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1) 圆周运动及其应用

(11) 圆周运动及其应用


针对训练 4-1:如图 4-3-15 所示,A、B、C 三个物块放 在水平的圆盘上,它们的质量关系是 mA=2mB=2mC,它们与转轴的 距离的关系是 2rA=2rB=rC, 三个物块与圆盘表面的动摩擦因数都 为 μ ,且它们与圆盘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当圆 盘转动时,A、B、C 都没有滑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r
v
2
2
4π r
2
T
2
=mω v=m4π 2f 2r
2.匀速圆周运动 (1)定义:质点沿圆周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 通过的弧长相等,这种运动叫匀速圆周运动. (2)特点 ①线速度的大小不变,角速度、周期和频率都 是恒定不变的,向心加速度和向心力的大小也是恒 定不变的. ②性质:是速度大小不变而方向时刻在变的变 速曲线运动,并且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指向圆心, 也时刻在改变. ③合外力是产生向心加速度的力,充当向心力. ④条件:合外力大小不变,方向始终与速度垂 直.
图 4-3-8 A.a 点与 b 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B.a 点与 b 点的角速度大小相等 C.a 点与 c 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D.a 点与 d 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思路点拨: 此题综合考查相关联物体在圆周运动问题 中的线速度、角速度、向心加速度的大小关系.关键要抓 住两点,一是皮带传动不打滑时,轮缘上各点的线速度大 小相等;二是同一转动物体上各点角速度相同,进而确定 其他关系.
典例研析
类型一:圆周运动的理解 【例 1】 匀速圆周运动属于( ) A.匀速运动 B.匀加速运动 C.加速度不变的曲线运动 D.加速度变化的曲线运动 思路点拨:此题关键是考查对基本概念和知识的理 解,分析要从概念入手抓住概念的本质.
解析:线速度是矢量,在匀速圆周运动中,线速度大 小不变,但方向不断变化,所以匀速圆周运动是一个变速 曲线运动或者称为速率一定的曲线运动, 由于其加速度为 向心加速度,其方向始终指向圆心,因此加速度方向也不 断发生变化,所以选项 D 正确. 答案:D. 误区警示: 由于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和加速度的大 小保持不变,因此若对线速度和加速度的矢量性理解不 清,就会出现类似选项 ABC 的错误,关键在于理解物理量 的含义.
解析:要使悬线碰钉后小球做完整的圆周运动,须使小球 到达以 P 点为圆心的圆周最高点 M,当刚能到达最高点 M 时,小
2
球只受重力 mg 作用,此时悬线拉力为零,即有 mg=m
v
min
,其中 R
R
为以 P 点为圆心的圆周的半径, min 为小球到达 M 点的最小速度, v 而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mg(L-2R)= mvmin2
解析: 选 项 诊断 结 论
vc=2rω ,vb=rω ,所以 vc=2vb,又 va=vc,所 A × 以 va=2vb B va=rω a,vb=rω b,由 va=2vb 得 ω a=2ω b × a、c 是皮带连接的两轮边缘上的点,线速度
C 大小相等 设 a 点线速度为 v,则 c 点线速度也为 v,对 √
g tan r 10 tan 37 0 .6
rad/s=3.5 rad/s.
当直杆和球的角速度 ω >3.5 rad/s 时,b 中才有张
答案:见解析 方法技巧:b 绳拉直前,a 绳拉力的水平分力提供向 心力,且 ω 增大时 θ 增大,直到 b 绳拉直有力作用时, θ 不再变化,两绳拉力在水平方向分力的合力提供向心 力.
针对训练 3-1:一质量为 m 的金属小球拴在长为 L 的细线下端,细线上端固定在 O 点处,在悬点 O 的正下方 P 处钉有一光滑钉子,如图 4-3-12 所示.现将小球拉至 悬线水平,然后释放.为使悬线碰到钉子后,小球能绕钉 子在竖直平面内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则 OP 的最小距离是 多少?
图 4-3-12

①周期是物体沿圆周运动 v 周期 一周的时间(T) 位:s 和转 ②转速是物体单位时间转 ②n 的 单 位 : 速 过的圈数(n) r/s、r/min, f 的单位:Hz v 向心 ①描述速度方向变化快慢 ①an= =rω 2 加速 的物理量(a) r 度 ②方向指向圆心 ②单位:m/s2
2
①T=
2πr
,单
v ① 作用效果是产生向心加 2 ①F=mrω =m 向心 速度,只改变线速度的 r 力 方向, 不改变线速度的大小 ②单位:N ②方向指向圆心
2
①v=rω =
2
2π T
r=2π rf
2
4π v 相互 2 ②a= =rω =ω v= 关系 r T
r
2
=4π 2f 2r
③F=m =mrω =m
(3)条件:做圆周运动的质点,当它受到的沿着半 径指向圆心的合外力突然变为零或不足以提供圆周运动 所需向心力. (4)设质点质量为 m,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 r,角速 度为 ω ,向心力为 F,如图 4-3-1 所示.
图 4-3-1 ①当 F=mω 2r 时,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 2 ②当 F<mω r 时,质点做离心运动; ③当 F=0 时,质点沿切线做直线运动; ④当 F>mω 2r 时,质点做向心运动.
2 1
联立解得 R= L,此为小球以 P 点为圆心的最大半径,所以
5
2
OP=L-R= L 为 OP 间的最小距离.
5
3
故 OP 段的最小距离是 L.
5
3
答案: L
5
3
类型四:圆周运动中的临界问题 【例 4】 如图 4-3-13 所示,把一个质量 m=1 kg 的物体通过两根等长的细绳与竖直杆上 A、B 两个固定点 相连接,绳 a、b 长都是 1 m,AB 长度是 1.6 m,直杆和 2 球旋转的角速度为多少时,b 绳上才有张力?(g=10 m/s )
针对训练 1-1: 如图 4-3-7 所示, 木板 B 托着木板 A 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从水平位置 a 到最高点 b 的过程中( )
图 4-3-7 A.B 对 A 的支持力越来越大 B.B 对 A 的支持力越来越小 C.B 对 A 的摩擦力越来越大 D.B 对 A 的摩擦力越来越小
解析: 此题紧紧围绕匀速圆周运动所需向心力等于物 体所受合外力来分析.在 a 处时,摩擦力等于向心力,此 时支持力等于重力,在向 b 点运动过程中,合外力大小不 变,方向逐渐向下指向圆心,故摩擦力逐渐减小,支持力 逐渐减小,当到达 b 点时,摩擦力为零,支持力最小. 答案:BD.
3.离心运动 (1)定义: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在所受合外力突然 消失或不足以提供圆周运动所需向心力情况下, 就做远离 圆心的运动,这种运动叫离心运动. (2)本质 ①离心现象是物体惯性的表现. ②离心运动并非沿半径方向飞出的运动, 而是运动半 径越来越大的运动或沿切线方向飞出的运动. ③离心运动并不是受到什么离心力.
FxLM-2mgR= mv2
2
1
解得 F=8 N. 答案:8 N 方法技巧: (1)正确理解 A 物体“刚好能通过 Q 点” 的含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常用来表达临界状态的词语还 有“恰好”“恰能”“至少”“至多”等, 同学们在审题 时必须高度注意.小球沿圆弧 M→P→Q 通过最高点 Q 时, 应服从圆周运动的规律, 即应从向心力与线速度的关系求 解小球经过 Q 点的临界速度. (2)圆周运动常与机械能守恒定律、动能定理、电 荷在磁场中的偏转等知识相联系,构成综合性较强的题 目.
12 15 48
N
1
1

N
2
rad/s=3.75 rad/s≈3.8 rad/s.
答案:B.
类型三: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问题 【例 3】 如图 4-3-10 所示,LMPQ 是光滑轨道,LM 水平,长为 5.0 m,MPQ 是一半径为 R=1.6 m 的半圆,QOM 在同一竖直线上,在恒力 F 作用下,质量 m=1 kg 的物体 A 由静止开始运动,当达到 M 时立即停止用力.欲使 A 刚好 2 能通过 Q 点,则力 F 大小为多少?(取 g=10 m/s )
图 4-3-9 名称 齿数 N/ 个 48 链轮 38 28 15 16 飞轮 18 21 24 28
A.1.9 rad/s C.6.5 rad/s
B.3.8 rad/s D.7.1 rad/s
解析:车行进速度与前、后车轮边缘的线速度相等,故后轮 边缘的线速度为 4 m/s,后轮的角速度 ω =v/R=
4 330 10
3
rad/s≈12 rad/s.
飞轮与后轮为同轴装置,故飞轮的角速度 ω 1=ω =12 rad/s. 飞轮与链轮是用链条连接的,故链轮与飞轮线速度相同,所 以 ω 1r1=ω 2r2 , r1 、 r2 分 别 为 飞 轮 和 链 轮 的 半 径 , 轮 周 长 L=NΔ L=2π r,N 为齿数,Δ L 为两邻齿间的弧长,故 r∝N,所以 ω 1N1=ω 2N2. 又踏板与链轮同轴, 脚踩踏板的角速度 ω 3=ω 2, ω 3= 则 要使 ω 3 最小,则 N1=15,N2=48, 故 ω 3=
第三单元
圆周运动及其应用
基础整合
1.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 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主要有线速度、角速度、周期、频 率、转速、向心加速度、向心力等,现比较如下表: 定义、意义 公式、单位 l 2π ①描述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沿圆 ①v= 弧运动快慢的物理量(v) t T 线速度 ②是矢量,方向和半径垂直,和 ②单位:m/s 圆周相切 描述物体绕圆心转动快慢的物 t T 角速度 理量(ω ) ②单位:rad/s -1 或s ①ω =
图 4-3-15 A.C 的向心加速度最大 B.B 所受的摩擦力最小 C.当圆盘转速增大时,B 比 A 先滑动 D.当圆盘转速增大时,C 比 B 先滑动
解析:, C 向心加速度最大.三个物块 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静摩擦力 Ff 提供,Ff=mω 2r,B 与 A 相比,r 相同,m 小;B 与 C 相比,m 相同,r 小,所以 B 受的静摩擦力最小.当圆盘转速增大时,物块将要滑动, 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最大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 μ mg=mω 2r, ω = g 即 答案:ABD.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