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3第三章 来访者问题的评估与分析

03第三章 来访者问题的评估与分析

心境低落或悲伤
兴趣或快感缺失
下列相关症状也经常存在:
睡眠紊乱注意力集中困难
自罪或自我贬低食欲紊乱
疲乏或精力减退自杀观念或行为
两者之任何一种形式可能占优势。
米F31为ICD一10的原来的编号,在此予以保留。
可能频繁发作也可能间以正常心境的时期。
严重的病例在躁狂或抑郁期间可能伴有幻觉(凭空听到声音或看到事物)或妄想(怪异或不合逻辑的信念)。
急性反应通常持续数天到数周。
8.分离性(转换)障碍—F44
主诉:患者表现出不寻常或戏剧性的躯体症状。
诊断要点
躯体症状有下列特点:表现不同寻常;与已知疾病不一致;经常起病突然并与心理应激或困难的个人处境相联系。
急性病例的症状可能:富有戏剧性且不同寻常;随时间经常改变;与别人的关注有关。
在某些慢性病例,患者可能面对严重的问题,显得无动于衷。
3.个性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二)根据6分标准来区分是否是神经症
神经症的诊断要点:
·时间上持久,常以年计,最少三个月。
·心理冲突指两种观念,欲望,行为倾向,价值观等互相对立,当事人无法使其协调。有常形和变形之分,常形冲突是大家能理解,现实中存在的,冲突的一方和另外一方具有明显的道德区别。变形冲突与现实处境没有什么关系,不带什么明显的道德色彩,是神经症性的。
症状可分三组:
(1)与精神易兴奋相联系的精神易疲劳。(精神易兴奋主要表现是联想和回忆增多而且杂乱无章,病人感觉到分心和控制不住,但不伴有言语运动增多)躁狂病人也联想多,但是躁狂人不痛苦,不想控制。注意力不集中,感觉过敏,精神易疲劳(是情绪性疲劳)
(2)情绪症状主要有三个方面:
·烦恼(焦虑是针对未来,烦恼针对过去和当前);
三、常见的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的要素及人格障碍的特征
ICD-10指出人格障碍有三个要素
①早年开始,于童年或少年起病;
②人格的一些方面过于突出或显著增强,导致牢固和持久的适应不良;
③对病人带来痛苦或贻害周围。
以下按CCMD-Ⅲ对人格障碍的分型描述人格障碍的特征。(参见本课程教学参考资料:专栏1-2 60人格障碍)
2.是一组机能性障碍,障碍性质属功能性非器质性;
3.具有精神和躯体两方面症状
4.具有一定的人格特质基础但非人格障碍
5.各亚型有其特征性的临床相
6.神经症是可逆的,外因压力大时加重,反之症状减轻或消失。
7.社会功能相对良好
8.自知力充分
9.神经症包括恐怖症、焦虑症、强迫症、疑病症、神经衰弱
1、神经衰弱
第三章来访者问题的评估与分析
第一节心理诊断的四步骤模型
一、来访者心理问题的诊断过程
(一)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来区分是否是精神病
病与非病三原则的内容:
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同一)性原则。有的时候也以病人是否有主动求医行为来观察此点。
2.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原则。(知情意统一,高兴的说不开心的事不统一)
(3)常见的心理生理障碍:
·睡眠障碍;
·头部不适感;
·个别内脏功能轻度或中度障碍。
2、焦虑性神经症(焦虑症):
(1)焦虑的情绪体验;
(2)焦虑的身体表现(运动性不安和植物性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
焦虑性神经症分为两种,一种是慢性焦虑,一种是急性惊恐发作。
3、恐怖性神经症
(1)害怕与处境不相称。
(2)病人感到很痛苦,往往伴有显著的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诊断要点
心境低落或悲伤
水兴趣或快感缺失
下列相关症状经常出现:
睡眠紊乱
自罪或丧失自信
疲乏或精力减退或性欲减退
激越或运动、言语迟缓
食欲紊乱
自杀观念或行为
注意集中困难
焦虑或精神紧张症状也经常出现。
鉴别诊断
如果存在幻觉(凭空听到声音,看到事物)或妄想(怪异或不寻常的信念),参见急性精神病性障碍一砣3中这些问题的治疗。考虑会诊治疗问题。
(3)对所怕处境的回避,直接造成社会功能受损害。
4、强迫性神经症5、疑病性神症(病人重病不重治疗)(1)对健康过虑;
(2)对身体的过分注意;
(3)感觉过敏和疑病观念(妄想除外)。
6、抑郁神经症:
①兴趣减退甚至丧失;②对前途悲观;③无助感;④感到精神疲惫;⑤自我评价低;⑥感到生活或生命本身没有意义。
患者会回避可能产生类似于惊恐发作的躯体感觉的运动或其它活动。
5.广泛性焦虑障碍—F41.1
主诉:患者最初可能主诉与紧张有关的躯体症状,或者失眠。进一步询问会发现焦虑是主要的。
诊断要点:
多种焦虑或紧张性症状:精神紧张;躯体紧张;植物神经兴奋。
症状可能持续数月并经常出现。
常由应激性事件所诱发,尤其是那些具有慢性忧虑倾向的人。
·神经症的病人感到精神痛苦,有症状自知力。
·影响其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
·无器质性病变基础,不是说神经症患者不能得器质性疾病,只是说神经症不是器质性疾病引起的
神经症的临床评定方法:(6分标准)
1.病程:不到三个月为短程,评1分;三个朋到一年为中程,评2分,1年以上为长程,评3分;
2.精神痛苦程度:轻度者病人自己可以主动设法摆脱,评1分;中度者病人自己摆脱不了,需借助别人的帮助或者处境的改变才能摆脱,评2分;重度者几乎完全无法摆脱,即使别人安慰开导他或陪他娱乐或易地休养也无济于事,评3分;
鉴别诊断
酒精或药物使用可能引起类似的症状。如果存在严重的酒精或药物使用,参见酒精使用障碍一Fl0和药物使用障碍一Fll#。
2.抑郁症一F32。
主诉
患者最初可能表现出一个或更多的躯体症状(疲乏,疼痛)。进一步的询问会发现抑郁或兴趣的丧失。
有时易激惹是主要的问题。
某些群体是高危人群(例如,最近分娩或患过中风者,帕金森氏病或多发性硬化患者)。
16.多动(注意缺陷)障碍—F90
主诉:患者不能静坐;总在活动;不能等待他人;听别人说些什么;注意集中困难;年幼患儿可能难以完成学业。
诊断要点:
严重的注意力维持困难;异常的躯体性不安;冲动性。
有时可能存在纪律问题,学习成绩差,容易出事故。
这种行为模式存在于所有场合。
避免过早诊断。躯体活动较多并非总是不正常的。
7、人格解体神经症
狭义的人格解体,即“无我感”,感到“我”异乎寻常地不真实,似乎不存在。
现实解体,病人感到周围的世界似乎是陌生的,不真实了,像图片上了一层雾一样。
身体解体,感到自己整个身体的大小轻重软硬等到发生了奇异的变化。失去了正当时的真体感和实质感,似乎不存在一样,什么感觉也体会不到,身体麻木不仁。
3.社会功能:能照常工作学习以及人际交往只有轻微妨碍者,评1分;中度社会功能受扣除害者工作学习或人际交往显著下降,不得不减轻工作或改变工作,或只能部分工作,或某些社交场合不得不尽量回避,评2分;重度社会功能受损守者完全不能工作学习,不得不休病假或退学,或某些必要的社会交往完全回避,评3分。
总分为3,还不够诊断为神经症;
以上症状至少持续两年,且至少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处于抑郁状态。
抑郁神经症与抑郁人格:
首先符合人格障碍的诊断。人格障碍指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使病人形成了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这种
模式显著偏离特定的文化背景和一般认知方式,明显影响其社会功能与职业功能,造成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不良。
人格障碍的诊断要点:
总分≥6,神经症的诊断是可以成立的
4-5分为可疑病例,需进一步观察确诊。
有时也参考心理冲突的性质(即常型或变型)来判断来访者的问题是否属于神经症:
心理冲突常形的特点:一是它与现实处境直接相联系,涉及大家公认德重要生活事件,二是它有明显的道德性质。
心理冲突变形的特点:一是它与现实处境没有什么关系,或者它涉及的是生活中的鸡毛蒜皮,一般人认为简直不值得为它操心,或者感到难以理解明明是一件很容易解决的问题为什么病人却解决不了。
情感解体,感觉父母等都不爱他了。感到十分痛苦,伤心。
二、识别重性精神病
1、双相情感障碍—F31
主诉
患者可能在一段时期内出现下面所描述的抑郁、躁狂或兴奋。
诊断要点(典型症状)
躁狂期间出现:
精力和活动增加心境高涨或易激惹
言语加快失去控制
睡眠需求减少自高自大
患者注意力容易转移
患者也可能在某段时期内出现抑郁:
15.精神发育迟滞—F70
主诉:
儿童期:一般发育的延迟;因为学习能力差,有学业困难及与其它孩子相处困难;行为问题。
青春期:同龄伙伴相处困难;不适当的性行为。
成人:日常功能困难;正常社会发展方面的问题。
诊断要点:迟缓或不完全的精神发育会导致:学习困难;社会适应问题。
严重程度方面:严重的迟滞;中度迟滞;轻度迟滞。
1、偏执性人格障碍
(三)根据一般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的定义来判断来访者的问题性质
诊断要点
1、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必须满足如下条件:
·是现实性冲突引起;
·病程连续一个月,间断2个月;
·问题未泛化,情绪反映不强烈,社会功能完整。
2、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必须满足如下条件:
·强烈的现实性的刺激;
·二个月以上半年以内;
19.居丧障碍—Z63
主诉:患者感到丧失不可承受;沉浸在失去亲人的痛苦之中;丧失也可引起躯体症状。
诊断要点:正常的悲哀过程包括沉浸在失去亲人的痛苦之中。但是,居丧障碍伴随类似抑郁症的症状,例如:心境低落或悲哀、睡眠障碍、兴趣缺失、自责自罪、焦虑不安,患者还可能日常行为和社会交往的退缩、很难考虑将来。
·泛化。
(四)参照其他诊断依据作出诊断
第二节识别神经症和精神病——变态心理学
一、区分不同类型神经症
神经症性反应:不到3个月,其他的症状都具备的情况下,可以诊断神经症性反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