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角(2)

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角(2)

《4.3角(2)》教学案
授课时间:2016.12.1 授课班级:2019届4班
授课地点:四楼多媒体教室授课老师:郑文钊
教学目标:
1、巩固用叠合方法比较两个角的大小,会用“=”、“<”、“>”表示两个角的大小关系;
2、了解角的和、差、倍、分,会用图形和符号语言表示角的和、差、倍、分关系;
3、理解角的平分线的概念。

培养学生用类比的学习方法和数形结合的能力。

4、熟练应用图形分析角的和与差以及准确表达角平分线的三种关系式,能够为以后的证明做好准备. 通过类比学习,体会数学学习的智慧美、图形的对称美.
教材分析:
1、学习内容分析:本节教学的重点是角的大小比较,角平分线的意义,两个角的和、差、倍、分的意义.难点是空间观念,几何识图能力的培养.角的比较的相关知识是进一步学习角的度量和画法,以及进一步研究平面几何图形的基础.
( 1)﹒角的大小的比较有两种方法:
①重合法:即把要比较的两个角的顶点和一条边重合,再比较另一条边的位置;
②度量法;即比较两个角的度数.两种方法的比较结果是一致的.
(2).利用比较角大小的上述两种方法,就可以画出角的和、差、倍、分,并进而比较角的和、差、倍、分的大小.
(3).对于角平分线的概念,要注意以下两点:①它是角的内部的一条射线,并且是一条特殊的射线,它把角分成了相等的两部分.②要掌握角平分线的数学表达式(4).在比较角的大小时,应注意角的大小只与开口的大小有关,而与角的边画出部分的长短无关.这是因为角的边是射线而非线段.若用射线旋转成角的定义,也可以说转得较多的角较大.
2、教学重点及难点
⑴重点:角的大小比较,角平分线的意义,两个角的和、差、倍、分的意义。

⑵难点:角平分线的几何语言的表达方式的选择,空间观念,几何识图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直观演示验证法自主、合作、探究式
2、教学手段:借助于多媒体课件演示及学生动手操作确认发现新知。

教学流程设计:
一、复习引入:
练习1
练习2.
二、预习成果展示:(小组合作)
1.比较两角大小的方法:①重合法;②度量法(正确使用量角器)
注意:角的大小只与开口的大小有关,而与角的边画出部分的长短无关.
练习:
2.角的分类:
练习:
3.角平分线:
(1)、角平分线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注意:它是角的内部的一条射线,并且是一条特殊的射线,它把角分成了相等的两角.
(3)、数学符号语言:
三、角的加减运算:
方法归纳:利用等式性质1(叠加减法)
四、典例讲析:
练习:
注意:1.数形结合;2.分类讨论
120,且他们的度数之比是2:1,则这两个角的度数分别是多少?例2.已知两角和
方法归纳:方程思想
练习:
归纳:设而不求,整体思想
练习:
变式训练:
五、课堂小结:
1、角的大小比较方法:度量法,叠合法
2、角平分线
3、角的加减运算
六、课堂练习:1.完善学案; 2.练习《金典训练》 七、布置作业:《金典训练》8584P P。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