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农村中学生学习英语的现状

浅析农村中学生学习英语的现状

浅析农村中学生学习英语的现状
摘要:本文就农村中学生学习英语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并就中学生在学习英语
的学习心态、学习环境、学习方法等方面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了剖析。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学习英语;现状
在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笔者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英语教师的艰辛、无奈和徒劳,
可以说付出的太多而得到的太少,教学效率很低,学生学习英语存在着许多问题。

笔者根据
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教学工作的总结以及与名师对话、同行交流对农村中学生学习英语的
现状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并就“学生”这一学习主体的学习状况进行了分析。

现将学生学习英语
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学生学习心态
1.对英语学习缺乏应有的良好心理素质
(1)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毅力
农村学习由于地域和环境等因素限制,知识面较窄,开始时对学外语感到新鲜,但学习
目的不明确。

他们带着迷惘、新奇开始了英语学习。

学生学习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感兴趣——失去兴趣和信心——厌烦和反感。

开始阶段的学习热情高涨,当他们学会几个字母、几
个单词和几个简单的句子时,课堂内外都可以听到牙牙学语的感人场面。

但曾几何时,这种
景象很快每况愈下,因为,这种热情仅仅凭借好奇心的驱动,他们全不知学英语的艰辛以及
保持这股学习热情所需要的毅力。

所以,一旦困难接踵而至,日积月累,厌烦和反感便逐渐
生成。

(2)学习缺乏动机,凭心情学习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努力学习的内动力,是决定学生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

由于初
中学生正处于少年向青年和转变时期,他们的情绪很不稳定,时而兴奋快乐,时而沮丧消极,学习态度很大程度上受情绪支配,学习热情忽高忽低。

这种学习上的“泠热病”在初中生中普
遍存在,严重影响了他们学习的稳步提高。

语言学习一定要天天学、日日用,才能越学越好,所以英语学习也贵在坚持。

但许多学生的情况往往相反,或一曝十寒,或浅尝辄止。

知识、
技能和能力得不到合理的发展,一遇到困难只想打退堂鼓。

2.学习英语的热情和兴趣不能持久
使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下降直至丧失的主要因素有:
音标不会拼读,单词记不住,文章前读后忘。

成绩始终不理想,学习没有成功感。

遇到
困难和问题未能得到及时帮助和纠正。

作业负担过重,压力过大,学习始终处在紧张状态。

得到的批评多,关心少,师生关系不融洽。

家长对子女学习漠不关心以及其它因素。

学生学习环境
1.学生的词汇量太小,英语输入量太少
学习任何语言,都要有良好的听、读语言输入的环境,没有良好的语言输入环境,就学
不会语言。

所以,学会英语的前提是多听、多读。

通过听、读两个渠道由浅入深地向大脑输
入可理解的英语语言材料。

这是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科学的英语教学方法,若英语输入量太少,词汇量太小,就违反了语言学习的科学性原则。

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创造语言学习
的环境,只靠英语课上的语言输入是远远不够的。

为此,提高英语教学成绩就是纸上谈冰,
当然英语教学的效率就显得苍白无力了。

2.学生英语实践练习的时间少
语言产生于人类社会活动,它又在社会实践中发展,离开了社会实践,语言就不复存在。

所以,学习英语的关键在于实践练习,不但要多听、多读英语,而且还要多说、多写,不断
提高英语表达能力。

而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只能通过自己的语言实践去培养,离开了英语语
言实践练习是不可能学好英语的。

从我们现在的英语学习环境来看,除了英语课上仅有的时
间之外,学生在课外练习英语的时间屈指可数,所以英语教学效率就很难提高。

3.学习英语与语言学习相脱节
语言是一种工具,而工具的价值在于它的使用价值,学英语的唯一目的是运用英语交流
思想,获得知识和信息。

而在使用中学习英语是唯一高效的学习方法,只有把学习英语和使
用英语结合起来,英语才能学得快、记得牢、用得活,效率高。

但实际上我们并没有把学习
英语和使用英语紧密地结合起来,这样英语教学的效率就不可能提高。

三、学生学习方法
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相当多的学生由于没有掌握科学和学习方法,没有形成良
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效率很低。

由于“不会学”而导致“不爱学和不愿学”,成了学习成绩差的
一般规律。

因此,学习方法得当、学习习惯良好是提高学习效率、由“厌学”变成“爱学”的关
键所在。

存在的主要不良学习方法和习惯有:
记忆单词和词组的方法不当
由于没有过好语音关,所以普遍存在着发音不准、句子不会读的现象。

记单词时都是用
逐个读字母的方法,根本不考虑音、形、义的结合。

有的学生为了防止读音遗忘,常在单词
上注上汉字读音,令人啼笑皆非。

上课时学习注意力容易转移
由于缺乏上好英语课的基本词汇,没有具备语言学习听说的基本技能和能力,上课听不懂,无法理解教师对句子或课文的陈述和讲解。

于是,“视而不见、闻而不听”,长此以往将
一无所获。

学习过程中没有归纳和总结的习惯
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长期采用陈旧的“搀扶”教学方法,使许多学生养成了在学习上“观望、等待、依赖”的习惯。

他们学习不主动,思维不积极,更没有把新旧知识积累和串连
起来,而是把原本有系统、有连贯的东西割裂开来。

故学会了新内容,忘了旧知识;拿起新
课文,丢了旧课文,造成新旧知识的脱节。

他们的学习只停留在一课书的水平,从而增加了
学习难度。

4.不能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及时复习是他们的“通病”。

在学新课时不了解有哪些生词,连课文
的标题也不屑一顾,对所要学习的内容、重点、难点和所要达到的目的心中无数。

对教师的
提问不是答不上,就是答非所问,拉慢了课堂教学节奏,课内时间利用率低、效率差;课内学、课外忘。

5.不能直面困难,作业抄袭现象严重
抄袭的坏习惯,学习上就不思上进,贪图省力,得过且过,日积月累,积重难返。

因此,知难而退、抄袭也是学习不进步、成绩倒退的主要原因。

6.学习时缺乏自信,害怕张嘴
大部分的农村学生胆小害羞,在上课有问题不敢说,不敢大声回答、教师的提问和朗读
课文,唯恐教师批评,又怕同学取笑。

四、应试教育,题海战术,加重了师生负担
英语教学不着眼于语言能力的培养,而是努力挖掘教材中的“语言点、知识点、重要句型
结构和语法知识”,以便课堂上详细讲解。

在课本教学之余,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做无穷无尽的同步练习册、单元检测题、模拟考试题上,师生压的喘不过气来,真是苦不堪言。

因为缺
乏听、读英语语言的输入,缺乏实际使用,所以英语语言能力和实际水平无法提高,造成所
谓的高分低能,严重扭曲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真正目的。

五、英语学习方法缺乏的研究和指导
古人云:“得法者事半功倍,不得法者事倍功半。

”“教学”应该是“教会学习”,英语教学首先应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使学生尽早获得自学英语的能力。

英语课既不是理解型课程,也不是知识型课程,它是技能型课程,关键是多练,多实践,多听,多读,多说,多写,熟能生巧。

而我们所用的教法基本上是围绕考试这个指挥棒展开教
学的。

就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农村中学生学习英语的现状中,学生学习英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归结客观因素中,功利主义的备考,应试教学思想仍影响着英语学习和教学,它使整个英语
教学围绕着测试来进行,考什么就教什么,怎样考就怎么教,怎么教就怎么学,造成学用脱节,死记硬背。

因此,教师要首先转变教学观念,充分认识到学生学习英语的现状,并就学
生学习英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予正确的理解和分析,帮助其解决困难才能真正做到逐步提
高英语教学成绩,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胡瑾.改善农村初中英语教育现状的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3).
[2]杨卫燕.农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分析与对策[J].职业技术,2006(14).
[3]陆巧玲,何玲.农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策略运用状况调查分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4]姜晶.农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策略运用情况的调查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9(2).
作者单位:新疆博州精河县大河沿子中学
邮政编码:83430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