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曹操与诸葛亮取用汉中战略之比较

曹操与诸葛亮取用汉中战略之比较

二 、控制张鲁政权 ,是曹葛取用汉中战略共同的战略目标
关陇与巴蜀是秦汉帝国以西制东 ,建国安邦 、繁荣昌盛的基地 ,谁能据有秦蜀 ,就能横行天下 ,得陇望蜀 ,一统河山 ,处在 其间的汉中 ,直接关系到秦陇 、巴蜀的安危 。所以 ,汉末三国时期的政治家 、军事家非常重视对陇蜀地区的控制 ,格外关注对 汉中的争夺 。
常重视关陇动态 ,招亡纳叛 ,壮大自己 。“韩遂 、马超之乱 ,关西民从子午谷奔之者数万家”µψ。除一般人民外 ,张鲁更重视结 援西凉兵团 。马超战败后 “, 张鲁又遣大将杨昂以助之”,马超为了换取张鲁的支持 ,胁迫其大将赵昂“质其嫡子月于南郑 ,欲 要昂以为己用 。”后来赵昂与杨阜共谋讨超 “, 遂共闭门逐超 ,超奔汉中从张鲁得兵还”,赵昂与其妻异“保祁山 ,为超所围三十 日 ,救兵到乃解 ,超卒杀异子月”µζ。说明马超与汉中张鲁有密切的联系 ,其战败后投奔张鲁就很好理解了 。《三国志·马超 传》注云 :马超“奔汉中 ,鲁以为都讲祭酒 ,欲妻之以女 ,或谏鲁曰 ,有人若此不爱其亲 ,焉能爱人 ,鲁乃止 。”证明张鲁起初是器 重马超的 “, 都讲祭洒”仅次于“师君”张鲁 。马超“后数从张鲁求兵欲北取凉州 ,鲁遣往无利 ,又鲁将杨白等欲害其能 。超遂从 武都逃入氐中 ,转奔往蜀 ,是岁建安十九年也 。”除马超外 ,关陇地区的一些地方势力也投奔张鲁 。其中蓝田人刘雄鸣 ,居覆车 山下 “, 诸往命皆依之 ,有众数千人 ,据武关道口 ,太祖遣夏侯渊讨破之 ,雄鸣南奔汉中 。”“又有程银 、侯选 、李堪 、皆河东人也 , 兴平之乱 ,各有众千余家 。建安十六年并与马超合 ,超破走 ,堪临阵死 ,银 、选南入汉中”µ{ 。另外 ,张鲁又与汉水上游东部的 申耽有联盟关系 ,申耽“初在西城 、上庸间 ,聚众数千家 ,后与张鲁通”µ| 。这一切都说明马超战败后 ,张鲁政权是秦蜀之间的 最大割据势力 。因此 ,对曹操用兵汉中 ,曹魏政权内部争议颇大 ,尚书卫凯认为“若以兵入关中 ,当讨张鲁 ,鲁在深山 ,道径不 通 ,彼必疑之 ,一相警动 ,地险众强 ,殆难为虑 。”结果这次讨伐汉中张鲁的行动 “, 太祖自亲征 ,仅乃平之 ,死者万计 ,太祖悔不 从凯议”µ} 。谋士高柔也持相同意见 ,他主张“宜先招集三辅 ,三辅苟平 ,汉中可传檄而定也”µ∼。最终还是曹操力排众议 ,远 征汉中 “, 入南郑 ,尽得鲁府库珍宝 ,巴 、汉皆降 ,复汉宁郡为汉中”νυ 。曹操非常重视汉中在三国鼎立格局中的战略地位 ,他在 《诸儿令》中说 “: 今寿春 、汉中 、长安 ,先欲使一儿各往督领之 。欲择孝慈不违吾令 ,亦未知用谁也”νϖ 。
曹操在攻取汉中的过程中 ,对氐羌胡族完全采取了不信任的赶尽杀绝政策 ,实际上是继承了东汉以来 传统的民族政策 。
诸葛亮以汉中为基地六次北伐 ,明义上是“北定中原”“, 兴复汉室”,实际上是主攻陇右 ,蚕食雍凉 ,实施 “西和诸戎”的战略 。其主要目的就是借助这里的羌胡力量 ,形成居高临下的反魏同盟 。建兴五年 ,诸葛亮 屯驻汉中 ,为后主草《伐魏诏》云 “: 凉州诸国王各遣月支 、康居胡侯支富 、康植等二十余人 ,诣受节度 。大军 北出 ,便欲率将兵马 ,奋戈先驱”λξ。建兴九年 ,诸葛亮兵围祁山 ,鲜卑轲比能等“至故北地石城以应亮 λψ”。 曹魏方面也说 “, 会亮时在祁山 ,果遣使连结比能 。比能至故北地石城与相首尾 λζ”。诸葛亮极为重视联络 凉州诸胡 ,北伐伊始 ,就以猛将魏延兼任凉州剌史 。姜维归附后 ,诸葛亮大喜过望 ,以其为“凉州上士”λ{ ,着 重培养 。后来蒋琬 、姜维基本继承了诸葛亮遗志 。蒋琬说 “: 以凉州胡塞之要 ,进退有资 ,贼之所惜 ;且羌 、胡 乃心思汉如渴 ,又昔偏军入羌 ,郭淮破走 ,算其长短 ,以为事首 ,宜以姜维为凉州剌史 。若维征进 ,衔持河右 , 臣当帅军为维镇继”λ| 。所以 ,诸葛亮没有采纳魏延奇兵五千袭长安的建议 ,就与这一战略思想有关 。“不 如安从坦道 ,可以平取陇右 ,十全必克而无虞”λ} ,就是上述诸葛亮的“化成之道”。借助羌胡力量是当时中 国最杰出战略家的普遍认识 。
收稿日期 :2002 —02 —30 作者简介 :梁中效 (1961 —) ,陕西理工学院文化传播系 ,副教授 。
·48 ·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马超等人被逼反 ,曹操找到了借口 ,亲率大军 ,进兵关中 ,虽然用离间计 ,击败马超 ,控制关中 ,但潼关大 战 ,几乎丧命 ,曹操被西凉兵的强悍和马超的骁勇所震慑 。他说 “: 关西兵精悍 ,坚壁勿与战”⑩“, 马儿不死 , 吾无葬地也”λϖ 。马超战败后 ,先是投靠张鲁 ,后又投奔刘备 ,帮助刘备攻克成都 。
·49 ·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瑜的“得蜀而并张鲁”等 ,都将战略目光聚焦到了汉中张鲁政权 ,希望能据而有之 。 此时的张鲁并非自守之徒 ,在他统治下不仅“汉川之民 ,户出十万 ,财富土沃 ,四面险固”,差一点自称“汉宁王”,而且他非
与曹操相比 ,诸葛亮虽然在《隆中对》中已经意识到了汉中的战略地位 “, 刘璋暗弱 ,张鲁在北”,一旦天下有变 ,刘备则率 主力出秦川 ,两路合击中原 。而要出秦川 ,汉中是必经之路 ,必得之地 。但刘备在 214 年攻下成都 ,自领益州牧后 ,没有及时发 兵攻占汉中 ,而是率军赶往荆州 ,去争夺已被吕蒙占据的南三郡 (长沙 、零陵 、桂阳) ,低估了汉中落入曹操手中的危险性 ,在军 事战略上犯了错误 。进兵荆州 ,不仅为曹操取得汉中开了方便之门 ,而且使刘备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 ,脆弱的孙刘联盟出现 了新的危机 。这主要是刘备的责任 ,可诸葛亮也难辞其咎 。在后来蜀魏双方争夺汉中的一系列军事行动中 ,诸葛亮似乎也显 得比较被动 ,没有黄权 、杨洪 、法正等人那样重视汉中的战备地位 。曹操占领汉中后 ,进兵三巴 ,黄权首先提出了汉中的重要 性 ,将汉中比作蜀之“股臂”。《三国志·蜀志·黄权传》云 “: 及曹公破张鲁 ,鲁走入巴中 。权进曰 ‘: 若失汉中 ,则三巴 (巴东 、巴 西 、巴郡) 不振 ,此为割蜀之股臂也 。’于是 ,先主以权为护军 ,率诸将迎鲁 ,鲁已还南郑 ,北降曹公 。然卒破杜 、朴胡 ,杀夏侯 渊 ,据汉中 ,皆权本谋也 。”当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 ,前线战事吃紧的时候 ,杨洪再次提出汉中的战略地位 ,将汉中视为益州的 “咽喉”,坚定了了诸葛亮的信心 。《三国志·蜀志·杨洪传》曰 “: 先主争汉中 ,急书发兵 。军师将军诸葛亮以问杨洪 ,洪曰 ‘: 汉中 则益州咽喉 ,存亡之机会 ,若无汉中 ,则无蜀矣 ,此家门之祸也 。方今之事 ,男子当战 ,女子当运 ,发兵何疑 。’”由此看来 ,刘备 集团的有识之士 ,对于夺取汉中是非常重视的 。能否夺取汉中成为刘备集团能否立国于巴蜀的头等大事 。谋士法正在这最 为关键的时刻 ,以他敏锐的观察力准确地预见了汉中对于未来蜀国的战略地位 ,进一步坚定了刘备集团夺取汉中的信心 。 《三国志·法正传》“: (建安) 二十二年 ,正说先主曰 ‘: 曹操一举而降张鲁 ,定汉中 ,不因此势以图巴蜀 ,而留夏侯渊 、张 屯守 , 身遽北还 ,此非其智不逮 ,而力不足也 ,必将内有忧逼故耳 。今策渊 才略不胜国之将帅 ,举众往讨 ,则必可克 。克之日 ,广农 积谷 ,观衅伺隙 。上可以倾覆寇敌 ,尊奖王室 ;中可以蚕食雍凉 ,广拓境土 ;下可以固守要害 ,为持久之计 。此盖天以与我 ,时 不可失也 。’先主善其策 ,乃率诸将进兵汉中 ,正亦从行 。”这些事实说明 ,从夺取汉中的策略制定到军事行动的完成 ,法正始终 参与 ,功绩在诸葛亮之上 ,所以“诸葛亮与正虽好尚不同 ,以公义相取 ,亮每奇正智术 。”刘备夷陵惨败“, 亮叹曰 ,法孝直若在 ,则 能制主上令不东行 ,就复东行 ,必不倾危矣”νω。汉中归蜀 ,刘备称汉中王 ,是蜀汉政权正式建立的标志 ,是刘备一生事业兴盛的 标志 ,更是三国鼎立最后形成的一个标志。魏蜀双方在利用汉中战略基地问题上的重大失误中的战略虽有差异 ,但有一点是共同的 ,即曹操的“扰关中 ,乱羌胡”,诸葛亮 的“西和诸戎”,周瑜的“与马超结援”,都把借重氐羌力量作为取用汉中的目的之一 。这是当时西部历史运 动规律在三位军事家一统天下战略中的具体反映 。赤壁之战后 ,曹操下决心经营西部 ,以便控制关陇 ,进取 汉中 、巴蜀 。建安十六年 (211 年) ,曹操为了达到出兵关中 ,铲除胡汉联合的西凉兵团 ,进一步荡平汉中的战 略目标 ,用激将法命钟繇讨伐张鲁 ,暗中却命大将夏侯渊与钟繇会师关中 “, 是时关西诸将外虽怀附 ,内未可 信 ,司隶校尉钟繇求以三千兵入关 ,外讨张鲁 ,内以胁取质任”⑧。马超等西凉名将 ,看穿了曹操的阴谋 “, 关 中诸将疑繇自袭 ,马超遂与韩遂 、杨秋 、李堪 、成宜等叛”⑨。这一行动不仅引起了西凉兵团的反叛 ,而且也 引发了刘璋的恐惧 ,导致刘备提前进入益州 ,加速了诸葛亮隆中决策跨有荆益目标的实现 。
诸葛亮利用“和”“、抚”的怀柔政策 ,最大限度地争取了氐羌胡族对蜀汉政权的支持 ,为蜀汉政权服兵 役 、徭役 ,提供粮饷 ,达到了“降集氐羌 ,兴复二郡 (武都 、阴平) ”λ∼等目的 。曹魏和氐羌胡族的关系是和战交 替 ,但主要以战为主 ,残酷镇压《, 三国志·武帝纪》言 ,夏侯渊曾屠兴国 ,桴罕 ,曹操曾屠河池 。所以羌胡对曹 魏 “, 外虽怀附 ,内未可信”。
汉末 ,九卿之一的“太常”刘焉首先粉墨登场 ,他在“王室多故”“、京师将乱”的条件下 ,以“益州分野有天子气”“, 出为监军 使者 ,领益州牧”µυ “, 阴图异计”,立即派遣督义司马张鲁 、别部司马张修 “, 将兵掩杀汉中太守苏固 ,断绝斜谷 ,杀使者”µϖ 。然 后 ,以汉中为基地 ,与西凉马腾勾结 ,插手关陇事务 “, 时征西将军马腾屯眉而反 ,焉及范 (刘焉子) 与腾通谋 ,引兵袭长安 。范 谋泄 ,奔槐里 ,腾败退还凉州”µω。刘焉插手关陇事务未成 ,长子刘范 、次子刘诞被杀 ,刘焉“疽发背卒”,刘璋继领益州牧 。此 时 ,处在秦蜀之间的张鲁 ,乘机割据自雄 ,杀张修 ,据汉中 ,凭借“财富土沃 ,四面险固”的有利条件 ,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权 , “雄据巴汉垂三十年”µξ。刘焉图谋在西部割据称王的梦想虽然破灭 ,但他利用西凉兵团 、陇蜀联合之策和张鲁割据汉中的现 实 ,都给曹操 、刘备 、诸葛亮 、周瑜等政治家 、军事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启迪 。曹操的“南诱蜀 、汉”,诸葛亮的“张鲁在北”,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