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六章 来访者问题的评估与分析
第六章 来访者问题的评估与分析
人格障碍、神经症、其它 精神障碍
严重 心理 障碍
问题、部分可疑神经症
3、心理障碍(程度较轻) 神经症
1)神经症的含义 旧称神经官能症或精神神经症。 神经症的共同特征是: ①起病多与身体素质、人格特征或心理应激有关。 ②体格检查不能发现脑器质性病变或躯体疾病; ③“自知力”大都良好,常迫切要求治疗; ④患者行为一般保持在社会规范允许的范围内,可为人
(一)判断正常与异常的心理活动的三项原则。 A.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B.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原则。 C.个性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区分神经症和精神疾病
(二)求助者具有典型意义的某些特异行 为表现
异常行为很典型 如周期性发作的疾病
区分神经症和精神疾病
(三)求助者的“求医行为”判断其为神 经症或重性精神病
包括:⑴强迫怀疑 ⑵强迫性穷思竭虑 ⑶强迫 联想 ⑷强迫回忆
强迫动作:往往是为了减轻强迫观念所引起的焦 虑或者是不由自主采取的顺应行为。
包括: ⑴强迫检查 ⑵强迫清洗 ⑶强迫仪式动 作 ⑷强迫计数 ⑸强迫性迟缓
恐怖症
(一)恐怖症的定义 恐怖症是指个体对情境、活动或特殊物体产生异
乎寻常的恐惧,并常伴随有明显的植物神经症状 的一种神经症。 女性患者居多,多发生于青少年或成年早期。
神经症的类型
•强迫症
•恐怖症
•焦虑症
•躯体形式障碍
•神经衰弱
♪
强迫症
主要内容: (一)强迫症的定义 强迫症是以强迫思维和强迫动作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神
经症。 常发生于青年期,学生居多。
(二)强迫症的心理异常表现 ゝ
强迫症的心理异常表现
强迫思维:病人不由自主地、持续重复出现某种 观念、想法。
(二)恐怖症的心理异常表现
焦虑症
主要内容: (一)焦虑症的定义 焦虑症是一种以广泛、持续的焦虑情绪或反复发作的
惊恐不安为特征,并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神经症。
(二)焦虑症的类型及心理异常表现
焦虑症的类型
1、广泛性焦虑症 担心和烦恼: 紧张惶恐、心烦意乱。对任何事情。 运动性不安: 搓手顿足、来回走动,紧张不安。 植物神经功能亢进: 心悸、心跳加快和窒息感;多汗,舌干,吞咽梗塞,胃部不适,
查均为阴性,并缺乏充分的生理机制,以多 种多样,经常变化的躯体症状为主的神经症。
(二)疑病症♪
神经衰弱
(一)神经衰弱的心理异常表现 1、大脑易疲劳 2、精神易兴奋 3、情绪症状 4、心理生理障碍
(二)神经衰弱的诊断
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以脑功能衰弱为主,有后述症状的三项:
衰弱症状;
智力测验
吴天敏修订完成的《中国比内测验》, 主要用于测查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
张厚粲等修订的《瑞文标准推理测验中 国城市修订版》;
龚耀先修订的韦氏成人智力量表等
人格测验
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 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MMPI)。
其中,MMPI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 影响最大的人格量表。 不仅可用于检查精神病人,亦被用于检 查正常人。
大家好
心理咨询学
第六章 来访者问题的评估与分析
第一节 评估来访者问题的一般程序
第二节 适宜咨询对象的选择与转介
在初次咨询时,都要尽可能地获取以 下方面的信息:
来访者一般情况和背景信息
“病史”采集会谈或收集资料式会谈的内容 (1)关于来访者身份的信息 (2)总体外观形象和行为 (3)与现在问题有关的往事 (4)以往的精神病史或心理咨询和治疗史 (5)教育和工作背景 (6)健康和医疗史 (7)社会或成长史 (8)家庭、婚姻等; (9)精神和神经系统(主要是大脑)状况
情绪症状;
兴奋症状;
肌肉紧张性疼痛;
睡眠障碍。
排除其他疾病
二、咨询对象的转介
哪些来访者需要转介 1.咨询内容与咨询者不匹配 2.价值观念与咨询者不相容 3.个性与咨询者不相容 4.与咨询者有私人关系 5.来访者有特殊背景
第三节 评估来访者问题的主要手段
一、心理测验 (1)要正确选择测验材料。 (2)不要滥用心理测验。 (3)测验结果要可靠 (一)常用心理测验 智力测验和人格测验
(四)求助者对症状的自知程度
区分神经症和精神疾病
特点 精神病症状 社会适应 人格改变 自知力 主动求治
严重心理障碍 重 丧失(严重适应不良) 明显 没有 不会
神经症 轻 部分丧失 部分 有 会
神经症与精神病的鉴别诊断
鉴别要点 精神病(重症) 神经症(轻症)
病前人格
分裂人格
神经质型
思维障碍 联想障碍,妄想代替现实 内心冲突、反复思虑
所理解和接受; ⑤精神活动常有焦虑和烦恼,或有多种躯体不适感;病
程多呈发作性。
2)神经症的分类
根据我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 第三版修订版(CCMD―3)的分类方案, 神经症包括以下疾病:强迫症、恐惧症(恐 怖症)、焦虑症、躯体形式障碍、神经衰弱、 其他或待分类的神经症。
注:除此以外,有些书籍还把抑郁性神经症、癔病、疑病 症等,作为单独分类并归列其中。
情感障碍
平淡或淡漠无欲
烦恼、焦虑为主
行为障碍 外界联系
自知力 社会适应
被动、退缩 接触不良,感知歪曲
无、否认有病 丧失
回避、坐立不安
接触密切,感知真实
强、主动求治 存在
2、心理问题的分类及其基本症状表现
心理问题的分类:
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图示
心理正常
心理障碍
心理健康
心理不健康
心理问题、严重心理
尿频。 过分警惕: 对外界刺激容易出现惊跳反应,有时感到脑子一片空白,但无
智力障碍;难入睡又易惊醒,易激惹。
惊恐发作
2、惊恐发作:又称急性焦虑症,患者正在进行 日常活动时,突然出现强烈的的恐惧感。例如他 们会突然感到心脏病开始发作,他们马上要死了。
躯体形式障碍
主要内容: (一)躯体化障碍 是一组反复陈述躯体症状,相应的器质性检
第二节 适宜咨询对象的选择与转介
一、适宜咨询对象
1.根据来访者信息判断是否属于精神病或严 重人格障碍或脑器质性病变。
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心理异常的理解有:
从统计学: 从文化学: 从社会学: 从神经医学: 从心理学:
第二节适宜咨询对象的选择与转介
一、适宜咨询对象
1.根据来访者信息判断是否属于精神病或严 重人格障碍或脑器质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