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小麦制粉
清粉
渣磨 F
尾磨 F
前路心磨 F F 面粉检查
中路心磨 F 配粉系统 面粉
后路心磨 F
(一)小麦研磨 1、皮磨:破碎小麦,并括净皮层上的胚乳。 是最基本的研磨系统,其作用的好坏直接关系 到麸皮刮净的程度、粗粒和面粉的质量以及渣 磨和心磨的工作。 2、渣磨:处理第一道皮磨下来的带有部分皮 层的较大的胚乳颗粒(麦渣),通过较轻的研 磨,剥去附在粗粒上的麸皮,以提取纯净的胚 乳颗粒,同时磨出部分好质量的面粉 麦渣:指带麸皮的胚乳粗粒 麦心:纯胚乳颗粒或带少量麸皮
2、清粉机的工作原理: 利用筛分、振动抛掷和风选的联合作用, 将粗粉粗粒混合物分级。 清粉机筛面在振动电机的作用下做往复抛 掷运动,落在筛面上的物料被抛掷向前,气流 自下而上穿过筛面,穿过料层,对抛掷散开的 物料产生向上的与重力相反的作用力,使得物 料在向前的推进过程中自下而上按以下顺序自 动分层:小的纯胚乳颗粒,大的纯胚乳颗粒, 较小的混合颗粒,大的混合颗粒,较大的麸皮 颗粒及较轻的麦皮。各层间无明显界线
(4)循序后推:粉路中在制品的处理,既不能 跳跃式后推,也不能有回路,应逐道研磨,循 序后推。 (5)连续、稳定、灵活:净麦、吸风粉、成品 打包应设一定容量的缓冲仓,设备配置和选用 应考虑原料、气候和产品的变化。工艺要有一 定的灵活性。 (6)节省投资,降低消耗:除遵循上述原则 组合粉路外,还要根据粉路制定合理的操作指 标,以保证良好的制粉效果。
③麦粒的温度:水分高于17%时小麦温度不 应超过46℃;在17%以下不超过54℃。 ④空气介质:主要指车间的温湿度,在高温多 雨季节要少加水和减少润麦时间,而在气候干 燥,气温较低的情况下则应多加水并增加润麦 时间。
6、小麦清理工艺流程(简称麦 路)
1)大中型面粉厂 毛麦→自动秤→初清筛→磁选机→毛麦仓→头道 麦筛→去石→打麦→二道麦筛→磁选→洗麦→甩 干→润麦→精选→打麦→三道麦筛→净麦 2)小型面粉厂 10毛麦→自动秤→头道麦筛→去石→洗麦→甩干 →润麦→打麦→二道麦筛→净麦 20毛麦→自动秤→组合清理筛→加水→头道剥皮 →二道剥皮→精选→净麦
1、筛选:一般采用2~4道麦筛
2、采用蝶片精选机、滚筒精选机(根据长度不 同)清除荞麦、大麦和燕麦,根据形状不同可 采用螺旋精选机,也叫抛车。 3、磁选:永久磁铁和永磁滚筒 4、对小麦表面清理:打麦机、擦麦机、刷麦机、 洗麦甩干机、撞击机
5、水分的调质处理:采用加水机、强力着 水机、喷雾着水机、水分调质机、润麦仓 等,使小麦在入磨前得到良好的制粉条件, 达到胚乳结构松散,强度降低之目的,使 易于磨成细粉 (1)定义:通过水热处理改善谷物加工 品质和食用品质的方法称为调质。
(2)基本原理:谷物的吸水性能是调质的基 础。胚部和皮层纤维含量高,结构疏松,吸水 速度快且水分含量高;胚乳主要有淀粉和蛋白 质组成,结构紧密,吸水量少,吸水速度慢。 因此水分在谷物各组成部分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胚部水分最高,皮层次之,胚乳的水分最低。 温度越高,水分扩散和热传导作用加快。
加水量计算:
G1=G2[(100-W1)/(100-W2)-1] -1 G1—加水量(kg﹒h ) -1 G2 —小麦流量(kg﹒h ) W1 —着水前小麦的水分(%) W2 —着水后小麦的水分(%)
②润麦时间:小麦水分渗透到底约需8h,着 水后8~12h体积膨胀已基本停止。实际一 般为18~24h。硬麦或冬季24~30h; 软麦或夏季16指小麦对某种特定加工用途的满足程度。 一次加工性能:指小麦与制粉关系较大的性质, 包括出粉率、制粉难易程度、粉色等 二次加工性能:指以小麦粉为原料,加工成面 包、饼干、面条及其他食品时所表现的性质, 如小麦的成分,特别是蛋白质的量和质、含酶 情况等
第二节 小麦制粉
小麦制粉主要分小麦清理(麦路)和制粉 (粉路)两道工序 一、小麦清理 清除混入小麦中对人体有害的无机杂质(泥块、 砂石、金属颗粒、尘土)和有机杂质(麦壳、 碎麦碎、虫蚀麦、麦皮、杂草)
6、研磨效果的评定 (1)剥刮率:各道研磨系统研磨后的物料穿过 粗筛的数量占本道入磨物料数量的百分比 K=(A-B)/(1-B)×100% A——研磨后含可穿过粗筛的总数(%) B——研磨前含可穿过粗筛的总数(%) (2)取粉率:各道研磨系统研磨后的物料中穿 过粉筛的数量占本道入磨数量的百分比。计算 方法与上相同。
3、心磨(系统):将前两者下来的粗细麦心逐 道研磨成具有一定粗细度和精度的面粉,同时 分离出质量较次的细麸屑。设置心磨系统,将 麦心单独研磨和筛理,可提高研磨效率、出粉 率和面粉质量 4、尾磨(系统):位于心磨系统的中后段, 专门处理含有麸屑质量较次的麦心,从中提出 小麦粉。
5、研磨设备 (1)辊式磨粉机:利用一对相向差速转动 的等径圆柱形磨辊,同时对均匀送入研磨 区的小麦产生一定的挤压力和剪切力,由 于两辊转速不同,使小麦受到挤压、剪切、 搓撕等综合作用,使小麦破碎。 (2)松粉机:其作用在于通过摩擦搅拌作 用使研磨后的物料疏松,改善物料的筛理 特性,以提高筛理效率。在制粉工艺中只 是在物料研磨后黏性大的情况下使用。
(三)清粉:精选粗粒和粗粉的工序 1、目的和方法:在生产高等级粉时为了减少面 粉中麸星的含量,提高面粉质量,可在研磨和 筛理过程中安排清粉工序。 制粉工艺中,精选粗粒和粗粉的工序称为清粉。 清粉是在物料进入心磨磨制面粉前,将碎麸皮、 连粉麸与纯洁粉粒借吸风与筛理分开,提高粉 色、粉质,并可降低温度。其设备由筛格、传 动装置和吸风装置组成
①白(色)硬(质)冬小麦; ②白硬春; ③白软冬; ④白软春; ⑤红硬冬; ⑥红硬春; ⑦红软冬; ⑧红软春; ⑨混合小麦(不符合1-8条规定的小麦) 皮色以90%为界,软硬以70%为准
特点:硬麦一般皮色较深,蛋白质含量高,面 筋面团抗拉力大,弹性较好,适宜烤面包,软 麦则相反 红麦比白麦皮层较厚,影响出粉率,制粉工业 发达的国家一般喜欢红麦,取其面包烘焙品质 好,发展中国家为追求高出粉率喜欢白麦,加 工时可使较多的麸皮磨入小麦粉中,而不严重 影响色泽 春麦一般皮层较厚,颜色深,多为褐色,硬质 麦多,面筋含量高,筋力较好,但出粉率较低, 粉色较差,冬麦相反。
(五)粉路的设计
麦路一般稳定,而粉路是多变的
1、粉路的繁简:面粉要求高则复杂,反之则反 小麦破碎后的货料分的品种多则繁,少则简 如分成大皮、小皮、大渣、小渣、粗麦心、 细麦心、面粉等则繁 如分成皮、渣、心、粉则简 有的分成皮、心、粉三类则更简
2、粉路的长短:也由面粉要求决定
2、分级筛:将麦渣麦心按粒度大小
进行分级的筛面称为分级筛。 20W/30W——大渣 30W/CQ15——小渣 CQ15/CQ21——麦心(后面数字表示 每cm筛网的筛孔数)
丝织筛网:CQ(以前为GG)——全绞纱
组织 CB(以前为XX)——半绞纱组织
3、粉筛:分离面粉的筛面称为粉筛 加工标准粉时54GG~72GG筛绢 加工特制粉时9XX~11XX的双料筛绢
4、粉路设计原则 (1)制粉方法合理:根据产品的质量要求,原 料的品质以及单位产量、电耗指标等,确定合 理的制粉方法,即粉路的“长度”、“宽度” 和清粉范围等。 (2)质量平衡(同质合并):将粒度相似、品 质相近的物料合并处理,以简化粉路,方便操 作。 (3)流量平衡(负荷均衡):粉路中各系统及 各台设备的配备应根据各系统物料的工艺性质 及其数量来决定,使负荷合理均衡。
(二)筛理:按筛孔大小及用途划分
1、粗筛:将皮磨磨下货料中的麸片分离出
来的筛面称为粗筛 10~20W钢丝筛网分离粗麸片 24~36W钢丝筛网分离细麸片
W前面的数字表示每英寸筛网的筛孔数
附:钢丝筛网(W):Z——镀锌;R——
镀低碳钢筛网;如Z20,后面数字表示每 50mm筛网的筛孔数
二、小麦制粉
包括研磨、筛理、清粉、刷麸等环节
提取粗粒不经过清粉的制粉原理图 净麦 F 前路心磨 前路皮磨 中路皮磨 F 中路心磨 后路皮磨 F 后路心磨 麸皮
F
F
F
F
面粉检查
面粉
提取粗粒经过清粉的制粉原理图 净麦 前路皮磨 中路皮磨
后路皮磨
麸皮
F
F
F
过长影响设备充分利用,影响质量 过短满足不了需要,影响成品和出粉率
3、货料的分级 小麦破碎后主要在前中路系统进行分级, 即Ⅰ、Ⅱ、Ⅲ皮的货料,而后路Ⅴ、Ⅵ皮 不再分级 前中路分级可提前出粉,减轻后路负荷 而且前路货料体积相差大,易于分级 小麦单机制粉不进行分级,每研磨一次提 取面粉后,其余部分继续研磨,反复4~5次
调质过程中。皮层首先吸水膨胀,然后糊粉层 和胚乳相继吸水膨胀。由于三者吸水先后、吸 水量及膨胀系数不同,在三者之间会产生微量 位移,从而使结合力削弱,使胚乳和皮层易于 分离。同理,蛋白质与淀粉位移,胚乳结构疏 松,便于破碎。
(3)方法:一般使用室温(<40℃)水分调 节;可以一次完成,也可二次、三次完成,也可 采用预着水、喷雾着水的方法。 (4)影响因素:①加水量:要符合小麦粉标准 中的水分要求,还要考虑安全贮存。加工质量较 高的等级粉与专用粉时宜采用较高的入磨小麦水 分;反之亦反
3、条件:(1)清粉前细粉必须筛净 (2)筛绢大小必须与物料颗粒大小相配合 (3)物料在筛绢上的分布必须均匀,流量必须 固定 (4)每一格筛绢中空气流量必须均匀,并有适 当风量
(四)刷麸和打麸 利用旋转的扫帚或打板把粘附在麸皮上的粉粒 分离下来,并使其穿过筛孔,而麸皮则留在筛 内。该工序设在皮磨系统的尾部,是处理麸皮 的最后一道工序 刷麸机是一个立式圆筒型筛面,内装能快速旋 转的刷帚 打麸机外壳为木制结构,筛筒一般配置蚕丝和 化纤交织的筛网,适宜小型制粉企业使用