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度(2017·河北武邑中学四调)读某区域示意图,完成1~2题。
1.甲、乙两地植被类型不同的影响因素是( )
A.洋流
B.海陆位置
C.地形
D.土壤
2.若甲、乙两地同时位于晨昏线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白昼更长
B.两地昼长相同
C.太阳直射赤道上
D.乙地昼夜差异大(2017·安徽淮北一模)下图所示地区位于北温带季风气候区,当冷空气候缓慢进入并滞留于图中某些地区时,气温下降致使水汽过于饱和会产生浓雾,并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
图中甲乙两路段多发浓雾。
据此完成3~4题。
3.与甲路段相比,乙路段( )
A.地处居民点热力环流下沉区,浓雾较少
B.距离居民区较远,气温较低,浓雾更多
C.地势较低平且水汽较多,浓雾更多
D.海拔较低,对流较弱,浓雾较少
4.随着人口的增加,丙村要沿着山前公路扩建居民点,有沿丙村东北方向和南偏西方向两种方案,比较适合的方案及所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
A.丙村东北方向交通通达度及降水量
B.丙村南偏西方向可建设用地及地质灾害
C.丙村东北方向劳动力及水源
D.丙村南偏西方向气温及降水量
(2017·山西五校联考)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北极航线的开通只是个时间问题,现在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许多国家已经在试航。
据此完成5~7题。
5.从上海港出发的轮船走北极航线,在太平洋中受洋流的影响,其航行速度( )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越来越快 D.越来越慢
6.我国某船员在北极航线的轮船上记录了以下日记,其中可信的是( )
A.今日船舶从上海出发,天气晴朗,北风强劲
B.船舶到日本时天气晴转阴,天上飘起了雪花
C.到达日本北海道附近,出现连续多日的大雾
D.离开堪察加半岛北上时,受到强台风的影响
7.如果北极航线能够长期通航,则( )
A.陆地淡水资源储藏量增加
B.世界各国不会再出现缺粮问题
C.将导致森林特别是热带雨林的减少
D.地球上岛屿和陆地面积会减少(2017·湖南雅礼中学月考)下图为缅甸翡翠玉主产区分布示意图。
该地的翡翠是岩浆岩在高压条件下形成的。
每当河流水位低,玉石显露时,便进入采玉期,人们采集河床上的翡翠石料(也称水石)。
据此回答8~9题。
8.结合材料,试推断乌尤河“水石”的形成过程( )
A.岩浆侵入-变质作用-风化-流水搬运、堆积
B.岩浆喷出-变质作用-风化-流水搬运、堆积
C.岩浆侵入-地壳上升-风化-流水搬运、堆积
D.岩浆喷出-地壳上升-风化-流水搬运、堆积
9.采玉集中期内,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生长季节的农作物是( )
A.水稻
B.油菜
C.春小麦
D.棉花
(2017·贵州务川中学月考)下图为我国某铁路干线沿线气候资料,据此完成10~11题。
10.该铁路干线可能是( )
A.陇海——兰新铁路
B.京包——包兰铁路
C.京哈——京广铁路
D.宝成——成昆铁路
11.对图中③地区列车运行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
A.地震
B.洪涝
C.沙尘暴
D.台风
参考答案及解析
1.A根据区域定位,可知乙地受墨西哥湾暖流的影响,加上东北信风的作用,使乙地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甲乙两地植被类型不同的影响因素应为洋流。
2.D若甲、乙两地同时位于晨昏线上,则表明太阳直射点不在赤道上,再根据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差异越大,图中乙地的纬度高于甲地,故乙地昼夜差异大,由于不能确定甲乙两地是在晨线还是昏线上,故不能判断甲、乙两地的昼长差异,甲乙两地不在同一条经线上,且纬度不同,故两地昼长不同,且太阳直射点不在赤道上。
3.C结合文字材料和图形信息,乙和甲相比,乙地地势更低平,冷空气更易滞留。
而且乙路段距离河流更近,水汽充足,浓雾更多。
4.B丙村东北方向,靠近陡崖,地质灾害隐患大。
丙村南偏西方向,地形平坦开阔,可建设用地较多且远离陡崖,地质灾害少。
5.A结合洋流的分布规律可知,从上海出发走北极航线,沿途会经历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自南向北顺日本暖流影响航行速度加快,之后逆千岛寒流影响,航速减慢,故速度为先快后慢。
6.C北极航线所在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易结冰,因此通过时应该为北半球的夏季,因此夏季上海多雨,且盛行夏季风,夏天日本不会有降雪天气的,日本北海道附近,是寒暖流的交汇处,暖空气遇冷易产生大雾天气,台风多出现在副热带海域,堪察加半岛纬度较高,不会受台风的影响。
7.D如果北极航线能够长期通航说明全球气候变暖,因此会导致积冰融化,所以陆地淡水资源储藏量会减少,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各地的降水和温度发生变化,进而会影响各地的农业发展条件,会导致一些地区不再适合农业的发展,进而导致粮食短缺问题,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之一是将致森林特别是热带雨林的减少,而不是结果,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极冰融化,海平面上升,地球上岛屿和陆地面积会减少。
8.A从材料提取信息“翡翠是岩浆岩在高压条件下形成的”水石是岩浆侵入,受高温高压变质作用后形成,出露地表,经过风化作用,加上流水作用形成,岩浆喷出地表,主要受外力作用,并不是高压条件,形成过程没有经历地壳运动。
9.B缅甸为热带季风气候,6-9月为雨季,河流水量大,侵蚀搬运能力强,易把玉矿碎石堆积到河床上,1月-次年4月河流水位低,玉石显露,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油菜正值生长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这时期刚播种,该区域不种植春小麦。
10.C 由图可知该铁路沿线①、②地区的一月份最低温在0℃以下,且沿线的降水量介于400㎜至800㎜之间,可以推断①、②地区分别为我国北方的东北和华北地区;图示铁路沿线③、
④地区的一月份最低温在0℃以上,且沿线的降水量大于800㎜,可以推断沿线③、④地区分别为我国的华中和华南地区,所以图示铁路线在我国境内是由北向南分布;陇海——兰新铁路、京包——包兰铁路沿线降水量均小于800mm,宝成一成昆铁路经过我国的陕西、四川、云南等地,最低气温难以达到零下20℃,故排除D;京哈一京广铁路经过我国的东北、华北、华中和华南地区。
11.B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铁路主要位于我国中部地区,基本不受、台风影响;而沙尘暴对列车运行影响很小;由于沿线主要经过季风气候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多洪涝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