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进度安排表年级:培智五年级数学周次起止时间教学内容备注1 8.27--9.03 复习2 9.04--9.10 14减几3 9.11--9.17 15减几4 9.18--9.24 16减几5 9.25--10.0117减几6 10.02--10.08 18减几综合练习(一)710.09—10.158 10.16—10.22 认识菱形9 10.23—10.29 认识梯形10 10.30—11.05 中期考试11 11.06—11.12 综合练习(二)12 11.13—11.19 应用题13 11.20—11.26 综合练习(三)14 11.27—12.03 认识人民币15 12.04—12.10 综合练习(四)16 12.11—12.17 应用题(二)17 12.18—12.24 综合练习(五)18 12.25—12.31 总复习(一)19 1.01—1.07 总复习(二)20 1.08—1.14 期末考试学期教学设想(主要包括教者在备、讲、辅、批、考、等方面的思路、格式、措施和方法等)为了科学地组织好教学,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和基本的计算能力,特制定本学期的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在教导处及培智部的指导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身心发展的特点,努力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以人位本,由浅入深,从低向高,循序渐进地矫正智障学生的缺陷,尽可能地挖掘其潜能,并学以致用,帮助他们生存于社会,适应社会生活,争取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有所进步。
二、学生情况分析本学期,我们班共有学生8人,其中男生6人,女人2人。
根据学生的智障程度,我们班学生可以分成四个等级:A类;王欢欢、祁朋娟。
他们有一定的计算能力,能在他人提示下学习。
B类:武鹏杰、张盼。
他们能简单模仿,但注意力较差,不会数数。
C类:李帅兵、他们擅长指认图片,活泼好动。
D类:杨少博、南灵伟。
南灵伟智力损失程度很严重,基本不能理解老师的话,杨少博堂活动。
三、教材分析本学期,我们班使用的是上海卢湾区辅读学校教材第九册。
有7个单元,所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较紧。
要求会20以内退位减法、认识人民币,会简单的应用题。
四、教学目标A类:1、会20以内退位减法。
2、认识菱形和梯形。
3、认识人名币。
4、会简单的应用题。
B类:1、会20以内退位减法2、认识菱形和梯形。
3、认识人名币。
C类:会认读以及书写10以内数字。
主管校长审阅:特殊教育学校教学设计课题复习(一)课时本章第 1 课时,总第 1 课时分类教学目标A 组能够用凑十法正确计算20以内进位加法。
B 组能够在老师的帮助下用凑十法计算20以内进位加法。
C 组会写5以内数字。
教学重点会用凑十法正确计算20以内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理解凑十法计算过程。
教法讲解法教具课件、小棒教学内容及过程(可包括授课思路、过程设计、讲解要点及各部分具体内容、时间分配等)教学一.课前小练习备注内容及过程设计1.学生从1读到20.2.说一说10可以分成几和几。
二.新授例1指导学生看图,并引导说出图意(图中有睡着的熊猫6只,坐着的熊猫有5只,问一共有几只?)1.教师引导用加法计算,算式为6+5=112.引导同学们说一说用凑十法计算6+5=11的计算过程(第一步:把6凑成10,第二步:把5分成4和1:第三步:用6加4得10,10加1得11.)例21计算8+5=第一步:8和2凑成10第二步:5分成2和3第三步:8+2=10,10+3=13教师强调8+5=8+2+3=13,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凑十法计算方法。
二.练一练1.算一算9 + 4 = 7 + 5 = 8 + 3 =4 = 9 =5 + 7 = 3 + 8 =2.填一填加数 5 10 9 6 4 7 11加数 6 2 3 8 15 2 1和四.作业学生完成课本第1页的习题。
课后反思课题复习(二)课时本章第 2 课时,总第 2 课时分类教学目标A 组能够自己熟练的完成课本第2页习题。
B 组能够在老师的帮助下做简单的习题。
C 组会读算式。
教学重点学生自己能够完成习题教学难点能够正确完成习题教法讲解法教具多媒体教学内容及过程(可包括授课思路、过程设计、讲解要点及各部分具体内容、时间分配等)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一.课前小练习1.学生从1数到20.2.学生回答10能分成几和几。
二、新授。
3.师板书:9+6=(1)教师提醒学生用凑十法计算。
(2)学生回答,10能分成9和几,6能分成5和几。
(3)计算:9+1+5=154.师板书:11-7=(1)教师提问,11能分成10和几(2)学生计算10-7=()(3)计算:10-7+1=45.竖式计算:10+3=先写:1 0再写: 3 (强调数位对齐)划横线1 3备注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三、练一练计算。
+3=2.算一算。
9 1 1+ 6 - 7三.作业完成课本第2页习题。
987612131415备注课后反思课题复习(三)课时本章第3 课时,总第 3 课时分类教学目标A 组会用竖式计算课本第3页各习题。
B 组在教师的帮助下能够完成一部分习题。
C 组会读课本算式。
教学重点学生会计算20以内退位加减习题教学难点能够熟练运用竖式计算。
教法讲解法教具多媒体教学内容及过程(可包括授课思路、过程设计、讲解要点及各部分具体内容、时间分配等)教一.课前小练习备注学内容及过程设计1.学生从1读到20.2.学生从20读到1.3.学生说一说10的分解。
二.新授。
1.教师板书:10 + 3 =13先写: 1 0再写:+ 3答案: 1 3教师强调:一定要数位对齐,即十位和十位对齐,个位和个位对齐。
2. 13 – 6 =7先写:1 3再写:- 6 (3-6不够减,在十位借1,13减6)73. 12 – 9 =3先写:1 2再写:- 9 (2减9不够,在十位借1,12减9)3教学内容及过程备注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三.练一练1.竖式计算9 + 4 = 7 + 6 =11 – 7 = 11 + 8 =14 – 4 = 18 – 5 =2.比一比,谁算的又对又快。
7 + 6 = 8 + 5 = 5 + 9 =12 – 7 = 15 – 5 = 11 – 4 =3 + 8 = 11 + 6 = 16 – 1 =10 + 2 = 13 – 7 = 9 + 9 = 四.作业:完成课本第3页习题。
课后反思课题认识14课时本章第 1 课时,总第 4 课时分类教学目标A 组能够熟练地读写14。
B 组会读、会写14。
C 组会读14。
教学重点能够熟练读写14。
教学难点能够理解14的实际意义。
教法讲解法教具多媒体教学内容及过程(可包括授课思路、过程设计、讲解要点及各部分具体内容、时间分配等)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一.复习1.数数从1数到10 从10数到152.出示图片读出各个数3.复习数位表备注10 13 12个位十位二教学过程1.教师拿出一捆木棒,学生数一数2.学生回答有多少个木棒。
3.B类学生数一数4.师生一起数一数,教师板书:145. 师生一起读十四。
6. 学生书写14.十个位位1 4教师强调数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个位和个位对齐7.教师发给每个14颗糖,学生数一数。
8.师生一起从1数到14。
三.练一练1.要求A类学生说出14的实际意义。
2.B类学生要求到黑板上画14根铅笔。
3.C类学生要求板书14。
课后反思课题复习10的分解课时本章第2 课时,总第 4 课时分类教学目标A 组能够正确书写10的分解。
B 组能够通过借助实物计算10减几。
C 组会读10。
教学重点正确书写10的分解。
教学难点正确计算10减几。
教法讲解法教具多媒体教学内容及过程(可包括授课思路、过程设计、讲解要点及各部分具体内容、时间分配等)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一、复习。
1.学生从1数到14.2.读出下面个数二、新授。
1.学生动手分五角星。
把学生每5人分1小组,其中有1名能力稍好的小组长。
老师发给每位同学10个五角星,2个盒子。
要求是把这10个五角星分在2个盒子里,小组里每位同学分的都不能一样。
如果有一样的,小组同学讨论一下,还有没有别的分法。
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的时候,老师巡视指导。
2、学生汇报:通过展台展示学生的成果,老师在学生汇报时有意引导,注意10的分与合的规律。
3、学生有规律的读:备注12 14 15教学内容及过程10 10 10 10 备注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1 92 83 74 610 10 10 105 5 9 1 8 2 7 3三、巩固练习练习1:想想做做:检查学生对10的分与合的掌握情况。
练习2:摘花朵:通过多媒体展示小猴花朵的画面,花朵上面有数字。
原来得按要求来摘,“哪两个数合起来是10?”练习3:儿歌:10的分与合儿歌:通过多媒体出示,让学生跟着一起学唱儿歌。
练习4:游戏:让学生做多媒体课件中展示的精彩练习。
四.作业10的分解书写5遍。
课后反思特殊教育学校教学设计课题14减几课时本章第 3 课时,总第4 课时分类教学目标A 组学习14减5的计算方法,知道14分成4和10,4不够减,所以先从10里面减,再上4的计算思路,记忆计算结果。
B 组认识14分成4和10,学习14减5的计算方法,记忆计算结果C 组会读14-5=9教学重点14减几的计算结果教学难点不够减情况下的解决方法。
教法讲解法教具多媒体教学内容及过程(可包括授课思路、过程设计、讲解要点及各部分具体内容、时间分配等)教一、导入备注学内容及过程设计1、出示14的小棒图:1捆小棒和4根小棒(1)学生观察:说一说有多少根小棒?写出相应数字。
(2)组成:引导观察4和10组成14,14可以分成4和10。
2、算一算(1)出示题目:10-5=,10-5+4=(2)学生试计算,教师引导二.新授1、出示例1图示:这是什么?有几行杯子?(2行)数一数,第一行有几个?第二行呢?一共有几个杯子?引导学生逐步观察、回答。
2、教师演示:减去了几个杯子?从哪一行减去的?如何列式?看第一行剩下几个?注意第二行还有几个?一共剩下几个?3、板书课题:20以内退位减法:14减几4、教师引导复述:14减5,第二行4个杯子不够减,先从第一行10个杯子中减,再看剩下几个,注意不要掉了第二行的4个,要加上。
5.列算式: 10-5=55+4=9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简单方法计算:14 – 5 = 94 106、出示例2图示指名数数,第一行有有几条裤子?减去了几条?第二行呢?求一共有几条裤子?列算式:14 – 6 =()14 – 6 =()4 1010 – 6 =44 + 4 =8三.练习1、出示小棒图:第一行10根,第二行4根学生数一数:第一行几根?第二行几根?一共多少根?学生想一想:拿走5根小棒,应从第几行拿?为什么?学生做一做:如何列式?得多少?教师引导2、课本第4页第1题,学生观察,完成填空,教师适当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