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年高考理综模拟卷试题化学部分六

2014年高考理综模拟卷试题化学部分六

化学综合练习六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确的有()个①.糖类、蛋白质、油脂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②.煤经气化和液化两个物理变化过程,可变为清洁能源③.制作航天服的聚酯纤维和用于光缆通信的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④.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时,将溴的苯溶液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⑤.苯、油脂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⑥.葡萄糖、果糖的分子式均为C6H12O6,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⑦.烷和Cl2的反应与乙烯和Br2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⑧.乙醇、乙酸均能与Na反应放出H2,二者分子中官能团相同⑨.中和滴定实验时,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⑩.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只含共价键A.1B.2C.3D.48.下列叙述I和II均正确且有因果关系的是9.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Na2S2O3溶液中加入稀盐酸:2S2O32-+2H+=SO42-+3S↓+H2OB.100ml0.1mol/L FeI2溶液与标况下0.224L Cl2: 2Fe2++ Cl2=2Fe3++2Cl-C.磁性氧化铁溶于稀硝酸:3Fe3O4+28H++NO3-9Fe3++NO↑+14H2OD.向明矾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恰好使SO42-沉淀完全:2Al3++3SO42-+3Ba2++6OH -=2 Al(OH)3↓+3BaSO4↓10.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已知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 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 ====2CO2(g)+2H2O(g) ΔH = - 890.3 kJ·mol-1 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ΔH >0, 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已知S(g)+O2(g) ==== SO2(g) ΔH1; S(s)+O2(g) ==== SO2(g) ΔH2, 则ΔH1﹤ΔH2D.已知中和热为ΔH =-57.4 kJ·mol-1,则1mol稀硫酸和足量稀NaOH溶液反应的反应热就是中和热11.常温下,在20 mL 0.1mol/L 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 HCl溶液40 mL,溶液的pH逐渐降低,此时溶液中含碳元素的微粒物质的量浓度的百分含量(纵轴)也发生变化(CO2因逸出未画出),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0.1 mol/L Na 2CO 3溶液中c(Na +)+c(H +)=2c(CO 32-)+c(HCO 3-)+c(OH -)B .在A 点:c(Na +)> c(CO 32-)> c(HCO 3-)> c(OH -)> c(H +)C .常温下CO 2饱和溶液的pH 约为5.6D .0.05 mol/L NaHCO 3溶液的pH=812.有50ml0.1mol/L 碘水,当通入足量Cl 2完全反应后,共转移了0.05mol 电子,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该反应中H 2O 是反应物之一B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C .氧化产物为HIO 3D .若有1 mol I 2参加氧化反应,转移10 mol e - 13.一定条件下,将3molA 和1molB 两种气体混合于固定容积为2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2D(s)。

2min 末该反应达到平衡,生成0.8molD ,并测得C 的浓度为0.2mol/L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该条件下此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约为0.91 B .A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3mol/(L·s) C .B 的转化率为60%D .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时,该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26.无水AlCl 3易升华,可用作有机合成的催化剂等。

工业上由铝土矿(A12O 3、Fe 2O 3)为原料制备无水AlCl 3的工艺流程如下。

(1)氯化炉中Al 2O 3、C12和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用Na 2SO 3溶液可除去冷却器排出尾气中的Cl 2,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在标准状况下,吸收112L Cl 2需要 molNa 2SO 3。

(3)为测定制得的无水AlCl 3产品(含杂质FeCl 3)的纯度,称取无水AlCl 3样品,溶于过量的NaOH 溶液,过滤出沉淀物,经洗涤、灼烧、冷却、称重。

试写出测定无水AlCl 3产品纯度的过程中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工业上另一种由铝灰为原料制备无水AlCl 3工艺中,最后一步是由AlCl 3·6H 2O 脱去结晶水制备无水AlCl 3,实现这一步的操作方法是 。

(5)工业上铝土矿经提纯后可冶炼铝,写出在950-970℃和Na 3AlF 6作用下进行电解制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6) 为测定制得的无水AlCl 3 产品(含杂质FeCl 3)的纯度,称取16.25克无水AlCl 3 样品溶于过量的NaOH 溶液,过滤出沉淀物,沉淀物经洗涤、灼烧、冷却、称重,残留固体质量为0.32克,则AlCl 3 产品的纯度为 27.(14分)以黄铜矿精矿为原料,制取硫酸铜及金属铜的工艺如下所示: Ⅰ. 将黄铜矿精矿(主要成分为CuFeS 2,含有少量CaO 、MgO 、Al 2O 3)粉碎铝土矿AlCl 3Ⅱ. 采用如下装置进行电化学浸出实验将精选黄铜矿粉加入电解槽阳极区,恒速搅拌,使矿粉溶解。

在阴极区通入氧气,并 加入少量催化剂。

Ⅲ. 一段时间后,抽取阴极区溶液,向其中加入有机萃取剂(RH )发生反应:2RH (有机相)+ Cu 2+ R 2Cu (有机相)+ 2H +(水相)分离出有机相,向其中加入一定浓度的硫酸,使Cu 2+得以再生。

Ⅳ. 电解硫酸铜溶液制得金属铜。

(1)黄铜矿粉加入阳极区与硫酸及硫酸铁主要发生以下反应:CuFeS 2 + 4H + = Cu 2+ + Fe 2+ + 2H 2S 2Fe 3+ + H 2S = 2Fe 2+ + S ↓+ 2H +① 阳极区硫酸铁的主要作用是 。

② 电解过程中,阳极区Fe 3+的浓度基本保持不变,原因是 。

(2)阴极区,电极上开始时有大量气泡产生,后有固体析出,一段时间后固体溶解。

写出上述现象对应的反应式 。

(3)若在实验室进行步骤Ⅲ,分离有机相和水相的主要实验仪器是 ; 加入有机萃取剂的目的是 。

(4)步骤Ⅲ,向有机相中加入一定浓度的硫酸,Cu 2+得以再生的原理是 。

(5)步骤Ⅳ,若电解200mL0.5 mol/L 的CuSO 4溶液,生成铜3.2 g ,此时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28.(13分)新近出版的《前沿科学》杂志刊发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的论文《汽车尾气污染及其危害》,其中系统地阐述了汽车尾气排放对大气环境及人体健康造成的严重危害。

目前降低尾气的可行方法是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化器。

NO 和X 气体均为汽车尾气的成分,这两种气体在催化转换器中发生反应:2X(g)+2NO(g)N 2(g)+2CO 2(g) △H =-a kJ ·mol -1。

(1)上述信息中气体X 的化学式为 。

(2)已知2NO(g)+O 2(g)=2NO 2(g) △H =-bkJ ·mol -1;X 的燃烧热△H =-c kJ ·mol -1。

书写在消除汽车尾气中NO 2的污染时,NO 2与X 的可逆反应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阳离子交换膜硫酸铁与 稀硫酸混合液稀硫酸<通入氧气。

(3)在一定温度下,将1.0mol NO、1.2mol气体X通入到固定容积为2L的容器中,反应过程中部分物质的浓度变化如右图所示:①有害气体NO的转化率为,0~15min NO的平均速率v(NO)= 。

②20min时,若改变反应条件,导致X浓度增大,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选填序号)。

a.缩小容器体积b.增加CO2的量c.升高温度d.加入催化剂③若保持反应体系的温度不变,20min时再向容器中充入NO、N2各0.4mol,化学平衡将移动(选填“向左”、“向右”或“不”)。

36.(15分)食盐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Ⅰ粗食盐常含有少量K+、Ca2+、Mg2+、SO42-等杂质离子,实验室提纯NaCl的流程如下:提供的试剂:饱和Na2CO3溶液饱和K2CO3溶液 NaOH溶液 BaCl2溶液Ba(NO3)2溶液 75%乙醇四氯化碳冷水①欲除去溶液Ⅰ中的Ca2+、Mg2+、SO42-离子,选出a所代表的试剂,按滴加顺序依次为(只填化学式)。

②洗涤除去NaCl晶体表面附带的少量KCl,选用的试剂为。

③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下列实验装置不可能用到的是(填序号)。

A B C D④【有关资料】化学式CaCO3CaSO4Ca(OH)2MgCO3Mg(OH)2Ksp 2.8×10一99.1×10一6 1.0×10一4 3.5×10一5 1.6×10一11溶液Ⅰ中加入试剂a,只要控制溶液pH=12可确保Mg除尽,根据提供的数据计算,此时滤液中Mg 2+物质的量浓度将被控制在 以下。

Ⅱ 我国化学工程专家侯德榜创立的侯氏制碱法,食盐是其中的主要原料。

实验室根据侯氏制碱法并参考下表数据,制备纯碱的主要步骤是:将配置好的NaCl 饱和溶液倒入烧杯中加热,控制一定温度围,搅拌下分批加入研细的NH 4HCO 3固体,加料完毕后,继续保温30min ,静置、过滤得晶体NaHCO 3。

用少量蒸馏水洗涤除去杂质,抽干后,转入蒸发皿中,灼烧2h ,制得Na 2CO 3固体。

四种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表(g/100g 水)0oC 10 oC 20 oC 30 oC 40 oC 50 oC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NH 4HCO311.9 15.8 21.0 27.0 — — NaHCO 3 6.9 8.1 9.6 11.1 12.7 14.5 NH 4Cl29.433.337.241.445.850.443请回答:该反应的方程式:操作过程中反应温度控制在30 oC <t< ,为控制此温度围,采取的加热方式为 。

Ⅲ 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装置如图所示,若收集的H 2为2L , 则同样条件下收集的Cl 2 (填“>”、“=”或 “<”)2L , 原因是 。

装置改进后,可用于制备NaOH 溶液,若测定溶液中 NaOH 的浓度,常用的方法为 。

装置b 口出来气体的检验方法: 。

38.(13分)某芳香烃A ,分子式为C 8H 10;某烃类衍生物X ,分子式为C 15H 14O 3,能使FeCl 3溶液显紫色:J 分子在核磁共振氢谱中有4个特征吸收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