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章 微生物药物产生菌的菌种选育

第五章 微生物药物产生菌的菌种选育


菲律宾的国际水稻研究所已开发出的“ 金大米” 菲律宾的国际水稻研究所已开发出的 “ 金大米 ” , 通过转基因技术让水稻制造β胡萝卜素 维生素 通过转基因技术让水稻制造 胡萝卜素(维生素 的前 胡萝卜素 维生素A的前 有助于消灭在亚洲地区广泛存在的维生素A缺乏 体), 有助于消灭在亚洲地区广泛存在的维生素 缺乏 症。 2005.3, 英国剑桥先正达种子公司 英国剑桥先正达种子公司(Syngenta Seeds)报 报 道了第二代转基因“金大米” 胡萝卜素 防止失 胡萝卜素(防止失 道了第二代转基因“金大米” 明)含量增加了 倍。” 含量增加了20倍 含量增加了 国外正在试验用转基因技术提高水稻中铁元素的含量, 国外正在试验用转基因技术提高水稻中铁元素的含量, 以减少亚洲妇女常见的贫血症;将玉米基因转入水稻中, 以减少亚洲妇女常见的贫血症;将玉米基因转入水稻中, 大幅度提高水稻的产量和改良稻米的品质等。 大幅度提高水稻的产量和改良稻米的品质等。

五、根据产物特点而设计实验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可与某些金属离子螯合而降低其抗菌 作用。筛选对高浓度金属离子有抗性的突变株,意味着 作用。筛选对高浓度金属离子有抗性的突变株, 提高浓度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解除了金属离子的毒性, 提高浓度的β 内酰胺类抗生素解除了金属离子的毒性, 即得到了高产菌株。 即得到了高产菌株。
突变株的筛选方案的设计
高产突变株的筛选: 高产突变株的筛选: 形态突变株的筛选: 形态突变株的筛选: 自身耐药突变株的筛选: 自身耐药突变株的筛选:
化合物抗菌活性的琼脂块法 去除色素, 去除色素,孢子等 产量越高, 产量越高,对自身的抗性就越强
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的筛选:去除反馈抑制 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的筛选: 结构类似物或前体类似物的筛选:选择对其抗性水平高的变 结构类似物或前体类似物的筛选:选择对其抗性水平高的变 对其抗性水平高的 可解除反馈抑制而提高产量。 而提高产量 株,可解除反馈抑制而提高产量。
浅蓝菌素(cerulenin) 通过抑制聚酮体的前体 (也是脂肪酸前 通过抑制聚酮体的前体 浅蓝菌素 小分子酸类的合成而抑制聚酮体类抗生素的产生 产生, 体)小分子酸类的合成而抑制聚酮体类抗生素的产生,因此 筛选在适当浓度的浅蓝菌素琼脂平板上的生长 菌落即可能 筛选在适当浓度的浅蓝菌素琼脂平板上的 生长菌落即可能 生长 获得高产菌株。 获得高产菌株。 高产菌株 道诺霉素产生菌在一定浓度的浅蓝菌素琼脂平板上生 产生菌在一定浓度的浅蓝菌素琼脂平板上生长 将 道诺霉素 产生菌在一定浓度的浅蓝菌素琼脂平板上生 长 后 , 长出的菌落大多数因抗生素的生物合成被抑制而表现 为无色, 呈现红色的即为产生抗生素的菌落, 这样获得高 为无色 , 呈现红色的即为产生抗生素的菌落 , 产菌株的机率就得到提高。 产菌株的机率就得到提高。
诱变育种两个主要的环节:诱变( 诱变育种两个主要的环节:诱变(induction)、筛选(screening) ) 筛选( )
出发菌株的选择: 出发菌株的选择:处理细胞一般为单孢子悬液 诱变剂的选择: 诱变剂的选择:简便有效 诱变剂的种类:物理诱变剂,化学诱变剂, 诱变剂的种类:物理诱变剂,化学诱变剂,拟辐射物质 诱变剂量的选择
如果A以亚氨基形式出现,在DNA合成到达这一位置的 如果 以亚氨基形式出现, 合成到达这一位置的 以亚氨基形式出现 瞬间,通过 多聚酶的作用, 瞬间,通过DNA多聚酶的作用,新合成的 多聚酶的作用 新合成的DNA链上的 链上的 相对位置就是C,而不是 相对位置就是 ,而不是T 。 如Τ以稀有的烯醇式形式出现,则错配G,而不是 。 以稀有的烯醇式形式出现, 错配 ,而不是A
2009年 2009年,中国颁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个转植酸酶基因玉 米品种,以及两个转抗虫基因水稻品种(世界上首次) 米品种,以及两个转抗虫基因水稻品种(世界上首次)的生产 应用安全证书。 应用安全证书。 引发公众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大争论。 引发公众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大争论。 中国工程院院士范云六: 中国工程院院士范云六:转植酸酶基因玉米可以提高饲料的利 用效率,减少饲料中磷酸氢钙的添加量,降低饲养成本; 用效率,减少饲料中磷酸氢钙的添加量,降低饲养成本;减少 动物粪、尿中植酸磷的排泄,减轻环境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 动物粪、尿中植酸磷的排泄,减轻环境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 此外,利用农业种植方式生产植酸酶,还具有节能、环保、 此外,利用农业种植方式生产植酸酶,还具有节能、环保、低 成本的优势。 成本的优势。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启发: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启发:转抗虫基因水稻不仅能有效控制螟虫 等鳞翅目害虫危害,保障水稻增产,还能减少80% 80%的化学农药 等鳞翅目害虫危害,保障水稻增产,还能减少80%的化学农药 用量。 用量。
杂交和转基因 杂交是同种或近似种之间的交配, 杂交是同种或近似种之间的交配,两亲不同但不至于差得太 是同种或近似种之间的交配 这里关于种的定义是经典的生殖隔离, 远。这里关于种的定义是经典的生殖隔离,但是不必拘泥这 骡子就是异种杂交的例子。 个,骡子就是异种杂交的例子。杂交的特征是遗传物质都是 在亲本中已经存在的,不同的组合造成不同的性状。 在亲本中已经存在的,不同的组合造成不同的性状。 转基因在本质上不同 转基因在本质上不同 。以BT(Bacillus thuringiensis产生的可 ( 产生的可 抵抗水稻抵抗螟虫等虫害的一种毒性蛋白,对人体无害) 抵抗水稻抵抗螟虫等虫害的一种毒性蛋白,对人体无害)为 没有任何亲本中有这个遗传物质,而是人为加入的。 例,没有任何亲本中有这个遗传物质,而是人为加入的。这 个不是靠时间长短能由自然界替代的过程。 个不是靠时间长短能由自然界替代的过程。有异种之间遗传 物质传递的现象,但是很少,也不可预期。 物质传递的现象,但是很少,也不可预期。 自然条件下,作物一般不能获得转基因的特性。 自然条件下,作物一般不能获得转基因的特性。
2004年1月13日,沃尔夫农业奖由中国的袁隆平与美国康 年 月 日 奈尔大学的塔克斯莱(Steven Tanksley)分享,以表彰他们“对 分享, 奈尔大学的塔克斯莱 分享 以表彰他们“ 杂交水稻所做出的开创性研究和发现杂交优势的基因原理” 杂交水稻所做出的开创性研究和发现杂交优势的基因原理” 。 袁隆平从实践及推理中突破了水稻为自花传粉植物而无 杂种优势的经典观念的束缚, 成为继陈省身(沃尔夫数学奖 及 杂种优势的经典观念的束缚 成为继陈省身 沃尔夫数学奖)及 沃尔夫数学奖 吴健雄(沃尔夫物理学奖 之后第三个中国人。 吴健雄 沃尔夫物理学奖) 之后第三个中国人。 沃尔夫物理学奖
第五章 微生物药物的菌种选育
育种(strain improvement) 是指为改善种质对原 育种 ( ) 出发菌株(作物)进行的遗传操作。 出发菌株(作物)进行的遗传操作。
微生物药物菌种选育的目的: 微生物药物菌种选育的目的: 菌种选育的目的 提高产量 组份优化 新化合物的获取
基因突变是一切突变的内因。 基因突变是一切突变的内因。 任何代谢产物的生成均由遗传因素所决定,产生菌 任何代谢产物的生成均由遗传因素所决定, 遗传物质的任何变化, 遗传物质的任何变化,都有可能改变其产物的产量 和性质。 和性质。 微生物的生理条件、培养条件、 微生物的生理条件、培养条件、发酵条件等在育种 发面也有着重要作用。 发面也有着重要作用。
经典(常规 育种 经典 常规)育种:诱变育种 常规 育种: 诱变育种 (induced mutation): 利用物理或化学诱变剂 ) (mutagen)处理均匀分散的微生物细胞群,促进其突变率 处理均匀分散的微生物细胞群, 处理均匀分散的微生物细胞群 大幅度提高,然后设法采用简便、快速、 大幅度提高 , 然后设法采用简便、 快速 、高效的筛选方 从中挑选少数符合目的的突变株(mutant), 以供生 法 , 从中挑选少数符合目的的突变株 , 产科研之用。 产科研之用。 步骤:出发菌株→诱变→初筛→复筛→放大→获得优良变异株。 步骤:出发菌株→诱变→初筛→复筛→放大→获得优良变异株。
诱变处理的兴起 诱变处理的兴起 1927年,美国遗传学家缪勒 年 美国遗传学家缪勒 美国遗传学家缪勒(H.J.Muller,1890—1967) 首次发现用X射线照射果蝇精子后 首次发现用 射线照射果蝇精子后,果蝇后代发生突变 射线照射果蝇精子 的个体数大大增加。同年 又有科学家用 射线和γ 又有科学家用X射线和 的个体数大大增加。同年,又有科学家用 射线和γ射线 照射玉米和大麦的种子,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 照射玉米和大麦的种子,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科学家发现了第一个化学诱 变剂——芥子气,开辟了化学诱变的新途径。 芥子气,开辟了化学诱变的新途径。 变剂 芥子气 从此, 从此,利用各种物理的和化学的手段进行人工诱变 的工作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起来。 的工作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起来。
我们完全可以利用现有的资源,创造出奇迹。 我们完全可以利用现有的资源,创造出奇迹。
自发突变(spontaneous mutation):自然条件下 菌株也 自发突变 :自然条件下, 会发生遗传或生理上的变化而造成产量的改变。 会发生遗传或生理上的变化而造成产量的改变。突变有 着正向和反向的差别。 着正向和反向的差别。 在无性繁殖的细菌中,突变率是用每一个细胞世代中每 在无性繁殖的细菌中 突变率是用每一个细胞世代中每 个细菌发生突变的概率, 个细菌发生突变的概率,即用一定数目的细菌在一次分 裂过程中发生突变的次数表示, 裂过程中发生突变的次数表示 约 10-8 。 不同生物和同 一生物个体的不同基因的自发突变率不同。 一生物个体的不同基因的自发突变率不同。 自发突变因素 自发突变因素: 因素 宇宙射线 环境中的低浓度物质 温度的改变
丘成桐, 丘成桐, 2010 沃尔夫数学奖
袁隆平屡获国际大奖在于水稻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农作物, 袁隆平屡获国际大奖在于水稻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农作物, 是由于其重大的经济价值, 是由于其重大的经济价值,并不意味着中国在生物技术的 开发和理论研究方面已走到了世界的前列。 开发和理论研究方面已走到了世界的前列。 恰恰相反, 恰恰相反,在这些方面我们还与发达国家存在相当大的差 距。袁隆平因为发现水稻杂种有优势,进而培育、推广杂 袁隆平因为发现水稻杂种有优势,进而培育、 交水稻,但是杂交水稻为什么会有优势? 交水稻,但是杂交水稻为什么会有优势?水稻杂交优势的 遗传基础是什么? 遗传基础是什么? 这些更根本性的理论研究成果却是坦克斯利做出的。 这些更根本性的理论研究成果却是坦克斯利做出的。这种 理论研究具有更为重大的学术价值, 理论研究具有更为重大的学术价值,将会对未来的应用开 发产生深远的影响。 发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