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乙醇教学设计

乙醇教学设计

教学策略设计
本节可能用到的主要教学策略有:
(1)问题创设:有关酒的诗句、酒的文化、乙醇的用途。
(2)内容呈现:观察样本、实验探究、表格、图片、乙醇结构模型等。
(3)方法手段:探究、假设、讲授、讨论、模型、类比、归纳、查阅资料、科学抽象、思考与交流等。
(4)评价反馈:练习、写论文、师生生生交流等。
形成性练习
引出课题
由乙醇用途引入到本节课的知识中。
认识乙醇物理性质
降低难度
教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认识乙醇的性质、
引发学生思考乙醇的结构
模型准备,认识乙醇的结构,引导学生由结构认识物质性质。
准备实验仪器,做好学生分组,学习化学性质。
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并进一步内化。
旨在复习学生对乙醇知识的掌握,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min
语文课本
网络下载
实验
模型
实验
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其它。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其它.
组织学生总结本节知识
要求写一篇有关乙醇的论文
学生背诵唐诗
阅读学案材料
观察乙醇
学生回答乙醇的组成
比较讨论,做出假设乙醇有怎样的分子结构
注意观察现象,比较钠与水反应现象
由讨论,分析比较、模型在大脑中建立乙醇分子结构模型
自主探究乙醇的催化氧化
交流乙醇用途、喝酒的危害。
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提倡从三个维度。
课后完成论文
A.氢气B.甲烷C.酒精D.木炭
形成性评价
(1)、绝大多数学生对该部分知识都能做出,也有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做题比较困难。
(2)、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对钠与乙醇和水的比较较为困难,教师在课堂中引导不够,对个别的性质总结没有及时的书写在黑板上。
(3)、在作业中发现学生对乙醇催化氧化的性质掌握不是很好,有待进一步加强。
实验验证、
比较现象
建立模型
实验探究
交流
总结
作业
教师引导背诵唐诗
教师展示课件
提问:1、乙醇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发展前景?2、物质性质决定用途
展示乙醇
引导学生回忆乙醇的组成,要求学生有资料谈论分子结构。
教师做课本乙醇与钠反应的演示实验
展示分子结构模型,引导学生分析比较
教师强调实验注意事项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所查资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对乙醇未来巨大价值的认识;
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作一个对社会负责的人。
学习




知识点编号
学习目标
具体描述语句
2.3.3—1
2.3.3—2
2.3.3—3
2.3.3—4
2.3.3—5
知道
说出
完成
初步学会
增强
知道乙醇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说出乙醇的结构决定了其性质;
3、把铜丝放在酒精灯火焰是加热,可看到铜丝表面生成()色的(),再迅速把铜丝插入盛有乙醇的试管里,看到铜丝表面颜色变(),反复多次,试管内有()气味的()生成,反应中乙醇被()(氧化,还原)
4、我国正在研究开发新的能源。“绿色能源”目前是研究的新能源之一,高粱、玉米等绿色植物的种子经发酵、蒸馏就可以得到一种“绿色能源”。这种物质是()
2.3.3—3
2.3.3—4
知道
说出
完成
初步学会
师生互动
课件资料
实验
模型
实验探究
短歌行
乙醇在未来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探究乙醇的化学性质
建立乙醇结构模型
乙醇的催化氧化
B
B
A
C
A
H
F
H
E
H
有生活走进课本
乙醇在未来的战略地位,提高认识。
乙醇能与钠反应
乙醇结构决定性质
乙醇的催化氧化
30s
2min
2min
1min
酒给社会带来的影响:
有利:丰富人类的生活,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少量饮酒对身体有益
危害:造成交通事故,造成社会不稳定因素。
教师进行逻辑判断
学生的
活动
媒体的
应用
教学内容和
教师的活动





构的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教学模式:问题驱动,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
创设情景
提出问题
实物展示
回忆讨论
板书设计
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乙醇
组成:C、H、O;化学式:C2H5OH
结构:CH3CH2CHOH
性质:
1、2C2H5OH+2Na——→C2H5ONa+H2↑
2、C2H5OH+3O2——→2CO2+3H2O
Cu
3、C2H5OH+3O2——→2CH3CHO+2H2O

用途:燃料、消毒剂、酒精性饮料、工业制取乙酸;
知识点编号
学习目标
练习题目内容
2.3.3—1
2.3.3—2
2.3.3—3
2.3.3—4
知道
说出
完成
初步学会
[练习]
1、1998年山西朔州发生假酒案,假酒中严重超标的有毒成分主要是()
(A)CH3CH2OH(B)CH3OH(C)CH3CHO(D)CH3COOH
2、乙醇分子中不同的化学键如下图:
当乙醇与钠反应时,键断裂;当乙醇与氧气反应(Cu作催化剂)时,键断裂。
《乙醇》教学设计
学科:化学教师姓名:王永平
学校名称:温宿县第二中学授课班级:高一(4)班
章节名称
§3.3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第一学时)
计划学时1教Fra bibliotek学目

知识与技能
乙醇的组成和结构;乙醇的取代反应和氧化反应;
过程与方法
建立(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打好有机物学习的方法论基础。
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对信息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完成乙醇、水与钠反应的探究实验;
初步学会应用比较、归纳的方法认识物质的性质;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作一个对社会负责的人。
项目
内容
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
乙醇的结构;
乙醇的取代反应和氧化反应。
初步学会应用比较、归纳的方法掌握不同物质的性质。
展示乙醇的两种分子结构模型;
实验探究,列表分析比较有关联的知识点,通过课后练习巩固本部分知识;
回忆旧知识,列表分析,明确两种方法要领。
教学难点
乙醇分子结构模型的建立;
乙醇的催化氧化。
展示两种分子结构模型,建立思想基础;
分析比较性质,归纳出分子应有结构。
实验探究,现象分析,得出结论。







知识点编号
学习目标
媒体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教学作用
使用方式
所得结论
占用时间
媒体来源
2.3.3—1
2.3.3—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