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题《鸟》导学案(学生)

专题《鸟》导学案(学生)

《鸟》专题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让学生获得对鸟的各方面的认识。

2.培养学生爱鸟、护鸟的意识。

3.引导学生对鸟与人类的关系的关注,探究鸟的文化内涵及其价值。

4.收集资料、加工材料、整理材料,并在加工整理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究结论。

学法指导:1.在谈鸟时,要围绕所提出的问题,发挥创造性思维,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见解。

2.在写鸟时,要培养多角度思维的能力,写出真情实感和真知灼见相关知识:【世界鸟类之最】知识预习:完成下列与鸟有关的谜语:1、空中排队飞行,组织纪律严明。

初春来到北方,深秋南方过冬。

()2、恩爱夫妻喜相逢,说说唱唱打鱼归。

芙蓉深处轻舟过,红浆戏水泛光辉。

()3、背面灰色腹有斑,繁殖习性很罕见。

卵蛋产在邻鸟窝,请人孵育自逍遥。

()课堂探究:一.导入课文二.阅读《参考资料》三篇短文(一)古鸟化石1、试着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每段文字的中心内容。

2、从科研层面来说,古鸟化石的发现有哪些意义?3、第三段文字中,作者赞扬日本民族是个注重美与文化的民族,而认为“国人”普遍欣赏品位不高,你同意这看法吗?作者又说“所有占有欲的源头,几乎都是无辜的热爱”,你赞同这说法吗?(可就此组织学生展开辩论)(二)飞鸟与飞机1、读文思考:飞机与飞鸟之间有什么联系?2、飞机与鸟相比还有哪些局限的地方?从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三)鹰眼的启示读文找关键句说说,鹰眼给了人类什么启示。

三.师生共同小结读了一系列文章后对鸟的认识,思考:鸟与人类科学、生活的关系(一)思考鸟给了人类科学、生活上哪些启发(二)随着春天的到来,很多候鸟开始了迁徙,而禽流感的危险性似乎越来越近了,我们不得不担心候鸟的迁徙是否会带来禽流感。

有人说,干脆把鸟都杀了,免得造成疾病的传染,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三)作为一个中学生,你会用哪些实际行动来爱鸟、护鸟?六、通过专题《鸟》的学习,我们对鸟的内涵有了更深的了解。

某班同学利用黑板报出了一期“爱鸟”专刊。

根据这一主题,仿照该栏目内容的写法,为自己喜爱的一种鸟(题中涉及的除外)写几句简短的话。

字数不限。

例子:鸽子:不管天气多么恶劣,也不管路途多么遥远,都不会失去心中的方向。

它是为信念而飞的。

七、鸟是人类的朋友,是和谐社会的一分子,就“爱鸟”、“护鸟”请你:(一)写出你所知道的我国目前已有的鸟类自然保护区的名称(二)就如何爱鸟、护鸟,提两点建议:(三)设计两则护鸟广告(可引用恰当的古诗句)八.课堂小结:巩固训练:1.学了本专题后,你对鸟与人类的关系和文化内涵有哪些新的认识?2.如果你看见一个年轻人正用鸟枪瞄准树上的鸟,你会怎样劝说?3.看到天空中正在展翅翱翔的大雁,你想对它说些什么呢?请用两句话表述出来。

课后作业:科学家研究发现:鸟类饱食后体重加倍,却飞得更好更远;在飞行速度相似的情况下,鸟类用“V”字形结队飞行,比单独飞行能减少能量消耗。

你能通过查阅图书报刊或网上资料揭开产生这种现象的奥秘吗?你认为这种发现有什么价值?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屠格涅夫的《鸽子》和郭枫的《空山鸟语》,意图通过教材这个媒介,进一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以使学生对不同种类的鸟的文化内涵有更多的了解。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探究意识,并学会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学法指导:1.结合时代背景,体味作者的审美情趣,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深入理解这两篇文章中“鸟文化”的内涵。

2.在诵读中提高品味优美语言的能力,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

课前预习:【作者简介】【写作背景】鸽子一般的象征含义是:一.完成下列与鸟有关的成语1、比喻侍奉尊亲的孝心。

【】2、形容光阴迅速流逝。

【】3、比喻事情成功之后,把曾经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

【】二.积累几个与鸟有关的俗语课堂探究:一.导入课文。

二.学习屠格涅夫的《鸽子》1. 说说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结合题目和课文内容,以题目“鸽子”为中心词,试着扩展成一个短语、一句话、一段话。

2.课文按时间顺序先后描绘了哪几幅生动的场面?3.课文的第一个场面描绘了暴风雨逼近时天气的恶劣,其他鸟类都躲藏起来,但是鸽子却去寻找同伴并相与归巢,对此你有什么感想?4.诵读8——11段,当脑海中想象出这一生动的场面时,你的心中会有一种什么感觉?5.“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屠格涅夫写风雨大作中的鸽子,寄托了他怎样的感情?6.结尾处写道“它们很安宁!我看着它们,心里也很安宁……虽然我只是孤零零一个人……永远是孤零零一个人”,作者为什么会有“孤零零”的感觉,这要联系本文的写作背景来理解。

7.作者看着鸽子很安宁,虽然“孤零零一个人”,但“心里也很安宁”,这表达了他的一种美好理想,你能说说这种理想是什么?8.屠格涅夫的散文是美丽的,他习惯在散文中用虚拟的生活场景来抒写他的美妙理想,让他的散文显现出一种虚幻而又明丽的美。

课文所营造的生活场景是什么?所抒写的美妙理想又是什么?这种写作的手法叫做什么?托物言志。

9.“托物言志” 的写作手法使本文立意高远,作者在文章的布局构思上也十分讲究,请思考以下面问题:(1)文章①~⑤段用了大量的文字写天气变化,有什么作用?(2)请从衬托的角度来赏析8——11段。

(引导)10.课文的语言生动传神,凝练含蓄,用心品读课文,画出你最欣赏的词语或句子,并说出欣赏的理由。

10.这个故事本身同屠格涅夫的很多文章——比如《蔚蓝的王国》——都是虚构的,你认为本文中的鸽子能用其他的鸟来替代吗?三.学习郭枫的《空山鸟语》1、阅读后讨论《空山鸟语》的作者郭枫“偏爱”听鸟声的原因是什么?2、文中说:“想做一只鸟,在山中。

”“在山中”一句能否删去?3、本文中出现了鹧鸪,它是江南一带特有的鸟类,在古诗中经常出现它的形象。

四.欣赏电视散文《鸟的故事》,让学生谈谈感受。

五.课堂小结:当堂巩固:1.在“鸟”专题中,古今诗文多角度地描写了鸟的哪些“美”?你最欣赏“鸟”的什么美,为什么?2.本专题中的一组文章,出自古今中外的作家之手,他们所处的文化背景不同,你认为他们在对待人与鸟的关系方面,有什么工同的看法?3.鸟对于人类有什么作用?4.鸟是人类的益友,是国家巨大的自然财富,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爱鸟、护鸟?5.写出古诗词中含“鸟”的诗句和含“鸟”的成语各两个。

课后作业:1.生活中有我们喜爱的鸟,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有条理地介绍你喜爱的鸟,让大家分享你们的所爱。

2.鸟是如此可爱,为了表达你对鸟的爱,请你写几句诗来赞美它。

第三课时:《鸟》专题——古代咏鸟诗三首学习目标:1.学习咏鸟诗三首,帮助学生理解并建构文学作品中鸟这个形象中蕴涵的文化信息。

2.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兴趣。

学法指导:1.诗歌重在朗读,须反复诵读,才能领会其主旨。

2.要真正理解这些鸟在诗歌中的表达作用还要联系作者的生活处境。

3.通过查找资料弄懂这些鸟的文化内涵。

知识链接:【闻雁写作背景】【作者介绍】知识预习:一.熟读三首诗。

二.说出三首诗的大意。

1.《闻雁》2.《池鹤》3.《迎燕》三.搜集有关鸟的诗句。

课堂探究:一.导入课文:二.检查预习三.赏读三首诗课文也为我们准备了三首咏鸟诗,来验证一下同学们的发现。

首先请同学们背诵你喜欢的那首诗,说出你喜欢的理由。

(一)《闻雁》介绍文学作品中鸟的形象:“闻雁思乡”:1.提问:人在什么时候最容易产生思乡之情?“鸿雁传书”:2.鸿雁是书信的代称,有时亦代称邮递员。

何以“鸿雁”代称书信和邮递员?3.提问:如果将诗歌后两句前置,与原诗有什么区别?4.为什么作者听到大雁飞来,就想家了呢?此时的作者处境如何?5.提问:还记得我们上学期学的杜甫的《春望》吗?它是如何表达思乡之情的?6.比较:《寒塘》与《闻雁》的写法有什么一致的地方吗?寒塘赵嘏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1)填空:这两首诗从体裁上看都属于。

这两首都是抒发。

结构相同,都是“”,意境深远,引起遐思无限。

(2)简答: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二)《池鹤》鹤的一般文化内涵:1.鹤的种类很多,《池鹤》中写的是哪一种?2.从哪句中可以看出来?3.从哪些诗句中可以看出这只鹤的品格个性?是什么品格个性呢?4.为什么怅望云水田?5.比较《池鹤》与《秋词》:6.同样写鹤感情色彩怎么就不一样呢?结合刘禹锡《秋词》刘长卿《送上人》杜牧《鹤》说说你的发现。

送上人刘长卿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三)《迎燕》1.在学习诗歌之前,我想先请同学来谈谈你对燕子有哪些印象,在它身上到底蕴涵着怎样的文化意义。

2.诗中哪一句可见百姓对燕子的喜爱?3.你们知道百姓为何喜欢燕子吗?诗人对这个问题是怎么解答的呢?四.课堂小结:当堂巩固:一.填空1、《闻雁》中直抒胸臆,抒发了深浓的思乡之情的句子:2、《池鹤》中写出鹤的生活环境与众不同,从而突出鹤的品格风度不是“群鸡”能比的句子:3、《池鹤》中可以用成语“鹤立鸡群”来概括的两句诗是:4、《池鹤》中写出了鹤的外形特征的句子:5、《池鹤》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鹤的风姿和不事权贵的品格的句子:6、《池鹤》中写出诗人向往归隐田园的宁静生活,但是又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怅的诗句:7、《池鹤》中表现了诗人对仕宦生活的厌倦和无奈的诗句:8、《迎燕》中表明了主人身份的句子是:9、《迎燕》中写出燕子为追求幸福生活而忙碌的诗句:10、《迎燕》中写出了燕子与百姓情谊深厚的诗句:11、《迎燕》中突出诗人自由自在的生活乐趣的诗句:12、鸟历来受诗人钟情,有的描绘赞颂,有的借物抒情:“低头乍常恐丹砂落,晒翅常凝白雪消。

”写了池鹤的;“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抒发了。

13、如果我们不采取护鸟措施,可能会导致“千山鸟飞绝”,如果我们都做好护鸟卫士,祖国大地便“”。

(用一句唐诗填空)二.比较下面几首古诗词,都写到什么鸟?诗人选择这个意象所表达的心情是怎样的呢?1.乌鸦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王建《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2.莺杜甫《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课后作业:【诗歌中鸟的意象诠释】乌鸦:伤感、悲愁燕子:美好、惜春、时事变迁喜鹊:喜庆、愉悦孤雁:孤独、思乡、思亲、音信、消息鸳鸯:永恒的爱情、白头偕老鹤:情义、清高、隐逸、神仙、长寿杜鹃(子规):悲惨、凄恻、哀怨同一种物象(鸟)会被诗人赋予相同或相近的感情基调或风格。

鸿鹄:理想追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司马迁《陈涉世家》)鹰:刚劲自由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鸳鸯:鸳鸯:永恒的爱情、白头偕老、指恩爱的夫妇,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唐人卢照邻《长安古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