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浙江省语文高考二轮复习训练:“文言文阅读”综合提能练(一)(二)

2020年浙江省语文高考二轮复习训练:“文言文阅读”综合提能练(一)(二)

“文言文阅读”综合提能练(一)(时间:40分钟满分: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20分)答周汜荇龚未斋[注]接手书,雒诵回环,恍同晤对。

承示公门颇堪造福,此中亦大有乐趣,在足下则然,在仆则万不能然。

即足下亦明知其未必能然,而以幕言幕,不得不姑以为然也。

夫谏行言听,膏泽.下于民,诚可为造福者矣。

或文采风流,著令闻于当世,亦至足乐也。

试问今之从政者何如?今之入幕者何如也?即有一二明体达用之才,博雅宏通之彦.,将焉.取之而焉用哉!曳裾之客,半属负腹之将军,初不知政事文章为何物,不过熟胥吏之腔套,竭刀笔之能事而已!仆尝谓愚民迫于饥寒,则流为盗贼;读书无成,迫于饥寒,则流为幕宾。

语虽过激,实为确论。

倘使家有负郭之田,则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此中自有真乐,必不出而造福也明矣。

所云素位而行,则.有道之言也。

盖素贫贱行乎贫贱也!即古之抱关击柝者,亦为贫而仕也。

吾辈囊无一钱,家有八口,既不能为陈仲子之身织屦,妻辟纟卢;又不能为蚯蚓之上食槁壤,下饮黄泉,则驱而之幕固宜。

虽然,言幕于今日,亦甚难矣!昌黎公云莫为之前,虽美弗彰;莫为之后,虽盛弗传。

贤如昌黎,尚藉为之前后,矧其为碌碌者哉?唐人诗云:“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

”试思贤士手中,安得阿堵物耶?是以燕士不乏吹箫之客而柯亭竟无听竹之人炊烟不举僵卧雪中曾无过而问者是贫贱而且患难矣人而贫尚有分贝之存人而穷则躬无出穴之日,勇如子路,亦且愤然而.起也。

即或嗜痂有癖,而鹤料无多,枯砚甫安,而闲居又赋。

上不足以事父母,下不足以畜妻子,因贫而幕,因幕愈.贫,钟鸣漏尽,尚为拽磨之.牛;灯尽油干,永作羁魂之鬼,人孰无情,能不悲哉!(选自《雪鸿轩尺牍》,有删改)[注] 龚未斋(1738—1811):清代绍兴师爷。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膏泽.下于民 泽:恩泽 B .博雅宏通之彦.彦:才德出众的人 C .因幕愈.贫 愈:越过 D .永作羁.魂之鬼 羁:客居在外 解析:选C 愈:更加。

[回归教材] 文言实词的掌握,重在积累。

柳宗元《捕蛇者说》“闻而愈悲”一句和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入之愈深”一句中的“愈”都是“更加”之意。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将焉.取之而焉用哉始速祸焉.B.⎩⎪⎨⎪⎧ 则.有道之言也位卑则.足羞C.⎩⎪⎨⎪⎧ 亦且愤然而.起也吾尝跂而.望矣D.⎩⎪⎨⎪⎧尚为拽磨之.牛佯狂不知所之.者 解析:选C A 项,疑问代词,怎么/句末语气词。

B 项,副词,乃/连词,就。

C 项,均为连词,表修饰。

D 项,助词,的/动词,往、到……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开头即交代了作者对在衙门做幕宾的人的看法,认为担任幕宾,并不能造福百姓并从中获得乐趣。

B .作者身为幕宾,站在幕宾的角度对当时的从政者进行了批判,认为当时的从政者没能很好地选拔人才。

C .这篇书信多处引用名言,如第五段引用韩愈、“唐人”的名言警句,写出了做幕宾不易的现实。

D .本文一改古人写信好用骈文的习惯,通篇用散句,将因贫穷而做幕宾的无奈之情生动地展现了出来。

解析:选D 这篇文章骈散结合,并非“通篇用散句”。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分)是以燕士不乏吹箫之客而柯亭竟无听竹之人炊烟不举僵卧雪中曾无过而问者是贫贱而且患难矣人而贫尚有分贝之存人而穷则躬无出穴之日解析:通读语句可知,“吹箫之客”“听竹之人”在句中当作宾语,其后均应断开。

“炊烟不举”“僵卧雪中”是两件不同的事,中间应断开。

“曾无过而问者”是世人对“炊烟不举,僵卧雪中”之人的态度,句意完整,其后应断开。

“矣”在句中作句末语气词,其后应断开。

“人而贫尚有分贝之存”与“人而穷则躬无出穴之日”是并列的两种情况,其间应断开。

参考答案:是以燕士不乏吹箫之客/而柯亭竟无听竹之人/炊烟不举/僵卧雪中/曾无过而问者/是贫贱而且患难矣/人而贫//尚有分贝之存/人而穷//则躬无出穴之日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8分)(1)又不能为蚯蚓之上食槁壤,下饮黄泉,则驱而之幕固宜。

(4分)译文:(2)灯尽油干,永作羁魂之鬼,人孰无情,能不悲哉!(4分)译文:参考答案:(1)也不能像蚯蚓一样,向上吃干土,向下饮黄泉水,那么被驱赶到幕府中来,是原本就应该的啊!(得分点:“上”“下”“宜”各1分,句意1分)(2)一旦气力衰竭,便永久地做了魂留他乡的鬼,人谁没有感情,怎么能不伤心呢?(得分点:“灯尽油干”“羁”“孰”各1分,句意1分)参考译文:接到你亲手写的书信,反复诵读,恍如与你会面交谈。

承蒙教导说在衙门颇可以做些好事,其中也是很有乐趣的,你也许是这样的,我却万不能如此。

即使你也明明知道未必能如此,然而你以幕宾的身份谈论衙门里的事,不得不姑且认为如此吧。

有劝谏能够接受并照着做,有建议能够听从,恩惠普及百姓,真可以叫作“造福者”了。

或者才华横溢,风度潇洒,美好的声誉扬于当世,也是最充足的乐趣了。

试问:如今的从政者怎么样?如今的幕宾又怎么样?即使有一两个明于事理、通达致用的人才,博学高尚、心胸豁达的才德出众的人,打算怎么选拔又怎么任用呢?奔走于王侯权贵之门的人,一半都是无学问的人,从一开始就不知道“政事”和“文章”是什么东西,只不过是熟悉官府中文书小吏的办公程式,竭尽刀笔做自己擅长的事罢了!我曾说过,无知的百姓迫于饥寒,才成为盗贼;士人读书没有成就,迫于饥寒,才成为幕宾。

这些话虽然过于偏激,但实在是精辟正确的言论。

倘使家中有靠近城郭的田地,那么隐居于简陋的房屋之中,也可以游玩休憩,这里边自然有真正的乐趣,必然不会出来做什么好事了,这道理是非常清楚的。

你所说的“安于其素常所处的地位,做好应做之事”,乃是有道之言。

大概是素常处于贫贱的地位,就应该做贫贱之事吧!即使古代守关巡夜的小官,也是因为贫穷才出来做官的。

我们这些人口袋中没有一文钱,而家中有八口人,既不能学陈仲子辞官编草鞋,妻子织麻布;也不能像蚯蚓一样,向上吃干土,向下饮黄泉水,那么被驱赶到幕府中来,是原本就应该的啊!虽是如此,说起现在做幕宾的,也很不容易啊!韩愈曾说过没有位高望重的人在前面提携引荐,再有才能学问也不会显达;没有年轻有声望的人在后面拥戴宣扬,再有伟大的功业也不会传之后世。

像韩愈这样的大贤人,尚且依靠别人在前面提携引荐,在后面拥戴宣扬,何况我们这样的平庸无能之辈呢?唐人有诗句说:“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

”试想贤德之人的手中,哪里有金钱呢?因此燕国士人中有不少乞食街头者,而柯亭之中终究再无听竹笛之人!炊烟不起,僵硬地躺在雪中,竟没有经过而上前询问的人,这算得上是贫贱又艰难了。

人若贫,还有“分”“贝”二字在;人若穷,那么就没有出头之日了,像子路那样英勇的人,也因君子受穷愤然而起。

即使我们有乖僻的嗜好,但俸禄菲薄,枯燥的笔墨生活刚刚安定下来,很快又赋闲。

上不足以侍奉父母,下不足以养活妻子儿女,因为贫穷才成为幕宾,因为成为幕宾而更加贫穷,到了暮年,还像个拉磨的牛;一旦气力衰竭,便永久地做了魂留他乡的鬼,人谁没有感情,怎么能不伤心呢?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20分)程易田诗序[清]刘大櫆余性颛愚,知志乎古,而不知宜于时,常思以泽及斯民为任。

凡世所谓巧取而捷得者,余皆不知其径术,以故与绅之士相背而趋,终无遇合。

退而.强学,栖迟山陇之间,虽非有苦,而亦未尝有乐也。

年已晚暮,始为博士①于黟。

博士之官,卑贫无势,最为人所贱简..。

而黟歙邻近,歙尤多英贤,敦.行谊,重交游,一时之名隽多依余以相为劘切,或抗论今时之务,注念生人之.欣戚,慨然太息,相对而歌,盖余生平之乐,无以加于此矣。

程子易田,尤所称著材宿彦,亦旦夕相从。

其所为诗歌,摅词朴直,而寄兴深至,尝谓其有陶潜之风。

易田固.信余,余亦甚重易田也。

虽然,余老矣,今年年七十有三,将归休于枞阳江上,而易田年逾四十,犹困于诸生②,家又贫,故里不足以自活,亦将糊其口于汝阴。

念欲长与诸君子游处,不可得矣。

居稽也,弦诵也,欣欣而忘其倦也,欢聚未几离散随之余于此其犹能独乐焉否邪夫以生平未尝有乐之人徒以与诸君子游处而乐今复以聚之不常而不乐生焉。

回忆独居时,虽无所乐,而亦非有不乐也;则是今日之不乐,由前日之乐而来也。

夫造物之于.人,安能使其长乐哉!因取易田之诗所谓“濠上吟③”者,反复咀吟,益叹其文章之古,与其人之心貌相称。

属.其板刻之,以与四方之知言者共读焉.,而余为序之如此。

(有删改) [注]①博士:学官名,掌经学传授之职。

②诸生:生员,俗称秀才。

③濠上吟:语出《庄子·秋水》中庄子与惠子的“濠梁之辩”。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最为人所贱简..贱简:轻视,怠慢B.歙尤多英贤,敦.行谊敦:厚道,诚恳C.易田固.信余固:坚决,执意D.属.其板刻之属:通“嘱”,叮嘱解析:选B敦:重视,推崇。

此处可参考原文“敦行谊,重交游”,这两句为上下对句,“敦”的解释,可参考“重”。

此处“重”应为“重视,看重”的意思,因此“敦”的词性也应为动词,意为“重视,推崇”。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退而.强学顺风而.呼B.注念生人之.欣戚不知东方之.既白C.夫造物之于.人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D.以与四方之知言者共读焉.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解析:选C A项,连词,表顺承;连词,表修饰。

B项,结构助词,的;结构助词,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C项,均为介词,对于。

D项,句末语气词;兼词,于之。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禀性和志趣与世俗不同,不认同世人所谓的投机取巧的成功之道,曾隐居修身,游息山野,生活平淡。

B.作者直到年老时,才担任卑微的博士之职,黟、歙两地的许多英才贤士跟从作者学习,谈论时事,虑及民生,此乃作者平生之一大乐事。

C.作者既赞赏程易田所写的诗歌语言朴实,寓意深远;又深切同情程易田年过四十,仍不得志,且家庭贫困,为了谋生,只能离乡的境遇。

D.本文语淡情深,构思巧妙,围绕“乐”字展开,由“无乐”到“有乐”再到“不乐”,即写不遇之叹、得友之乐、离别之伤,自然流露出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思想。

解析:选D D项“人生无常、及时行乐”无中生有,作者并没有流露出这种情感。

[易错分析]本题易错选A项。

有考生易较真于A项中的“生活平淡”,虽然在原文中找不到关于“生活平淡”的表述,但结合原文“虽非有苦,而亦未尝有乐也”,可知作者的生活没什么痛苦,也没什么欢乐,不存在大喜大悲,称之为“平淡”自然可行。

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限6处)(3分)欢聚未几离散随之余于此其犹能独乐焉否邪夫以生平未尝有乐之人徒以与诸君子游处而乐今复以聚之不常而不乐生焉解析:断句时,要先结合上下文通读语句,了解大体意思,然后抓住关键词语、句式等进行断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