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加州电力体制改革和电力供求现状2001-12-19
2000年夏天以来,美国加州出现了电力供应和电力企业的财务危机。
加州已于2001年1月开始在全州范围内实行轮流停电;太平洋天然气和电力公司、南加州爱迪逊两家大型电力企业亏损约90亿美元,股票大跌,频临破产,造成该地区政治、经济和社会的不稳定。
针对目前加州这场电力危机,美国国内存在着两种不同看法。
一种观点认为,这一危机是因为电力改革的失误。
其理由是,在开放的批发市场上,加州的电力供应企业利用异常气候引起需求增加的机会,操纵电价,从中牟取暴利。
因此,呼吁重新管制电力市场,以保护消费者利益。
另一种观点认为,这场危机是由加州电力规制的弊端造成的,呼吁进一步推动改革,用市场经济杠杆来调节电力供求之间的不平衡。
我国正处在电力改革的方案设计阶段,认真分析和总结加州电力危机的经验教训,将有利于提高我们的改革效率。
90年代初开始,美国能源管制委员会决定对电力系统进行改革。
1996年,加州作为第一批试点,开始了电力体制改革。
(一) 放松规制和重组措施
加州的电力改革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限制垄断企业的市场力量,实行输电、发电和销售功能分离。
根据美国的法律,电力企业被分为两类:公共事业企业(Utility)和非公共事业企业(Nonutility)。
公共事业企业是指从事发电、输电或批发电力和配电业务的企业。
非公共事业企业主要是指利用工业废气和小规模的独立发电企业。
为了限制企业的市场垄断力量,加州电力改革重点对三家一体化经营的投资者所有的公共事业电力企业(简称IOUs)—太平洋天然气和电力公司、南加州爱迪逊公司、圣地亚哥天然气和电力公司实行功能分离。
主要步骤是,电网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要求三家IOUs将电网交由电网调度员(CAISO)运营管理,保留其对电网资产的所有权;要求IOUs出售部分发电资产,加州公共事业电力企业的发电量占市场的比例由1996年的55%降至1999年的15%(黄玮,“从加利福尼亚电力危机看美国电力工业现状”,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司调研报告。
);要求三家IOUs在电力交换市场上买卖电力,把自己发出的电拿到交换市场上出售,然后再从电力市场上购电销售给消费者。
二是建立独立的输电代理机构和电力交换市场。
为了控制自然垄断环节和一
体化经营企业的垄断力量,加州设立了独立电网调度员(CAISO)和电力交换所(PX)。
CAISO是一个独立的非盈利性机构,管理了加州75%的高压输电网络。
其主要作用是保证各种发电企业出售的电力都能够公平地通过高压电网输送;同时还负责电网运行控制和实时电力市场管理,负责输电系统的规划、控制和安全运行等。
CAISO不属于任何一个电力公司,也不拥有任何设备,输电线、变电站仍属于原公司所有,并由原电力公司负责维护。
由于输电网络具有自然垄断性,法律要求IOUs将电网交给CAISO经营管理。
电力交换所是构成电力交易市场的一个重要机构,电力交换所采取公开报价的方式,其主要作用是保证价格信息公开化,为各类发电企业竞争报价创造条件。
加州法律要求几家大型IOUs在电力交换所买卖电力,其他发电企业也可以在PX 上买卖电力。
PX的价格是以小时计算的。
三是开放批发市场。
从1998年3月开始,加州开放电力批发市场,取消对趸售价格的限制,实行竞价上网;消费者也可以选择自己的电力供应商,其中2%的居民和32%的企业改换了电力供应商。
加州的批发销售企业主要是三家大型IOUs,其中太平洋天然气和电力公司与南加州爱迪逊公司就为加州3/4的人口提供服务;还有24家电力服务供应商(ESP)的销售量仅占电力销售的10%。
配电网仍然是垄断经营,由IOUs或公共所有的地区性配电公司运营,主要任务是保证将电力输送到用户。
(二)加州电力市场的规制框架
美国的电力市场管制较为复杂,根据发电、输电、配电和售电的特点,由多家联邦和州规制机构参与管理。
输电环节是垄断经营,受到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规制。
美国联邦能源管制委员会负责跨州输电交易的管理,包括批准输电线使用费用;对地区输电组织(RTO)或独立电网调度员(ISO)有管辖权。
加州的公共事业委员会负责批准州内输电线路的选址和输电收费标准。
加州的输电费以成本为基础定价,允许回收运输和转换成本。
配电系统是包括从变电站到用户电表的一整套分配系统,具有自然垄断的特点,长期以来没有引入市场竞争,一直处于管制状态。
加州公共事业委员会负责对配电环节的监管。
放松发电领域管制以来,加州还保留了对发电、输电和售电的部分规制。
发电领域的进入规制主要是环境保护方面的限制。
联邦能源管制委员会负责发放水电站许可证;加州公共事业委员会负责批准州内电站厂址和制订州电站环保标准;环保局负责实施“清洁空气法”的条款,制订火电站的排放标准和监督排放量。
由于加州的环境保护标准较高,因此排放收费较高,并要求大部分发电企业将燃油和天然气的两用机组改为单独用天然气的发电机组。
在放开批发价格的同时,为防止零售价格波动,以保证消费者利益,加州政府制定了零售价格上限;为促进竞争,禁止IOUs的电力批发企业与发电商签订长期购电合同,只允许它们在交易所以小时和天为单位进行电力的批发买卖。
价格上限的具体确定是电力企业与政府讨价还价的结果。
由于政府要求IOUs进行重组和放开批发价格,电力企业要求政府允许其在电价中回收部分因引入竞争带来的转换成本。
因此,经过企业和政府协商,确定价格上限,以保证企业在一定周期内回收一部分转换成本。
(三)加州电力供求状况
加州是美国人口第一大州,其电力供求有以下特点。
一是电力供应能力不足。
进入90年代以来,新经济的发展、人口膨胀、家用电器特别是计算机与互联网的普及,使得用电需求剧增。
加州电力产业界在几年前就预见到该地区电力与经济发展不平衡,提出要新建25个电站(容量15,500兆瓦,约是已有容量的1/3)的计划,但由于选址、发放执照和环保等缘故,州政府仅批准了5个机组(黄玮,“从加利福尼亚电力危机看美国电力工业现状”,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司调研报告。
)。
结果在几年间,电力需求增加了11%,而发电能力却下降了2%(美国能源部能源信息管理局(EIA),“California's Electricity
Situation-briefing for the staff of the U.S.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Feb. 9, 2001.)。
二是输电线路不足。
加州本身电力不足,需要从外州大量购入电力,约占总需求的25%。
加州电网与相邻地区电网的联接比较弱,制约了从外州购入电力。
加州内部的电网建设也滞后于电力需求的增加,当供电需求急剧增加时,该地区电压下降或断电的可能性明显增大。
三是电厂老龄化。
目前,加州有3000多个各种机组,其中55%的运行时间都
超过了30年,旧金山地区的机组的投产时间更长(黄玮,“从加利福尼亚电力危机看美国电力工业现状”,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司调研报告。
),已经退役或计划退役的机组约1万兆瓦(美国能源部能源信息管理局(EIA),“California's Electricity Situation-briefing for the staff of the U.S. House of
Re presentatives”, Feb.9, 2001.)。
四是电力结构比较单一。
加州的水电比例较低,近20年来,没有新的煤电站和核电站建成。
为了提高环境保护的标准,加州政府要求大部分发电企业将油气两用发电机组改为单一的天燃气机组,州内油气两用发电机组的比例由55%降到5%。
因此,加州发电对天然气的依赖程度较高。
作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吕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