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1.商业银行的性质。
①.商业银行是企业,具有企业的一般特征。
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担风险以盈利为经营目标②.商业银行是特殊的企业——金融企业。
经营对象是货币,资金活动范围是货币信用领域,创造能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存款货币,可以重复买卖同一金融产品。
③.商业银行是特殊的银行。
区别于中央银行:服务对象不同,地位不同,职能不同;区别于其他金融机构:与政策性银行不同,与专业银行不同。
2.商业银行产生与发展。
①商业银行的产生。
第一家股份制银行:1694年英格兰银行;两种产生途径:旧式高利贷银行转化而来,直接组建股份公司。
②变化中的商业银行。
业务结构:从传统存、贷、汇向金融服务与表外业务发展;组织结构:并购浪潮风起云涌;人员结构:自然科学家与社会科学家的结合。
③银行业的未来。
存在的社会条件:中介职能;社会职能:资金分配、风险分散、收付结算;自身的业绩:三次大的冲击:股市大崩溃、债务危机、泡沫经济3.商业银行的功能。
①信用中介:提供期限转换,将社会闲散货币转化为资本;提供风险转换,为客户和自身分散和降低风险;降低交易成本②支付中介:传统职能;社会信用链的枢纽;功能的发挥早于信用中介③信用创造:派生功能;创造流通工具与支付手段;影响社会信贷规模与货币供给④金融服务:充分利用银行信息与管理优势;服务性收入在银行收入中比重日渐增多;种类繁多,如财务咨询、代理融通、信托、租赁、现金管理⑤调节经济。
银行实力;提高抵御风险与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缺点:易形成集中与垄断,不利于银行间开展竞争;限制银行的经营自主性;不利于银行创新活动。
连锁银行制。
两家或两家以上相互持股的银行组织起来,围绕一个地区的大银行组成。
缺陷:不利于资金营决策;选择银行高管人员;设立各种委员会以贯彻董事会决议;通过稽核委5.三性原则。
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
盈利性是目的,安全性是根本,而流动性是前提条件。
协调:(1)负债的平衡:长期负债与短期负债,存款负债与其他负债之间保持适当比例。
(2)资产的平衡:长期资产与短期资产,信贷资产与其他资产之间保持适当比例。
(3)资产与负债的总量平衡:资产与负债要建立在经济合理增长基础上的动态平衡——积极平衡,既坚持以资金来源制约资金运用。
负债业务:6.负债业务。
作用:是银行开展经营的基础和前提;是银行保持流动性的手段和实现盈利水平的基础;提高资金资源配置效率;构成社会流通中的货币量;联系社会各界的主要渠道。
构成:存款、同业存款、同业拆放、借入款项、发行债券、其他负债。
和流通手段的职能②具有很强的派生能力二、定期存款:是银行稳定的资金来源。
特点:①利润高于活期存款②营业成本较低三、储蓄存款。
币政策③银行监管④其他金融产品的发展微观:①银行本身的财务状况②存款利率③金融服务项目和质量④贷款是否便利⑤银行的资产规模及信誉⑥银行的网点设施和营业设施低余额/活期存款平均余额)×100%活期平均占用天数=(活期存款平均余额×计算期天数)/存款支付总额银行存款类型:易变性存款、准变性存款、稳定性存款。
经营策略:提高易变性存款和稳定性存款;努力延长稳定性存款和易变性存款的占用天数续创新④坚持社会性原则创新工具:活期存款工具创新、定期存款工具创新、储蓄存款工具创新开支。
资金成本:指为服务客户存款而支付的一切费用,为利息成本和营业成本之和。
可用资金成本:也称银行的资金转移价格,指银行可用资金所应负担的全部成本。
可用资金成本=(银行已吸收存款的全部成本+营业成本)/(存款资金-法定存款准备金-超额准备金)相关成本:与增加成本相关的支出,主要包括风险成本和连锁反应成本。
加权平均成本边际存款成本8.借款。
短期特征:①时间和金额上的流动性需要明确②流动性的需要相对集中③面临较高的利率风险④主要用于临时调剂头寸。
作用:①为银行提供了绝大多数非存款资金来源②是满足银行周转资金需要的主要手段③提高了商业银行的资金管理效率④扩大了银行的经营规模,加强了外部的联系和往来。
主要渠道:一、同业借款:①同业拆借②转抵押借款③转贴现借款二、向央行借款:①再贴现②再贷款(信用借款)三、其他短期借款渠道:①回购协议②大面额存单③境外借款中长期—-作用:①突破了银行原有借贷关系的束缚②提高了筹资效率③着眼于增长长期资金来源和满足特定用途的资金需要,使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在期限上保持对称,有助于提高资产负责管理水平。
主要种类:一、资本性债券。
是为了弥补银行资本不足而发行的,《巴塞尔协议》称之为附属资本。
如可转换后期偿付债券、浮动利率后期偿付债券等。
二、一般性债券。
是商业银行为筹集用于长期贷款、投资等业务的资金而发行的债券。
包括按债券是否担保的担保债券和信用债券,按利率是否浮动的固定利率债券和浮动利率债券等等。
三、国际金融债券。
是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发行的面额以外币表示的金融债券。
包括外国金融债券、欧洲金融债券和平行金融债券。
具有债务性质的资本工具次级长期债务100%100%=⨯+=⨯附属资本二级资本比率风险资产总额核心资本附属资本资本比率风险资产总额二、在中央银行存款:——法定存——超额准三、存放同业存款:商业银行存放在代理行和相关银行的存款。
四、在途资金:也称托收未达款。
作用:①保持清偿力:防范支付风险,维护银行信誉。
②保持流动性:确保原有贷款和投资的易变现性;有利于银行及时获取新的贷款和投资机会。
③满足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要求。
④同业清算及同业支付。
管理原则:一、适度存量控制原则:将银行现金存量控制在适度规模上是现金资产管理的首要目标。
——存量过大,银行付出的机会成本就会增加,从而影响银行赢利性目标的实现。
——存量过小,客户的流动性需求得不到满足,则会导致流动性风险增加,直接威胁到银行的经营安全。
总量控制:现金持有总量。
结构控制:四类资产合理结构。
二、适时流量调节原则:商业银行资金始终处于运动的动态过程之中,最初的存量适度状态会被新的不适度状态所替代。
银行必须根据业务过程中的现金流量变化情况,适时调节现金资产流量。
——当一定时期内现金资产流入大于流出时,银行的现金资产存量就会上升,因而需要及时的将多余资金运用出去。
——当一定时期内现金资产流出大于流人时,银行的现金资产存量就会减少,因而银行应及时筹措资金以弥补现金资产的不足。
三、安全保障原则:商业银行现金资产主要由其在中央银行和同业银行的存款及库存现金构成。
银行在现金资产特别是库存现金的管理中,必须健全安全保卫制度,严格业务操作规程,确保资金的安全无损。
计算库存现金:——运钞成本——最适运钞量测算:2 其中,T:总成本; A :一定时期内的现金收入(或支出)量;Q :每次运钞数量;P :每次运钞费用;C :现金占有费率; : 运钞次数; 2 : 平均库存现金量;P · :全年运钞总成本; C ·2 :库存现金全年平均占用费例:工商银行某市分行在距中心库30公里处设一个分理处,根据往年有关数据测算,年投放现金量为1 825万元,平均每天投放5万元。
每次运钞需支出燃料费、保安人员出差费约50元,资金占用费率为年利率6.6%,代入公式得:即每次运钞16.63万元,大约每3天多送一次,按此计算的总费用为:——现金调拨临界点的确定:银行从提出现金调拨申请到实际收到现金需要有一个或长或短的过18250.0050 1.097516.63⨯=万元程,另外,为了应付一些临时性的大额现金支出,也需要有一个保险库存量。
那么应当在什么时候在多大的库存量时调拨现金,这就是一个现金调拨的临界点问题。
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计算这个临界点:现金调拨临界点=平均每天正常支出量×提前时间 +保险库存量保险库存量=(预计每天最大支出—平均每天正常支出)×提前时间在上例中,该分理处的最适运钞量是16.63万元,提前时间为一天,平均每天正常支出为5万元,预计每天最大支出量为7万元,则:保险库存量=(7-5)×1=2万元现金调拨临界点 = 5×1+2=7万元因此,当该分理处的库存现金降到7万元时,就应当申请调拨现金16.63万元。
存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是根据商业银行存款余额,按照法定的比率向中央银行交存的准备金。
滞后准备金计算法:适用于对非交易性账户存款的准备金计算。
根据前期存款负债的余额确定本期准备金的需要量的方法。
按照这种方法,银行应根据两周前的7天作为基期,以基期的实际存款余额为基础,计算准备金持有周应持有的准备金的平均数同步准备金计算法:适用于对交易性账户存款的准备金计算。
是指以本期的存款余额为基础计算本期的准备金需要量的方法。
——超额存款准备金:是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准备金帐户上超过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的那部分存款。
超额准备金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可用头寸,是银行用来进行投资、贷款、清偿债务和提取业务周转金的准备资产。
影响因素:①存款波动②贷款的发放和收回③其他因素:向中央银行借款的因素、同业往来因素、法定存款准备金因素、信贷资金调拨因素调节:商业银行在预测了超额准备金需要量的基础上,应当及时地进行头寸调度,以保证超额准备金规模的适度性。
同业存款:目的:银行之间开展代理业务,需要花费一定的成本,商业银行在其代理行保持一定数量的活期存款,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支付代理行代办业务的手续费。
种贷款比定期贷款灵活主动。
偿还期限的贷款,按照偿还期限的长短,又可分为短期贷款、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
透支:指活期存款户依照合同向银行透支的款项,它在性质是银行的一种贷款。
高的利息,且一般只向银行熟悉的较大公司借款人提供,对借款人的条件要求较高。
一定的财产或信用作还款保证的贷款。
①抵押贷款②质押贷款③保证贷款票据贴现:指银行应客户的要求,以现款或活期存款买进客户持有的未到期的商业票据的方式发放的贷款。
按质量分(五级分类):①正常贷款②关注贷款③次级贷款④可疑贷款⑤损失贷款二、定价。
——定价原则:①利润最大化②扩大市场份额③保证贷款安全④维护银行形象——价格构成:②承诺费:承诺费是指银行对已承诺贷给顾客而顾客又没有使用的那部分资金收取的费用。
③补偿价格:补偿余额是应银行要求,借款人保持在银行的一定数量的活期存款和低利率定期存款。
④隐含价格:隐含价格是指贷款定价中的一些非货币性内容。
——影响价格因素:①贷款供求状况②存款及其它资金来源的成本③业务费用④管理政策⑤借款人的信用等级⑥贷款期限及方式⑦通货膨胀⑧商业银行贷款的目标收益率——定价法:a、目标收益率定价法:税前产权资本(目标)收益率=(贷款收益-贷款费用)/应摊产权成本贷款收益=贷款利息收益+贷款管理手续费贷款费用=借款者使用的非股本资金成本(即存款与借款成本)+办理贷款的服务和收贷费用应摊产权成本=银行全部产权资本对贷款的比率×未清偿贷款余额贷款利息=贷款利率×贷款金额×贷款期限b、成本加成定价法:这是根据银行贷款的成本来确定贷款价格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