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学设计
宁夏中宁县第三中学马建琴
一、设计理念
本课根据体育课程标准,结合“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潜能,教学中教师起到引领、参与、促进的作用。
根据七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本着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学生逐渐掌握正面双手垫球的技术动作。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选自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水平四的教学内容,本课为垫球课的第一课时。
通过排球练习发展学生的协调能力,提高灵敏性,还能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而垫球技术是排球运动中最主要的基本技术,是接发球和防守最常用的技术。
起着组织全队,相互配合的重要作用,是排球教学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更好地学习各种技术和战术的基础,垫球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集体力量的发挥和战术配合的质量。
三、学情分析
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本届七年级学生,由于在小学阶段是非专业专业兼职担任,再加上学校场地、器材的不足,对排球知识的了解相对较少,运动技术水平较差,很容易形成一些错误的动作。
同时,学生的自制力差,其心理因素处于不稳定状态。
本课采用启发、模仿、创新等教学方法,对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能力有很大帮助,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培养学生参与运动的热情,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运动知识和技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四、本课的教法和学法
教法:本课主要围绕教学目标,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把学生“思、学、练“有机结合起来,注重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思维,一步步深入思考和解决问题。
学法:主要通过循序渐进来解决重点、难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模仿——尝试——练习——评价——改进小组合作等练习,以及分层提高的办法,让学生把已理解的知识和已掌握的技能运用到学习正面双手垫球上,并能完成正
确合理的垫球动作。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垫球的正确手型,击球部位。
教学难点:全身协调发力
六:设计特色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着重于学生对排球垫球动作的学习,通过逐步解决垫球技术中发力方法的各个要点,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探究体会的过程中掌握并理解动作要领。
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引导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氛围中学习,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到成功带来的愉悦,享受到运动的乐趣,从而提高他们参与排球运动的积极性。
七、教学过程
身心准备→激发兴趣→探究学习→实践体验(学生尝试+练习、改进)→选优展示→评价提升→身心放松
“排球——正面双手垫”教案设计
探究学习6’一、看图模
仿,探究释疑
问题1:垫球
的手型是怎
样的?
问题2:手臂
是直的还是
弯的?
3、问题3:
手臂触球的
部位在哪
里?
二、教师进行适
当的启发引导
后指导练习
三、引导学生进
行双手垫球的
动作体会。
四、正面双手垫
球的动作要领
插:判断来球,手
臂迅速插入球下。
夹:手臂插入球下
时,两手臂要夹
1、教师提出问
题,让学生带着
问题进行尝试模
仿练习。
2、教师集体指挥
学生进行准备姿
势、移动和徒手
模仿练习。
3、教师进行适当
的启发引导后,
再次指导学生练
习。
4、教师在学生通
过“体验-思考
-顿悟-”的基
础中传授正确的
正面双手垫球的
动作要领。
5、指导学生进行
垫球的练习。
6、教师示范引导
练习。
1、学生分组进行观
看挂图。
2、根据挂图,先进
行尝试模仿练习,
并进行积极思考。
3、在教师的口令下
集体徒手模仿原地
动作、看教师手势
做前后移动的徒手
垫球动作练习。
4、学生在练习过程
中逐渐总结得出其
动作要领。
5、学生在教师的启
发下和语言引导
下,再次尝试体验
动作要领。
6、同伴之间互相
将皮筋套于对方
的触球部位处(前
臂腕关节10CM
组织形式:
按照教师提前分好
的四个小组,在小
组长的带领下到各
自
的挂图前根据挂图
进
行讨论、模仿练习。
目标:培养学生
自觉合作、认真积
极思考的习惯。
提
高学生的观察力
和分析问题的
能力。
要求:分组协作,
积极探究,理论与
实践相结合,注意
中
紧。
提:击球时,两脚
向前上方蹬地并抬臂、提肩、送臂、身体重心前移。
五、先徒手、后持球练习。
7、教师巡回指
导,语言提示及
时评价鼓励。
处)。
7、同学之间能够
相互进行评价,
发现问题并相互
进行指导。
动作的连贯和身
体
上下肢的协调配
合。
掌握技能12‘1、垫击固定
球练习
2、对抛垫球
1)近距离一
抛一垫
2)加大距离
1、教师指导学生
进行垫球的动作
要领。
2、教师提醒学生
注意相应的动作
要点。
3、巡回指导,发
1、学生将皮筋套
在触球位置上模
仿5-6次。
2、一人拿球,另
一人模仿垫球,
体会击球动作。
3、两人相距2米
目标:通过练习,
使每个学生的动
作技术都有不同
程度的提高。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