶部为最常见,可跨颅缝,但不越过中线。 • 慢性硬膜下血肿 好发于50岁以上老人,可无外伤史或轻微外伤史。是由于静脉血缓慢渗出到硬膜下间隙所
蝶窦顶 部层面
3
额叶直回 海马 脚间池
下丘
2020-11-19
四叠体池
小脑蚓
外侧裂池 颞叶
中脑大脑脚 侧脑室下角 环池
鞍上池 层面
枕叶
4
纵隔裂
尾状核头 第三脑室
上丘
松果体 (钙 化)
2020-11-19
额叶
侧脑室前角 外侧裂池
岛叶 丘脑
第三脑 室下部 层面
枕叶
侧脑室后角
四叠体池
5
尾状核头部 外侧裂池
29
硬膜外血肿
• 主要见于外伤,常见部分为颞部,通常是由于脑膜中动脉撕裂所致。 • 成人约64%-93%合并颅骨骨折。 • 儿童无颅骨骨折的硬膜外血肿常见。 • 一般不跨颅缝,可与硬膜下血肿区别。 • CT表现为颅内板下方双凸形的高密度影,边缘清晰而锐利,脑室受压变形。
2020-11-19
30
硬膜外血肿
颅脑常见疾病的CT诊断
2020-11-19
1
一 颅脑基本解剖 二 常见疾病
(1)脑血管病 (2)颅脑外伤 (3)颅内肿瘤性病变 (4)颅内感染性病变、
2020-11-19
2
筛窦 蝶窦 基底动脉 桥脑
乙状窦
小脑中脚
2020-11-19
小脑延髓池
视神经 海绵窦
颞叶 桥小脑角池 第四脑室
小脑蚓
小脑半球
化影。较大动脉瘤呈圆形或类圆形等密度或稍高密度影,边界清晰 • 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
2020-11-19
25
动脉瘤
2020-11-19
26
动脉瘤
2020-11-19
27
鞍旁动脉瘤
2020-11-19
28
颅脑外伤
• 硬膜外血肿 • 硬膜下血肿 • 脑内血肿 • 弥漫性轴索损伤
2020-11-19
室内血肿则吸收较快 • 血肿吸收期,其周围可有毛细血管和神经胶质细胞增生而形成略高密度的包膜,可呈环形强化,可出现“牛
眼征”
2020-11-19
20
脑出血的演变
• 几个月后,小血肿CT上可看不到痕迹,较大的血肿则可形成边界清晰的近水样密度的囊腔 • 血肿周围的脑水肿也呈动态改变,开始时水肿为薄薄的一层,2~3周时最宽,此可能为溶解的血肿边缘与脑
位
2020-11-19
39
脑挫裂伤
• 常发生于着力部位及其附近和对冲部位。脑挫伤呈低密度区,边缘不清 • 脑挫裂伤则表现为在低密度区中散在分布有点状和小片状高密度出血灶,病变
广泛者可伴有脑室受压变形
2020-11-19
40
脑挫裂伤
2020-11-19
41
外伤性气颅
2020-11-19
颅骨骨折 头皮异物
水肿合在一起而致。脑水肿于第三周后开始减退。与血肿和水肿有关的占位效应,也呈同样的动态过程, 发病后2~3周达高峰,其后逐渐减轻
2020-11-19
21
脑出血的演变过程
2020-11-19
22
脑出血软化灶
2020-11-19
23
蛛网膜下腔出血
2020-11-19
24
动脉瘤
• 是颅内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多发生于脑底动脉环,形态如囊状,大小不一 • 平扫:较小的动脉瘤一般无阳性发现,但如瘤壁或瘤内血栓机化伴有钙质沉着时,则可见高密度的钙
2020-11-19
大脑镰 额叶 顶叶
额上回
额中回
中央前沟 中央前回 中央沟 中央后回 中央后沟
上矢状窦
半卵 圆区 上部 层面
8
2020-11-19
脑血管病 脑梗死 脑出血 动脉瘤
9
脑梗死
• 可为广泛性或局限性。常在发病24小时后,呈现为低密度区 • 其形态和大小取决于受累血管的大小和部位 • 深部动脉受累时,呈现为内囊、基底节区小片状低密度灶。直径小于15mm的病灶称为腔隙性
穹窿部 丘脑
侧脑室三角区 脉络丛
2020-11-19
额叶 枕叶
大脑镰
胼胝体膝部 侧脑室前角 透明隔 内囊前肢 内囊后肢 室间孔
中间帆池
视辐射
第三脑 室上部 层面
6
大脑镰 胼胝体膝部
纵裂池
尾状核体部
额叶
透明隔
颞叶
放射冠
侧脑室 体部层 面
胼胝体压部
2020-11-19
枕叶
侧脑室体部
上矢状窦
7
放射冠 中央旁小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