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炼字课件
*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早梅》齐己)
数量词
ⅰ叠韵词 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者起强调作用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
ⅱ拟声词 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因为其出现频率很高,特单列 一条。作用: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李煜)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之炼字篇
趣味思考
轻风( )细柳
淡月( )梅花
• 苏东坡: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 黄庭坚: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苏小妹: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轻风”徐来,“细柳”动态不显, 唯有“扶”字才恰到好处,与“轻”、 “细”相宜,显得和谐,并且又把风 人格化了,形象地描绘出轻风徐来, 柳枝拂然的柔态,给人以一种柔美之 感。 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满大地,梅花自然 就没有白天那么显眼。在月光照映下, 也就黯然失色了,一个“失”字,勾 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
题型分析
回忆设题形式: 1、对某字进行赏析或简析某字的表达效果; 2、诗中的某字,有的版本作另一字,你认为 哪个更好,为什么; 3、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4、诗中(某一联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个字, 请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诗句,回答问题。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何为炼字
• 所谓炼字,就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在用字遣 词时进行精细的锤炼推敲和创造性的搭配,使所 用的字词获得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 表达效果。这种对字词进行艺术化加工的方法, 就叫做炼字。
• 炼字可以使“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 新,朴字见色(沈德潜) 。”
•
炼字的原则:字不离句,句不离篇。
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杜甫《旅夜书怀》“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苏轼《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 绿水人家绕。”
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动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凉州词》 王之涣)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杜甫)
形容词
*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州。(《咸阳城 西楼晚眺》许诨)
——选自宋祁《木兰花》 注:縠[hú]皱,绉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提问】 “红杏枝头春意闹”是千古名句,
有人说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请说说你
的理解。
(步骤一)1、解释字义。
答题步骤
闹,本指热闹,此处指春意盎然。
(步骤二)2、描述诗句。
红杏的枝头,开满了绚烂的花朵。 (步骤三)3、点出技巧,阐述效果(艺术效果、
真题示例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 孤灯隔远汀。
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
【答案】“穿”在文中有“穿行”之意,“数”即“数 数”。诗人独自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行,又坐在林中 百无聊赖地数起了流萤。“穿”字形象的传达出诗人孤 独、徘徊的情绪,“数”字传神地描绘出诗人苦闷无聊 的心境。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快哉亭
陈师道
城与清江曲,采流乱石间。
夕阳初隐地。暮霭已依山。
度鸟欲何向? 奔云亦自闲。
登临兴不尽,稚子故须还。
第二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 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答:“隐”“依”。隐,隐没;依,依傍。二字在这里 运用的是拟人(或“比拟”)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 绘出落日刚刚隐没于地平线下,暮霭便依傍着山峦升起的 景象,富有情趣。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春日即事
李弥逊①(宋)
小雨丝丝欲网春, 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 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 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
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思考: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参考答案】
“网”有“网住”的意思(解释)。作者由丝 丝小雨想到了用丝织成的网;由落花想到是暮春, 再由丝网和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 运用想象、拟人(暗含比喻)的手法(表达技巧), 非常生动、新奇的写出了作者对春天的依依不舍 之情(情感)。
• 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 卢延让: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 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 袁枚: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
学习目标: 1、学会判断诗歌中的关键字词 2、掌握诗歌炼字题型的答题技巧 学习重点、难点: 掌握诗歌炼字题型的答题技巧
思考:
古代诗人一般都注重 在哪些字上下功夫呢?也 就是说诗人炼字,大多锤炼 哪一类的词语?
课堂小结
一、炼字类型:
动词、形容词、数词、叠词、拟声词
二、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释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描景象,摹情态
3、点出该字所用手法、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 怎样的感情或在整体上看表达技巧的作用。
——明手法,点情境/表感情/谈作用
表意效果)
作者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花满枝头充满生机 的景象,以动写静,把无声的姿态描摹得好像有声 音,在视觉里获得听觉的感受。表现了作者对春天 的喜爱之情。
答题步骤:
第一步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释含义) 第二步 展开联想和想象,把该字放入到句中描 述景象。(描景象) 第三步 点出该字修辞手法,如词类活用、拟人、 通感、化静为动等,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者表达了 怎样的感情或在整体上有怎样的表达效果。(明手 法、点情境/表感情/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