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海四中高三化学周考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B 11 C 12 N 14 O 16 Na 23 Cu 6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中国人民在悠久的历史中创造了绚丽多彩的中华文化,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木活字”是由元代王祯创制的用于印刷的活字,“木活字”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B.“苏绣”是用蚕丝线在丝绸或其他织物上绣出图案的工艺,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C.“黑芝麻糊”是一道传统美食,食用时可加入白砂糖作配料,白砂糖的主要成分是麦芽糖
D.“黑陶”是一种传统工艺品,是用陶土烧制而成,其主要成分为硅酸盐
2.下列化学用语表示错误
..的是()
A. S2-的结构示意图:
B. N2H4的结构式:
C. CaH2的电子式:[H:]-Ca2+[:H]-
D.乙烯的比例模型:
3.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粒子直径最大的是()
A. Na2CO3溶液
B. Fe(OH)3胶体
C.淀粉溶液
D.石灰乳
4.下列物质的工业制备原理不涉及
...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用焦炭和石英制备粗硅
B.海水提溴
C.用油脂和NaOH溶液制备肥皂
D.利用铝热反应制备金属锰
4.NaCO2是一种重要的杀菌消毒剂,工业上制备NaClO2的原理为ClO2+H2O2+NaOH→
NaClO2+H2O+O2(未配平)。
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该制备反应中,H2O2是还原剂
B.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C.生成标准状况下的11.2L气体,转移2mol电子
D.制备过程中,混合液的pH降低
5.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8g N2与6g H2充分反应,生成NH3分子的数目为2N A
B. 6.4g Cu与过量S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2N A
C.标准状况下,2.24L C2H5OH中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1N A
D. 25℃时,1L pH=1的NaSO4溶液中含有H+的数目为0.1N A
6.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 向FeO 固体中加入少量稀硝酸:FeO+2H +===Fe 2++H 2O
B . 向Na 2S 2O 3溶液中加入过量稀硫酸:223S O -
+2H +===S ↓+SO 2↑+H 2O
C . 向AlCl 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 3++4NH 3·H 2O===242AlO 4NH 2H O -+++
D . 向FeCl 2溶液中加入氯水:Fe 2++Cl 2===Fe 3++2Cl -
7. 利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 制取CO 2
B . 干燥NH 3
C . 收集NO
D . 收集CH 3COOC 2H 5
8. 脂环烃分子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碳环共有两个以上碳原子的烃称为桥环烃,二环[4.1.0]庚烷()是一种典型的桥环烃,下列关于二环[4.1.0]庚烷的说法错误..
的是( ) A . 与环庚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B . 所有的碳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
C . 一氯代物有4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D . 1mol 二环[4.1.0]庚烷完全燃烧时消耗10mol O 2
9. 短周期主族元素W 、X 、Y 、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W 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2倍,X 、Y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3:4,Z 的单质常温下呈气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原子半径:Z>Y>X>W
B . 含氧酸的酸性:Z>W>Y
C . 最高价氧化物的熔点:W>Y
D . Z 分别与W 、X 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相同
10.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
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 用25mL 酸式滴定管准确量取20.00mL 酸性KMnO 4溶液
B . 将金属锂、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以防止其氧化
C . 做中和热测定实验时,在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以防止热量散失
D . 用酸性KMnO 4溶液鉴别乙酸和草酸(H 2C 2O 4)
11. 关于置换反应X+M →Y+N (未配平,反应条件略去),其中X 、Y 为单质,M 、N 为化合物,下
列说法中错误
..的是()
A.若M为H2O,则Y可能为O2
B.若M为NH3,则X可能为Cl2
C.若Y为Fe,则X一定是H2
D.若Y为C,则N可能为MgO
12.类比推理是化学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SiH4的沸点高于CH4,推测HCl的沸点高于HF
B. Na在O2中燃烧生成Na2O2,推测Li在O2中燃烧生成Li2O2
C. Fe常温下在浓硝酸中钝化,推测Cu常温下在浓硝酸中钝化
D. SO2与H2O2反应生成H2SO4,推测SO2与Na2O2反应生成Na2SO4
13.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已知:正丁烷(g)===异丁烷(g)ΔH<0,则正丁烷比异丁烷稳定
B.已知:C2H4(g)+3O2(g)===2CO2(g)+2H2O(g)△H=-1478.8kJ·mol-1,则C2H4(g)的燃烧热△H=-1478.8kJ·mol-1
C.已知:H+(aq)+OH-(aq)===H2O(l)△H=-57.3kJ·mol-1,则稀Ba(OH)2(aq)和稀H2SO4(aq)完全反应生成1mol H2O(l)时,放出57.3kJ热量
D.已知:S(s)+O2(g)===SO2(g)△H1;S(g)+O2(g)===SO2(g)△H2,则△H1>△H2
14.无机阻燃剂是把具有本质阻燃性的无机元素以单质或化合物的形式添加到被阻燃的基材中。
Al(OH)3是目前用量最大、应用最广的无机阻燃剂,下列关于其阻燃原理的说法中错误
..的是()
A. Al(OH)3受热分解为Al2O3和H2O的反应为吸热反应,降低燃烧温度,阻止燃烧
B. Al(OH)3受热分解放出的水蒸气稀释空气中O2,使O2浓度减小,阻止燃烧
C. Al(OH)3受热分解生成的Al2O3覆盖在可燃物表面,起隔离作用,阻止燃烧
D. Al(OH)3为还原性的氢氧化物,消耗空气中的O2,降低O2浓度,阻止燃烧
15.热还原法制备MgO材料的原理为MgSO 4(s)+CO(g)MgO(s)+SO2(g)+CO2(g)△
H>0,T℃时,在一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MgSO4(s)和CO(g),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状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活化能:E正>E逆
B.其他条件不变,加入催化剂,△H减小
C.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常数增大
D.其他条件不变,向容器中通入Ar(g),平衡逆向移动
16.乙烯的分子式为C 2H 4,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清洁能源,研究乙烯的制备和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烯的制备:工业上常利用反应C 2H 6(g )C 2H 4(g )+H 2(g ) △H 制备乙烯。
已知:Ⅰ. C 2H 4(g )+3O 2(g )===2CO 2(g )+2H 2O (l ) △H 1=-1556.8kJ ·mol -1;
Ⅱ. H 2(g )+()21O g 2
===H 2O (1) △H 2=-285.5kJ ·mol -1; Ⅲ. C 2H 6(g )+()27O g 2===2CO 2(g )+3H 2O (l ) △H 3=-1559.9kJ ·mol -1。
则△H=____________kJ ·mol -1。
(2)乙烯可用于制备乙醇:C 2H 4(g )+H 2O (g )C 2H 5OH (g )。
向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a mol C 2H 4(g )和 a mol H 2O (g ),测得C 2H 4(g )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该反应为____________热反应(填“吸”或“放”),理由为____________。
②A 点时容器中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
已知分压=总压×气体物质的量分数,用气体分压替代浓度计算的平衡常数叫压强平衡常数(K P ),测得300℃时,反应达到平衡时该容器内的压强为b MPa ,则A 点对应温度下的K P =____________MPa -1(用含b 的分数表示)。
③已知:C 2H 4(g )+H 2O (g )
C 2H 5OH (g )的反应速率表达式为v 正=k 正 c (C 2H 4)·c (H 2O ),v 逆=k 逆 c (C 2H 5OH ),其中,k 正、k 逆为速率常数,只与温度有关。
则在温度从250℃升高到340℃
的过程中,下列推断合理的是______(填选项字母)。
A . k 正增大,k 逆减小 B . k 正减小,k 逆增大
C . k 正增大的倍数大于k 逆
D . k 正增大的倍数小于k 逆 ④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将容器改为恒压密闭容器,则300℃时,C 2H 4(g )的平衡转化率______10%
(填“>”“<”或“=”)。
(3)乙烯可以被氧化为乙醛(CH 3CHO ),电解乙醛的酸性水溶液可以制备出乙醇和乙酸,则生成乙酸的电极为____________极(填“阴”或“阳”),对应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