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书愤》优质课件

《书愤》优质课件


岳 飞 文天祥 辛弃疾 ( 陆游 )?
诗界千年靡靡风, 兵魂销尽国魂空。 集中什九从军乐, 亘古男儿一放翁!
——梁启超《读陆放翁集》
知人论世
陆游: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山阴 人。 诗作今存九千多首,内容丰富,主要表现 渴望收复失地的爱国热情,风格雄浑豪放。(或 闲适细腻)主要作品有《游山西村》、《书愤》、 《临安春雨初霁》、《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钗头凤》 、《示儿》等。其中,词作《钗头 凤》和诗作《示儿》最能反映陆游一生的际遇。
• • • •
陆游称道《出师表》的诗句: “《出师》一表千载无”——《游诸葛武侯书台》 “一表何人继《出师》”——《七十二岁吟》 “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感秋》
空:徒劳的,白白的。 “空”字,流露出作者自许塞 上长城、满腔报国热忱却仍 马齿徒增、报国无门的深重 的怅惘与悲愤。 •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诸葛亮的《出师表》名传后世,令后人 敬仰。千古以来,有谁能和他相比呢? “书”:对诸葛亮的羡慕,敬佩。抒 发自己渴望建功立业之愿,对统治阶 层文恬武嬉苟且偷安的悲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 ⑤________________ 铁马秋风大散关 。 ⑥楼船夜雪瓜洲渡,________________ 镜中衰鬓已先斑 。 ⑦塞上长城空自许,________________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⑧________________
宋朝爱国诗人
一、按规律填空,并说明原因。
嘉定二年,85岁的老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 中原”的遗恨,赍志而殁。临终前念兹在兹的仍是北 伐和收复失地。
钗头凤
红酥手,黄縢 酒,满城春色宫墙 柳。东风恶,欢情 薄 。一怀愁绪,几 年离索。错!错! 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 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 书难托。莫!莫!莫!
钗头凤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 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 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书愤》
配人教版
3.词语解释
语文
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空 ①映阶碧草自 春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白白地 ②隔叶黄鹂空 好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多次地烦劳 ③三顾频烦 天下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这里泛指包括诗人自己在内的追怀 ④长使英 雄 泪 满 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诸葛亮的有志之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收复失地的豪情壮志犹如山岳 ⑤中原北望气如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指陆游主张抗金的抱负不能实现 ⑥塞上长城空自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名传后世 ⑦出师一表真名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可以相提并论 ⑧千载谁堪伯仲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豪情壮志,意气风发、以身许国、 横刀跃马的爱国志士形象。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我曾以“塞上长城”自比(自诩, 自夸),现在已是鬓发斑白、年老体衰。 “书” :抒发年事已高、壮志未酬之情
注:南朝时名将檀[tán]道济曾自称为“万 里长城”。皇帝要杀他,他说:“自毁汝万 里长城。”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他曾有过美 丽的爱情,但 最终将爱情的 玫瑰丢落风中。
书 愤
——陆游


• 书: 书写 • 愤: 愤懑,悲愤
奏、感情基调的把握!
早岁那知世事艰:“那”读上声调,“那知”重读。 中原北望气如山:读出高山巍巍耸立之势。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语速稍快,语调激昂,显其豪壮。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句中“空”要重读,“已先斑”处 读降调,整句语调低沉,显其沉郁。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真名世”“谁 堪”重读,结句降调。
思考: 1、标题是“书愤”,文中哪里 体现出作者的愤怒之情呢? 2、作者究竟因何而“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翻译:早年不懂世事的艰难。想 当年 ,我遥望着被金人占领的北方,收 复失地的豪情壮志有如山岳。
“书”:抒发早年恢复中原之志
“世事艰”,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艰 难坎坷,因主战而受排挤迫害。从章 法上说,点了诗题中的“愤”字。

示儿(85岁)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生当北宋危亡之际,金兵大举入侵,中原沦 陷的时代,那时南宋当局偏安江南一隅,不思北伐。 少年时陆游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 志向。中年时,陆游由朝廷任命赴前线参加抗金斗争 在政治斗争中,陆游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 击,两度因力主抗金而被罢职。晚年退居家乡,但收 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
配人教版
语文
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4.课内名句
锦官城外柏森森 。 ①丞相祠堂何处寻?__________________ 隔叶黄鹂空好音 。 ②映阶碧草自春色,__________________ 两朝开济老臣心 ③三顾频烦天下计,__________________ 。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④________________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翻译:二十多年前,我(在瓜洲做通 判时,)与朝廷军队一起在雪夜里驾驶着 高大的战船在瓜洲大败渡江南下的敌军, 第二年,朝廷军队骑着勇猛的战马,赶走 了敌人,收复了大散关。
“书”:叙两次抗金胜利之役,渴望 北伐收复中原,“愤”朝廷不复当 年勇
前两联叙事,追忆了青壮年时期的豪情壮 举,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