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阑尾炎的影像诊断

阑尾炎的影像诊断

阑尾炎影像学诊断
放射科李清福2017-3-20
解剖阑尾是位于盲肠尖端内后侧,为回盲瓣下约2.5cm处的一条盲管。

一般长约5~7cm,直径约0.5cm,其腔甚窄仅0.2~0.3cm,但其变异较大。

其组织结构类似于结肠,黏膜为结肠型上皮,肌层在某些部位可以缺如。

阑尾的X线检查包括腹部平片、钡餐检查及钡灌肠,对阑尾病变有一定的显示,而CT 检查对阑尾疾病的诊断有重要的作用。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约占普通外科住院患者的10%~15%。

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以10~40岁者居多。

大部分依据典型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可确诊。

部分不典型者难以明确诊断,或伴有并发症,或须与其他急腹症进行鉴别者,需行影像学检查,CT是其中最具价值的影像检查手段。

【临床与病理】急性阑尾炎依其病理表现为单纯性、化脓性和坏疽性三种类型。

单纯性者表现阑尾充血、水肿和增粗,腔内为脓性黏液;化脓性阑尾炎表现充血进一步加重,表面有脓性分泌物,并出现腔内积脓,可发生局限性坏死和穿孔;坏疽性者阑尾广泛坏死而呈灰黑色,腔内压力大、易发生穿孔。

急性阑尾炎穿孔后可形成阑尾周围脓肿(periappendiceal abscess),脓肿可在右下髂窝或在盆腔内,但当阑尾位置异常或其长度较长时,脓肿可在腹腔的任何部位。

临床上,典型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并反跳痛,恶心、呕吐,发热和血的中性粒细胞增高。

【影像学表现】X线:平片上,由于炎性浸润,阑尾区局限性密度增高;偶可见到阑尾钙化粪石影,但粪石也可见于无症状阑尾中;阑尾周围形成脓肿时表现为软组织肿块,其内可见小气泡影或在立位时有液平面,钡餐造影邻近肠管有激惹痉挛、外压表现。

反射性肠淤积征象:阑尾附近回肠扩张充气,伴有小液平。

盲肠挛缩征象:由于炎症刺激收缩,盲肠区局部无气。

腹膜刺激征象:右侧腹脂线及右侧腰大肌边缘模糊,脊柱可向右侧弯。

气腹征象:大部分阑尾穿孔没有游离气体,仅有少数出现膈下少量游离气体。

CT:常规CT不易显示阑
MSCT对阑尾的显
(直
>6mm),阑尾壁增厚、腔
(图1)。

后者表现为中心为液体密度的团块影,壁厚而边界不清,可出现液气平面。

阑尾脓肿、肠腔外气体、肠腔外阑尾粪石以及增强扫描时阑尾壁缺损是诊断阑尾穿孔的特征性征象,但如无上述征象,并不能排除阑尾穿孔。

慢性阑尾炎可由急性阑尾炎转化而来,也可由于阑尾粪石、异物、寄生虫等引起管腔梗阻与刺激而导致阑尾的慢性炎症。

【临床与病理】本病的病理变化为阑尾壁纤维肉芽组织增生,使之增厚,阑尾腔不规则局部或全长狭窄,阑尾因周围粘连而扭曲等。

主要的临床症状为右下腹痛,呈间歇性或持续性,少数可伴有消化功能障碍,如消化不良、腹胀恶心,发作时可有右下腹局限性压痛。

【影像学表现】
X线:透视下表现阑尾处有局限性固定性压痛,且随着推移阑尾,压痛点也随其移位。

造影检查时,阑尾显影不全或变形扭曲也较为常见,此外也常可见到阑尾与盲肠、回肠末端的粘连现象。

本病的征象较多,但不能仅靠某一征象进行诊断,而应密切结合临床病史与体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