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整理初一上册历史月考试卷及答案C畜牧业发达D铁器开始使用6、被誉为我国农业发展(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的事件是A青铜器的出现和使用B铁器的出现和利用C牛耕的使用和推广D船舶的使用7、商朝时,人们把刻在龟甲、兽骨上文字叫A金文B象形文字C楔形文字D甲骨文8、“三人行,必有我师鄢”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向身边有长处的12、下列帝王中,与秦始皇对待儒学态度截然不同的是A汉高祖B汉景帝C汉武帝D光武帝13、汉武帝能够打败匈奴的最根本原因是A卫青、霍去病等汉朝将士英勇善战B汉武帝本人雄才大略,又善于用人C和亲政策持续几十年,匈奴失去斗志D经济繁荣,国力强盛14、x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标志是A昭君出塞B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C张骞出使西域D西域都护数学家是A刘歆B刘徽C张衡D祖冲之19、我国现存最早的百科全书式农学名着《齐民要术》的作者是A贾思勰B司马迁C郦道元D张仲景20、北朝时期石窟艺术是随着宗教的传播发展起来的,这种宗教是A伊斯兰教B*教C佛教D道教二、改错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每小题只有一处错误)三、辨析题(共6分)26、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在中央十套《百家讲坛》开讲的品三国的历史节目,小敏很喜欢看,时不时在课后“品”起三国。
小敏说,曹操统一北方后,挥师南下在赤壁打败孙刘联军,统一了国家,奠定了以后三国鼎立的基础。
以上说法有一处错误,请指出错误并说明理由。
错误:理由:分)(3)从材料三之中,可以看出改革遭遇到的困难是什么?(2分)(4)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商鞅变法的历史影响。
(3分)28、阅读以下材料:(11分)材料一:我国西汉文学家东方朔向汉武帝上的奏本,需要两个人才能抬动。
材料二:甘肃天水的一座汉墓里,出土了一张纸,……也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
材料三:……用树皮、破布、麻头和旧鱼网做原料造纸,改进了造纸术。
这种纸,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质量也提高了。
项1、按生活时期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河姆渡人②元谋人③北京人④半坡人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③②④①D、④③②①2、很多同学平常爱吃米饭,你可曾想到,稻米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种植史。
请你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下列哪个地方的先民最早可以品尝香喷喷的米饭()A、北京周口店B、陕西半坡村C、山东大汶口D、浙江河姆渡3、华夏族形成的基础是()A、尧的部落联盟B、禹的部落联盟C、蚩尤的部落联盟D、黄帝A、周文王B、周武王C、周幽王D、周厉王7、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A、齐桓公B、晋文公C、楚庄王D、秦穆公8、“退避三舍”出自于下列哪一次战争()A、鸣条之战B、牧野之战C、城濮之战D、“围魏救赵”9、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历的()时期A、西周B、春秋C、战国D、秦朝10、秦国打败赵军主力的战役是()2世纪3世纪()A、夏商周秦汉B、三国两晋南北朝C、辽宋夏金元D、隋唐宋明元清14、在今天陕西省韩城市郊有一座古柏环绕的“汉太史公墓”,郭沫若同志曾为之题诗:“龙门有灵秀,钟毓人中龙。
学殖空前富,文章旷代雄。
怜才膺斧钺,吐气作霓虹。
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
”这位太史公的杰作是()A.《史记》B.《汉书》C.《后汉书》D.《资治通鉴》15.一曲《沂蒙山小调》唱出了历史文化名城临沂的绮丽锦绣。
19、成吉思汗的功绩主要是()A、灭亡西夏B、统一蒙古C、建立元朝D、定都大都20、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21、假如你是一位唐朝时期的读书人,从江南的余杭(今杭州)经大运河进京赶考。
你不可能经过下列哪一段运河?()A、永济渠B、江南河C、邗沟D、通济渠22、雅典奥运会圣火传递已于2004年6月8日抵达北京,之后,()26、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设台湾府的相同作用是()A、驱逐殖民势力B、维护国家主权C、加强*统治D、巩固清朝海防27、“唐诗、宋词、明清小说”,这是对这几个朝代文学成就的一个概括,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唐朝诗歌成就、影响的是李白、杜甫、白居易()B、宋代词人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C、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古典小说的高峰D、诗圣是对李白的美誉,诗仙是对杜甫的赞美36、请看右图,回答下列问题:(共5分)(1)此人是谁?他生活在什么时期?他是什么学派的创始人?(共3分)(2)他的学说在中国历具有什么地位?(1分)(3)请列举他关于教育思想或教学方法的一句名言。
(1分)四、简答题(共11分)37、写出战国七雄的国名(共1分)38、请举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实二例。
(2分)(6分)请回答:(1)上述材料反映出清政府实行的什么政策?(2分)(2)实行此政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3)实行此政策对清朝有何影响?(2分)(4)清政府实行的这一政策导致的结果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有什么启示?(2分)(二)(12分)42、“国家统一,民族融合。
”是中国历史的主流。
我国是一个x年代,叛逃国外的*曾公然宣称“x藏不是中国一部分,x藏是一个独立国家”。
请你利用所学历史知识对*的这一言论进行驳斥。
(4分)考试答案三、读图并回答问题(共4分)36、(1)孔子春秋时期儒家(共3分)(2)孔子的学说后来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影响很大。
(1分)(3)去请教语文老师。
(1分)分))(2))(4)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的封建国家。
(2分)五、材料分析题(共20分)41、(8分)(1)闭关锁国政策(1分)(2)清朝前期工商业虽然比较发达,但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仍占主要地位。
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须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1分)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犯及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1分)用,,也未B、经(3)西汉;(1分)西域都护。
(1分)(4)①唐朝时,x藏地区称吐蕃。
吐蕃与唐朝曾长期保持着联姻、经济文化交流、“和同为一家”的友好关系。
(答出具体史实也可)(1分)②元朝政府加强对x藏的管辖,x藏成为元朝正式行政区。
(1分)③清朝时,规定中央政府册封*、班禅的制度;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与*、班禅共同管理x藏事务。
x藏作为办事大臣辖区,是全国二十五个省级行政区之一。
(1分)这些历史事实表明,藏族早已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之中,x藏自古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分)【篇三】)D.北A.选举制B.投票制C.世袭制D.禅让制4.“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反映了西周A.实行禅让制B.确立世袭制C.实行分封制D.推行郡县制5.春秋时期最先称霸的是A.齐桓公B.宋襄公C.楚庄王D.晋文公6.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局面开始于A.禹B.启C.桀D.周武王文公A间,10.传说中“大禹治水”的“水”,你认为应该是A.黄河B.长江C.淮河D.珠江11.相传是谁创制了文字A.仓颉B.嫘祖C.黄帝D.伶伦12.下面对北京人的描述正确的有①使用磨制石器②会使用火③能够直立行走④过着群居生活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13.很多同学平常爱吃米饭,你可曾想到,稻米在我国有着源远它是A.司母戊鼎B.四羊方尊C.青铜立人像D.青铜尊16、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A.象形文字B.楔形文字C.大篆D.甲骨文17.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大篆18.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19.春秋时期是指476年1600A商周时期B春秋时期C半坡时期D夏朝时23.约公元前2070年,出现了我国历第一个国家是A西周B夏朝C东周D商朝24.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商朝灭亡,西周建立,与之相关的史实是A.炎黄战蚩尤B.商汤灭夏C.牧野之战D.春秋争霸25.我国最早学会保存火种使用天然火的是A.山顶洞人B.元谋人C.北京人D.半坡人分)址(___________________(5)分别写出他们的主要粮食(2分)27、写出分封制的目的与内容。
(本小题共5分,2+3分)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本小题共9分)平王立,东迁于洛邑,避戎寇。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指诸侯)。
(1)“平王立,东迁于洛邑”是在哪一年,标志着哪一时期的开始?(2分)(3分)(227.分封制目的,巩固统治,内容略28.(1)公元前770年,春秋时期的开始。
(2)反映了当时周天子的地位一落千丈,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要依附于强大的诸侯,各诸侯国不断进行战争,强大的诸侯,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
(3)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相继称霸。
(4)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
但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加快了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