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高三上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4题;共68分)1. (2分) (2016高一上·清远月考) 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
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
”材料表明()A . 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B . 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C . 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D . 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2. (2分) (2017高一上·醴陵期中) 有学者将《左传》中出现的516人,见于战国典籍的197人作为考察对象,划分为公子、卿大夫和士三个集团,发现从春秋至战国,公子集团比例由53%骤减至10%以下,卿大夫集团由44%上升至74%后又跌至55%,士集团由32%上升至60%。
这一趋势表明了()A . 西周宗室子弟的日益多元化B . 春秋战国政治的相对稳定性C . 春秋战国社会的高度流动性D . 社会转型时期政治的复杂性3. (2分)据说,中国人贴春联这一习俗始于明朝。
明太祖朱元璋规定春联要用朱砂纸作底,用黑墨写字,并取名为“万年红”(红与朱义同)。
朱元璋此举用意在于()A . 强调“朱”姓的尊贵和显赫B . 营造红红火火的新年气氛C . 企盼“朱”姓政权长治久安D . 改革节日风俗,强化皇权4. (2分) (2017高一上·黔西南月考) 明成祖时,“特简(选拔)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
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
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
……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
”据此,对明代内阁的说法正确的是()A . 开辟了入仕做官的新途径B . 自设立起即为法定决策机构C . 六部逐渐成为内阁下属机D . 地位虽有变化但职能基本未变5. (2分) (2017高三上·黄陵月考) 从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到西汉时期“独尊儒术”的转变中,我们能够看到()①大一统局面的形成②古代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受到扼制③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确立④中央集权的加强和自然经济的鼎盛A . ①②③B . ②③④C . ①②④D . ①③④6. (2分) (2018高二上·天津期末) 程颐尝瞑目静坐,游、杨二生立侍不敢去,久之,程颐乃顾曰:日暮也,姑就舍。
二人退,则门外雪深尺余矣。
上述情境能够说明()①程门子弟对老师的尊敬②程氏修身养性的姿态③弟子求学的虔诚精神④认识“理”A . ①②③B . ①③C . ①②③④D . ②④7. (2分) (2018高一下·江苏期中) 下图为登上《国家宝藏》的南京博物院镇院之宝——南北朝时的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
这幅砖画反映了南北朝时期人们的市井生活与精神追求。
下列场景中最可能符合当时市井生活的是()A . 铁匠铺里采用了多种冶炼技术,如灌钢法等B . 上层社会人士已经用青花瓷器宴请客人C . 人们所穿丝织品品种繁多,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D . 京城里繁荣异常,夜市中人流如织8. (2分) (2019高二上·湛江月考) 从甲骨的刻符、青铜器的铭文,到笔画详备的楷书,缀连成一幅生动的文字史画卷。
观察下图,可以得出的准确认识是()A . 楷体汉字形态直接演化于甲骨文B . 楷体汉字飞舞飘逸便于抒情达意C . 甲骨文字是不可识读的刻画符号D . 甲骨文具有现今文字的某些特征9. (2分)某历史学习小组收集了以下图片开展中国古代史的探究学习,其探究主题应该是A . 手工业成就B . 印刷术推广C . 商业的繁荣D . 农业的发展10. (2分) (2017高一下·巴彦淖尔期中) “权耙扫帚扬场掀,碌碡簸箕使牛鞭;筛子抬筐麻袋囤,胶轮条筐和车绊……锄镰锨镢样样有,各种农具要健全。
”该农谣反映出古代农耕经济怎样的特点()A . 自给自足B . 精耕细作C . 男耕女织D . 家庭经营11. (2分) (2017高二下·吉林期中) 纸币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时的皮币,后来是唐代类似汇票的飞钱,……宋初纸币“交子”便渐渐地应运而生了……“交子”的“交”,是交合的意思,指两张券合得起来就交钱。
“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由此可知,纸币()A . 产生时就注重其“防伪”功能B . 容易导致封建王朝通货膨胀C . 取代金属货币成为主要的货币D . 源于封建政权的强大推动力12. (2分) (2019高一下·兰州期中) 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国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
这一记载表明当时()A . 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B . 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C . 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D . 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13. (2分) (2017高二下·潮南月考) 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宣言》中指出:“前代革命虽起于民众,及其成功则独夫取而代之,不复与民众为伍。
今日革命则立于民众之地位,而为之向导,所关切者民众之利益,所抒发者民众之情感……故革命事业由民众发之,亦由民众成之。
”在此,孙中山阐释了()A . 民主革命的最终理想B . 民主革命的主要对象C . 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D . 民主革命失败的根源14. (2分)《血肉长城》有如下记载:“大战历时三个半月……一共进行了1 800多次战斗,拔除敌人据点约3 000个,击毙击伤日伪军2.58万人,俘虏敌人1.8万多人,并且缴获了大量军用物资,同时破坏铁路470余公里,公路 1 500 公里。
”关于该“大战”的意义,说法正确的是()A . 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B . 振奋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精神C . 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D . 确保了国际交通线的畅通15. (2分) (2017高二下·江苏期中) 洋务派是域外城市文明的感知者,同时也扮演着清王朝这个封建王朝的掘墓人。
故有论者讥讽洋务派实际上是“种豆得瓜”。
这里“种豆得瓜”的本质含义是指洋务运动()A . 有利于西学在中国的迅速传播B . 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C . 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D . 瓦解自然经济,刺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6. (2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张謇创办的民族企业发展很快,但很快就走了下坡路,从根本上说是由于A . 近代中国矛盾错综复杂B . 资产阶级力量弱小C .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D . 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17. (2分) 1898年夏,光绪帝召集军机处的大臣,表示变法决心,认为“国是不定,则号令不行,遂颁布此诏”,“百日维新”从此开始。
下列事件不可能出现在诏书上的是()A . 设立京师大学堂B . 设立译书局C . 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D . 废除科举制度18. (2分)(2017·红桥模拟) 中国近代思想是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
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 . 发展资本主义B . 救亡图存C . 反抗外来侵略D . 反对专制统治19. (2分)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
”材料表明()A . 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B . 中国民众麻木颓废C . 解放思想势在必行D . 爱国人士救国无门20. (2分)(2018·浙江模拟) 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总序中说:“为什么改革思想,一定要牵涉到文学上?这因为文学是传导思想的工具。
”下列说法最能佐证其观点的是()A . 新文化运动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B . 元曲反映了市民阶层对文化的需求C . 《诗经》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D . 《神曲》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对仁爱与友谊的歌颂21. (2分) (2017高二下·广河期中) 1985年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其本质含义是()A .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B . 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C . 改变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D . 改革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22. (2分) (2017高一下·徐州期中) 清末一首名为《报馆》的竹枝词写道:“是非曲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
振聩发聋权力大,万般提创总由君。
”对该词的恰当解读是()A . 当时报刊言论不受限制B . 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C . 报纸已成为党的宣传工具D . 报纸的社会功能已被认知23. (2分) (2017高一下·崇仁月考) 某课题组在探究“社会主义运动”课题过程中,整理了下列相关信息,你认为错误是()A .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B .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C . 开国大典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D . 十月革命胜利使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24. (2分)某一同学的爷爷曾经参加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他对孙子回忆当时的情景时,有如下表述,请你判断哪些不符合史实()①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②大会决定改北平为北京③大会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④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基本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A . ①②B . ②③C . ③④D . ①④25. (2分)下列周恩来参加的外交活动,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A . ①④②③B . ①④③②C . ④①②③D . ④①③②26. (2分) 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在堪萨斯域发表演讲,指出:“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的时代……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美国政府将这一外交思想付诸实施的行动包括①组建上海合作组织②结束1961年开始的越南战争③签订《北大西洋公约》④发表中美上海联合公报A . ①③B . ②④C . ①②④D . ②③④27. (2分)(2018·浙江模拟) 1954年8月,毛泽东在回答英国工党代表团提出的中国与西方国家能否和平共处的问题时,指出:“我们认为,不同的制度是可以和平共处的。
”毛泽东提出上述观点,主要是基于()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②朝鲜停战,国际局势趋于缓和③大规模经济建设正在展开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国际社会广泛接受A . ①②B . ②③C . ③④D . ①④28. (2分) (2017高二上·朔州月考) 20世纪60、70年代我国一些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听到“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