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湘夫人导学案(附答案)

(完整版)湘夫人导学案(附答案)


(湖南卷) 3.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桃夭(《诗经》)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 ①,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 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③。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 注] ①归:出嫁。②蕡 (f én) :草木果实繁盛硕大
的样子。 ③蓁蓁 (zh ēn): 草木茂盛的样子。
2. C “原形” 有成语“原形毕露” ,高思经常说现出 “原 形”,指本来面目,含贬义,而原型可特指文学艺 术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 人,放在此处,可认为是专业术语类的名词,必 选“原型”;“处置” 事件, 强调解决问题, 而“处 治”强调治理、惩罚,在此选项,交通事故属于 “事件”,必选“处置” ;“融化”,一般只指冰、
把我的衣袖投入湘江之中, 把我的单衣留 在澧水之滨。在水中的绿洲采来杜若,要把它送
15:42:04
1
给远方的恋人。欢乐的时光难以轻易得到,姑且
欢乐自在与共。
名题精演练
( 一 ) 语言运用
1.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几年, 食品药品在安全方面出现的问题被媒
体接连曝光,不同职能部门各管一段的监管模式
报道做出了积极回应,表示要进一步加大对交通
违法行为的查处。
2. 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文学艺术创造来源于生活,作家塑造的人物形
象,往往是以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为 创作而形成的。
②一辆运载盐酸的货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侧翻事
故,交通、消防部门的人员迅速赶赴出事现场,
并做出了紧急

③保险丝是电路安全的报警器,当电路里的电流

5 . 洞庭波兮木叶下.(

6 . 朝.驰余马兮江皋(

名句 1 . 袅袅兮秋风, 2 . 沅有芷兮澧有兰, 3 . 鸟何萃兮蘋中, 4 . 时不可兮骤得, 课文要点训练 目标:鉴赏诗歌的意象 目标解读:屈原诗歌喜欢用香草美人的意象。诗 中出现的香草意象,如白芷、兰草等等,都有其 深刻的意义。 “意”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感; “象” 是指诗人感受都的客观物象。 “意象” 即意中之象, 是融入了诗人情思的形象。 如陶渊明 《归园田居》
湘夫人
编写人:范祥栋 审核人:杨彩梅
字音字形 1 . 字音
罾.( 荪.( 澧.( 庑.( 橑.(
2.字形 北 zhǔ( 白 zhǐ(
基础细梳理
) 澨.(
)
) 嶷.(
)
) 潺.湲.(
)
) 褋.(
)
) 葺.(
)
) 目 miǎomi ǎo ()Leabharlann )联 mèi ()
通假字
罔薜荔兮为帷


一词多义
中的 “羁鸟”“旧林”“池鱼”“故渊”、李清照 《声 声慢》中的“黄花” “梧桐”“细雨”“黄昏 ”,它 们往往不再是纯自然界的景物,而是融合了诗人 主观情思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它们常常寄托 了诗人对社会生活的感悟和看法。
15:42:04
4
15:42:04
3
( 2)这是一首贺婚诗。诗的三章都以桃树起兴, 以嫩红的桃花、硕大的桃实、密绿成荫的桃叶比 兴新娘的美丽容貌、多子多福、人丁兴旺,表达 对女子新婚之喜和对新娘的美好祝福。 试题分析:第一章以鲜艳的桃花比喻新娘的年青 娇媚。这里所写的是鲜嫩的桃花,纷纷绽蕊,而 经过打扮的新嫁娘此刻既兴奋又羞涩, 两颊飞红, 真有人面桃花,两相辉映的韵味。诗中既写景又 写人,情景交融,烘托了一股欢乐热烈的气氛。 这种场面, 即使在今天还能在农村的婚礼上看到。 第二章则是表示对婚后的祝愿。桃花开后,自然 结果。诗人说它的果子结得又肥又大,此乃象征 着新娘早生贵子,养个白白胖胖的娃娃。第三章 以桃叶的茂盛祝愿新娘家庭的兴旺发达。以桃树 枝头的累累硕果和桃树枝叶的茂密成荫,来象征 新嫁娘婚后生活的美满幸福,真是最美的比喻, 最好的颂辞。朱熹《诗集传》认为每一章都是用 的“兴”,固然有理,然细玩诗意,确是兴中有 比,比兴兼用。全诗三章,每章都先以桃起兴, 继以花、果、叶兼作比喻,极有层次:由花开到 结果,再由果落到叶盛;所喻诗意也渐次变化, 与桃花的生长相适应,自然浑成,融为一体。人 们常说的“桃花运”,当源出于此诗。
作品在这里一口气罗列了荷、荪、椒、桂、 兰、辛夷、药、薜荔、蕙、石兰、芷、杜衡等十 多种植物,来极力表现相会处的华美艳丽。其目 的,则全在于以流光溢彩的外部环境来烘托和反 映相会时充溢于人物内心的欢乐和幸福。但作者 在这里更是进一步用乐景衬哀情,抒写自己陷入 相思中的痛苦。 名题精演练
( 一 ) 语言运用 1. A B 选项 “对于 513 公顷的园博园” 一句, 删去 “对 于”;C 选项“原因, 主要在于……所致” ,删去“所 致”; D 选项“加大对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后加 “力度”。
(二)阅读理解 (天津卷) 【答案】( 1)体现在三月花凋谢,柳絮飘飞,东 风吹和子规啼叫上。 ( 2)①侧面描写,桃花落处无人看见,洗手时闻 到流水中有桃花的香味。②动静结合。 ( 3)《暮春》通过写落花、柳绵、斜阳、子规等 暮春意象,表达了伤春之愁、流年之叹;《暮春 山间》写作者缓步春山所见,描绘了一幅幽美的 暮春景象,表现了作者的闲适之情。
本诗第三段描绘湘君幻想中与湘夫人如愿相会 的情景有何作用?
1 . 期:与佳期.兮夕张
(
)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
2 . 余:朝驰余.马兮江皋
(
)
余.勇可估
(
)
3 . 为:疏石兰兮为芳
(
)
不足为外人道也
(
)
词类活用
1 . 目眇眇兮愁.予 (

2 . 与佳期兮夕.张 (

3 . 荒忽兮远.望


4 . 合百草兮实.庭 (
( 1)本诗在章法结构上采用

的形式。
( 2)请从比兴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全诗。
答:
15:42:04
2
湘夫人 答案
字音字形 1 . 字音 Z ēng shì sūn yí lǐ chányuán w ǔ di é l ǎo qì 2.字形 渚 眇芷袂 通假字 罔通网
一词多义 1 .约会;穿一周年孝服的人 2 .我的;剩余的 3 .成为;向 词类活用 1 .名作动,使……发愁 2 .名词作状语,在晚上 3 .形容词用作状语,向远处 4 .形容词用作动词,充满 5 .名作动,落下 6 .名词作状语,在早上 名句 1 . 洞庭波兮木叶下 2 . 思公子兮未敢言 3 . 罾何为兮木上 4 . 聊逍遥兮容与 课文要点训练 目标:鉴赏诗歌的意象
雪、霜等受热变成水, “熔化”指铁等固体受热到 一定程度而变成液体、胶状或粉末,强调条件是 固体受热变形。 3. D 2431 这道题的逻辑可以通过两种分析得出答案, 第一, 根据关联词, “如果”、“即使”、“因为”三个关联 词给了我们逻辑上的导向, 第二, 根据内容的 “顶 针”,“强数百万倍的电磁波”——“强电磁波的 环境”——“不太强的电磁场环境中”——“较 弱的电磁辐射” 。
(全国大纲卷) (1 ) 诗人眼中常山道人隐居地周围环境的最大特 色是什么 ?请简要说明。 答:幽静。沿途是莓苔,远望白云缭绕,近看芳 草当门。白云、静渚、春草、闲门都营造出一种 静谧的气氛。 答出幽静意思的,给 2 分;说明营造出静遗气氛 的,给 2 分。 ( 2)请分别对第三联中“过”和“随”两个字作 简要赏析。 答:“过”字把雨后松树翠绿的颜色丞相了出来。 “随”字形象的表现了山道峰湖路转,人在随山 转折、 缘山寻找“水源, 令人有曲径通幽的遐思。 对“过”字简要赏析的,给 2 分;对“随”字简 要赏析的给 2 分。 (湖南卷)
文本翻译 湘夫人降落在北洲之上,我已忧愁满怀望眼
欲穿。凉爽的秋风阵阵吹来,洞庭湖波浪翻涌树 叶飘旋。登上长着野花的高地远望,与她定好约 会准备晚宴。为何鸟儿聚集在水草间,为何鱼网 悬挂在大树颠?
沅水有白芷澧水有幽兰,眷念湘夫人却不敢 明言。 放眼展望一片空阔苍茫, 只见清澈的流水 潺潺。
为何山林中的麋鹿觅食庭院,为何深渊里的 蛟龙搁浅水边?早晨我骑马在江边奔驰,傍晚就 渡水到了西岸。好像听到美人把我召唤,多想立 刻驾车与她一起向前。在水中建座别致的宫室, 上面用荷叶覆盖遮掩。 用香荪抹墙紫贝装饰中庭, 厅堂上把香椒粉撒满。用玉桂作梁木兰为椽,辛 夷制成门楣白芷点缀房间。 编织好薜荔做个帐子, 再把蕙草张挂在屋檐。拿来白玉镇压坐席,摆开 石兰芳香四散。白芷修葺的荷叶屋顶,有杜衡草 缠绕四边。汇集百草摆满整个庭院,让门廊之间 香气弥漫。九嶷山的众神一起相迎,他们簇簇拥 拥的像云一样。
也因此受到了社会的质疑。
B. 第九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在北京永定河西岸
盛大开幕,对于 513 公顷的园博园,为了方便游
客,专门开设了电瓶车专线。
C.据世界黄金协会分析, 2013 年春节前后中国黄
金需求高涨的原因,主要由于消费者对中国经济
前景充满信心所致。
D.日前, 交通管理部门就媒体对酒驾事故的连续
出现头痛,注意力不集中、嗜睡等症状,强电磁
辐射会使心血管疾病加重、神经系统功能失调。
A. ④①②③
B. ②③①④
C. ④③②①
D. ②④③①
(二)阅读理解 (天津卷) 1. 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作答。
暮春 [ 宋] 黄庚
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
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
暮春山间【宋 ] 黄公度
3. 给下面语句排序,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①因为较弱的电磁辐射,也会对人的神经系统与
心血管系统产生一定的干扰。
②人的大脑和神经会产生微弱的电磁波,当周围
电器发出比它强数百万倍的电磁波时,人的神经
活动就会受到严重干扰。
③即使在不太强的电磁波环境中工作和生活,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